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气指数发表评论(0)编辑词条
景气指数(Prosperity index),亦称景气度,是对企业景气调查中的定性指标通过定量方法加工汇总,综合反映某一特定调查群体或某一社会现象所处的状态或发展趋势的一种指标。景气指数介于0-200之间,100为景气指数的临界值,当景气指数大于100时,表明经济状况趋于上升或改善,当景气指数小于100时,表明经济状况趋于下降或恶化,处于不景气状态。更为细致的划分为:0-100为不景气区间,100-120为较景气区间,120-150为较高景气区间,150-200为高景气区间。
使用的分析方法为古典循环法,主要是观察经济时间序列绝对量本身的波动,一般观察时间序列的长期趋势及循环要素(TC)的波动。通常景气指数在0-200之间,100为中间值,高于100视为景气状态,越接近200反映行业经济运行越景气。低于100则是不景气,越接近0景气越低迷。
指数类型编辑本段回目录
企业景气指数
企业景气调查中的景气指数包括综合景气指数和单项景气指数。常用的综合景气指数有企业景气指数、企业家信心指数、市场需求景气指数等。
企业景气指数是根据企业家对本期企业当前综合生产经营情况的判断及未来综合生产经营状况的预期(通常为对“好”、“一般”、“不佳”的选择)而编制的指数,用以综合调查总体范围内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
企业家信心指数是根据企业家对企业外部市场经济环境与宏观政策的认识、看法、判断与预期(通常为对“乐观”、“一般”、“不乐观”的选择)而编制的指数,用以综合反映企业家对宏观经济环境的感受与信心。
常用的单项景气指数主要有:企业生产景气指数、企业订货景气指数、企业劳动力需求景气指数、企业销售利润景气指数、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景气指数、企业科技投资景气指数等。
我国企业景气调查的范围包括: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目前,我国按季度进行企业景气调查。北京市统计局于1998年开始,按季度进行企业景气调查并公布调查结果。
市场需求景气指数
市场需求景气指数是根据企业家依当前市场对本企业所在国民经济行业的产品需求,做出的定性判断和对未来发展变化的定性预期(通常是指对“增加”、“持平”、“减少”的选择)而编制的景气指数。
劳动力市场景气指数
劳动力市场景气指数,是将与劳动力市场有关的统计指标,如供求总量指数、匹配平衡指数、职业供求指数、薪酬指数、信心指数等用景气指数的原理进行合成运算,得出能够客观反映劳动力市场运行趋势是向好的方向发展还是向坏的方向发展、运行状态是处于景气区间还是不景气区间的一组数据或信号。
分析方法编辑本段回目录
与“市场,需求,经济”相关的词条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