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雕塑)发表评论(0)编辑词条
基本资料
名称:大卫(David)名字的意思是“被蒙爱者”
作者:米开朗基罗
多纳泰罗
时间:公元1501-1504年
材质:云石雕像
规格:高2.5米,连基座高5.5米
收藏地:现收藏于佛罗伦萨学院美术馆
一、古以色列国王
古以色列国第二代国王。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建立统一的以色列王国,定都耶路撒冷。多年来犹太人恢复故国故都的期望都以大卫(David)“名字的意思是‘被蒙爱者’。为中心。基督教圣经《新约全书》强调耶稣是大卫的后裔。在伊斯兰教圣训中,大卫(达乌德)也占有重要地位。大卫生于伯利恒,是耶西最小的儿子。最早在国王扫罗宫中任职,同王储约拿单结为契友,娶扫罗之女米拉为妻。大卫对非利士人作战英勇,为百姓所爱戴,因而招致扫罗嫉妒,企图杀害大卫,大卫逃往南部边疆地区,组织起义部队。他以种种政治姿态赢得国内长老的支持。扫罗和约拿单父子在对非利士人的作战中身亡,大卫乘机到希伯仑,登位称王。扫罗另一子伊施波设与大卫争夺王位,经过几年内战,伊施波设为部下所害,大卫正式成为统一的全以色列国王。大卫进而击败控制耶路撒冷城的耶布斯人,占领该城,以之为首都,并将以色列的最高宗教象征约柜迁来。大卫率军重创非利士人,使他们不再构成威胁。以色列兼并地中海沿岸地带。大卫次第征服邻近各小国,建成帝国,在位40年。大卫在占领耶路撒冷时,同时控制了以城内锡安山为中心的宗教设施。大卫鼓励锡安崇拜,因此后世以耶路撒冷为圣城,以大卫为期望中的救世主的理想形象。大卫以王权为神在地上统治的工具,对人类宗教史特别是西方宗教史产生重大影响。
人物简介
犹太人,古称希伯来人,也叫以色列人。他们的祖先是生活在两河流域的游牧民族。他们曾迁移过许多地方,到过巴勒斯坦、埃及,在埃及差点沦为奴隶。后来,他们在首领摩西的率领下,逃出埃及,又重返巴勒斯坦的土地。
巴勒斯坦位于地中海岸边,是亚、非、欧三大洲的交通要道。这里最早的居民是迦南人,之后又来了海上民族非力斯人。“巴勒斯坦”地名的原意就是“非力斯人的土地”。以色列人把巴勒斯坦称为“流着牛奶和蜂蜜的土地”。公元前1025年左右,他们在巴勒斯坦建立了第一个希伯来人的王国。为了能在巴勒斯坦站稳脚跟,以色列人必须同非力斯人战斗。
故事发生在公元前1000年的某一天。在巴勒斯坦的一个山谷地带,非力斯人与以色列人两军对峙。以色列人的首领名叫扫罗。
这时,从非力斯人军营中走出来一个大汉,名叫歌利亚。只见他身材魁梧,虎背熊腰,头戴铜盔,身披铠甲,肩扛铜矛。歌利亚大步走上来,对着以色列军队立定高声叫道:“你们这些扫罗的奴才,不是要打非力斯人吗?我就是非力斯人啊,你们怎么不来打呀?要是好汉的话,快点派个人来与我战斗。如果他敢与我战斗,把我杀死,我们就做你们的仆人。如果我胜了他,你们就做我们的奴隶,服侍我们。”
歌利亚喊了一阵子,对方没有一个人出来,他又叫道“你们赶快叫一个人出来,与我战斗,否则就是胆小鬼!”
就这样,歌利亚天天出来叫骂,骂得以色列人个个胆战心惊。扫罗手下无一将士敢出来迎战歌利亚。
正在此时,扫罗军营来了一个年轻人,他叫大卫,是来给他的当战士的哥哥们送食品的。大卫是个牧童,长得眉清目秀,又聪明过人。他见过三个哥哥后,听到军营外面有人在高声叫骂,问清了缘由,便愤愤不平地要去迎战歌利亚。扫罗王知道了,就把大卫叫到面前。大卫对扫罗说:“我们何必怕那非力斯人呢,我们应该和他去战斗!”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扫罗对大卫说,“你可不能和非力斯人战斗。你太年轻,而那歌利亚从小就是战士,他武功高强,力大无比。”
“我可不怕他,”大卫对扫罗说,“我在放羊时,有次来了一只狮子,从羊群中叼走了一只羊羔,我就跑去追赶它、击打它,从它口中救出羊羔。”
“你这么小就敢斗狮子?”扫罗问他,“狮子不咬你吗?”
