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体育大学武术系发表评论(0)编辑词条
北京体育大学武术系国家体委直属体育院校武术专业系科之一。国家体委委属重点学科,具有武术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也是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命名的第一批科研基地。创建于1958年8月。曾称为体操武术系、武术部。1986年夏更名为武术系。先后担任系主任的有张文广、柏芝蔚、贺子文。
该系下设武术教研室、体育养生教研室以及附属中等武术学校、武术培训中心和武术科学研究会。师资力量雄厚、结构合理,目前有教EuE
师38名,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10名,讲师11名,助教10名,国际级裁判裁判3名,国家级武术裁判18名。其中张文广教授是中国参加1936年在柏林举行的第11届奥运会武术表演的运动员,是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的教授;门惠丰教授是国内外知名的太极拳名家;张广德教授是导引养生功创始人;朱瑞琪副教授是知名的散手和南拳名家;徐伟军副教授及阚桂香副教授是知名的长拳和陈式太极拳名家。
该系在教学、训练、科研及管理等方面均属全国一流水平。近年来,在编写武术著作、武术教材及开展武术科研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曾参与国家体委组织的修订武术规则和裁判法工作,创编国内外武术竞赛套路以及编写国际教材、训练教材、武术馆校教材、段位制教材、散手教材等,还参与编写了《中国武术拳械录》、《中国武术史》、《武术大辞典》等著述。 张文广、张文德、朱瑞祺、徐伟军等人的多项科研成果在国际、国内获奖。张文广、门惠丰、朱瑞琪、齐海、徐伟军、阚桂香、刘玉萍、王华锋等人经常在全国重大武术套路、武术散手、跆拳道等比赛中担任总裁判或裁判长以上职务。该系教师张文广、张广德、朱瑞琪、徐伟军、阚桂香、王华锋、陈秀龙、武文、胡晓飞等人的众多科研成果在国际、国内获多项奖励。
近年来,该系代表队在参加全国和国际武术套路、武术散手、太极拳、跆拳道比赛中,共获个人冠军39人次。1988、1989年获全国武术锦标赛套路比赛甲组女子团体冠军、男子团体第3名。90级学生陈超获全国南北武术擂台赛第一个武状元称号。
建系近40年来,培养了张山、吴彬、夏柏华、习云太、翟金生、曾乃梁、李俊峰、李霞、栗小平、张玉萍、马忠轩、徐向东、赵文卓(武术冠军及武打影星)等优秀武术人才。这些人成为发展中国武术的骨干力量。在中国武术研究院举办的"中华武林百杰"、"十大名教练"、"十大名教授"、"十大武星"的评选中,该系教师张文广教授、门惠丰教授名列"十大名教授";朱瑞琪、徐伟军、张广德名列"中华武林百杰";学生王世英被评为"十大武星"之一。另外,毕业于该系的25名学生在此次活动中获各种称号。
该系的培养目标是从事武术教学、训练、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材。该系承担着武术研究生、本科生、中专生的教学任务。设有竞技武术、社会武术两个专业。设有研究生班、四年制本科、二年制大专,并附设武术培训中心和武术科学研究会。
在校本、专科生共计200人。培训中心每期100人,中专生450人左右,每年单独招生。本科生考试合格毕业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此外,每年招收武术专业硕士研究生。现已培养出了18名武术硕士研究生,其中有人获得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研究生称号。
该系重视武术学科走向社会办学,与各武术馆校建立合作关系,发挥横向办学的作用,为发展社会武术作出了贡献。如河南的登封少林武术学校,叶县、安阳武校;河北沧州、静海的武校;山东的郓城、宋江、单县、曹州、莱州、东明以及湖南、福建等省的20多个武术馆校的筹建、办学与武术人才的培养,都受益于该系。
该系是中国武术对外开放的一个窗口,承担着推广武术和开展武术教学任务。武术专业留学生有四年制本科和长期及短期进修等学制。已培养留学生100多名,其中本科毕业生8名。这些留学生回国后,大多已担当本国或本地区的武术协会主席或国家队教练员、俱乐部负责人,成为中国武术走向世界的骨干。
在武术向世界推广方面,该系也做了大量工作。从1986年开始,每年利用暑假(7~8月)举办国际武术培训班,参加者多达200多人,少则百余人。从1989年开始,共举办了五届国际武术、太极拳表演大会,规模最大的有近300人参加。从1986年开始,该系每年都有6至8人次的武术教师应邀到国外讲学或办训练班,为国外的武术组织培训技术骨干和武术裁判员。还与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意大利、英国、比利时、德国、法国、西班牙、波兰、澳大利亚、菲律宾和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武术组织建立了经常联系。为武术走向世界作出了贡献。
与“北京体育大学,武术系”相关的词条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