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阙发表评论(0)编辑词条
汉阙是汉代的一种纪念性建筑,有石质“汉书”之称,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活化石”。
汉代石阙,是我国现存的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地表建筑,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堪称国宝级文物。
汉代城对地建在城门或建筑群大门外表示威仪等第的建筑物。因左右分列,中间形成缺口,故称阙(古代“阙”、“缺”通用)。它的雏型是古代墙门豁口两侧的岗楼,在人们能够建造大型门屋后,便演变成门外侧的威仪性建筑,防御功能逐渐减弱。文献记载西周时已有阙,现存最早的遗物是汉代的,是了解汉代建筑的珍贵资料。现存汉阙中,河南登封县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山东济宁市嘉祥武氏阙,四川渠县冯焕阙、沈府君阙,四川绵阳市平阳府君阙,四川雅安县高颐阙,重庆忠县乌杨阙、丁房阙,无铭阙,其中乌杨阙是保存最好的汉阙,现存于国家级博物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为首镇馆之宝。
汉代是建阙的盛期,都城、宫殿、陵墓、祠庙、衙署、贵邸以及有一定地位的官民的墓地,都可按一定等级建阙。西汉长安城未央宫的东阙、北阙,建章宫的凤阙、 圆阙,是历史上著名的大阙。 传说凤阙高20余丈。这些巨阙除凤阙尚有夯土残址外,都已堙灭,现存的只是一些东汉或西晋的小型石造祠阙和墓阙,最高者不过6米。
现存石阙中,基本完整的有25座,计四川16座,河南、山东各4座,北京1座,均用块石雕琢后砌成。其中4座为祠庙阙,余均为官、民墓阙。从形制上分有单阙和旁附子阙的子母阙两种,每种又有单檐和重檐的差别。重檐尊于单檐,子母阙尊于单阙。这些阙的结构又可分为仿木构型和土石型两种。仿木构型阙以高颐阙为代表,分台基、阙身、阙楼、屋顶 4部分。台基、阙身上雕出柱、枋和栌斗,阙楼上雕楼面平坐木枋、花窗和挑檐斗,屋顶雕椽及瓦饰,都很真实。这种阙虽是石造,却可视为可供登上防守用的大型木构阙的模型。土石型以太室阙为代表,只分台基、阙身、屋顶3部分,无阙楼或只示意性的使阙身上部稍微向外膨出。这是一种实心的不能登上的纯威仪性阙。
汉代石阙,是我国现存的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地表建筑,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堪称国宝级文物。
汉代城对地建在城门或建筑群大门外表示威仪等第的建筑物。因左右分列,中间形成缺口,故称阙(古代“阙”、“缺”通用)。它的雏型是古代墙门豁口两侧的岗楼,在人们能够建造大型门屋后,便演变成门外侧的威仪性建筑,防御功能逐渐减弱。文献记载西周时已有阙,现存最早的遗物是汉代的,是了解汉代建筑的珍贵资料。现存汉阙中,河南登封县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山东济宁市嘉祥武氏阙,四川渠县冯焕阙、沈府君阙,四川绵阳市平阳府君阙,四川雅安县高颐阙,重庆忠县乌杨阙、丁房阙,无铭阙,其中乌杨阙是保存最好的汉阙,现存于国家级博物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为首镇馆之宝。
汉代是建阙的盛期,都城、宫殿、陵墓、祠庙、衙署、贵邸以及有一定地位的官民的墓地,都可按一定等级建阙。西汉长安城未央宫的东阙、北阙,建章宫的凤阙、 圆阙,是历史上著名的大阙。 传说凤阙高20余丈。这些巨阙除凤阙尚有夯土残址外,都已堙灭,现存的只是一些东汉或西晋的小型石造祠阙和墓阙,最高者不过6米。
现存石阙中,基本完整的有25座,计四川16座,河南、山东各4座,北京1座,均用块石雕琢后砌成。其中4座为祠庙阙,余均为官、民墓阙。从形制上分有单阙和旁附子阙的子母阙两种,每种又有单檐和重檐的差别。重檐尊于单檐,子母阙尊于单阙。这些阙的结构又可分为仿木构型和土石型两种。仿木构型阙以高颐阙为代表,分台基、阙身、阙楼、屋顶 4部分。台基、阙身上雕出柱、枋和栌斗,阙楼上雕楼面平坐木枋、花窗和挑檐斗,屋顶雕椽及瓦饰,都很真实。这种阙虽是石造,却可视为可供登上防守用的大型木构阙的模型。土石型以太室阙为代表,只分台基、阙身、屋顶3部分,无阙楼或只示意性的使阙身上部稍微向外膨出。这是一种实心的不能登上的纯威仪性阙。
与“古建筑,汉阙,历史”相关的词条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1
收藏到: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