“咬我?”大卫继续说,“那我就揪住它的胡子把它打死。我曾经一人赤手空拳打死过狮子,打死过熊。那非力斯人再敢来对阵叫骂,我一定叫他与狮子和熊一样!”
听见这样的豪言壮语,扫罗动了心。他对大卫说:“好吧,你可以出去战斗,愿上帝与你同在!”
扫罗王把自己的铜盔给大卫戴上,把自己的铠甲给他披挂整齐。大卫觉得这些装备太笨重了,妨碍他走路,他又脱了盔甲,仍旧穿上他的牧羊服。
大卫到溪水中捡了五块鹅卵石,装在口袋里,手里拿着牧羊杖和甩石鞭,然后从以色列军营中走下山谷,一步一步走近正在叫骂着的非力斯人。
那非力斯人也向着大卫走过来。歌利亚看见大卫满脸稚气、细皮嫩肉的样子,不过是个放羊娃,哪把他放在眼里。
两个人在两军阵前的山谷中,面对面地立定了。歌利亚对大卫说:“放羊娃娃,你拿着棍子到我这里来,难道我是狗吗?是不是以色列人都死绝了,叫一个娃娃出来迎战!”
大卫对歌利亚说:“你来攻击我,是靠刀枪和铜戟;我攻击你,是靠着我们的上帝耶和华。”
歌利亚迈着大步走过来。大卫也快步向他跑去,一边跑一边从口袋里摸出一块鹅卵石,搭在甩石鞭上。只见大卫用力一甩,“哧溜”一声,像一道流星,那鹅卵石飞了出去,正中歌利亚的前额!歌利亚大叫一声,扑倒在地。非力斯人全都惊呆了,谁也不敢上前。大卫手里没有刀,他就踏在歌利亚身上,从歌利亚腰间的刀鞘中拔出刀,割下他的头,把头提在手里。
看见讨战叫骂的勇士死了,非力斯人顿时溃散了。扫罗率领以色列人呐喊着,追杀过去,一鼓作气攻下了非力斯人的几个城池,被杀的非力斯人成千上万。
当扫罗、大卫和以色列战士从战场上凯旋时,以色列妇女从城里出来,欢天喜地,唱歌跳舞,迎接扫罗王和杀敌英雄大卫。妇女们同声歌唱:扫罗杀敌千千!大卫杀敌万万!
后来,扫罗王继续征战非力斯人,他和三个儿子都战死沙场。扫罗死后,以色列的十二个部落开会,部落长老一致同意把王冠给大卫戴上。大卫登基时,年仅三十岁。他决心继承扫罗的事业,把非力斯人赶出巴勒斯坦。
这时在巴勒斯坦的中部有一个重要的城市,叫耶布斯,还在迦南人统治下。大卫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夺取耶布斯。耶布斯的迦南人最终向以色列人投降了。大卫将耶布斯改名为耶路撒冷(大卫城),作为以色列的首都。
大卫把盛放犹太教圣经的约柜运到耶路撒冷,还为它设计了一座华丽的宫殿。大卫宣布犹太教为国教,耶和华神是以色列人惟一的上帝。从这时起,这座伟大的城市——耶路撒冷,成了犹太民族的精神中心。
大卫在位四十年,没有一年不出征。他打败了非力斯人、迦南人、亚玛力人。以色列王国的版图空前扩展,北起黎巴嫩,南至埃及边境。
据《圣经》记载,大卫还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他写了很多优美的诗篇,还擅长演奏竖琴。所以,大卫在历史上不仅是英雄,而且也是杰出的诗人,以色列人以大卫王而骄傲。
大卫王死后,他的儿子所罗门继位。所罗门王是一位和平统治者,又是一位外交家、建设者。他在位四十年,没有打过一次大仗。在他的统治下,以色列逐渐由贫穷走向富强。
大卫及他的儿子使犹大及以色列成为凌驾外邦的军事强国,国内兴盛的商业为以色列人带来前所未有的财富和声誉。他们所有支派由一个国君紧密联系起来,成为后世的模范:王朝持续了差不多四个世纪,这八十年委实是以色列的黄金时期。
