首页资讯商务会员钢材特钢不锈炉料铁矿废钢煤焦铁合金有色化工水泥财经指数人才会展钢厂海外研究统计数据手机期货论坛百科搜索导航短信English
登录 注册

按字母顺序浏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热门关键字: 螺纹钢 铁矿石 电炉 炼钢 合金钢 转炉 结构钢
钢铁百科 - 钢之家

汉文帝发表评论(0)编辑词条

(图)汉文帝汉文帝

    汉文帝,刘恒 (前202-前157),高祖中子,母薄姬。前一九六年刘邦镇压陈豨叛乱后,封刘恒为代王。高祖死后,吕后专权,诸吕掌握了朝廷军政大权。前一八○年,吕后一死,太尉周勃、丞相陈平等大臣把诸吕一网打尽,迎立代王刘恒入京为帝,是为汉文帝。文帝以俭约节欲自持,是个谦逊克己的君主。他好“黄老之学”,在位二十三年,对稳定汉初封建统治秩序,恢复利发展经济,起了重要作用。文帝与其子景帝的两代统治,历来被视为盛世,史称“文景之治”。汉文帝死于公元前157年,死前告戒太子不要禁止百姓娶妻,祭祀,饮酒,不要万民哭。可见文帝的贤明。不怪史学家评价“功莫大于高祖,德莫厚于汉文”。

目录

生平简介编辑本段回目录

汉文帝刘恒(公元前202年——公元前157年)
在位时间:公元前180年~公元前157年
曾用年号:无
谥号:孝文帝
庙号:太宗
安葬地:霸陵
公元前202年,刘恒出生。
公元前195年,刘恒被封为代王。
公元前180年,刘恒被拥立为帝,是为汉文帝。
公元前157年,刘恒辞世。

统治功绩编辑本段回目录

(图)汉文帝汉文帝

【文景之治】
    汉文帝十分重视农业生产,他即位后多次下诏劝课农桑,按户口比例设置三老、孝悌、力田若干员,经常给予他们赏赐,以鼓励农民发展生产。同时还注意减轻人民负担,文帝二年(前178年)和十二年,曾两次“除田租税之半”,即租率减为三十税一,十三年还全部免去田租。自后,三十税一遂成为汉代定制。文帝时,算赋也由每人每年一百二十钱减至四十钱,徭役则减至每三年服役一次。景帝二年(前155年),又把秦时十七岁傅籍给公家徭役的制度改为二十岁始傅,而著于汉律的傅籍年龄则为二十三岁。文帝还下诏“弛山泽之禁”,即开放原来归国家所有的山林川泽,从而促进了农民的副业生产和与国计民生有重大关系的盐铁生产事业的发展。文帝十二年又废除了过关用传制度,这有利于商品流通和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对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也有一定促进作用。

    汉文帝对秦代以来的刑法也作了重大改革。①秦代大多数罪人,即被判处为隶臣妾以及比隶臣妾更重的罪人,都没有刑期,终生服劳役。文帝诏令重新制定法律,根据犯罪情节轻重,规定服刑期限;罪人服刑期满,免为庶人。②秦代法律规定,罪人的父母、兄弟、姊妹、妻子和子女都要连坐,重的处死,轻的没入为官奴婢,称为“收孥相坐律令”。文帝明令废止。③秦代有黥、劓、刖、宫四种肉刑(见云梦秦律)。汉文帝下诏废除黥、劓、刖,改用笞刑代替,景帝又减轻了笞刑。改革的后两项在当时和以后虽没有认真执行,但文帝时许多官吏能够断狱从轻,持政务在宽厚,不事苛求,因此狱事简省,人民所受的压迫比秦时有显著的减轻。

    西汉初年,大侯封国不过万家,小的五六百户;到了文景之世,流民还归田园,户口迅速繁息。列侯封国大者至三四万户,小的也户口倍增,而且比过去富实得多。农业的发展使粮价大大降低,文帝初年,粟每石十余钱至数十钱。据《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初至武帝即位的七十年间,由于国内政治安定,只要不遇水旱之灾,百姓总是人给家足,郡国的仓廪堆满了粮食。太仓里的粮食由于陈陈相因,致腐烂而不可食,政府的库房有余财,京师的钱财有千百万,连串钱的绳子都朽断了。这是对文景之治十分形象的描述。

    但是,文景时期的“与民休息”政策的目的是为了稳定和加强对农民的控制,进一步巩固封建统治,一些看来对农民有利的措施,实则对地主、商人更为有利。例如,文景减免田赋,地主获利最大,入粟拜爵,也有助于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同时,文帝为求得政治上的安定,对同姓诸侯王的权势虽曾有所限制,但未能采取果断措施消除其动乱隐患;景帝三年(前154年)吴楚七国合谋叛乱,与此当有一定的关系。

