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商务会员钢材特钢不锈炉料铁矿废钢煤焦铁合金有色化工水泥财经指数人才会展钢厂海外研究统计数据手机期货论坛百科搜索导航短信English
登录 注册

按字母顺序浏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热门关键字: 螺纹钢 铁矿石 电炉 炼钢 合金钢 转炉 结构钢
钢铁百科 - 钢之家

梨花体发表评论(0)编辑词条

梨花体 - 简介
“ 梨花体”谐音“丽华体”,因女诗人赵丽华名字谐言而来,因其有些作品形式相对简明,又被有些网友戏称为“口语诗”。赵丽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曾担任第二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评委,兼任《诗选刊》社编辑部主任。现在,赵丽华的诗歌风格和仿制她诗歌风格的诗歌,被人们称为“梨花体”。

自2006年8月以后,网络上出现了“恶搞”赵丽华的“赵丽华诗歌事件”,网友以嘲笑的心态仿写了大量的口语诗歌,更有好事者取“赵丽华”名字谐音成立“梨花教”,封其为“教主”;文坛也出现了“反赵派”和“挺赵派”,引起诗坛纷争。

梨花体 - 网络暴力产物
梨花体主角赵丽华“梨花诗”是网络暴力产物

对于一位经常上网的人来说,如果他不知道诗人“赵丽华”,以及与她相关的“梨花体”和“梨花教”,那么他肯定是落伍了。当“木子美”、“芙蓉姐姐”、“后舍男生”等等网络名人“俱往矣”的时候,诗人赵丽华被“无意”发现,并迅即成为探讨中国诗歌价值的“导火索”,引发了一场关于诗歌意义及创作前途的大论争,这种论争也从网络空间影响到现实世界。
“新诗的发展已经到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困境,我认为它有必要回归到师法传统的路子上来。”10月16日,首届两岸三地人文社会科学论坛在南京大学落下帷幕,一位与会代表有所感触地告诉本报记者。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论坛的主题是“中国文学与文化的传统及变革”,本报记者结合近日沸沸扬扬的“赵丽华现象”对有关与会代表进行了访谈,试图从这一角度拨开中国诗歌发展的迷雾,厘清相关讨论误区,探讨诗歌的何去何从。

困境:新诗已经走火入魔?

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徐有富教授表示:“尽管目前网络上对赵丽华诗歌褒贬不一,但是这至少说明了一点,就是大家还是非常关心中国新诗的命运与前途。”

他认为赵丽华的诗歌之所以在网上引起如此强烈反应的一个原因,就是“明显的口语化写作”,“而这一问题历来争论不断”。他举例说诗人艾青在1939年的时候写过一篇文章《诗的散文美》,其中提到有位工人在墙上写了一个通知:“安明!你记着那车子!”艾青认为“这是美的,而写这个通知的也该是天才的诗人。”可是艾青到了1980年出版《诗论》的时候,“把这句话改为‘这是美的,而写这通知的应是有着诗人的秉赋’。”

徐教授分析说:“前后形容词的变化,也说明了艾青先生对口语化写作的态度的转化。大诗人况且如此,何况一般网民呢?如果正常评价的话,还是对诗歌的前进有推动作用。但是,如果像有个叫陈修元的说什么‘她是不甘寂寞故意哗众取宠,这和在大街上撒尿以引起别人的关注是一个道理’,就不太合适了!”

他进一步指出:“尽管唐代诗歌中也有‘床前明月光’,‘飞流直下三千尺’之类的大白话诗句,但是这真的就是大白话吗?孤立地看这几句诗是大白话,将它们放在整首诗歌来看,就不是大白话。哪有一个大白话非得七个字一句或五个字一句,押韵、平仄都搭配呢?许多诗句表面看来是大白话,实际上都是经过加工的,而经过加工的具有鲜明节奏的非自然语言,才是诗歌语言区别于其他如小说等文学作品的最大特点,由此角度看,即使晋代傅玄的三言‘雷隐隐,感妾心。倾耳听,非车音。’也不能说是大白话。”

另外,徐有富教授也反映说,“部分网站上的调查问卷设计的有问题,那些选项本身就存在误导的嫌疑,网民只能在前提错误的逻辑条件下进行回答,而由此得出的结论也必定不能正确表现问题。”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王卓华对徐教授的观点表示充分肯定:“口语写作的初衷是为了让诗句入俗,但是入俗也并非全部口语化,并且口语化也还是不能脱离一定的格律。”王卓华表示,“很少关注新诗,因为感觉新诗已经走火入魔了。”

突围:以音乐性拯救诗歌?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王卓华在分析自己不关注当下诗歌的原因时说:“伴随着白话文运动,新诗从一产生就已经割裂了中国文学的传统,不仅脱离了民族性,还脱离了诗歌的传统,因此新诗从一产生就先天发育不足,而这种不足也有违诗歌自身的特征。”

