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商务会员钢材特钢不锈炉料铁矿废钢煤焦铁合金有色化工水泥财经指数人才会展钢厂海外研究统计数据手机期货论坛百科搜索导航短信English
登录 注册

按字母顺序浏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热门关键字: 螺纹钢 铁矿石 电炉 炼钢 合金钢 转炉 结构钢
钢铁百科 - 钢之家

盐池 (宁夏盐池县)发表评论(0)编辑词条

盐池县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地级市辖县,著名宁夏滩羊集中产区。
中文名称    盐池
行政区类别  县
电话区号    0953
地理位置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
面    积    8 366平方公里
人    口     16.5万
车牌代码     宁C

目录

[显示全部]

基本信息编辑本段回目录

盐池县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地级市辖县,著名宁夏滩羊集中产区。历史上中国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交界地带。位于自治区东部长城沿线。面积8 366平方公里,人口16.5万。县府驻城关镇。秦汉时置朐衍县,公元6世纪中叶称盐州。
盐池
盐池
1913年改置盐池县。1936年以后属陕甘宁边区,为革命老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境海拔1348米。年均温7.7℃,1月均温8.9℃,7月22.3℃,10℃以上活动积温2 945℃,年降水量297毫米。县境由东南至西北为广阔的干草原和荒漠草原,以盛产“咸盐、皮毛、甜甘草”著称。驰名中外的宁夏滩羊是盐池主要经济来源。野生中药甘草,部分制成甘草膏、甘草霜等,行销国内外。县城北、东、西南分布着大小20余个天然盐湖,因此得名“盐池”。汉以来设置盐官,博产广销,为地方收入与边防军饷的重要来源。由于行政区划的变动,年产达5万吨的多数盐湖划归陕西、内蒙古管辖,县境仅存惠安堡北、中、南3池,年产原盐数千吨。县城内建有革命烈士纪念塔。 盐池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东部、毛乌素沙漠南缘,属陕、甘、宁、蒙四省(区)交界地带,东邻陕西定边县,南接甘肃环县,北靠内蒙鄂托克前旗,西连本区灵武、同心两市县。全县南北长110公里,东西宽66公里,辖区总面积8661.3平方公里,是宁夏面积最大的县,占全区总面积的16.7%。境内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为黄土丘陵区,中北部为鄂尔多斯缓坡丘陵区。常年干旱少雨,风大沙多,属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水量280毫米左右,年蒸发量2100毫米。
历史悠久编辑
汉初设县,名煦衍。随着历史的变迁,先后改为盐川郡、盐州、花马池营、花马池分州等,1913年置盐池县。全县现辖4个镇、4个乡、98个村民委员会、675个村民小组,1个街道办事处,9个社区,总人口16.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2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79.5%;以回族为主的少数民族4044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4%。
作为全国滩羊集中产区和宁夏畜牧业生产重点县,滩羊年饲养量在100万只以上,二毛皮、滩羊肉等滩羊产品享誉海内外。2005年成功注册“盐池滩羊”产地证明商标,2007年全县滩羊饲养量达到137.8万只,以滩羊为主的畜牧业已成为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荣誉编辑本段回目录

盐池滩羊,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盐池县得天独厚的天然地理环境,培养了滩羊独特的质量,其肉质细嫩、无膻味、味道鲜美、脂肪分布均匀,是国内外肉羊质量最好的一种。所产二毛裘皮毛色洁白,光泽悦目,花穗美观,毛皮轻便,毛股长而坚实,根部柔软,不毡结,能够纵横倒置,是裘皮中的上品、宁夏的“五宝”之一,盐池“三宝”之首,享誉世界。
境内分布的野生中药材有130多种,尤以甘草、苦豆草为多,面积分别达到235万亩和300万亩。特别是所产甘草因品质好、药用价值高、无污染,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2007年,全县甘草种植面积累计达到23万亩。
“盐池甘草”商标2012年8月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这是继“盐池滩羊”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之
后,盐池县获得的又一中国驰名商标。
盐池县是全国乌拉尔甘草的重要产区,是宁夏甘草资源集中分布区和“西正甘草”的主产区,也是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宁夏中药材基地。1995年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甘草之乡”,2008年成功注册“盐池甘草”原产地证明商标,2010年被命名为“宁夏著名商标”[1]

