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热系数发表评论(0)编辑词条
导热系数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1m厚的材料,两侧表面的温差为1度(K,℃),在1秒钟内(1S),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为瓦/米·度 (W/(m·K),此处为K可用℃代替)。
导热系数仅针对存在导热的传热形式,当存在其他形式的热传递形式时,如辐射、对流和传质等多种传热形式时的复合传热关系,该性质通常被称为表观导热系数、显性导热系数或有效导热系数(thermal transmissivity of material)。
此外,导热系数是针对均质材料而言的,实际情况下,还存在有多孔、多层、多结构、各向异性材料,此种材料获得的导热系数实际上是一种综合导热性能的表现,也称之为平均导热系数。
傅立叶定律编辑本段回目录
影响因素编辑本段回目录
不同物质导热系数各不相同;相同物质的导热系数与其的结构、密度、湿度、温度、压力等因素有关。同一物质的含水率低、温度较低时,导热系数较小。一般来说,固体的热导率比液体的大,而液体的又要比气体的大。这种差异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两种状态分子间距不同所导致的。现在工程计算上用的系数值都是由专门试验测定出来的。
保温材料编辑本段回目录
通常把导热系数较低的材料称为保温材料(我国国家标准规定,凡平均温度不高于350℃时导热系数不大于0.12W/(m·K)的材料称为保温材料),而把导热系数在0.05 W/(m.K)以下的材料称为高效保温材料。
导热系数高的物质有优良的导热性能。在热流密度和厚度相同时,物质高温侧壁面与低温侧壁面间的温度差,随导热系数增大而减小。比如:锅炉炉管在未结水垢时,由于钢的导热系数高,钢管的内外壁温差不大。而钢管内壁温度又与管中水温接近,因此,管壁温差(内外壁温度平均值)不会很高。但当炉管内壁结水垢时,由于水垢的导热系数很小,水垢内外侧温差随水垢厚度增大而增大,从而把管壁金属温度迅速抬高。当水垢厚度达到相当大(一般为1~3毫米)后,会使炉管管壁温度超过允许值,造成炉管过热损坏。对锅炉炉墙及管道的保温材料来讲,则要求导热系数越低越好。
一般常把导热系数小于0.2W/(m·K)的材料称为保温材料。例如石棉、珍珠岩等。
材料热导率编辑本段回目录
研究方法
通常,物质的导热系数可以通过理论和实验两种方式来获得。
理论上,从物质微观结构出发,以量子力学和统计力学为基础,通过研究物质的导热机理,建立导热的物理模型,经过复杂的数学分析和计算可以获得导热系数。但由于理论的适用性受到限制,而且随着新材料的快速增多,人们迄今仍尚未找到足够精确且适用于范围广泛的理论方程,因此对于导热系数实验测试方法和技术的探索,仍是物质导热系数数据的主要来源。
固体
固体是由自由电子和原子组成的,原子又被约束在规律排列的晶格中。相应的,热能的传输是由两种作用实现的:自由电子的迁移和晶格的振动波。当视为准粒子现象时,晶格振动子称为声子。纯金属中,电子对导热贡献最大,而在非导体中,声子的贡献起主要作用。
固体 | 温度,℃ | 导热系数λ,W/m·K |
铝 | 300 | 230 |
镉 | 18 | 94 |
铜 | 100 | 377 |
熟铁 | 18 | 61 |
铸铁 | 53 | 48 |
铅 | 100 | 33 |
镍 | 100 | 57 |
银 | 100 | 412 |
钢(1%C) | 18 | 45 |
船舶用金属 | 30 | 113 |
青铜 | 189 | |
不锈钢 | 20 | 16 |
石墨 | 0 | 151 |
石棉板 | 50 | 0.17 |
石棉 | 0~100 | 0.15 |
混凝土 | 0~100 | 1.28 |
耐火砖 | 1.04 | |
保温砖 | 0~100 | 0.12~0.21 |
建筑砖 | 20 | 0.69 |
绒毛毯 | 0~100 | 0.047 |
棉毛 | 30 | 0.05 |
玻璃 | 30 | 1.09 |
云母 | 50 | 0.43 |
硬橡皮 | 0 | 0.15 |
锯屑 | 20 | 0.052 |
软木 | 30 | 0.043 |
玻璃毛 | -- | 0.041 |
85%氧化镁 | -- | 0.07 |
TDD(岩棉)保温一体板 | 70 | 0.04 |
TDD(XPS板)保温一体板 | 25 | 0.028 |
TDD(真空绝热)保温一体板 | 25 | 0.006 |
TDD真空绝热保温板 | 25 | 0.006 |
ABS | -- | 0.25 |
常用的固体导热系数见表1。在所有固体中,金属是最好的导热体。纯金属的导热系数一般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而金属的纯度对导热系数影响很大,如含碳为1%的普通碳钢的导热系数为45W/m ·K ,不锈钢的导热系数仅为16 W/m ·K 。
液体
液体分成金属液体和非金属液体两类,前者导热系数较高,后者较低。在非金属液体中,水的导热系数最大,除去水和甘油外,绝大多数液体的导热系数随温度升高而略有减小。一般来说,溶液的导热系数低于纯液体的导热系数。
液体 | 温度,℃ | 导热系数λ,W/m·K | |
醋酸 | 50% | 20 | 0.35 |
丙酮 | 30 | 0.17 | |
苯胺 | 0~20 | 0.17 | |
苯 | 30 | 0.16 | |
氯化钙盐水 | 30% | 30 | 0.55 |
乙醇 | 80% | 20 | 0.24 |
甘油 | 60% | 20 | 0.38 |
甘油 | 40% | 20 | 0.45 |
正庚烷 | 30 | 0.14 | |
水银 | 28 | 8.36 | |
硫酸 | 90% | 30 | 0.36 |
硫酸 | 60% | 30 | 0.43 |
水 | 30 | 0.62 |
气体
气体的导热系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通常的压力范围内,其导热系数随压力变化很小,只有在压力大于196200kN/m^2 ,或压力小于2.67 kN/m 2 (20mmHg) 时,导热系数才随压力的增加而加大。故工程计算中常可忽略压力对气体导热系数的影响。
气体 | 温度,℃ | 导热系数λ,W/m·K |
氢 | 0 | 0.17 |
二氧化碳 | 0 | 0.015 |
空气 | 0 | 0.024 |
空气 | 100 | 0.031 |
甲烷 | 0 | 0.029 |
水蒸汽 | 100 | 0.025 |
氮 | 0 | 0.024 |
乙烯 | 0 | 0.017 |
氧 | 0 | 0.024 |
乙烷 | 0 | 0.018 |
气体的导热系数很小,故对导热不利,但对保温有利。
与“系数”相关的词条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1
标签: 系数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