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商务会员钢材特钢不锈炉料铁矿废钢煤焦铁合金有色化工水泥财经指数人才会展钢厂海外研究统计数据手机期货论坛百科搜索导航短信English
登录 注册

按字母顺序浏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热门关键字: 螺纹钢 铁矿石 电炉 炼钢 合金钢 转炉 结构钢
钢铁百科 - 钢之家

生产关系发表评论(0)编辑词条

指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它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又称社会生产关系、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关系概念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标志历史唯物主义形式的基本概念 。他们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第一次使用生产关系概念。

简介
  劳动者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产品生产创造过程中,形成的劳动互助、合作关   
系就是生产关系。适用国家法律、政策、制度、劳动分配等关系解释。是人类本质社会关系互助依存的总和。
编辑本段性质和形式
  生产关系在生产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具体表现形式。人类历史上从低级到高级依次经历原始共产主义的、奴隶制的、封建制的、资本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5种生产关系。作为共产主义生产关系低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生产关系,具有巨大的优越性,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它将逐渐成长为“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概念在历史唯物主义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所决定、不依人们的意识为转移的物质的社会关系,它决定着思想的社会关系,即通过人们的意识而形成的社会关系。中国理论界对生产关系包括的内容存在不同看法。
  基本类型
  生产关系有两种基本类型:一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一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
  主要内容
  生产关系的主要内容: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和产品分配方式三项内容。
  具体表现
  物质利益即经济利益是生产关系的具体表现,它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以及人们在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占的地位决定的。物质利益是人们进行社会活动的物质动因。人们从事生产活动,直接就是为了物质利益;人们进行阶级斗争,最终也是为了物质利益。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讲话》深刻地论述了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科学内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生产力的论述的意义,不在于它一般地涉及包括生产力在内的社会基本矛盾问题,而在于它提出了“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科学概念,提出了它与无产阶级政党保持其先进性之间的关系问题。   

  关于理解和把握“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个命题,要从两个方面去思考,即什么是“中国先进生产力”,什么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生产力是相对于落后生产力而言的,中国先进生产力是相对于别国先进生产力而言的。在当代条件下,先进生产力的先进性质,突出表现在它的构成要素及其结合方式和最后形成的结果产生了质的飞跃。这突出地表现在现代生产力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先进生产力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科技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所以,先进生产力必须具备这样几个条件:第一,高素质的生产劳动者、高科技含量的生产资料和高科技含量的劳动对象。第二,各种生产要素之间的先进科学的结合方式和管理方式。第三,环境破坏轻,资源消耗少,投入小,产出大的经济效益。第四,对社会全面发展起着积极的、巨大的推动作用。此外,考生要懂得努力实践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必须注重发展先进生产力和人的素质的提高;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正确处理发展先进生产力与改造落后生产力的关系。   

  关于人类社会基本结构和基本矛盾中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考生要学会从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这几个学科中的有关内容进行综合分析。   

  首先,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关于“生产力的构成”、“生产力的客观性、社会性和历史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生产关系的本质和内在结构”这几个知识点的内容请参见《参考书》第45-46页、《应试精华》第63-64页。其中考生要重点掌握“生产关系的本质和内在结构”这个《大纲》新增知识点。   

  其次,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部分要对“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的社会条件”、“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这两个《大纲》新增知识点进行重点掌握。   

  关于“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的社会条件”的问题,考生要懂得生产力构成要素中的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形式中才能构成现实的生产力。任何社会的生产都一方面必须遵循它自身发展的规律,另一方面又总是在一定社会基本结构中的诸多社会关系中进行。在诸多的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条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的目的,就在于通过生产关系的研究,揭示出生产关系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建立起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并根据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适时地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和改革,以更好地符合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参见《参考书》第67页、《应试精华》第95页)   