(图)汉文帝汉文帝

【法制改革】
    文帝废除的首先是连坐法,当时叫做首孥连坐法。当时的大臣陈平和周勃开始不同意,但在文帝的坚持下,只好按照文帝的意思起草了诏书,终于将连坐法废除了。其次是对肉刑的废除,改为处以笞刑和杖刑,因为次数太多,有的三百,有的五百,还是太重,经常把人打死,于是又减轻次数,最终达到了减轻刑罚的目的。

    还有“诽谤妖言罪”也在文帝时废除了。对于皇帝不能随便议论,更不能有所怨恨,如果触犯,就是犯了“诽谤妖言罪”。百姓不高兴时因为常诅咒天地,这又和“天子”有了联系,百姓因此就犯了“民诅上罪”。文帝将这些罪名予以废除,说这些罪名使大臣们不敢说真话,在上的皇帝也就不能知道自己的过失,这对国家政事是很不利的,无法招贤人纳良才。

【重农罢兵】
    文帝对农业非常重视,认为农业是天下的根本,为了劝农耕种,文帝还亲自耕作,以作表率,后来,他还采纳了晁错的建议,允许以粮食换爵位,或者用粮食来赎罪。重农最典型的措施还是减轻农民的赋税,在公元前167年,即文帝十三年,文帝宣布免除了农民的租税。

    为了给重农创造一个相对安定的环境,使国家集中精力进行生产,文帝采取措施解决了南粤赵陀的独立问题,消除了战争。

    赵陀原是秦始皇时的南海郡的郡尉,即郡的军事属官。秦始皇平定南方的领土后,曾设置了三个郡,即南海郡(官府所在地是现在的广州市)、桂林郡(官府所在地是现在的广西桂平)和象郡(官府所在地是现在的广西崇左),在秦朝末年,赵陀趁农民战争混乱之机兼并了其他两个郡,还自立为南粤武王。

(图)汉文帝汉文帝

    西汉初期,刘邦还没有力量征讨,就采取了缓兵之计,封赵陀为南粤王,让他治理当地粤族各部。在吕后当政时,觉得南粤是蛮夷之地,就限制对南粤的贸易,如不向南粤输出铁器,卖给他们的马、牛、羊都是公的,没有母的,就是不让他们得到的牲畜自己繁殖。赵陀见吕后如此对待,就干脆独立,自称为南武帝,还攻打长沙郡。吕后派兵镇压,却被赵陀打败。赵陀的老家在真定(即现在河北石家庄市东北部,现存有赵陀墓),在听说祖先的坟墓被毁,家族兄弟被杀后,发誓要替祖先和兄弟报仇。文帝命令修好赵陀的祖先墓,又派人抚慰其家族的人。最后派使者带着诏书和礼品出使南粤,告诉赵陀只要他取消帝号,就恢复他南粤王的称号,照旧管理南粤地区。赵陀最后又归顺了汉朝。

    对于北面的匈奴,文帝用和亲和积极防御相结合的措施,同时将内地的人迁到边疆,充实当地的经济力量,这也为边疆的兵力补充提供了保证。文帝上述的重农和罢兵措施使汉朝的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

【虚心纳谏】
    通过纳谏,文帝纠正了自己错判的将军魏尚一案。魏尚原是云中郡的太守,他爱护将士,多次击败匈奴,使匈奴一直不敢轻易南下。但后来因为在上交的敌人首级时比原来报告的少了六个,文帝一气之下就罢免了他的官职,还判了刑。文帝在一次和郎署长官冯唐聊天时,得知冯唐祖先是赵国人,父亲住在代郡,文帝曾经做过代王,于是二人便很投机地谈起来。自然谈到了赵国有名的将军廉颇。文帝便很高兴地说,如果他能得到向廉颇那样的将军,就不怕匈奴入侵骚扰了。冯唐听了很不以为然,很不客气地说,如果陛下能得到廉颇那样的将军,恐怕也不能很好地重用。文帝听了很生气,就问为什么。冯唐说,廉颇之所以能经常打胜仗,是因为赵王信任他。但现在将军魏尚仅仅因为上交的首级比报告的少了六个,就落得个罢官入狱的结局。所以由此知道就是得到了廉颇那样的将军也不能很好地使用。

    文帝听了,转怒为喜,同一天就派使者释放了魏尚,恢复了他原来的官职,对于敢直言的冯唐也给予了奖赏:提升他做了车骑都尉。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和铁面无私的法官张释之之间的事。张释之以正直、敢于和文帝争辩出名,文帝让他做了廷尉,即最高司法官。一次,文帝出巡路过中渭桥,结果拉车的马被一个行人惊吓,这在当时叫做犯跸,即触犯了皇帝的行动。张释之经过审理得知,犯法的行人原来听到了行车的声音,因为来不及躲闪,就躲到了桥下边。一会儿后,他觉得车马应该走远了,就从桥下出来,结果却恰好撞上了文帝的车驾。惊慌得拔腿就跑,就这样使马受惊。张释之依照法律规定,罚金四两。文帝听说了很不高兴,嫌他判轻了,张释之据理力争:“国法应该是天子和天下百姓一起遵守,如果违背律条,轻易重判或者轻判,就会使法律失去信用。既然陛下让臣来处理,就要按照国法办事,如果我带头任意行事,那岂不是给天下的法官们起了坏作用吗?”文帝听他说的有理,就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不再追究了。

