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商务会员钢材特钢不锈炉料铁矿废钢煤焦铁合金有色化工水泥财经指数人才会展钢厂海外研究统计数据手机期货论坛百科搜索导航短信English
登录 注册

按字母顺序浏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热门关键字: 螺纹钢 铁矿石 电炉 炼钢 合金钢 转炉 结构钢
钢铁百科 - 钢之家

蒙特利尔奥林匹克体育场发表评论(0)编辑词条

摘要:
蒙特利尔的奥林匹克体育场(法语:Stade olympique,英语:Olympic Stadium),位于加拿大魁北克,是197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场地,可容纳5万6040人。也曾经是职棒大联盟球队蒙特利尔博览会队(Montreal Expos,2004年后迁往美国华盛顿)的主场。拥有一座高175米的高塔,为世界上最高的倾斜建筑物。

提问 编辑摘要
 
目录 [隐藏]
1 场馆概述
2 修复与改造
3 辉煌历史
4 奥运故事
 蒙特利尔奥林匹克体育场-场馆概述       
外景加拿大人在梅宗纳夫公园修建了规模巨大的梅宗纳夫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它占地面积750亩,包括奥林匹克体育场、室内游泳池、跳水池和自由车赛场等。奥林匹克体育场 (Stade Olympique) 是由塔利伯特 (Rpger Taillibert) 和达欧斯特设计的,能容纳71,920名观众,有着质量非常好的标准400米塑料跑道。整个体育场呈椭圆形,四周用34根钢筋水泥柱支撑,所有预制构件安装在柱子上,固定在柱子上的悬臂长达100米,离地面最高处为54米,看台顶棚由悬臂支撑 (所有固定看台均有顶棚)。体育场设有213米高的鹰咀式高塔,塔顶悬挂覆盖整个体育场的顶棚,电钮一开,整个由钢索悬挂的顶棚便可使体育场变成前所未有的室内运动场。场内有两块巨大的长20米、宽10米的记分牌,各装有1万9千多个灯泡,从场内任何一侧,都可清晰地看到牌上所显示的比赛成绩。奥林匹克体育场看台下面共有6层,安排有各种用途的厅室,还有一个体育博物馆。场馆设施表面,都装饰了茶色玻璃,熠熠生辉,显得富丽堂皇。
蒙特利尔奥林匹克体育场-修复与改造       
奥运场景这座现代化的建筑是法国人 Roger Taillbert 的作品。在 1976 年的奥运会上,秉承了法国浪漫血统的魁北克人想通过这座建筑扬名天下。最初的设想是通过倾斜的高塔将体育馆巨大的顶棚吊起来。如此浪漫新颖的设想即使是在 30 年后的今天也是充满了新意的。但是法国人的幻想却在现实面前碰了壁。在试验阶段,粗大的钢缆相继被拉断,蒙特利尔人不得不将那巨大的顶棚牢牢地焊接住,梦想毕竟没有变成现实。

而且麻烦接踵而来,巨大的奥运会开支,使这届奥运会成为历史上最赔钱的奥运会,直到 2006 年底,魁北克政府和蒙特利尔人才支付完高达15 亿的债务!而且每天冬天用于清除体育馆顶棚积雪的维护费用就高达几百万加币!

2006时由于蒙特利尔奥林匹克体育场的屋顶每年要花费纳税人大量的资金进行更换,因此,SNC-Lavalin工程公司向奥林匹克体育场安装委员会(Olympic Installations Board)提交了一个永久性解决方案,该公司计划用一个永久性的新屋顶代替现在的设计,这也是蒙特利尔奥林匹克体育场屋顶的第一个解决方案。
蒙特利尔奥林匹克体育场-辉煌历史       
蒙特利尔奥林匹克体育场蒙特利尔奥林匹克体育场:是加拿大耗巨资在梅宗纳夫公园修建的规模巨大的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占地面积750亩,包括奥林匹克体育场、室内游泳池、跳水池和自由车赛场等。奥林匹克体育场是由塔利伯特和达欧斯特设计的,能容纳71,920名观众。整个体育场呈椭圆形,四周用34根钢筋水泥柱支撑,离地面最高处为54米,看台顶棚由悬臂支撑(所有固定看台均有顶棚)。奥林匹克体育场看台下面共有6层,安排有各种用途的厅室,还有一个体育博物馆。第21届奥运会于1976年7月17日在此正式开幕。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国际奥委会主席基拉宁出席,英国女王宣布本届奥运会开幕。最后点燃主体场奥运火焰,是由一对少年男女普雷方丹和亨德森共同完成的,这是奥运会史上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由两人共同执行这一光荣的使命。
第21届奥运会于1976年7月17日至8月1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蒙特利尔是加拿大第二大城市,主要工商业和金融中心。本届共有88个国家和地区的6189名运动员(其中女运动员1274人)参赛。参赛运动员数最多的国家是:美国425人,加拿大416人,苏联409人。本届奥运会比赛项目为21个大项,单项中增加了女子篮球、女子手球等,单项数由上届的195增加到198项。中国、中国台湾都没有参加本届运动会。本届奖牌正面是意大利人朱塞比·卡西奥利为1928年阿姆斯特丹奥运会设计的图案。主要标志的含义是胜利、博爱、普遍性;背面是一支月桂花冠,它是自古代奥运会以来胜利的象征。此外还刻有蒙特利尔奥运会会徽。


