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发表评论(0)编辑词条
心理学概述
心理学(英文名称Psychology)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心理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研究动物心理主要是为了深层次地了解、预测人的心理的发生、发展的规律)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因此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
心理学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关于灵魂的科学。灵魂在希腊文中也有气体或呼吸的意思,因为古代人们认为生命依赖于呼吸,呼吸停止,生命就完结了。随着科学的发展,心理学的对象由灵魂改为心灵。直到19世纪初叶,德国哲学家、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才首次提出心理学是一门科学。而原先,心理学、教育学都同属于哲学的范畴,后来才各自从哲学的襁褓中分离出来。科学的心理学不仅对心理现象进行描述,更重要的是对心理现象进行说明,以揭示其发生发展的规律。
有朋友说:“学心理学的人能看透别人的心理,知道他人心里想什么,好厉害!”这些说法把心理学神化了,其实,心理学就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心理学者只是在尽可能的按照科学的方法,间接的观察、研究或思考人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过程)是怎样的,人与人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和那样的不同,即人的人格或个性,包括需要与动机、能力、气质、性格和自我意识等,从而得出适用人类的、一般性的规律,继而运用这些规律,更好的服务于人类的生产和实践。
心理的起源
人在生活实践中与周围事物相互作用,必然有这样或那样的主观活动和行为表现。这就是人的心理活动,或简称之为心理。具体地说,外界事物或体内的变化作用于人的机体或感官,经过神经系统和大脑的信息加工,就产生了对事物的感觉和知觉、记忆和表象,进而进行分析和思考。人在实践中同客观事物打交道时,总会对它们产生某种态度,形成各种情绪。人在生活实践中还要通过行动去处理和变革周围的事物,这就表现为意志活动。以上所说的感觉、知觉、思维、情绪、意志等都是人的心理活动。心理活动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由客观事物引起、在头脑中产生的主观活动。任何心理活动都是一种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可称为心理过程。人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中,各自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特点,各人的心理过程都表现出或大或小的差异。这种差异既与各人的先天素质有关,也与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学习有关。这就是所说的人格或个性。心理过程和人格都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心理学还研究人的个体的和社会的、正常的和异常的行为表现。动物心理学研究动物的行为,这不仅是为了认识动物心理活动本身,也有助于对人类心理活动的了解。在高度发展的人类社会中,人的心理获得了充分的发展,使他攀登上动物进化阶梯的顶峰。心理学是人类为了认识自己而研究自己的一门基础科学。
心理是生物神经活动的产物,心理起源的研究主要从比较心理学(研究各生物物种神经功能及心理发展水平),发展心理学(人类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两方面进行.动物神经系统的产生是心理起源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之后古希腊的盖伦提出了气质这一概念,用气质代替人格,形成四种气质,后来的心理学研究中,沿用了这一分类方式。
19世纪前,心理学属于哲学范畴。
19世纪中叶,开始引入实验作为心理学的研究方式,使得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德国的韦伯,研究出著名的韦伯定律(感觉阈限定律)
1860年,德国的费希纳开创心理物理学,德国的艾宾浩斯开创记忆的实验研究。
1879年,德国的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心理研究,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实证研究方法的运用是这一学科成为科学的转折点.其后的一百多年,心理学门派纷争及高度发展,学科体系也进一步完善.
心理学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在于视角及立场,因为它本身具备两者的特点.基础心理学归为自然科学范畴,应用心理学归类于社会科学范畴,因此,有人称之为“中间学科”。
心理的起源,尤其是人类高级心理过程,如思维,语言,情感,意志,高级心理特征的产生,是神经基础及人类社会化进程的产物,所以我们不能以单纯的生物学观点来研究此命题.