革命老区编辑本段回目录

1936年6月西征红军右路军78师解放了盐池县城,建立了宁夏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是宁夏解放最早的一个县。自此,盐池成为陕甘宁边区的经济中心、西北门户和前哨阵地,成为我党开展宁夏工作的桥梁和解放宁夏的干部培训基地、后勤保障基地。

经济编辑本段回目录

县内有隋、明长城4道250余公里,且保存较为完整的隋长城全国已不多见。
2007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2亿元,增长16.4 %,其中第一产业完成2.8亿元,增长6.7%,第二产业完成5.5亿元,增长32.4%,第三产业完成5.9亿元,增长9.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7亿元,增长71.6%;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02亿元,增长32.5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23元,增长17.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876元,增长30.3%;完成工业总产值11.9亿元,增长33.5%;实现工业增加值4亿元,增长29.3%;畜牧业产值达到3.1亿元,增长11%;输出劳务4.3万人次,创收1.8亿元。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全县有规模以上企业10家,工业产品品种达32种,初步形成了煤炭、石油化工、金属镁、水泥建材、中药材、保健食品、草产业、畜产品加工八大支柱产业。培育了宁鲁石化、萌生水泥、全世达镁业、紫荆花药业、恒纳地毯、绿海苜蓿等一批优势骨干企业,特别是宁鲁石化公司2007年产值达到了5.2亿元。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古王高速公路、307国道、211国道、盐兴二级公路穿境而过,8个乡镇全部修通柏油路,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465公里。正在建设的太中银铁路、盐中高速公路横穿县境。综合通讯能力和各类服务手段明显增强。乡村电话全部实现程控化,移动、联通通讯覆盖全县,在全区率先实现“户户通电”目标。启动建设了16个新农村示范点,加快住房、村道、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全面实施县城“东改西移、北控南扩、一城三区”战略,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镇品位明显提高,综合载体功能进一步增强。同时,坚持以保护为主、保护与治理相结合的方针,进一步巩固禁牧成果,加大生态治理力度。2007年,被评为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和全国天然林保护林工程管理先进集体。
科教文卫事业繁荣进步。深入推进科技入户工程,扩大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覆盖面,提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先后取得了100多项科研成果,已有30多项得到推广应用。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104所,其中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8所,高中学校3所,九年制学校3所,在校学生2.7万人。2004年“两基”攻坚工作高标准通过自治区级验收。现有图书馆一处,藏书5万余册,文化市场经营网点467家,做到了县有文化馆、乡有文化站、村有文化室、组有文化体育中心户。加强长城等重点文物保护工作,建立了县乡村三级保护网络。三级医疗卫生网络得到加强,基本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扎实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和“一无”乡镇创建活动,切实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计生率达97.1%。
2008年全县工作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推进跨越式发展目标,突出农民增收、财政增收两大主题,奋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三项进程,扎实开展项目建设年、设施农业建设年、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年、绿化美化工程建设年四项活动,发展壮大滩羊、甘草、林草、石油、煤炭五大优势特色产业,全力实施教育提质、卫生惠民、文化广电下乡入户、城乡安居、人饮安全、社会保障六大民生计划,进一步加强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以优异的成绩向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献礼。
1—6月份,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1亿元,同比增长13.9%;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5亿元,同比增长36.9 %;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632万元,同比增长27%;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1580元,同比增长25.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748元,同比增长25%。

资源编辑本段回目录

全县有可利用草原714万亩,耕地134万亩,其中水浇地20.3万亩,盛产糜、谷、荞麦、土豆、豌豆等优质小杂粮。地下蕴藏的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品位高、易开采,已发现有16种矿产资源,主要以石油、天然气、煤炭、石灰石、石膏、白云岩、石英砂、芒硝等为主,其中已探明石油储量为4500万吨,煤炭储量78亿吨,石膏4.5亿立方米,白云岩3.2亿立方米,石灰石11亿立方米。另外,柠条、沙柳、蜂蜜、油料、食盐等资源也非常丰富。
矿产资源