做以色列的国王,很难享受到唯我独尊顶天立地的“人主”感觉,因为他们最多指挥民众的血肉之躯,而有另一种人凌驾于国王之上,引领百姓的精神走向,他们就是以色列的“先知”。“先知”是耶和华神在人间的忠实代理人,而国王不过是神管理人民的世俗工具。工具若是锋利有效,则可以长期使用;工具若是生锈无用,则必被弃如蔽屣。至于那高贵的血统能否世袭,也还要看他们是否合神的心意。因此,即使是从粪堆中被提拔出来的穷乏人,未尝不能有朝一日南面为王。一言蔽之,除神以外,众人平等。民主的光辉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圣经时代就开始闪烁了。所以,“先知”是以色列历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在以《圣经》为思想渊源的西方文明中,民主的传统如此历史悠久根基牢固的原因。至于无神论者追求的民主,是人与神的平等;心怀“众生”的宗教提倡的是人和动植物的平等;但我以为,人和人(同种)之间无分贵贱地承担祸福才是真正的公平。
大卫(David)之前是扫罗王(Saul)的时代。扫罗虽然也是神拣选出来治理民众的国王,但他必须听命于先知撒母耳(Samuel)的训诫。然而,易于激动气质的扫罗逐渐悖离了当走的道路,使得撒母耳十分愤怒,一次争执中虽然扫罗也有悔悟的表现,但他不慎撕裂了撒母耳的袍襟,这也成了神和他“割袍断交”的征兆。于是,撒母耳奉神之命,转向民间去寻找新的国王。
在其他国家的历史中,王位更替的实质是争权夺利,但在以色列的历史中,新旧国王所争夺的是神的恩宠。感到神的厌弃,成了扫罗心中久久郁结的苦痛,也是他对未来继承者大卫强烈妒忌的源头。然而,大卫的一切都无可指责。
大卫成名于击败敌族非利士巨人歌利亚的一次交战。那种身高马大看似不可一世的对手似乎素来是少年英雄扬名的第一块大型垫脚石,比如齐天大圣孙悟空击败的巨灵神;《特洛伊》中阿喀硫斯亮相时一剑干掉的大块头。不过,少年大卫虽以一名勇敢的武士脱颖而出,却以为王弹唱的琴童身份伴君左右,足见其文武兼备的优秀素质,难怪一下子使扫罗的儿女们大为倾倒。王子约拿单(Jonathan)深爱大卫,《圣经》上数次提到:“约拿单爱大卫如同爱自己的性命”;公主米甲(Michal)也对大卫十分暗恋。然而,民众们狂热的追星举动却令扫罗暗生疑忌,那时的流行歌里唱道:“扫罗杀敌千千,大卫杀敌万万。”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无辜的大卫遭主嫉恨屡受横祸,却未料这是神特地安排的锤炼伟人的功课。神要毁掉一个人,必先使他疯狂。大卫舒缓的琴声也不能抚慰狂暴的扫罗。扫罗企图抡枪杀死大卫,却为后者数次躲开;甚至婚姻也成了扫罗借刀杀人的陷阱:大卫若要娶公主米甲,必须去杀一百非利士人。然而大卫超额完成:他的胜果是二百个敌人。身为王婿的大卫功高震主危机四伏,幸而有王子约拿单居中调停,可是,约拿单的悲剧也正在于此。他为好友辩解,却差点被父亲用枪扎个透心凉,扫罗还痛斥他――《圣经》此节译文尚算雅驯――“你这顽梗背逆之妇人所生的,我岂不知道你喜悦耶西的儿子(指大卫)自取羞辱,以至你母亲露体蒙羞么!”(撒母耳上20:30)其实,若译成粗口,更能显出扫罗满嘴喷粪的丑态:“我操你妈的!当我不知道,你是看上那个小白脸了!”这也落为后人怀疑约拿单和大卫同性爱的口实。
可是,约拿单对大卫实在有宫廷中罕见的赤诚,他不是不知道大卫可能妨碍他继承扫罗王位,但他却心悦诚服地说:“你必作以色列的王,我也作你的宰相”。(撒母耳上23:17)爱得那样投入,超越了政治功利,无论这是友谊或爱情,谁能不为之感动?后来大卫作《弓歌》悼念阵亡的约拿单时也说:“我兄约拿单哪!我为你悲伤。我甚喜悦你,你向我发的爱情奇妙非常,过于妇女的爱情。”(撒母耳下1:26)