  关于“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的问题,考生必须从三个方面来加以重点掌握,这是今后出分析题的重点,也是制定试题的答案要点。第一,必须从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角度阐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者的辩证关系,说明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的必要性问题;第二,必须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作用的发挥的两个层次(即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经济体制两个方面)来把握这个问题,这实际是要说明的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是如何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第三,必须把这一理论运用于分析我国的实际,阐明在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条件下,我们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使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其结论就是必须对经济体制进行调整、改革和完善。   

  其三,在毛泽东思想概论部分,考生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的理论来分析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进行民主革命的直接目标和根本目的”以及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我们“进行社会改造,是为了确立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健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辟道路”这两个知识点。   

  最后,在邓小平理论概论部分,要把这个问题与“确立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依据”、“现阶段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及“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结合起来进行复习。   1.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调整和改革的理论依据。 

  按照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个基本矛盾的运动,决定着社会性质的变化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方向。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们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是不同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为我国的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打开了广阔的道路。无论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都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如果它们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障碍,那就必须要发生调整和变革。   2.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改革,目的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直接目标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人民共和国;根本目的就是要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消灭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改变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以及改变建立在这一经济基础之上的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确立人民民主专政为核心的新的上层建筑,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直接目标的实现,为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是检验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后胜利的惟一标准。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进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是为了确立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并在这种经济基础上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进行改革开放,调整和改革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调整和改革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部分,也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充分证明,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都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适时地通过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这样才能保持社会主义制度的生机和活力。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也充分说明,正是通过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以及其他方面的改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 3.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主要是通过经济体制改革来实现的。   

  第一,经济体制是同经济制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经济范畴。经济制度是指人类社会发展一定阶段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主要内容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形式等。经济制度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经济体制,则是指一定社会经济制度或生产关系所采取的具体形式、运行方式及其体系,包括经济组织和管理的形式、制度、方法和经济运行机制等。同一社会制度的不同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阶段,因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历史传统及具体国情不同,可以采取不同的经济体制;而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又可以实行具有共性的经济体制。   

  第二,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动力,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首先,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变革。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通过对经济体制的改革,自觉地调整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所以,经济体制改革就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出发点,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完善。其次,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对原有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调整,选择和建立同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新的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建立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都是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完善。最后,通过改革经济体制,建立和健全适合生产力发展并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相适应的经济体制,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科技进步,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   4.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   

  首先,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①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一社会基本矛盾的作用下不断向前发展的;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形成和发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人类全部历史的基础。这是因为: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生产活动是其他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从而最终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并推动社会形态的更替;生产力是人们不能选择的客观物质力量,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集中表现,是一种可供测量的客观标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具有能动作用,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这种反作用是有限的,归根到底依赖于生产力的状况。   

  其次,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过程。这样就把决定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与社会发展、社会进步的本质统一起来,突出了生产力特别是先进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意义。这种表述和观点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和发展要求,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运用和发挥。   