王卓华所理解的诗歌的特征至少有两个,“一个是音乐性,也就是诗歌在形式上的节奏美和韵律美。二是真性情,也就是思想上的真实性和个体性,脱离了这两个特征的诗歌,只能沦为断行式的无病呻吟。”

因此,王卓华指出:“当下的诗人们不能仅仅学习西方,更应该回到传承古典传统,汲取传统精神上来。”

梨花体主角赵丽华记者采访时获悉,徐有富教授刚刚完成的一篇论文题目就是《与音乐结合——新诗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文章认为:“与音乐结合是新诗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现代歌词也是新诗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歌词都是诗,与音乐结合是我国诗体不断发展的动力所在。”

徐有富教授通过研究认为:“就中国诗歌发展史来看,诗与歌合则双赢,分则两伤。譬如宋词与元代散曲,由于大批优秀诗人与剧作家加入了创作队伍,拓宽了词曲的写作内容,提高了词曲的写作水平,因而使得词与散曲成了宋元两代具有标志性的诗歌体裁。而明清的民歌时调,由于没有多少诗人参加创作,虽然也有不少优秀作品,但是总的题材是狭窄的,写作水平也不高,因而不可能获得宋词元曲那么高的地位。”

台湾师大国文系潘丽珠教授在学术论坛上的演讲就是《诗歌吟诵的时代意义与创意教学示例》,“如果说把音乐性作为诗歌的一个特征的话,那么吟诵诗歌就是把音乐性付诸实践。不管是创作还是教学,不管是诗歌理论还是诗歌精品,音乐性都是一个如影相随的法宝。”

来自台湾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系的学者刘顺文也指出:“诗歌现在已经很难界定,因为古典诗歌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标准作为参照系,而新诗基本上无章可循,现在不是谈论诗歌好坏的时候,因为有些文字到底是不是诗歌我们都还难以确定。”

80后作家韩寒曾在自己的博客中“炮轰”当下诗歌界,引起了众多诗人的强烈不满。一位香港学者解释说:“引起诗人们强烈反应的原因是因为韩寒扯掉了诗人们的遮羞布,让长期以来边缘化生存的诗人们突然暴露在阳光之下。”

另一位来自香港的中文学者干脆说:“新诗的发展已经到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困境,我认为它有必要回归到师法传统的路子上来。”

前途:应该反思的到底是谁?

南京大学中文系傅元峰博士平素也写诗歌,并且他对诗歌的发展一直比较关注。本报记者就赵丽华现象对他进行采访时,他直言:“这已经不再是一个诗歌现象了,而是一个网络现象,一个文化现象。”

他认为“所谓的‘梨花体’只是赵丽华很少一部分的作品,而真正代表赵丽华水平的并不是这些所谓的‘梨花体’,并且赵丽华也不能代表中国当下的诗歌创作水平。”

傅元峰博士指出,近段时期出现了一系列值得关注的现象,比如说诗歌软件的出现,北京诗人也夫进铁笼中体验生活,莫小新教授裸体授课等等,“表明了整个时代浮躁的态势,这种浮躁态势下,诗歌遭遇恶搞,并非偶然。”

网络上到处可以看到网友们模仿“梨花体”的作品,对此,傅元峰博士指出:“平民化、大众化和普及化对诗歌所产生的影响,都对诗歌起不到积极影响,并且还可能有损诗歌的审美思想。文化专制的时代,时代被利用为宣传工具;文化浮躁的时代,诗歌被利用为恶搞对象。”

梨花体“我认为在这场争论中,谈论诗歌的意义与前途毫无疑义。”傅元峰博士认为“被网友恶搞的作品是赵丽华的实验性写作中比较失败的作品,但是这些作品被迅速放大,让赵丽华和‘梨花体’成为攻击的靶子,真正值得研究的倒是网友集体表现出来的集体无意识心理。”

结合以前的“网络暴力”现象,傅元峰博士把它的产生归结为“瞬时性、跟风性与偶然性情绪的宣泄”。“而这种缺少独立思考、缺少冷静意识、缺少平民情怀的网络暴力,一起打开了文化情绪的闸门。”

傅元峰博士还引申开来,说“前段日子比较出名的三部电影《英雄》、《无极》、《夜宴》,都已经在接近80后的文化范例,他们是想象中的影像,并不具备现实的品质。以及江苏作家叶兆言、苏童等人在尝试的重述神话写作,也预示着他们进入了现实品质流失的过程之中。”

“所有的文化人和作家都漂浮起来时,只剩下病态虚弱的想象力,陷入了没有现实意识和问题意识的境地。”傅博士担忧地说。

就赵丽华事件而言,傅元峰直言不讳:“需要反思的不是赵丽华和当代诗歌,而是盲目参与的网民们的集体无意识,这就是我们时代的文化浮躁病。”