1、原油含油面积 2580 平方公里,储量 3500 万吨(产地麻黄山、后洼、大水坑、红井子、萌城)。
2、原煤储量 78 亿吨(发热量 5850—6100 大卡 / 吨,产地冯记沟、惠安堡)。
3、石灰石储量 5. 8 亿立方米 (CaO 含量> 52% ,产地惠安堡、萌城)。
4、白云岩储量 3. 2 亿立方米 (MgO 含量 22.91% ,产地惠安堡、萌城)。
5、石膏储量 2. 7 亿立方米 (CaSO4·2H2O 含量 96% ,产地青山)。
6、芒硝 4000 吨 / 年(产地惠安堡)。
7、天然气输气管道距县城 1.5 公里 ,在我县预留输气管口,每天可保证为我县提供 10 万立方米天然气。
农业及野生资源

1、玉米 16.9 万亩,年产量 5390 万公斤。
2、 豆类 40000 亩,年产量 114 万公斤。
3、小麦 1.2 万亩,年产量 16. 7 万公斤 。
4、马铃薯 29.1 万亩 , 年产量 1 亿公斤 左右,淀粉含量 17—21% 。
5、苦豆籽 4000 吨左右,苦豆草 300 万亩,野生苦豆草 40 斤 / 亩。
6、黄芪 3000 亩,亩产 480— 500 公斤 。
7、银柴胡约 1000 亩,亩产 250 公斤 左右,三年采收一次。
8、麻黄 5000 亩,亩产 500 公斤 ,三年收割一次。
9、甘草有计划的采挖 4000 吨 / 年,野生甘草 200 万亩,人工种植甘草 2 万亩。
10、蜂蜜 2500 吨左右。
11、苜蓿:水地种植面积 8 万亩,每年收割三次,亩产 3000— 5000 公斤( 鲜草);旱地种植面积75万亩,每年收割二次,亩产1000—2500公斤( 鲜草)。有效成分:有机物 71.68% ,粗蛋白 14.26% ,粗脂肪 2.07% ,粗纤维 25.6% ,木质素 7.82% 。
畜牧产品资源
1、猪饲养量:12.28 万头。 生猪存栏:5.88 万头,生猪出栏:6.4 万头。
2、牛存栏:其中:奶牛存栏 1600 头,肉牛存栏 5231 头,肉牛出栏 2514 头。
3、羊只饲养量 90.23 万只(其中:山羊 11 万只)。羊存栏: 45.2 万只。 羊出栏: 45.03 万只。
4、滩鸡饲养量 72.05 万羽。
5、家禽存栏 24.62 万羽,家禽出栏 47.43 万羽。
6、肉类总产量 10424 吨 / 年。
7、牛奶产量 2156 吨 / 年。
8、羊毛 643 吨 / 年。
9、羊绒 20 吨 / 年。
10、羊皮 45 万张 / 年(羔羊皮 28 万张)。
11、 禽产蛋量 498 吨 / 年。
林草资源

1、防风固沙林(花棒、杨柴、沙柳、柠条。 截止 2004 年年底,全县以沙柳为主的防风固沙林达到 40 万亩,有 200 万亩流动沙丘基本控制。
2、农田防护林(乔木、灌木为主)。 网格面积 200 万亩,约有 29 万亩农田得到有效保护。
3、护路林(杨树、沙柳、柠条、臭椿)。护路林以古王高速公路和 307 国道为中心,向两侧辐射,公路两侧 100— 500M 以内沙化耕地和荒沙地全部造林,形成了贯穿我县由西到东的一条绿色长廊。
4、护牧饲养林(柠条为主)。
截止 2004 年底,全县饲养林保护面积达 50.4 万亩。主要树种为柠条,营养成份有机物含量 85.62% ,粗蛋白 10.97% ,粗脂肪 3.25% ,粗纤维 39.2% ,木质素 23.1% , 4—5 年平茬一次。
5、水土保持林。截止 2003 年底,累计保存经济兼水保林 15.54 万亩。
6、经济林(以果树为主)。截止2004 年底各类经济林累计面积 2.68 万亩,其中水果 2.6 万亩,枸杞 0.08 万亩。果品年总产量 80 万公斤,年增加产值 30—40 万元。