  最后,我们为实现现代化而奋斗,最根本的就是要通过改革和发展,使我国形成发达的生产力。对于我国目前仍然存在的不适应先进生产力和时代发展要求的一些落后的生产方式,既不能脱离实际地简单化的加以排斥,也不能采取安于现状、保护落后的态度,而要立足实际,创造条件加以改造、改进和提高,通过长期努力,逐步使它们向先进适用的生产方式转变。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使先进生产力得到发展。   5.先进生产力的科学含义以及如何发展先进生产力   首先,先进生产力的科学含义是指: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其次,如何发展先进生产力的问题。第一,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作用。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不断提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以及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发展我国先进生产力最基本的途径。第二、必须把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掌握、运用和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紧密地结合起来,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用先进科技改造和提高国民经济,努力实现我国生产力的跨越。第三,正确处理发展先进生产力与现存的一些落后生产力的关系。第四,不断改革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打开通途。我们要在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指引下,继续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6.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首先,党不仅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而且更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认为:生产力的发展与运行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进行的。生产力的性质和程度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程度;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实践已经证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是我们党所做出的完全正确的决策。   其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我们奋斗的基本目标,党必须始终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是因为:第一,是要与这样的生产力保持直接的紧密的联系,把发展先进生产力作为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第二,是要拥有、控制和掌握先进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即生产者、生产资料、劳动对象的社会配置权和生产要素的科学结合方式。用先进的生产力来为工人阶级和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为巩固和发展自己执政党地位服务。第三,是要走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最前面,把不断追赶世界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当作自己的努力目标。   最后,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要根据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对不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进行变革、改革或调整,为先进生产力更大更快的发展开辟空间,创造条件。《讲话》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讲话》强调,全党必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观点和自觉性。
编辑本段利益与生产关系的关系的新认识