心理产生的历史根源
一 、心理产生的历史根源:物质反映特性长期发展的产物
自然界的物质都具有反映特性,在受到外部作用时都会作出反映。而且物质反映特性随着自然界物质的进化而进化,越是处在高级阶段的物质,其反映特性越发达越复杂,(也有越倒退越简单的高级阶段的物质)。高级阶段的物质的反映特性是从低级阶段物质的物质反映特性经过漫长的历史进化而产生的。在目前人类所把握的世界里,物质反映特性经历如下的阶段:非生物的物态反映(物理的、化学的、机械的)、低等生物(包括植物)的刺激感应性、高等动物的感觉、知觉和表象、人类的想象(内含了记忆)和思维。( ? )由此可见:心理现象是物质世界长期进化所衍生出来的现象,是物质对外界刺激反映的高级形式,是物质高度组织化后的表现。心理的产生根源于物质反映特性的高度发展。心理现象是专门应对刺激而产生的物质反映现象。
反映特性只有在受到刺激才显现其存在,没有了刺激,反映特性就会潜伏起来,不会表现出来。心理也具有如此共性。只有在受到刺激时,才会表现出心理现象,展示心理的存在。没有了刺激,心理就会消失。心理是在刺激的基础上产生、存在和发展。心理是物质对刺激作出反映的高度组织化的物质
心理产生的标志
二 、心理产生的标志:感觉
在逻辑层面上,心理现象包括感觉、知觉、表象、记忆、思维、想象、情感和意志等,到底是那一种心理现象的出现标志着心理的诞生?即心理产生的标志是什么?是何种心理现象的产生宣告了心理的产生?
有现象必有其本质,心理现象产生了,就会有心理产生。在所有心理现象中那一种是最先产生而又最基本心理现象,又能合理推出发展其他心理现象?显然是感觉。只有感觉才产生的最早又能发展出其他心理现象,应该是心理诞生的标志。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推理:(1)感觉是其他一切心理现象的基础,没有感觉就没有其他一切心理现象。感觉诞生了,其他心理现象就在感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感觉是其他一切心理现象的源头和“胚芽”,其他心理现象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发展、壮大和成熟起来的。感觉是其他心理现象大厦的“地基”,其他心理现象都是建立在感觉的基础上。(2)个体心理学表明:刚出生的婴儿就只有无条件反射,只有简单的感觉,而知觉和表象等等还没有发展起来,但我们不能否认婴儿就没有心理。这样我们在潜意识中实际上承认了只具有感觉的婴儿也具有心理!心理随着感觉的诞生而诞生,一旦有了感觉也就有了心理。单单有了感觉,就标志着心理的诞生,其他一切心理现象都是以感觉为“胚芽”发展起来,是胚芽成长的不同阶段。随着婴儿的发育,其心理也逐渐发展起来,心理现象愈来愈复杂。(3)动物进化史也表明了感觉是心理产生的标志和“胚芽”。感觉是在什么时候产生的呢?也就是说感觉在动物进化史中是在那种动物身上开始出现的呢?动物进化史中。最开始出现心理现象的动物是腔肠动物。具有网状神经系统的腔肠动物以简单的感觉对外界刺激作出反映,腔肠动物具有最简单最低级的心理现象,也即有了心理,心理在腔肠动物身上诞生,以后随着动物的进化和发展,心理也在逐渐发展,丰富,渐次出现了知觉、表象、想象和思维等等。心理进化史是动物进化史的附着物,并随着动物的进化而进化的。心理也是从只具有感觉的动物随着生物的进化而发展起来的,心理在感觉的基础上随着生物的进化而纷繁复杂起来,出现了知觉、表象和想象等等,直至出现了意识和思维等高级心理现象。
心理与客观规律
如果自然万物有共同的属性和规律,那么人类心理必然也要遵循这些规律
那么下面就举出11个自然万物共有规律(【全集然文明】专有名词)与心理的关系
1.心理的【可存】现象
●自然万物都“可以存在”,只是存在的“地方”和“时间”不一样而已。这就是【可存】质
●那么我们的思想意识里有这种“可存”现象吗?
●当然有的,比如:“思想意识”本身就是可以“存在”的,否则我们也就无从说起了。
2.心理的【储空】现象
●自然万物都有“存储”它们的“空间”,我们简称为【储空】。
●要辨认一个“事物”是不是“储空”,其实很简单,只要能套到“在××里/上”的那个“××”就是“储空”了,最后您将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所有的事物,都可以套到那个“××”里!那也就是说“世界万物”都是不同类别的“储空”。而我们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有一种特别的现象:用“杯子”可以将“水”打起来,用“铲子”可以把“土”铲起来。也就是说不同“储空”间有这种“强硬”的“调用”和“存储”的现象。
●那么,我们的“思想意识”里会有这种“现象”吗?
