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商务会员钢材特钢不锈炉料铁矿废钢煤焦铁合金有色化工水泥财经指数人才会展钢厂海外研究统计数据手机期货论坛百科搜索导航短信English
登录 注册

按字母顺序浏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热门关键字: 螺纹钢 铁矿石 电炉 炼钢 合金钢 转炉 结构钢
钢铁百科 - 钢之家

太原理工大学发表评论(0)编辑词条

目录

[显示全部]

【英文名称】编辑本段回目录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学校简介】编辑本段回目录


 

(图)太原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校门太原理工大学前身是创立于1902年的国立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是我国最早成立的三所国立大学之一。1997年由原太原工业大学与山西矿业学院合并而成。经过百余年的传承与发展,学校业已建设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理、工、文、管、经、法、体、美、军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学府,是山西省唯一一所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也是国家中部地区重点建设的五所高校之一。2003年在全国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中被教育部评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单位”,2005年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07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编辑本段]办学理念
  一个世纪以来,太原理工大学始终致力于培养“思考人类、适应时代、服务社会”的高素质人才,坚持“以人为本,文体为舟,承载德智,全面发展”和“求实创新、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和传统,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10万余名栋梁之材。

【专业设置】编辑本段回目录

  学校坚持以本科教育为本,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面向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0000余名,博士、硕士生近5000名。学校设有62个本科专业,78个硕士点,25个博士点,5个博士后流动站,20个工程领域有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山西省重点实验室,7个山西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重点学科,9个山西省重点学科。
  师资力量校园景色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1800余名,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000余名,博士生导师70余名。现任校长谢克昌教授,是我国煤化工领域首位中国工程学院院士,并有教育部工程技术部学部委员1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名,山西省科技功臣4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省级优秀专家10名,省级教学名师11名,100余名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近100名国内外著名学者被聘为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教授。
  为激励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学校实行了双学位和辅修、选拔优秀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硕博连读制度,逐步建立起了多层次、多规格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知识、能力、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学校还是北京军区在山西省的第一个后备军官选拔培训试点高校。

【研究发展】编辑本段回目录

  
  学校大力推进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积极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学校连续两次作为首席科学家单位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并承担了国家高新技术发展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国家级各类项目296项,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奖322项,教学成果奖94项。科研开发的成果产出和转化带动了校办高科技产业的蓬勃发展,太原理工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山西省高校唯一上市的高科技公司。学校不断加快产学研一体化进程,大大增强服务地方、服务社会的能力,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为区域与行业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人才支持。
  学校充分发挥“第二课堂”作用,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实施全方位素质教育。学生科技活动开展踊跃、体育活动异彩纷呈,校园文化活动推陈出新,成绩斐然。校女子篮球队曾获得CUBA全国亚军,校男子篮球队连续八次获得CUBA西北赛区冠军,被誉为“西北王”。2003、2004年先后被团省委授予“十佳青年示范群体”和“山西五四青年奖”。学校女篮、女排、男足、田径、武术等运动队也多次进入全国大型比赛的决赛,并取得了骄人战绩。
  随着学校在国内外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太原理工大学已与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俄罗斯、德国、法国、印度、挪威等十几个国家的30余所大学建立了良好关系,还与台湾、香港及内地数十所著名高校在人才培养、科研项目等方面开展了密切合作。
  该校在《2007中国大学评价》编制的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100强排名中名列第八十九。

【历史沿革】编辑本段回目录


  1995年太原工业大学、山西矿业学院合并组建太原理工大学
  一、太原工业大学
  1901年山西中西大学堂创建
  1902年山西中西大学堂更名山西大学堂
  1912年山西大学堂更名山西大学校
  1914年山西省工业专门学校并入山西大学校
  1918年山西大学校更名国立山西大学
  1931年国立山西大学更名山西大学
  1937年山西大学停止招生
  1939年山西大学复校
  1949年中国大学(理学院)并入山西大学
  1951年铭贤学院(机械系和纺织系)并入国立山西大学
  1953年山西大学(工科)改建太原工学院
  1962年山西化工学院并入太原工学院
  1958年太原工学院(化工系)改建山西化工学院
  1962年山西水利学院并入太原工学院
  1956年山西省水土保持学校创建
  1956年太原水利学校创建
  1957年山西省水土保持学校、太原水利学校合并组建山西省太原水利学校
  1959年山西省太原水利学校升格太原水利专科学校
  1960年太原水利专科学校升格山西省水利学院
  1981年山西煤炭化学工业大学并入太原工学院
  1978年山西煤炭化学工业大学创建
  1984年太原工学院更名为太原工业大学
  1989年太原工业大学(煤化分校)并入太原工业大学
  二、山西矿业学院
  1959年大同矿业学院(部分)改建为大同煤炭专科学校
  1950年大同煤炭工业学校创建
  1958年大同煤炭工业学校升格为大同矿业学院
  1958年山西矿业学院创建
  1959年大同矿业学院并入山西矿业学院
  1960年大同煤炭专科学校并入山西矿业学院
  1961年山西煤炭干部管理学校并入山西矿业学院
  三、山西纺织工业学校
  2000年山西纺织工业学校并入太原理工大学
  1958年山西省纺织学校创建
  1958年山西省轻工业学校创建
  1960年山西省纺织学校并入山西省轻工业学校
  1964年山西省轻工业学校升格为山西省轻工业师范学院
  1966年山西省轻工业师范学院更名为山西省轻工业学院
  1970年山西省轻工业学院撤销
  1972年山西省轻工业学校复校
  1978年太原工学院(轻工专科班)创建(合署)
  1979年山西省轻工业学校更名山西纺织工业学校
  1979年太原工学院(轻工专科班)更名太原工学院(纺织专科班)
  1978年太原工学院(电力大专班)创建
  1981年太原工学院(电力大专班)更名太原工学院(电力分院)
  1987年山西省电力学校、太原工学院(电力分院)合并组建太原电力专科学校