  【内容摘要】:支撑改革开放的理论都和利益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有关。在这个关系问题上,我们的经济理论遇到了难题、陷入了混乱。其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既认为生产关系决定利益,又必须用利益论证国有企业之间交换的商品性质。需要、需要的满足、满足需要的对象是不同的范畴,利益、表现利益的对象亦是不同的范畴。生产力决定需要的发展,但不能决定需要的存在,需要具有客观性。生产关系不能决定需要的存在,也不能决定需要的发展,但对需要的发展、需要的满足、满足需要的对象具有制约作用,满足需要的对象反映生产关系。生产力不能决定利益的存在,但对利益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生产关系也不能决定利益的存在,但对利益的发展、表现利益的对象具有制约作用。利益决定生产关系,而不是相反。   【关键词】: 需要 需要的发展 需要的满足 满足需要的对象 利益 表现利益的对象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开端的我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支撑改革开放的,主要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和以此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以及不断创新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社会主义分配理论。分析这些理论,可以发现,它们都和利益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有关。在这个关系问题上,我们的经济理论遇到了难题、陷入了混乱。其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既认为生产关系决定利益,又必须用利益论证国有企业之间交换的商品性质。重新认识利益与生产关系的关系的重要性是不言自明的。这也是本文的任务。由于利益的基础是需要,需要、利益都涉及诸多基本的范畴,这些范畴与生产力、生产关系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本文从区分这些基本范畴开始,以这些范畴与生产力的关系为中介,来讨论利益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一、需要与需要的对象   (一)需要的定义。为了方便,范畴的讨论总是从下定义开始的。关于人的需要的定义,已经有很多了,如把需要定义为人对外界对象的依赖关系(1)、是一种缺乏某种东西的状态(2)等等。这些定义中,有的强调客观因素多一些,有些强调主观因素多一些。本文认为:人的需要是由于人的存在、准确地说是由于人肉体自身的运动、以及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时产生的,人对某种对象——该对象既可以存在于人体之内,也可以存在于人体之外;既可以存在于人与自然界之间,也可以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该定义与其它定义的主要区别有以下两点:一是在存在的范围方面,它不只是把需要当作人对人之外的环境的依赖,而且把人对人体内的某一对象——如某一内脏器官的健康——的依赖也包括在内;二是在性质方面。本文认为:需要具有多重的性质,但首要的是它的客观属性。首先,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是以人的存在为前提提出唯物史观的(3)。我们也应当以人的存在为前提开始我们的研究。由于有人的存在,也就有了人的需要。而人的产生、存在是不依人的意识为转移的,是客观存在,所以人的需要的产生、存在也是不依人的意识为转移的,也就是说,人的需要的产生、存在具有客观的性质。其次,人的需要可分为物质的需要和精神的需要,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要都是物质的需要,物质的需要是客观的需要;人的所谓精神方面的需要,如音乐等实质上也是物质的需要,离开音就无所谓乐(乐是音对人体作用产生的一种结果,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音是物质存在的形式,因此,从人的需要的内容来看,需要具有客观的性质。再次,需要是意识产生的原因。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意识“只是由于需要”(4)才产生的,显然,需要是意识产生的原因,需要不是意识、不是主观的范畴。应当指出的是,在很多人看来,由于人的需要只有被感知时才能被人们认识到,因此人的需要是主观的范畴。但事实上,人的需要首先是客观存在的需要,然后才是其在人的意识中的反映,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也就不会有其在人的意识中的反映,人意识到的需要只能是客观存在在意识中的反映,而不可能是其它任何的东西。因此,从性质上讲,客观存在的需要是决定因素,人的意识是被决定的因素,人的需要不是由人的意识产生、决定,而是具有客观的性质,需要的主观性只是一个假象——造成这种假象的原因,只是由于需要具有主观的外壳而已。   (二)自然需要与需要的发展。人的需要首先是消除饥饿等的自然需要。为了满足这种需要,人们不得不从事生产等经济活动。在进行这些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又会产生新的需要。比如:为了满足饥饿等自然需要,从事生产活动成了需要,为了进行生产活动,人们又产生了对生产工具的需要,以及在既定生产力条件下结成一定生产关系的需要等等。因此,人的需要除了自然需要,还有在满足自然需要的过程中、或者在自然需要一定程度满足以后新产生的需要。