交通编辑本段回目录

1、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 1154.25 公里。其中:国道 208.52 公里、省道 128 公里、县道 224.9 公里、乡道 315.82 公里、村道 277.03 公里、石油专道 88.3 公里 (不包括总里程内)。
2、主要矿产资源产地至加工地运距。
萌城 — 惠安堡 33 公里 ,萌城 — 大水坑 59 公里 ,萌城 — 县城 125 公里 ,惠安堡 — 大水坑 27 公里 ,冯记沟 — 县城 56 公里 ,青山 — 县城 37 公里。

旅游景点编辑本段回目录

盐池县苏维埃纪念馆
为了保护革命遗址,缅怀革命事迹,加强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弘扬老区光荣的革命传统,促进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盐池县在革命烈士纪念园内新建了盐池县苏维埃纪念馆。纪念馆依苏维埃政府原貌修建,为四合院建筑,主房及厢房门窗、檩条、椽子、大梁均为木质。墙面及房顶用仿草泥材料,四合院铺水泥青砖。纪念馆占地面积730平方米,主要展览内容有毛泽民纪念馆、《王贵与李香香》创作纪念地、苏维埃政府办公旧址、陕甘宁边区第一个消费合作社——盐池城区消费合作社、元华工厂车间等,再现了革命年代艰苦的生活、工作环境。展览手法主要有图片、实物、油画、雕塑、连环画、剪纸等[2]  。
治沙英雄白春兰冒贤业绩园
为了弘扬治沙英雄白春兰业绩,对广大群众进行生态教育,根据自治区有关部门的安排,在花马池镇一棵树自然村建设了治沙英雄业绩园,业绩园占地面积3200亩。现已建成业绩展馆406平方米,馆前广场1000平方米,以及大门、冒贤雕像、暖心阁等。治沙英雄白春冒贤业绩馆分序厅和主展厅。序厅正中的屏风上刻录了胡锦涛总书记来看望白春兰时所做的重要指示。主展厅主要展出劳模白春兰全家二十多年来治理沙漠的艰苦历程、取得的重要成绩以及盐池县生态治理成就。
花马寺国家森林公园
花马寺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盐池县境内,2002年12月经国家林业局批准建立。公园东濒陕西定边、南邻甘肃环县、北接内蒙古前旗,距首府银川120公里。总面积5000公顷,由城南、哈巴湖、骆驼井三个景区组成。公园地理位置特殊,自然资源丰富,人文景观独特,以生物多样、大漠奇秀、湿地、湖泊为主要特色,是集生态、科普、探险、休闲、消夏避暑为一体的高品位国家森林公园。
花马寺国家森林公园内山、沙、水交融,树木繁茂、沙山雄浑、草原广袤、沙滩浴场细软宽阔、湖水清澈湛蓝,风光旖旎,景色壮美。园内集中了灌木丛林、森林浴场、百鸟乐语、草园风情、沙山金色、曲径通幽、可以探险、湿地鲜润,常有湖泊映天、名木古树阅尽人间沧桑。使游人在游览、娱乐、休闲中感受大自然的壮美。
公园有野生维管植物54科169属315种,动物25目50科180种,有塞北荒漠生物“基因库”之称。园内山川藏风得水、独具魅力,空气清新、环境优雅,可登高远眺,可悠闲漫步,花草丛间,鸟鸣蝶舞;林间小溪,潺潺流水;幽深静谧;沙山迷道,不知尽头;登塔,天风指来,听潮声隐隐,十里景色尽收眼底。湖泊有清光,危岸曲折,鸟飞蓝天,鱼翔浅底,游人泛舟,激情垂钓,乐而忘返。进入沙海,赤脚碎步,地软沙细,跑马射箭,不知今年何年,夜赏明月,品味天上人间。再领略“花马鸟瞰”、“沙海观云”、“云中折柳”、“西湖烟云”、“柳浪听莺”、“沙岛观潮”,妙趣横生、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造就了花马寺国家森林公园丰富的人文景观。这里祥瑞深蕴,传说众多,历尽沧桑的古城堡,闻名遐迩的明隋长城,悠远漫长的哈巴湖细石器文化、香火旺盛的灵应寺、花马寺等向你展示着中华民族繁衍、发展的历史过程。
作为宁夏少数民族聚集区中心的花马寺森林公园还具有着浓厚的伊斯兰文化、蒙古草原文化,形成了以清真寺、道堂、拱北、蒙古包、寺庙为主体的民族文化景观。同时也造就了风味独特的饮食文化,油香、盖碗茶、羊羔肉、手抓肉、烤全羊为中华名吃。蒙古包、度假小木屋、旅游接待中心品味高,食、住、行、娱、游设施齐备,交通畅达。花马寺国家森林公园与贺兰山苏峪口森林公园、沙湖AAAA级旅游景区、沙坡头旅游区初步形成了宁夏经济旅游圈。
花马寺国家森林公园必将成为西部地区的又一处旅游热点和亮点[3]  。
花马寺
无量殿位于盐池县城南7公里红石梁之巅,今属城郊佟记圈村。东距胡家梁4公里,南至下潘圈3公里,西到黄家圈2公里,北至李家沟沿1.5公里。盐池—大水坑公路经此。