●当然有了。那是什么呢?就是“类别”性的“词语”。比如:我现在叫您把昨天吃的“饭”全部“吐”出来,那么你“昨天吃的饭”所有的“感子”(感觉到最小微粒)是不是都调出来了呢?而我们也经常会问别人“你是做什么的”,也就是要把别人“存储”到某个“类别”里面了。
3.心理的【拼源】现象
●自然万物都是一些资源的拼合物,这种现象称之为【拼源】
●那么我们的思想意识里是不是也有这种“拼源”现象呢?
●当然是有的,比如我们的“词语”作为“资源”进行“拼合”成了句子,而句子作为“资源”又“拼合”成了段落,最后段落又作为“资源”进行“拼合”成了“文章”等等。
4.心理的【衍然】现象
●其实这个“宇宙”就是让“自然”繁衍“自然”,以至“无限”的。如:“氢气”+“氧气”+“点燃”+“正常大气压”的“母体”一直都在“繁衍”着“水”这种“物质”,这种现象我们简称为【衍然】。
●那么我们“思想意识”里也有“衍然”的现象吗?
●当然有了,您没有发现吗?我们大脑里的各种“问题”正在“繁衍”着各种“探索”的行为,而这些“行为”又“繁衍”着各种问题的“答案”。
●那么那些“问题”又是什么东西“繁衍”出来的呢?这个问题就可以分成几个方面来讲了:①客观规律。如“因果律”,使得我们看到一个“结果”就会问它的“原因”是什么。②目标。只要人们确定了一个“目标”,他们就会“问”出很多很多如何达成“目标”的“问题”来等。
5.心理的【集然】现象
●自然万物都是朝着特定空间内集中的,分散只是往相对外围空间集中的现象;这种现象简称为【集然】
●那么我们的“意识”里也有这种“集然”现象吗?
●当然也是有的!难道您没有发现所有外界的“自然信息”正不断的往您的“大脑”中“集中”吗?而且这些“信息”正往一些“类别”上“集中”等。
●然而“水可载舟,也可覆舟!”,那就是“集然反效应”。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说:当我们把一些事物分错了“类别”,那么就会对我们的各种“逻辑”和“行为”产生负面的影响。
●所以我们要经常检查自己所分的“类别”是否“正确”、是否“片面”,是否需要“细分”等。
6.心理的【类存】现象
●自然万物都是属于某个类别的存在物,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类存】
●那么我们的思想意识是否也存在类存的现象呢?
●当然是存在的,比如已有分类:知觉(视、听、触、味、嗅觉等)、情感(七情六欲等)、逻辑等等。
7.心理的【联存】现象
●自然万物都是互相联系的存在物,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联存】
●那么我们的思想意识是否也存在联存的现象呢?
●当然是存在的,比如:我们的各种知觉是与客观世界相联系的,而各种行为又是与各种心理相联系的,不同的心理也是互相联系的,所以才会产生各种心理矛盾等。
8.心理的【殊存】现象
●自然万物都是某个类别内的特殊存在物,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殊存】
●那么我们的思想意识是否也存在殊存的现象呢?
●当然是有的,比如: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虽然都是属于“人类心理”但就是因为我们各种具体的心理不太一样,所以才形成了各种个性,进而让我们区别于他人。
9.心理的【导存】现象
●自然万物都有“引导”它们的“存在”的东西,我们称之为【导存】。
●在还没出现在生物面前的事物就有“本质和规律”进行“引导”其“存在”,我们称之为“一次导存”;而我们的“意识”是第二次“引导”事物“存在”的东西,所以我们称之为“二次导存”。
●所以,所有的心理现象都可以使用“更好的引导存在”作为逻辑,进行“理解”和“分析”。
10.心理的【续存】现象
●世界万物都有各种程度,如“多少”、“大小”、“远近”等,接续存在的现象,我们称之为【续存】
●那么我们的思想意识里是不是也有这种续存现象呢?
●当然也是有的,比如我们每种“情绪”都有强烈程度的不同;我们所重视的事物也有重视程度的不同等。
11.心理的【周存】现象
●自然万物的各种属性都周而复始的存在,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周存】
●那么我们的思想意识是否也存在周存的现象呢?