我们把这些新产生的需要称为需要的发展。前者是自然需要推动的直接结果,后者是自然需要一定程度满足后的结果,亦是自然需要推动的间接结果。显然,自然需要是需要发展的基础。   (三)需要与需要的满足、需要的对象的关系。有了人的需要,自然而然就有了人的需要的满足问题。很显然,需要和需要的满足是两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不同的概念。有了需要,才会有需要的满足,需要是需要满足的前提之一。同时,需要并不等于需要的满足,需要的满足必须有能满足需要的对象。能满足需要的对象与需要、需要的满足是相互联系、相互区别的不同的范畴。没有需要,就没需要的满足,也就没有能满足需要的对象,因此我们不能把满足需要的对象与需要、需要的满足分割开来。同时,有了需要,并不一定就具有能满足需要的现实的对象或条件,比如,人们有准确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震级等的需要,但到目前为止,人们还无法满足这个需要,因为人们的科学水平、科技手段等能满足该需要的现实的对象或条件还不具备。因此,我们不能把满足需要的对象与需要、需要的满足混在一起。特别是,需要往往表现为能满足需要的对象,而且不少教授、研究人员也常常按能满足需要的对象对需要进行分类,这就使人们往往把需要和能满足需要的对象等同起来。因此,必须把需要、需要的满足和能满足需要的对象区别开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商品首先是外界的对象,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5),在《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中指出:“货币是需要和对象之间、人的生活和生活资料之间的牵线人”(6),“饥饿是自然的需要,因而为了使自己得到满足、得到温饱,他需要在他之外的自然界、在他之外的对象”(7)。这些论述明确地表明了马克思对需要和能满足需要的对象所作的区分。 二、利益与表现利益的对象。   研究利益范畴,也总是从利益的定义开始,关于利益的定义也有很多(8),本文对这些定义不作评论,本文的定义是:利益是未满足的需要的满足。它的涵义是(1)已经满足的需要不存在利益问题;(2)未满足的需要是依赖关系的存在,依赖关系的消除是利益;(3)依赖的消除是需要的满足,这里的需要的满足或依赖的消除都还未实现,它既不是指实现过程,也不是指实现后的状态(9)。很显然,利益与需要、需要的满足、能满足需要的对象是紧密联系、相互区别的范畴。首先,没有需要就没有利益,需要是利益产生的前提。其次,需要的满足可以是一种已实现的状态,也可以是实现的过程,还可以是还未实现的状态。已实现的需要不再构成利益,实现的过程本身也不是利益,它只是利益的表现,只有未满足的需要的满足还未实现时,才构成利益。最后,利益是未满足的需要的满足,需要的满足离不开能满足需要的对象,利益就自然而然地表现为能满足需要的对象。很多人只所以把能满足需要的对象当作利益,不少教授、研究人员都类似地把能满足需要的对象——如物质生活条件——当作利益(10),原因就在这里。但是,利益不同于能满足需要的对象,我们不能因为离开能满足需要的对象,利益就无法实现,就把能满足需要的对象和利益混同起来,就如我们不能因为离开能满足需要的对象需要无法满足,就把能满足需要的对象与需要的满足混同起来一样。   实事上,正如上述的那样,既然利益表现为能满足需要的对象,能满足需要的对象,也就成为了表现利益的对象。既然利益和能满足需要的对象不同,那么利益与表现利益的对象也就是不同的范畴,我们也就不能、也不应该把表现利益的对象和利益混同起来,而应当把二者区别开来。   关于利益的性质,根据需要和利益的关系,以及需要的性质,可得出如下结论:(1)利益具有客观性,(2)利益具有主观的外壳,(3)主观意识中的利益是客观存在的利益在人的意识中的反映,是由客观存在的利益决定的。   三、需要、需要的发展、需要的满足、能满足需要的对象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关系   (一)需要、需要的发展、需要的满足、能满足需要的对象与生产力的关系。如前所述,人的需要包括自然需要和需要的发展。自然需要的产生是以人的存在为前提的,是由人的肉体组织产生、决定的,只要有人的存在,这种需要就存在。因此,它的产生、存在和生产力没有关系。有需要才有需要的满足,才有满足需要的行动和能满足需要的对象物,需要是起点、是推动力。自然需要也同样,它推动人们去从事经济活动。而经济活动的开展,不但带来自然需要在一定生产力条件下的满足,而且带来了在该生产力条件下的生产关系,带来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需要是生产力发展的推动者。反过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的需要也不断发展,生产力及其发展构成了需要发展的基础,没有生产力及其发展,也就没有需要的发展、能满足需要的对象的发展。因此,我们不能说生产力决定自然需要,而只能认定生产力及其发展决定需要的发展,我们也不能说需要决定生产力,而只能认定需要及其发展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当然,虽然自然需要的产生、存在和生产力无关,但对自然需要的满足、生产力起着决定的作用,它决定着能满足需要的对象的生产方式、品质、数量、分配和消费等。区别需要和能满足需要的对象,指出生产力对需要的满足、能满足需要的对象所起的作用,有助于了解需要和生产力的关系。   (二)需要、需要的发展、需要的满足、能满足需要的对象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首先,正如自然需要的产生、存在与生产力无关一样,自然需要的产生、存在和生产关系也没有关系。既然生产关系不能决定自然需要的产生、存在,那么说生产关系决定自然需要是没有根据的。其次,人们为了满足自然需要,必须从事生产等经济活动。这些经济活动是在一定的生产力条件下,并需要在该生产力条件下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而且也就结成了那样的生产关系的情况下进行了。因此,需要是生产关系产生的推动者。再次,由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而生产力及其发展推动需要的发展,因此,生产关系对需要的发展是有影响作用的。这里的问题不在于生产关系对需要的发展是否有作用,而在于有什么样的作用?是制约作用或是决定作用?由于生产关系是生产力水平决定的,需要的发展是有生产力及其发展决定的,我们很难得出生产关系决定需要的发展的结论。相反,如果说生产关系决定需要,还不如说是生产力决定需要的发展。因此,我们不能说生产关系决定需要的发展,而只能说生产关系对需要的发展起制约作用,不起决定作用。   再次,与生产关系对需要及需要的发展的作用相比,生产关系对需要的满足、能满足需要的对象所起的作用要明显的多。虽然生产力决定着能满足需要的对象的生产方式、品质、数量、分配、消费,但由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生产关系影响需要的满足、能满足需要的对象的生产、分配、消费活动,是肯定的。从实际经济活动来看,需要虽然是起点,但生产能满足需要的对象的过程离不开生产关系,否则生产就无法进行。因此,生产关系必然制约能满足需要的对象的生产,也必然制约着需要的满足和需要的发展。同时,生产出能满足需要的对象后,还要经过直接的或间接的分配才能用于消费,分配关系必然影响能满足需要的对象的分配结果和需要的满足。由于分配关系是生产关系的一部分,因此无论是在生产或者是分配环节,生产关系对需要的满足、对能满足需要的对象都具有明显的作用。和生产关系与需要的发展的关系一样,这里的问题也不在于生产关系对需要的满足、对能满足需要的对象是否有作用的问题,而是有什么样的作用、是制约作用或是决定作用的问题。根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以及生产力与需要的满足、能满足需要的对象的关系,我们不能得出生产关系决定需要的满足、决定能满足需要的对象的生产、分配、消费的结论,生产关系对需要的满足、能满足需要的对象所起的作用是制约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   最后,虽然生产关系不能决定需要的发展、需要的满足、能满足需要的对象的生产、分配、消费,但是由于生产关系对它们的制约作用,一定会通过需要的发展、需要的满足、能满足需要的对象的生产、分配、消费反映或表现出来。   四、利益、利益的发展、表现利益的对象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关系   (一)利益、利益的发展与生产力的关系。由于利益与需要的本质联系,需要又分为自然需要和需要的发展两个部分,因此利益可分为生存利益和利益的发展两个部分。生存利益与自然需要相联系,利益的发展与需要的发展相联系。根据生产力与需要的关系,利益与生产力的关系可以概括为:(1)生产力不能决定生存利益;(2)利益是生产力发展的推动者;(3)生产力及其发展决定利益的发展,利益的发展又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二)利益、利益的发展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根据生产关系与需要的关系、利益与需要的本质联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生产力与利益的关系,利益、利益的发展与生产关系的关系可以概括为:(1)生产关系不能决定生存利益的产生和存在,相反是生存利益推动生产关系的产生;(2)由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生产力及其发展对利益的发展的决定作用,生产关系对利益的发展起影响作用;(3)由于利益及其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推动者,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因此,利益及其发展推动生产关系的发展。必须说明的是,生存利益推动生产关系的产生、利益及其发展推动生产关系的发展,即利益是生产关系产生和发展的原因(之一)的观点,并不说明生产关系的产生、决定是二元的,相反,它贯彻了生产关系产生决定的一元论。这是因为,利益要么是生存利益、要么是利益的发展,生存利益是由人的肉体的存在而决定的,作为物质的存在形式之一,人的肉体产生自然需要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由客观物质力量决定的,利益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及其发展决定的,生产力是物质的,是不依人的意志转移的,因此,生产关系由利益推动、生产力决定的观点,和生产关系是由客观物质力量推动与决定的历史唯物论的观点是一致的,是一元论,不是二元论。   (三)表现利益的对象与利益、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关系。由于利益与表现利益的对象是不同的范畴,人们又常常把利益与表现利益的对象混同起来,因此说明利益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说明表现利益的对象与利益、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关系。表现利益的对象无非是利益主体的活动和一定的物。当利益表现的对象是利益主体的活动时,这些活动又可分为经济活动和非经济活动,经济活动与利益、生产力、生产关系有关,利益是经济活动的直接动因,生产力水平决定经济活动的方式、过程、结果,由生产力水平最终决定、并对生产力起反作用的生产关系,影响经济活动的方式、过程、结果。非经济活动,例如宗教、政治等活动,或者是由经济活动派生出来的,或者是在经济活动的闲暇中开展的一些活动。虽然这些非经济活动常常表现为与经济活动无关的独立性活动,但是这些非经济活动从来都离不开经济活动这个基础。因此,利益、生产力、生产关系对经济活动所起的作用,在非经济活动中同样存在。当表现利益的对象是一定的物时,这些物作为生产力的结果,同样与利益、生产力、生产关系有关。利益是生产这些物的直接动因,生产力决定生产这些物的方式、过程、结果,生产关系同样对生产这些物的方式、过程、结果起作用。因此,表现利益的对象,无论是利益主体的活动或是表现利益的一定的物,它们必然反映利益,是利益的表现形式。同时,它们又必然反映生产力及其发展,必然反映生产关系,是生产力、生产关系的表现形式。   明确表现利益的对象与利益、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不少教授、研究人员在论证利益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时,常常引证恩格斯“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11)的论述,并根据这个论述,提出利益是生产关系的表现、生产关系决定利益的观点。本文认为:(1)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明确区分利益与表现利益的对象;(2)生存利益的产生、存在与生产关系无关,生存利益不表现生产关系;(3)利益的发展受到了生产关系的制约,但利益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及其发展决定的,生产关系对利益发展的制约作用是通过生产力起作用的,正如生产关系虽然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生产关系却不能决定生产力、不能说生产力反映或表现生产关系一样,生产关系同样不能决定利益的发展,也不能说利益的发展反映或表现生产关系;(4)如前所析,利益与表现利益的对象是两个不同范畴,二者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是不同的。利益是生产关系及其发展的推动要素,而表现利益的对象在反映利益的同时,也反映了生产关系,是生产关系的表现形式,或者换句话说:生产关系通过表现利益的对象表现了出来。因此,恩格斯的该论述中的利益应当是表现利益的对象,而不应当理解为利益本身。最后,即使根据生产关系对利益发展的制约作用,我们一定要说利益的发展反映生产关系的话,那么,我们无论如何也还是无法得出生产关系决定利益的结论。 五、利益与生产关系的关系的一个历史分析—交换产生原因的分析(12)   关于现阶段我国存在商品交换的原因,主要有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说、社会分工说、按劳分配说、劳动力个人所有制说、所有权经营权分离说、联合劳动及其层次说等理论观点。但是,生产资料所有制说无法说明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之间交换的商品性质。由于只有分工无法说明商品交换的必然性(因为有分工并不必然有交换),如果社会分工说强调的是分工,其观点就不能成立,如果其强调的是社会分工的社会性,则必须说明商品交换的“社会”原因(本文作者认为,这个“社会”原因就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矛盾关系),否则就无法说明商品交换产生的原因。按劳分配是分配,交换是一种间接的分配,分配不能证明分配,提出这种观点的学者,论证这个观点时所使用的论据往往是决定按劳分配存在的、按劳分配以外的东西,而且在按劳分配产生几千年之前,就存在商品交换,因此把按劳分配作为商品交换的原因是不成立的。劳动力个人所有制、所有权经营权分离都是商品交换出现几千年之后才出现的,因此这二者也不会是商品交换产生、存在的原因。联合劳动及其层次说,实事上仍是利益说。利益说是不少学者都赞同的观点,遇到的问题是传统的生产关系决定利益的观点。本文作者赞同利益说的观点,是建立在本文的规范分析和以下的历史分析的基础上的:   在人类社会的初期,生产力极其低下,为了生存,人类的活动是以原始人群的群居方式活动的。在一个原始人群内,共同生产、共同消费,人们进行生产是为了消费,而不是占有或所有,这时既没有产品剩余,也没有商品交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始人群不断分化,出现了数量更多的劳动者共同体,产品开始出现偶尔的剩余。