无量殿原来建筑早年已毁,现仅存当年的建筑台基,为黄土夯筑。基底南北长16米,东西宽14.8米,残高6.8米,顶部平坦,南北长12.5米,东西宽11米。北侧原有建房基址,南北16.2米,东西宽15.2米。北侧有踏步台阶拾级而上可以登临,计有13 级。登至巅端,北部林场树林,其余三方草原禾苗和农舍历历在目,给人心旷神怡之感。
主寺供奉无量佛祖神像,其余侧殿是何佛尊已无考证。地面建筑及塑像已荡然无存。现地面仅存大量的明代砖瓦、大板瓦、桶瓦、瓦当、房脊兽等建筑材料,还有草木花纹的贴墙砖及明清陶瓷残片等。北侧还有烧焦土,这当是设灶和烧炕的痕迹。可见这里当年香烟之盛,为善男信女云集之处。无量殿的建筑近于长城和花马池城,可能与明时城防军事建筑有关。此庙当建于明代,延至清时。
盐池沙地旱生灌木园
园区位于盐池县城西北2公里处,始建于1985年,是宁夏最早的植物园,全园面积1100亩,共有7个功能分区,定植各种灌木130种,乔木30种,果树26种,常绿树16种,草木植物100余种,植物园绿色葱茏,花果飘香,百鸟啾啾,空气怡人,既是科普、教学、科研基地,也是人们浏览休息的理想场所。
盐池古长城
长城是我国古代各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奇迹,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坚强不屈的象征,也是世界文明的瑰宝。古代的盐池地处北方边陲,战略地位重要,历代王朝为巩固边防,在这里修筑了多条长城。目前,在我县的长城这边明显的共有四条。其中明代长城三条,分别建造于明成化十年(1474 年),明泓治十五年(1502年), 明嘉靖十年(1531年), 总长度为186公里,另一条为隋长城,筑于隋开皇五年(585年)长30公里。隋长城遗迹在全国已十分罕觅,盐池这段显得尤为珍贵。四条长城呈夹角之势将盐池包围, 因此,盐池有“长城博物馆”之誉。
灵应山石窟寺
盐池县城37公里, 是佛道合一的寺庙,因该寺甚灵,“凡有求必应”,故名灵应寺。
灵应寺依山而凿,13孔石窟呈半圆形排列,各有庙号,窟内塑像, 造型逼真,各具情态,迎人欲语;壁画图案大方,色调和谐, 绘制精美。传说系唐朝敬德将军修筑, 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灵应寺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地势奇峻,既有博大精深的宗教文化,又有奇山之野韵,每逢庙会善男信女络绎不绝,香火不断, 是盐池最为著名的宗教文化旅游景点。
沙漠明珠——哈巴湖
距盐池县城37公里的中部沙区,镶嵌着一颗璀璨的明珠。它风景如画,气候宜人,当春天的风沙使人们变的“灰头土脸”时,这里却风清树静,鸟语花香。它就是盐池县的哈巴湖旅游区。
哈巴湖总面积16万公顷,旅游区的植被在区系上属欧亚草原区,亚州中部地区,中国黄土高原草原省至内蒙古草原省过渡地带,保护区内已知各类植物507种,各种陆生动物149种。植被覆盖率达到80%以上,就似一颗绿色的明珠,在茫茫沙区散发着夺目的光彩。
哈巴湖旅游区自然景观十分独特,南部沙丘连绵起伏、一望无垠,呈现出一派雄浑的大漠景观。北部绿树成荫,绿草丰盛,300余亩的哈巴湖以及大小不等的湿地、水塘点缀其间。沙丘后如盖的树木若隐若现,像云朵般美轮美奂;沙柳、毛柳点缀在沙丘上,恰似沙湖中的芦苇丛,一簇簇,一丛丛,簇簇色不同,丛丛姿相异;微风轻佛,盈尺的绿草犹如湖水般碧波荡漾。沙、水、草、树、鸟等风景要素在这里巧妙结合,形成独特的沙漠景观。
哈巴湖旅游区植被经过天然生长,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植物种类繁多,森林植被茂密,小气候明显,形成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净化了空气,减少了水土流失,对盐池县城具有生态屏障的作用,景区内山恋锦绣,沙山金色,空气清新、负粒子含量高,是进行森林浴、光浴、沙疗的理想之地,因而被誉为“沙漠绿洲”、“天然氧吧”。
哈巴湖旅游区是干旱、荒漠地区少有的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综合体,比较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教学和科研价值,同时保护区内文物古迹众多,山川沙海林草兼有,交通便捷,接待服务设施完善,活动项目丰富多彩,沙漠冲浪,露营休闲。以及纯天然的饮食、美味可口,还有那美丽动人的传说,令人无限神往。