梨花体 - 写作技巧
1.随便找来一篇文章,随便抽取其中一句话,拆开来,分成几行,就成了梨花诗。
2.记录一个4岁小孩的一句话,按照他说话时的断句罗列,也是一首梨花诗。
3.当然,如果一个有口吃的人,他的话就是一首绝妙的梨花诗。
4.一个说汉语不流利的外国人,也是一个天生的梨花体大诗人。

梨花体 - 各方评论
梨花体丽华的诗歌有种飘飘欲仙的感觉,她发现和捕捉到生活中像烟一样轻盈的那些东西,语言亦松弛到自在飘忽状态,内在 的诗意却被悠然守定。——刘亮程

赵丽华是近年来诗歌界最具实力和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她的诗歌被公认为在探求诗歌感性与知性、内在复杂度与外在简约形式的切点上有超乎寻常的把握和悟性,写作姿态随意、自如,毫无矫情、造作,有时从容、淡定,有时又大胆、前倾……——千寻

你不要试图去帮助她(赵丽华),她有着自己的倔强,她有着自己的光亮。——郁葱

翻看各个杂志和选本上的赵丽华作品,我能够从港口的一堆轮船中把她和别人区别开来,我不是通过辨别她诗歌的色彩和形状,而是听她诗歌的声音。她的诗歌有一种非常独特的声音,不是“嘘——”的一声,是“砰——”的一声。——车前子

梨花体赵姐姐的诗我不怎么读,是因为一读她的诗我就想谈恋爱。——雪小禅


文学界的评论

“她的诗还是有趣的,但是毕竟只是小聪明。”诗人徐勇韬如此表示,他认为“诗歌不仅仅只是去关注那些虚弱的风花雪月和玄幽的精神痛苦”。对网友的反应,徐表示:“她的诗本身是对经典文本和经典诗意的一个反讽,而网友则又对这种反讽进行了反讽。”

而女诗人马淑琴表示,她之前就看过赵丽华的诗,“是不是诗歌很难说清楚。”“现在有很多先锋诗人,写的诗歌连专业诗歌评论家都看不懂,这是一个极端。但要是变成了大白话,一点韵味和意境都没有,也成了一个极端。”
梨花体 - 个人回应
赵丽华多年前曾经在网上写过一组即兴诗,这些诗如今被人贴在各大网络论坛上,形成风潮。一方面是大肆的批判和嘲弄;另一方面仿作她的诗也成为一种风尚,甚至形成一种名曰“梨花体”的“诗歌流派”。赵丽华为此接受记者采访,她自称自己的诗歌被严重歪曲,并且否认《谁动了我的花内裤》是自己的作品。

网上流传的诗歌大部分不是我写的

梨花体个人回应“我最近压力很大,不想多说,等过几天这件事情平息后,我一定给你好好地把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一定会有一个完整的答复。”昨天晚上,和记者通话时,赵丽华的声音有些疲惫。

最近发生的事情让赵丽华有点始料不及。前些天,她2002年以前在网上在线写的一组即兴式的诗,如今被人贴在一些大型网络论坛上,成为跟帖者关注的对象。在新华网、西祠胡同等众多网站上,一方面是大肆的批判和嘲弄,在网络上形成风潮;另一方面仿作她的诗也成为一种风尚。有网友发起了模仿赵丽华诗歌的“后现代诗大赛”,这种模仿甚至促使在网上形成一种名曰“梨花体”的“诗歌流派”。

“关于这件事情,我觉得我博客上已经交代清楚,现在网上的东西太乱了,我不方便说什么了,因为我觉得我善意的解释往往被歪曲。”赵丽华说。

赵丽华在博客文章《我要说的话》里写到:“(那些诗歌)当时只在网上随意贴了贴就收起来了,知道它们不成熟不完满也就没有把它们拿给纸刊发表。承蒙某些网站目光犀利专门挑出了这几首出来做文章,而且有些诗还刻意给丢掉几行,显得更不完整。所以这样的诗歌遭受批评,也在情理之中。”

但赵丽华现在改变了这个看法,“我仔细看了看网络上流传的这些署我的名字的诗歌,我发现被歪曲的太严重了,最起码不是我完整的诗歌,一些人不怀好意,从我一篇完整的诗歌里面抽出一两句,然后再加一些别的句子,就说是我写的,真是无稽之谈。尤其是《谁动了我的花内裤》,根本不是我的作品!”赵丽华很气愤地告诉记者。

赵丽华所说的那首诗歌是这样写的:晚上想洗澡/发现/花内裤/找不到了/难道真的会/有人/收藏/我的/没来得及/洗/的/花内裤?(《谁动了我的花内裤》)