这时,在一个劳动者共同体内部仍是共同生产、共同消费,生产这些产品仍然是为了消费,而不是为了占有或所有,观念上的所有还不存在,所不同的是出现了剩余产品,但这些剩余产品还只是作为劳动者共同体为消费而产生、用于共同体的消费、还未消费的产品。有了剩余产品就有了交换,这些交换发生在不同劳动者共同体之间的不同产品上,之所以进行交换,是因为这些不同的产品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能满足不同的需要。同时,作为生产的结果,产品及其剩余都是其生产者的利益的表现,代表着生产者的利益,其生产者都不愿意放弃自身的利益,以及作为其利益的表现的产品。当一个劳动者共同体a发现另一个劳动者共同体b那里的剩余产品能满足a的需要时,a取得b那里的这些剩余产品就成了a实现其利益的要求,体现了a的利益。同样,b发现a那里的剩余产品能满足b的需要时,b取得a那里的剩余产品是b实现其利益的要求,体现了b的利益。ab双方均不愿意(这是其利益要求在其意识中的反映)放弃代表自身利益的产品,又都要求获得对方那里的产品。其方法要么是暴力的方法,要么是经济的方法。暴力的方法显然是由于利益的原因,它不增加产品的总量,只是已生产出的产品的再分配,而且暴力的方法会遇到暴力的对抗。经济的方法有两种,一是自己生产,二是双方分别用已方生产出的产品去和对方交换,进行利益的表现形式的转换和表现利益的对象的交换。在交换过程中,作为利益的表现的产品在不同劳动者共同体之间移动,既是双方利益相互独立、对立的反映,也是他们各自利益的要求。各个劳动者共同体的不同的产品,可能是由于分工的原因,也可能并不是什么分工,而是它们偶然生产出了有剩余的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产品。同时,即使存在分工,如果没有利益——利益相互独立、对立,以及除了暴力和自身生产之外,只有通过交换才能实现各方的利益——的原因,如果双方通过直接分配相互取得对方那里的产品,同样也不会有商品交换。因此,分工不会是商品交换产生的原因,各个劳动者共同体之间的交换产生的原因,除了生产力发展提供的基础外,只能是因为各个劳动者共同体的利益的相互独立、对立。   交换产生的时候,交换只是取得对方产品的手段,交换本身并不是目的。这时,私有或所有的观念还不存在,私有或所有不可能是交换的原因。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人的生存能力不断增强,人口不断增多,劳动者共同体进一步分化,其数量越来越多,其规模越来越小,不同共同体间的利益关系不断强化,这进一步推动了交换的经常化和制度化。反过来,交换的日益频繁又强化了产品的生产者和产品之间的联系。早期的劳动者共同体的分化往往是由生产力发展和共同体内血缘关系的变化等原因,这时的产品的生产者——劳动者共同体——也是产品的占有者,其代表往往是共同体中的长辈,观念上的占有还不存在,共同体内部不存在利益的分化和对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品更加丰富、剩余产品增加,共同体内部成员间在产品的生产、消费、实际占有等方面表现出了它们利益的矛盾,这种矛盾不但推动了共同体的进一步分化,而且在共同体内部产品生产者与产品之间的联系也得到了强化。作为产品生产者与产品之间联系在共同体内部强化的结果,观念上的占有或所有出现了,私有制、公有制也随着出现了。因此,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由于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矛盾的介入,私有制、因而所有制出现了。以上的历史分析,证明了私有制、所有制确实不是商品交换产生的原因,相反,在生产力有了一定发展的基础上,由利益推动的交换才是私有制、所有制产生的原因。利益是生产关系的决定者,而决不是相反。   注:⑴薛永应《社会主义经济利益概论》第4页(人民出版社1985年)   ⑵[波兰]《波兰经济学》杂志1981年第1期,转引自上书第5页的注   ⑶马恩选集第1卷第24页   (4)同上书第35页   (5)马恩全集第23卷第47页   (6)马恩全集第42卷第150页   (7)同上书第168页   (8)参见薛永应《社会主义经济利益概论》第三章第三节   (9)该定义受捷克经济学家奥?锡克的启发,参见他的《经济?利益?政治》第262—263页   (10)参见薛永应《社会主义经济利益概论》第42页以及第三章第三节,谭培文《马克思主义   的利益理论》,   (11)马恩选集第2卷第537页   (12)本部分参阅了恩格斯《家庭 私有制 国家的起源》及陶大庸《社会发展史》(人民出版社1982年)
  中国古代的生产关系
  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调整统治政治的核心是调整生产关系,从内容上看,调整生产关系主要从三个方面体现出来。   (1)调整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主要是改革土地政策。   (2)调整产品分配形式,即改革赋税制度。   (3)调整人与人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整顿吏治,调整对人民的统治,加强军队建设等。

与“科学,社会学,经济学”相关的词条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科学 社会学 经济学 历史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您希望联系哪位客服?(单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