著名小吃编辑本段回目录

臊子面

臊子面是彭阳民间传统食品,以面白、韧细、汤红、色鲜、味香而闻名。  好臊子面的特色是"面好、汤香","巧妇"们十分注重面条制作和炝汤。  面好,是指面白净、擀得薄、切得细、有筋骨、不断线。做面条要用优质小麦面粉。调面、擀面、切面是决定面条质量的三关。调面讲究柔韧有筋;擀面要求薄厚均匀,以薄为佳;切面讲究刀法手功,要求细长匀称,两边不连,中间不断。“捞时举其臂而不能终其端,盘于碗而无断”。谚语云:“擀的就像纸,节的就像线,下到锅里莲花转,捞到碗里攫不断,客人吃了三大碗,过了七个州,跨了八个县,赞的就是咱的面。”  汤香,是彭阳臊子面的主要特色,俗云"吃饭吃汤",意即指此。臊子汤主要用肉、辣椒油、时鲜蔬菜、豆腐及各种调料做成。一般选用好里脊肉,肉要切得细碎均匀,热锅炒炼(炝),随后依次加入辣面、葱、姜、调料以及米醋等。炝汤讲究油温火候,注重调料。炝好的臊子红汤,色浓而味淡,油重而不腻,加上黄花、木耳、蒜苗、豆腐、鸡蛋等,红、黄、绿、白相间,酸、辣、香、甜皆备,看上去色泽鲜艳,闻一闻香气袭人。洁白柔韧的细丝长面配上这样的臊子红汤,看一眼,登时让人食欲大增,吃起来酸辣可口,油而不腻。汤香味美,很受人们的青睐。  臊子面汤香味美,经济实惠,是山区人民的传统风味食品,至今仍是人们待客的佳肴之一.
回族蒸艾叶

制法:  (1)将新鲜艾叶去掉硬梗、枯叶,用清水将泥沙淘净,然后按1千克艾叶拌250克面粉的比例,掺匀拌散,使艾叶全部沾有面粉。  (2)铺入笼屉蒸煮,约30-40分钟后出锅。蒸熟的艾叶呈灰白色,无浓烈的芳香药味。  (3)盛在碗里,调以香油、辣面、葱、蒜泥等调制的腌水即成。  (4)艾叶配以葱、豆芽、豆腐可做艾叶饺子,配以青菜可制菜团。  特点:清香无毒,营养丰富,能“通气血,还寒湿,止血,安胎”。尤其是端午节前后的艾叶,清嫩味鲜,具有开胃健脾,增进食欲的功效。
粉汤水饺

水饺是一道传统小吃,宁夏各地均有制作。过去常见于街头摊点,多用于筵席,作为筵席小吃上桌。  原料:羊肉馅水饺、凉粉、菠菜、木耳、黄花、西红柿、炸土豆片、香菜葱、姜、蒜、精盐、味精、醋、植物油。  制法:炒勺内放少量植物油,用葱、姜、蒜炝锅后,依次放进羊肉汤、凉粉、木耳、黄花、西红柿、炸土豆片、菠菜、香菜等。锅开后,将汤带料一起倒入盛煮熟的羊肉馅水饺的汤碗里即成。  特点:汤鲜味香,民间风味。
炒糊饽

