渌江桥发表评论(0)编辑词条
简介编辑本段回目录
建筑特点编辑本段回目录
渌水桥初为木墩木梁,位于县衙前,经状元洲达城南。后毁于水。宝佑间(1253-1258),知县家遇在今渌江桥下游约50米处,建石墩木梁桥,长60丈,高5丈余,宽1丈6尺,改名渌江桥,北连今胜利路,南通今大同街,与今建国路相交处叫十字街。
历史发展编辑本段回目录
南宋末,元兵围潭洲(长沙),所属浏阳、攸县、醴陵等县遭兵燹,渌江桥毁。元至正五年(1245)修复,改名至正桥。至正十二年,毁于红巾军与元兵的战事。
明洪武十二年(1369),修复渌江桥。永乐元年毁于火。此后近80年间,主要靠船渡。成化十八年(1482)起,开始架设经状元洲到南门的浮桥。如是,建桥即撤浮桥,桥毁又架浮桥。明代桥名还曾用“乐乐”、“惠民”。
清初,衡、湘、浏、醴、攸等地,明朝的湖广总督统兵与李自成旧部间、明军与清兵间反复攻占,渌江桥与县城被毁。清乾隆十七年至四十一年(1752-1776),县绅彭之冕捐银万余两,两次重修,一次维修。为加固木梁,每3株大树,用铁条贯连一体,一纵一横,多层叠架。桥面两旁建板亭小店数十,如步入街市。后毁于火,全县集资,举彭督修,并在桥面铺三合土以防火。
民国8年(1919),北军从醴陵败退,纵火烧城的同时,在桥面挖坑数十,中塞棉絮,灌煤油浇桥。为长久计,富绅陈盛芳于民国13年倡议建石拱桥,并捐银元3.4万元、田租250石,连同原桥会资金2.6万银元,政府拨款和全县认捐,共筹银元25万元有余。由南社创始人之一的傅熊湘主修,陈盛芳为工程经理,陈碧元为工程师,在原桥址上游约50米处,修建长186.7米,宽8米,2台、9墩、10孔的石拱桥。桥侧有引桥与状元洲连接,洲上建有桥公所。1925年竣工。康有为题“渌江桥”3字,傅熊湘撰并书的渌江桥碑文,均刻嵌于下首桥侧。
1927年9月12日,秋收暴动的醴陵农军与安源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二团会师,攻入县城,中路军曾直逼渌江桥头。1928年1月和2月两次组织农军攻城,均在渌江桥激战。抗日战争时醴陵一度沦陷,桥栏略有损坏。经历无数次洪水和战火,渌江石拱桥仅小有损破,经修缮复原。
与“古建筑,历史”相关的词条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1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