蒙特利尔奥林匹克体育场-奥运故事       
蒙特利尔奥林匹克体育场2007年最后的日子,蒙特利尔传出两条消息,一条是1976年奥运会的债务终于还清,据说是在2007年11月结算了最后一笔。另一条是加拿大国宝级音乐大师、爵士钢琴家奥斯卡·彼特森(Oscar Peterson)因病逝世,享年82岁。他曾是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艺术联欢节的主角,史上最重要的摇滚爵士(Swing)乐手之一以及在世的最负盛名的爵士音乐大师之一。尽管他是在美国成名并走向辉煌,但他的家乡蒙特利尔还是用他的名字命名了一座音乐厅。蒙特利尔几十年来一直把奥斯卡·彼特森当作城市形象代言人。

但对蒙特利尔人来说,奥运债务一日没还清,奥运会似乎就没有完全结束。这是一届长达31年之久的奥运会,谢天谢地,现在它终于谢幕了。

 蒙特利尔奥林匹克体育场,肯定是史上最漂亮的体育场之一,它的设计概念是像一艘扬帆出航的船,而那个标志性的“桅杆”是最麻烦也最费钱的。当年奥运如期举行时这个“桅杆”根本没有完工,这个梦幻的体育场是在奥运结束十几年之后才正式完工的,而且据说还没有完全按原设计师的设计来做。

体育场正式落成后,已有上千万人乘缆车登上过这个“桅杆”的顶端,在那儿,蒙特利尔的美丽风光尽收眼底,它成了游客的制高点,现在每张票14美元,但门票收入恐怕不够用来维护维修这座庞大的体育场——对一座只有50多万人口的城市来说,一座可容纳5万多人的体育场实在是太可怕了,按照10比1的比例,以北京最新统计的1630万人口,鸟巢就应该可以容纳160万观众了!因此,与其用“经济陷阱”来做蒙特利尔奥运历史的总结标题,还不如用另外四个字:“船大庙小”。

 蒙特利尔奥运会组委会最大的失误,是没有算好经济账就仓促上马。奥运后漫长的工程建造,也给蒙特利尔人一种自己身上的肉不断被人一丁点一丁点地割下来的感觉。因为事过境迁,人走茶凉,奥运的热情一过,很难要求市民还对一座体育场有兴趣。加拿大人迷的是冰球,这座庞大的体育场没有足球,也几乎没有橄榄球,像1978年平克·弗洛伊德那样的超级音乐会也是十年难遇。这个体育场坏在缺乏实用性,30多年来出过好几次严重事故,当年修建工程就死过几个人,前几年冰雹又把一个馆差点儿砸塌,幸好没什么人在场而未造成伤亡,但这座体育场的形象再度受损。


蒙特利尔奥林匹克体育场未能控制预算和造价,未能确保建筑安全万无一失,当是蒙特利尔奥运会主政者的两大错误。但从另一角度来看,我们又可以看到与中国的“举国体制”和“全民奥运”相去甚远的一种奥运路子。最大的区别是,国家和政府绝不会无条件地投入奥运。这在中国人看来是无法想象的事情:奥运场馆因资金问题无法如期建造完工,而国家在危难关头并没有挺身而出,打开国库慷慨解囊。国家不会不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但在民主体制下,公共工程的投资需要经过严格的监督和控制,以及不可缺少的程序,而且一切都必须是透明的,必须明白地告诉纳税人你的钱用到哪里去了,蒙特利尔奥运会的财务债务至少做到了透明,市民可以骂他们愚蠢,但无法骂他们腐败或欺骗。

国家形象并不能凌驾于个人权益。归根到底,这有助于我们重新考虑效率与公平的矛盾,政府效率与社会民主的矛盾。
1976年奥运会的规模远不能够跟现在相比,所以即使主体育场没有完工,也还是可以保证奥运照常举办,只不过有些难堪罢了。蒙特利尔不堪承受之重,是它太想用一座前无古人的伟大体育场,来表现时代精神和魁北克民族的独立精神以及艺术才情了。

(图)蒙特利尔奥林匹克体育场蒙特利尔奥林匹克体育场

与“体育”相关的词条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体育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您希望联系哪位客服?(单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