炒糊饽是一道地方著名小吃,流行于吴忠、灵武、银川等地。“糊饽”系一种用烙饼切成饼条的俗称,又称“糊饽子”。  原料:面粉、碱、羊肉、豆腐、干辣椒、葱、蒜、蒜苗、精盐、味精、葱姜水、花椒水、醋、酱油、植物油。  制法:面粉加碱和成较硬的面团,稍饧后揉匀,再擀成薄饼,放入饼锅中烙至半熟,取出后切成长条。焖炒时,炒勺里放适量植物油,先将羊肉丝煸炒至肉色变白,再依次放进豆腐条、干辣椒片等料和几勺羊肉汤。烧开后,将切好的饼条抖散放进勺内,盖上盖子。焖至饼条熟透,再撒上蒜苗终一即成。  特点:肉嫩饼爽,微咸稍辣。
回民筵席十大碗

在宁夏农村回民聚居村点,每到结婚喜庆的日子,回民们都要做十大碗,来招待宾客。这十大碗筵席以偿为主,有烩九子、烩夹板、烩肚丝、烩羊肉、烩假莲子、烩苹果、烩狗牙豆腐、红炖牛肉、烩酥肉、酿饭。  这桌农村回民筵席,主要用羊肉、牛肉、羊肚、土豆、苹果、豆腐、糯米、鸡蛋,配以菠菜、黄花、木耳、桃仁、圆肉、葡萄干、青梅、红枣、蕨麻、蜂蜜、白糖及各色调味品制成。虽是大众菜肴,但各有各的味道。烩九子:丸子酥烂,汤浓味香;烩夹板;夹板软韧可口,外酥里嫩;烩肚丝:肚丝筋软,香辣适口。烩羊肉:汤鲜、肉烂;烩假莲子:用土豆炸成的假莲子,色黄软嫩,滑润香甜;烩苹果;白汤,金黄的苹果,散见的青红丝,软烂甜香;烩狗牙豆腐:软嫩,汤浓,味鲜,别有滋味;红炖牛肉:肉烂,色红亮,味醇香;烩酥肉;酥脆鲜香;最后一道酿饭,是软糯甜香,果味鲜。吃了农村回民十大碗,你也就领略到宁夏农村回民的饮食特点。
爆炒羊羔肉

爆炒羊羔肉是一道传统小吃,宁夏各地均有制作,尤以平罗的制作独具特色,知名度较高,故又称平罗羊羔肉。  原料:羊羔肉、芹菜、粉条、红辣椒、葱、精盐、味精、植物油。  制法:炒锅中放入适量植物油,将剁成块的羊羔肉下入锅内用旺火煸炒,边炒边加入芹菜、粉条等配料,炒至羊羔肉断生即成。吃时,可佐以米饭。  特点:色泽红亮,肉质软嫩,滋味醇厚。
老毛手抓

被国家认定为“中华名小吃”的宁夏绿色清真食品—老毛手抓沿袭了几十年的祖传秘方,羊肉具有鲜、嫩、香三特色和油而不腻、香醇可口、常吃不厌三特点,羯羊肉、羯羊脖子、羯羊汤还是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三大补品(能提气补虚、补血益肾、强身健体),因此深受顾客青睐。  要做到这几点,除了有祖传秘方外,在选羊、煮肉、切肉上还有四个讲究:  首先,是选羊,选羊要选八、九个月以上,一岁以下的“羯羊”,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体重大约在二十八斤到三十斤之间,这样的从质才好。羊必须是宁夏本地的。因为本地的滩羊吃的是甘草、山麻黄等,这些草都是中草药,吃了这种草和其他的羊从肉质到羊肉的纤维都有质的区别,这样的羊没有膻味。  其次,是煮肉。煮要经过温火、慢炖、大火爆煅几个工艺过程,在不同的过程使用不同的调料,然后出锅,这样的肉才香。  再次,是切肉。要用回族特有的刀功切,做到肥瘦相间,不能过肥过瘦,这样切出的肉才好看,吃起来才有味,上盘后,才能色、香、味俱全,趁热食用,才能达到香味扑鼻的效果。  最后,是辅料,吃手抓肉有一句格言:“吃肉不吃蒜,味道减一半。”因此蘸上毛家肉馆特制的佐料吃起来会更有滋味。吃完肉再喝毛家特制的八宝茶,则能达到提气、补虚、补血、益肾、壮阳、强身的作用。
烩羊杂碎