相关故事编辑本段回目录

【河上公与汉文帝】
    河上公这个人的真实姓名无人知晓,只因为汉文帝时,他在河边结草为庐,人们就送给他这么个雅号。
汉文帝对老子的《道德经》推崇备至,不仅自己熟读它,还要求王公大臣们都得诵读。尽管汉文帝在《道德经》上下了不少功夫,可还是有些地方难以弄明白,也没有高人可给予指点。他常常四处寻访,希望遇到指点迷津的人。后来,文帝听人们都说河上公精通《道德经》的精髓,就派人前去拜访请教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图)河上公河上公

    河上公对文帝派的使者说:“道尊德贵,这么严肃的事情怎么能通过别人来代问呢?”于是文帝驾临河上公的河边小茅屋,亲自向河上公请教。尽管如此,文帝仍心有不甘,就对河上公说:“《诗经》上讲过,普天之下哪一片土地不是我君王的,四海之内谁人不是我的臣民。老子也说过:‘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君王属於这‘四大’之一。你即使有道行,可还不是我的子民吗?为何这么自高自大,将君王不放在眼里呢?”河上公听完文帝的质问,就拍着掌坐著,一下子腾空而起,稳稳地悬在空中,离地有几丈之高。河上公俯身向仰视他的汉文帝说:“我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中又不为人所累,怎么能算是你的臣民呢?”听罢河上公的话,文帝心知已遇到高人,马上下车向河上公跪拜说:“我实在是无德无才,承蒙祖上福荫,才继承了帝业,我才疏学浅,深忧难堪重任。虽然我忙于治理世事,可我一心向道,由於我的愚钝无知,难以明了经书的真义,祈望您能给予我教诲。”河上公见文帝一片诚心,就将两卷经书授与文帝,并对文帝说:“回去后,好好研读这两卷经书,你所有的疑问都会迎刃而解。这两卷注解道经的著作,只传了三个人,你现在是第四个,切记,万不可显示与他人。”说罢,河上公就在原地消失了。须臾之间,云雾迷茫,天地一片昏暗。文帝心晓今日遇见了神人,异常珍惜这两卷经书,从此更是手不释卷,精心钻研《道德经》。

    有人评论说,上天见文帝真心向道,世上又无人能指点他,故遣派神人下凡来传授他《道德经》的真义。又恐怕文帝不信河上公所要传的经书,就向他显示神跡。可见圣人事事都是替百姓著想,為百姓所急啊。

(图)亲尝汤药亲尝汤药

【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汉文帝与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相传,汉文帝(前179—前157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隋书·音乐志》日:“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灞陵编辑本段回目录

    霸陵,汉文帝陵寝,有时写作灞陵。灞,即灞河。因霸陵靠近灞河,因此得名。位于西安东郊白鹿原东北角,即今瀑桥区毛西乡杨家屹塔村,当地人称为“凤凰嘴”。

    霸陵在汉长安城未央宫前殿遗址东南57公里处,是两座位于汉长安城东南的西汉帝陵之一(另一座是汉宣帝刘询的杜陵,其他九座西汉帝陵,都在渭河北面的咸阳原上)。至于为何霸陵选址在此,据推测和汉初仍被遵循的“昭穆制度”有关。但从《史记》来看,霸陵选择依山而建,防盗是作为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来加以考虑的。霸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依山凿穴为玄宫的帝陵,对六朝及唐代依山为陵的建制影响极大。

(图)霸陵霸陵

    霸陵因“因山为陵,不复起坟”,即依山凿挖墓室,无封土可寻。并且史料文献对霸陵的记载也很少,所以,只能根据仅有的记载来推测霸陵的具体位置和内部结构。

    霸陵陵园史称“盛德园”,内建寝殿、便殿等。但目前也没有发现陵园的遗迹。据记载,霸陵在白鹿原原头的断崖上凿洞为玄宫,内部以石砌筑,并有排水系统,墓门、墓道、墓室以石片垒砌,工程十分浩大。但估计,后来排水系统被沙石堵塞,以致墓门后来被水冲开,墓室结构遭到破坏。霸陵最迟在西晋即遭盗掘,并在当时发现了大量的陪葬品。

与“汉文帝,刘恒,生平简介”相关的词条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汉文帝 刘恒 生平简介 统治功绩 亲尝汤药 灞陵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您希望联系哪位客服?(单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