【国家重点学科】编辑本段回目录


  1 081702 化学工艺学科
  2 080503 材料加工工程
  化学工艺学科简介
  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工艺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长江学者岗位设置单位,其核心是煤科学与技术教育部和山西省重点实验室组建于1985年,是山西省首批批准的省级重点实验室, 1997 年正式批准对外开放,2003 年批准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倪维斗,为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克昌教授任实验室主任。实验室现有教授 13 人,其中博导6人,副教授 7 人, 讲师 3 人,工程技术人员 6 人,学术队伍平均年龄41岁,具有博士学位成员65%以上;实验室也是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和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以及化学工艺、工业催化硕士点和化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点的主要依托和核心。
  化学工艺学科主要和特色的研究方向是:煤科学基础、气体净化吸附工程、一碳化学与化工、等离子体反应技术和新催化材料。在煤的显微组分结构及热解、气化特性规律,煤的气化动力学、煤基合成气转化,煤层气有效利用,新型煤转化催化材料等方面已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实验室占地面积约6800平方米(其中试验基地2000平方米),拥有XRD、Py-FTIR、TG/DTA 、GC/MS、LC/MS 、UV/Vis 、 离子色谱、元素分析仪、压汞分析仪、表面吸附仪、电子万能试验机、粒度分析仪、偏光显微镜、等现代测试分析仪器 20 余台以及大型计算工作站,仪器设备总值近 3000 余万元。实验室目前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973预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西部重大计划重点项目、国家和省级自然科学基金、攻关项目等 60 余项,总经费近3000万元。
  作为国内高校中唯一以煤科学与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的学科,从1989年起主办全国性中文核心期刊《煤炭转化》,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为国内外多家文摘和索引收录。学科始终保持研究方向和水平处于国际前沿,与国内外学术机构建有广泛的学术联系和交流,J. M. McCarty ( 美国 SRIINT 大学 )R.Kandiyoti( 英国 Imperial College 大学 ),W.P.Pan( 美国 W KU 大学 ),K.H.VanHeek( 德国 DMT 大学 ) 等国际知名学者担任实验室兼职教授。学科以夯实基础、培养人才、研究开发、重在应用为宗旨,倡导敬业、求实、协作、创新的精神,热烈欢迎各界同仁到我室合作研究
  材料加工工程学科简介
  材料加工工程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三个二级学科之一,是研究纳米材料加工、材料表面改性、传统材料加工新技术及新材料等的应用技术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如下:
  1、纳米复合功能材料的合成及加工。本研究方向以“电致发光材料及其产品,纳米抗菌功能材料的制备、抗菌机理,纳米碳功能材料和纳米晶块体材料的制备与性能”为主要研究内容,从材料的制备、结构表征、性能测试着手,解决材料中的物理化学问题,探讨各种材料的制备和功能机理,实现材料的功能化,进而使材料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等离子表面冶金新技术。本研究方向以“钢铁材料等离子表面冶金及性能,钛合金表面改性及性能和薄膜制备及性能等”为主要研究内容,利用当今先进的真空等离子合金化及离子束增强沉积等表面改性技术,在金属表面制备扩散层及薄膜改性层。研究表面改性层的组织结构及其性能,包括摩擦学性能、薄膜/基体结合强度、高温氧化性能、电化学性能等,了解不同金属材料适用的表面改性方法及其适用条件,探索金属材料改性层组织结构和性能之间的相关联系。
  3、高强度轻合金制备与加工。本研究方向以“高品质镁铝合金的产业化、高强度镁合金、耐高温钛铝基合金、纳米晶高强度轻合金及其复合材料”为主要研究内容,在轻质高强度合金制备及加工方面进行理论分析及产业化的研究;采用等通道弯角挤压新技术,结合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分析技术开展对纳米晶高强度轻合金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加工、结构分析、形成机理及性能测试方面的研究,获得性能优异的纳米晶轻合金及其复合材料;通过对TiAl基合金的渗硅处理, 获得优异的抗高温循环氧化性能。
  材料加工工程学科于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2003年获准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设置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本学科现有教授21人,副教授2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8人。现已培养博士研究生12人,硕士研究生170人。正在攻读博士研究生54人,硕士研究生157人。目前本学科承担有国家“973”计划项目1项、国家“863”专项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1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0项和省部级项目共计40余项,科研经费2500万元。五年来,获得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山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共发表论文700余篇,被SCI、EI、ISTP三大索引收录、引用300余篇次,出版专著14部,申请和授权中、日、韩等多国专利100余项。
  学科带头人许并社博士,男,1955年10月生,太原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现任太原理工大学副校长,新材料界面科学与工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山西省材料界面重点实验室主任、山西省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作为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纳米碳功能材料、光电材料、纳米复合功能材料和材料界面结构计算模拟等科研工作。先后承担有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纳米专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日国际合作交流项目等国际、国家和省部级以上课题17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重大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500余篇,被SCI、EI、ISTP三大索引收录和被他人引用200余篇次;申请和授权多国专利100余项;著书5部;获山西省科技进步奖、山西省教育厅科技进步奖等8项。2004年,入选山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支持计划,2005年,他所领导的科研团队获山西省优秀创新团队。

【现任校领导】编辑本段回目录


  校 长:谢克昌
  党委书记:姚芝楼
  常务副校长:马福昌
  党委副书记:安川金
  副 校 长:侯晋川,郭敏泰,郝建功,路振光,许并社,胡柏彦,吕 明
  纪委书记:王秀珍

与“冶金院校,太原理工大学”相关的词条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冶金院校 太原理工大学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您希望联系哪位客服?(单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