制法:  (1)将完好的羊肺从喉管灌满水,反复多次洗灌,直至肺色洁白为止。  (2)灌入面糊,使羊肺涨大挂起控干水份,下锅煮熟取出。  (3)羊头、心、肚、肠等均烫洗干净煮熟,切成丝下入原汤中,加葱、姜、蒜末、辣椒油、味精、香菜即成。  特点:鲜香微咸,下酒最佳,尤其是羊肝,有清肝明目效果。
  燕麦揉揉
面揉揉是一道民间小吃,开始时仅在固原地区行,宁夏各地都有制作和供应。燕面即莜麦面(固原人习惯将莜麦称为燕麦),且成品吃时口感柔韧有筋,故名。现多用于凉菜上桌。  原料:莜麦、熟韭菜、熟菠菜、蒜苗、精盐、油泼辣椒、油泼蒜泥、醋、熟植物油。  制法:莜麦用开水浆过后,再放在锅里炒至六七成熟,然后磨成细粉。制作时,将磨好的面用开水和成烫面面团,揉匀后分成剂子,放在床子里挤压成细条直接落在笼屉里,然后用旺火蒸熟即成。吃时,可拌人熟韭菜、熟菠菜、蒜苗丝等配料。  特点:色泽白亮,条细不断,口感柔韧,配料讲究
回族碾馔儿

制法:  (1)将籽粒饱满的青稞穗摘来,装入毛线口袋里反复甩拌,去掉耙麦芒、皮壳。  (2)放入大锅中爆炒,炒成能吃的“青籽儿”,再放到筐箩里,揉搓筛簸,吹去灰尘及薄皮壳儿,放入石磨上推碾,磨两遍,变成青绿色粉条状食品,这就是宁夏回民的“碾馔儿”。  (3)食用时,加盐、醋、油、辣汤等调味品,就食酸菜,拌以蒜瓣。  特点:  翠绿松软,清香好吃。有的回族群众磨下的碾馔儿吃不完,晒干冬天吃。用开水浸泡,稍带酸味、味道很美。而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葡萄糖和其它维生素。宁夏回民还用干“碾馔儿”医治痢疾和消化不良等疾病。

回族麦芽糖

麦芽糖是宁夏川区回族群众喜食的一种传统风味糖果食品。每逢秋收完后,回族群众便晒好大麦,整理好家具,开始碾米,做糖。这种习惯已有200年的历史。宁夏川区是宁夏大麦的主要产区,为回族群众做糖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他们做的糖果除了自己食用外,还拿到街上出售。到了民国年间,宁夏已有几十家制作麦芽糖的作坊,其中尤以平罗县惠北乡回族群众毛义山、毛义川的最有名气,为“毛家糖坊”。  制法:  (1)大米子碾好,晒几小时后与净大麦同放大锅内煮熟,直至水干。然后加适量水煮3-5分钟,立刻倒入大缸中。缸底漏眼要塞严。缸底下挖一大坑,坟内放一空而净的缸,两缸底口对齐,缸口盖严,约30分钟左右后,缸内发出“卜咚卜咚”声响后,急抽开缸底漏眼,上缸内不停地流下乳白色的糊汤入坑内缸。  (2)取出糊汤倒入熬锅中,加旺火,不停地反复搅动。待汤糊稠时,用木推子推搅,以防糊锅底。直至糊汤变成乳白色状的糖稀。  (3)将豆面(1千克)炒熟,和红糖或白糖用开水冲开,和糖稀和在一起,呈大面团状。切成小块,擀成薄张,然后用刀切成各种形状,放凉屋席上冷却。待糖皮稍硬时,即可食用。  特点:这种农家糖吃起来干硬、甜脆、耐嚼,有豆味。它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钙、磷、铁,常食可消渴除热,补虚化食,止泄宽胸。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盐池 (宁夏盐池县)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您希望联系哪位客服?(单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