“我在我的博客里自选的那些诗歌才是没有被歪曲的,如果大家要评判的话,我希望拿博客里的诗歌来评论,而在网络上各个论坛里流传的,大部分都是歪曲过的。”

事件都是针对我个人并非诗歌本身

9月26日至9月30日,韩寒在博客上针对赵丽华事件接连发表了《现代诗和诗人怎么还存在》、《坚决支持诗人把流氓耍成一种流派》等文,声称“现代诗歌和诗人都没有存在的必要”,并称诗人所唯一要掌握的技能就是打“回车”键。

这些言论激怒了一些诗人。先后卷入战团的,有伊沙、沈浩波等知名“下半身诗人”,《韩寒灭诗,死得难看》等檄文火药味十足。而在韩寒这一边,帮忙助拳的除了韩寒的粉丝外,还跳出了一个大眼足球评论员李承鹏。

网络恶搞事件所贴出的诗歌,是赵丽华2002年刚刚接触到网络时的即兴之作。她想尝试一下转型,赵丽华原先也在博客上写到:“如果把这个事件中对我个人尊严和声誉的损害忽略不计的话,对中国现代诗歌从小圈子写作走向大众视野可能算是一个契机。”

但现在赵丽华认为,“我现在有足够的证据说明,整个事件都是针对我个人而来,并不是针对诗歌。”

很多事情现在都不方便说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9月30日,一个由诗人杨黎发起的名为“支持赵丽华保卫诗歌”的朗诵会在北京第三极书局举行,在朗诵会进程过半时,诗人苏菲舒在会上裸体朗诵,随即被管理人员制止。朗诵会最后以一种非常戏剧性的情节收场。

“北京诗歌朗诵会,我没有参加,所以我无法评论。”赵丽华不想多谈北京诗歌朗诵会的事情。但她表示:“我很感激网友对我的支持,他们的出发点是对我好的,这点我知道,但我希望以后不要有这样的事情出现,这样只能伤害更多的人。”

“我现在压力很大,这些压力来自亲人和朋友,我的手机不经常开,我不愿意接受媒体的采访,这件事情的复杂远远超出了我原来的想象。很多事情现在都不方便说。”赵丽华告诉记者。“但我想,我会有机会澄清的。”

梨花体 - 诗作摘选
梨花体附上“梨花体”的发明人,乃“梨花体”的鼻祖赵丽华女士的诗歌几首:
1、《一个人来到田纳西》
毫无疑问
我做的馅饼
是全天下
最好吃的

2、《我坚决不能容忍》
我坚决不能容忍
那些
在公共场所
的卫生间
大便后
不冲刷
便池
的人

3、《爱情》
当我不写爱情诗的时候
我的爱情已经熟透了

当我不再矫情、抱怨或假装清高地炫耀拒绝
当我从来不提“爱情 ”这两个字,只当它根本不存在

实际上它已经像度过漫长雨季的葡萄
躲在不为人知的绿荫中,脱却了酸涩

梨花体 - 赵丽华简介
梨花体女诗人赵丽华,1964年11月出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出版诗集《赵丽华诗选》、《我将侧身走过》, 2001年参加诗刊的第十七届“青春诗会”,《诗选刊》编辑部主任。现居河北省廊坊市。

曾在《人民文学》、《诗刊》、《诗选刊》等各大报刊发表大量作品。2001年先后担任全国文学最高奖“鲁迅文学奖”诗歌奖评委,全国“柔刚诗歌奖”评委,《诗歌月刊》全国“爱情诗”大奖赛评委及全国“探索诗”大奖赛评委等。 先后在《南方周末》《中国民航》《晶报》《东方新报》《都市女报》《兰州晚报》等几十家报刊开辟随笔专栏。与郁葱合作主编2000-2002年度《中国诗选》与罗晖、伊沙合作主编2003、2004年度《中国诗歌选》。
个人荣获河北省文艺振兴奖、河北省作家协会奖、中国诗歌学会奖、“诗神杯”全国新诗大赛金奖等。出版个人诗专集《赵丽华诗选》、《我将侧身走过》,合集《九人诗选》、《中国实力女诗人六人集》等。主编《中国诗选》、《中国女诗人合集》等。

赵丽华的诗是当下最具方向性和探索意义,同时也是倍受争议的著名诗人,被同行誉为“在探求诗歌感性与知性、内在复杂度与外在简约形式的切点上有超乎寻常的把握和悟性,写作姿态随意、自如,毫无矫情、造作之态,有时从容、淡定,有时又大胆、前倾。”2006年9月发端于网络的“赵丽华诗歌事件”,由于波及之广、影响之大,被媒体称为自1916年胡适、郭沫若新诗运动以来的最大的诗歌事件和文化事件。

与“生活,网络”相关的词条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生活 网络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您希望联系哪位客服?(单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