扫罗对大卫的厌憎已到了令人无法容忍的地步,大卫在妻子米甲的帮助下逃了出去,从此开始了漫长的流亡生涯。他并不想叛国,却要求别国给他一方栖息之地;他去收复被敌人占领的基伊拉城,却受到扫罗从后攻击;扫罗发誓要将他从千门万户中搜出来,大卫却两次放弃了可以轻易杀掉扫罗的机会……经历了那么多的风险波折,大卫勇敢、机智、宽容、忍耐的人格魅力越来越凸现出来,而扫罗在追索大卫的过程中滥杀无辜的凶残行径日益使百姓离心离德,许多人都归附大卫去了。
有道是“多行不义必自毙”,扫罗后来兵败自杀并不可惜,可惜的是夹在父亲和朋友之间的约拿单,亲情和友情俱不违背,也随着父亲战死沙场,但他忠信守约的品格铭刻青史万古流芳。从政治的角度来看,此役扫除了大卫登上王位的所有障碍,于是“大卫王”的称号就开始出现在以色列的史书中了。
二、《大卫》云石雕像
米开朗基罗生活在意大利社会动荡的年代,颠沛流离的生活使他对所生活的时代产生了怀疑。痛苦失望之余,他在艺术创作中倾注着自己的思想,同时也在寻找着自己的理想,并创造了一系列如巨人般体格雄伟、坚强勇猛的英雄形象。《大卫》就是这种思想最杰出的代表。
大卫是圣经中的少年英雄,曾经杀死侵略犹太人的非利士巨人哥利亚,保卫了祖国的城市和人民。米开朗基罗没有沿用前人表现大卫战胜敌人后将敌人头颅踩在脚下的场景,而是选择了大卫迎接战斗时的状态。在这件作品中,大卫是一个肌肉发达,体格匀称的青年壮士形象。他充满自信地站立着,英姿飒爽,左手抓住投石带,右手下垂,头向左侧转动着,面容英俊,炯炯有神的双眼凝视着远方,仿佛正在向地平线的远处搜索着敌人,随时准备投入一场新的战斗。大卫体格雄伟健美,神态勇敢坚强,身体、脸部和肌肉紧张而饱满,体现着外在的和内在的全部理想化的男性美。这位少年英雄怒目直视着前方,表情中充满了全神贯注的紧张情绪和坚强的意志,身体中积蓄的伟大力量似乎随时可以爆发出来。与前人表现战斗结束后情景的习惯不同,米开朗基罗在这里塑造的是人物产生激情之前的瞬间,使作品在艺术上显得更加具有感染力。他的姿态似乎有些象是在休息,但躯体姿态表现出某种紧张的情绪,使人有强烈的“静中有动”的感觉。雕像是用整块的石料雕刻而成,为使雕像在基座上显得更加雄伟壮观,艺术家有意放大了人物的头部和两个胳膊,使的大卫在观众的视角中显得愈加挺拔有力,充满了巨人感。
这尊雕像被认为是西方美术史上最值得夸耀的男性人体雕像之一。不仅如此,《大卫》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它对人体的赞美,表面上看是对古希腊艺术的“复兴”,实质上表示着人们已从黑暗的中世纪桎梏中解脱出来,充分认识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米开朗基罗在雕刻过程中注入了巨大的热情,塑造出来的不仅仅是一尊雕像,而是思想解放运动在艺术上得到表达的象征。作为一个时代雕塑艺术作品的最高境界,《大卫》将永远在艺术史中放射着不尽的光辉。
为了艺术品的保护,《大卫》原作被放在佛罗伦萨美术学院中,同时在市政厅门前还矗立有一座复制品供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欣赏。
意大利的雕刻家兼建筑 师贝尼尼 也有过<<大卫>>的作品
2006年,意大利赠送给中国宁波一尊青铜大卫复制象。现正矗立在宁波大剧院门口。 Solomon,大卫之子和继承人
与“大卫,雕塑,社会”相关的词条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