●当然是有的,比如:各种七情六欲总是周而复始的存在,进而引导我们的各种行为活动。
【记忆诗】
万物可存生本质:
储空拼源衍集然,
类联殊导续周存。
【可存】【储空】【拼源】【衍然】【集然】【类存】【联存】【殊存】【导存】【续存】【周存】
◆使用逻辑:这个世界上存在着这么一类的本质和规律,所有的事物都必须按照这些规律进行运作,就连“思想意识”也不例外!这就是万物“共有”的本质和规律,是“本质球”的内环。
心理学的分类
以实验心理学的建立为标志,现代心理学的发展在理论上已脱胎于哲学,形成了一门科学的独立体系。心理学在应用上与社会各实践领域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从而形成许多分支学科,体现了独立的在科学体系上的分类。
中国心理学者学习应用西方心理学结合本土社会学能更好的发展人类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生理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团体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劳动心理学
文艺心理学
体育运动心理学
航空航天心理学
组织管理心理学
临床或医学心理学
司法与犯罪心理学
公关心理学
消费心理学
进化心理学
心理学三大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影响最大,被称为心理学的三大主要势力。
精神分析学派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由弗洛伊德开创,其后被不断修正与发展,影响力远远超出心理学,所以读者群相应更为广泛。
要想对弗洛伊德的思想有清晰的认识,还可以读几本介绍其思想的著作:查尔斯·布伦纳所著的《精神分析入门》(北京出版社,2000)概括了弗洛伊德的基本 思想与精神分析的主要内容,阐述明确贴切,在同类书中极为难得。《弗洛伊德和马克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阐述了精神分析学与马克思主义的 关系。书虽写于上世纪30年代,却仍不失其价值。 弗洛伊德所著的《精神分析引论》本书能大致了解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无论是对精神分析一无所知的读者,还是颇有研究的学者,都可以从此书中获益。
观点:精神分析学派是弗洛伊德在毕生的精神医疗实践中,对人的病态心理经过无数次的总结、多年的累积而逐渐形成的。主要着重于精神分析和治疗,并由此提出了人的心理和人格的新的独特的解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最大特点,就是强调人的本能的、情欲的、自然性的一面,它首次阐述了无意识的作用,肯定了非理性因素在行为中的作用,开辟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它重视人格的研究、重视心理应用。
行为主义
代表人物 华生 、斯金纳
华生创 立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体系在20世纪20年代风行一时,深刻地影响了心理学的进程。在其后,行为主义得到不断发展,以斯金纳最有影响。
行为主义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对西方心理学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行为主义可以被区分为旧行为主义和新行为主义。旧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以华生为首。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则为斯金纳等。
华生 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无论是正常的行为还是病态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认为查明了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就能根据刺激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断刺激,达到预测并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的目的。他认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刺激的各种躯体反应的组合,有的表现在外表,有的隐藏在内部,在他眼里人和动物没什么差异,都遵循同样的规律。
斯金纳 认为心理学所关心的是可以观察到的外表的行为, 而不是行为的内部机制。他认为科学必须在自然科学的范围内进行研究,其任务就是要确定实验者控制的刺激继之而来有机体反应之间的函数关系。当然他不仅考虑到一个刺激与一个反应之间的关系,也考虑到那些改变刺激与反应的关系的条件,他的公式为:R=f(SoA)
哲学背景:20世纪初,把人当作机器的机械唯物主义思潮(包括笛卡尔关于人的身体机制的机械论思想、拉o美利特等把人看做机器的观点),以及以经验事实作为勾销主客观界限的工具的新实在论都对华生有很大的影响。
观点:行为主义的主要观点是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把行为与意识完全对立起来。在研究方法上,行为主义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而不使用内省法。
人本主义
代表人物:马斯洛、 罗杰斯
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论 马斯洛认为人类行为的心理驱力不是性本能,而是人的需要,他将其分为两大类、七个层次、好象一座金字塔,由下而上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识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罗杰斯让人领悟自己的本性,不再倚重外来的价值观念,让人重新信赖、依靠机体估价过程来处理经验,消除外界环境通过内化而强加给他的价值观,让人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由自己的意志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掌握自己的命运,修复被破坏的自我实现潜力,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观点:人本主义反对将人的心理低俗化,动物化的倾向,反对仅仅以病态人作为研究对象,把人看为本能牺牲品的精神分析学派,也反对把人看作是物理的、化学的客体的行为主义学派。主张研究对人类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关心人的价值和尊严。
与“心理学,社会,科学”相关的词条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