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商务会员钢材特钢不锈炉料铁矿废钢煤焦铁合金有色化工水泥财经指数人才会展钢厂海外研究统计数据手机期货论坛百科搜索导航短信English
登录 注册

按字母顺序浏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热门关键字: 螺纹钢 铁矿石 电炉 炼钢 合金钢 转炉 结构钢
钢铁百科 - 钢之家

西安交通大学发表评论(0)编辑词条

目录

[显示全部]

【交大概况】编辑本段回目录

  西安交通大学,简称西安交大
  英文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缩写为XJTU
  西安交通大学是中国一流大学、985工程大学、211工程大学、教育部直属大学、九校联盟C9)成员、111计划成员。位于十三朝古都的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占地面积1.84平方公里,建筑面积172.00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415.76万册。国家重点一级学科8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37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15个。在7个学科门的25个一级学科、134个二级学科有博士学
位授予权;在9个学科门的44个一级学科、200个二级学科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任教师2398人,教授617位,副教授802位。博士生导师598人。在校博士生3904人,硕士生8861人,本科生16683人。
  西安交通大学是一所具有理工特色,涵盖理、工、医、经济、管理、文、法、哲、教育等9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成立时间:1896年
  学校地址:陕西省西安市
  兴庆校区(东校区)地址:咸宁西路28号(邮政编码:710049 )
  雁塔校区(西校区)地址:朱雀大街205号
  曲江校区(新校区)地址:雁翔路99号

 

【校园环境】编辑本段回目录

  西安交通大学占地2765亩,校舍面积172万平方米。校园中心区的“钱学森图书馆”总建筑面积近4万平方米,阅览座位
3518席;图书馆藏书400万余册,期刊近万种,全文电子期刊24835种。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与校园网、CERNET和Internet连接,校内外用户均可通过远程终端或互联网访问。学校有具备国际先进大学水平的校园计算机网,校园网覆盖了东、西校区所有教学、科研、办公楼及绝大部分学生宿舍。学校建有条件良好的现代化学生公寓及学生综合餐厅,有总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的“思源学生活动中心”,有设施先进的体育运动场,有学科门类齐全、设备精良、拥有2539张床位的教学医院。江泽民学长于1989年9月、1993年6月、2002年3月和2009年7月先后四次拨冗专程回母校看望师生,并称赞母校“校园苍松翠柏,环境优美,是学习的好地方,应该出科学,出智慧,出新的科学家。”
  交大内外风景秀丽,文物胜迹繁多,汉唐长安的风华绝代尽可饱览无余。
  交大北门外,即为唐代长安著名皇家宫殿--兴庆宫,原是唐玄宗杨贵妃的住所,在盛唐历史上留下典故佳话无数。
  1958年,西安人民为迎接交大西迁,特地在此处建成了中国最早的文化遗址公园--兴庆宫公园,园内有兴庆宫龙池兴庆殿花萼相辉楼勤政务本楼大同殿沉香亭等众多唐风建筑,和湖山秀水的园林相结合,景色非常迷人,是交大学子课余休闲的首选之地。

【历史沿革】编辑本段回目录

  西安交通大学的前身是1896年创建于上海的南洋公学;1905年划归商部,改名为高等实业学堂;1906年改隶邮传部,更名
为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学校改名为南洋大学堂;1912年民国成立后,划归交通部管理,遂更名为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1921年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北平铁道管理学校、北平邮电学校合并成立交通大学。
  新中国成立后,国立交通大学从原国民政府交通部划归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发展战略的需要,在周恩来总理直接领导下,国务院于1956年决定交通大学内迁西安。随后交大全体师生在校长彭康率领下,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踊跃承担历史使命,全校行政机构与大多数专业科系师生、全校所有档案文献、历史典藏均全部迁往古都西安新校址。
  1956年~1959年之间,交通大学以西安为本部,上海徐家汇老校区仅保留少数不便内迁的专业,作为交通大学上海部分而运作。
  1959年,为支援西安、上海两地的建设需要,国务院决定交通大学西安本部与上海分部分开单独建校。
  1959年,交通大学西安本部正式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并同时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
  2000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西安医科大学、陕西财经学院与西安交通大学实现合并。
  1.自正式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之时即为全国首批16所重点高校之一。[1959年5月17日确定的16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农业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医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第一医学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
  2.“七五”、“八五”期间国家重点建设的5所高校之一(北大、清华、复旦、上海交大、西安交大)。
  3.1984年首批设立研究生院。1992年确立为首批14所副部级大学之一。
  4.1995年12月首批入选“211工程”的7所高校之一(北大、清华、复旦、上海交大、西安交大、浙大、南京大学)[“九五”时期启动]。
  5. 1999年9月首批入选“985工程”的9所高校之一(北大、清华、复旦、上海交大、西安交大、浙大、南京大学、中科大、哈工大),同时被确立为国家中西部地区唯一一所以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为目标的学校[“十五”时期启动]。

  6. 2006年9月首批入选“111计划”的8所高校之一(北大、清华、复旦、上海交大、西安交大、浙大、南京大学、吉大)[“十一五”时期启动] 。

【交大校训】  编辑本段回目录

校训是学校规定的符合本校办学宗旨、对师生有指导意义的关键词语。从学校档案馆珍藏的现有校史文献可知,学校自1896年创办以来,校训的词语曾有过多次更动,存在着某些差别。但这些校训在思想内容上具有一定的继承性、连贯性。


 

  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

  1909年(宣统元年),学校颁布校训及其解释,校训为四个字,即:勤,俭,敬,信

  1925年11月,柴骋陆先生在《南洋旬刊》上撰文认为,如果1897年(光绪23年)南洋公学师范院院歌--《警醒歌》可作为学校校歌的话,那么1897年南洋公学外院的《四勉歌》作为"校训亦无不可"。《四勉歌》分为四唱段,关键词语是:和厚,肃静,勤奋,整洁

  1933年4月9日,交大三日刊社出版《国立交通大学工业铁道展览会特刊》(第11号)。在有关这次展览会的新闻报道里,提到文治堂讲坛上悬挂的校训,即:"精勤,敦笃,果毅,忠恕。"与宣统时代的校训在表述上有了差别。遗憾的是,目前尚难确定这则校训是什么时候颁布的。当时,这则校训还写成篆书,铸造在圆形校徽的中央,提醒交大学子永志不忘。

  在1937年6月编印的《交通大学一览》上,人们看到新的校训,即: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将"1933年校训"的4个词语扩充为8个词语,即增添了"求学,励志,力行,任事"4个词语。这8个词语既有独立的思想内涵,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2005年4月4日,西安交通大学决定启用1937年《交通大学一览》公布的校训。

  精勤求学 精勤:指专心勤勉。《后汉书•冯勤传》:"以图议军粮,在事精勤。遂见亲识。"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解》:"郗愔(yin)信道,甚精勤。"求学:求--探索,寻找;学--学问、学业。求学意为探求学问。《朱熹•中庸章句集注》于"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下注中引述"程子曰:五者废其一,非学也。"校训旨在培养学生如何做学问,养成勤奋学习的品行,完善知识结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慎于思考,明辨是非;学无止境,终生不辍;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敦笃励志 敦笃:指敦厚笃实。《左传•成公十三年》:"勤礼莫如致敬,尽力莫如敦笃。"敦厚:诚朴宽厚。《礼记•经解》:"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笃实:纯厚朴实,忠诚老实,踏实实在。《易•大畜》:"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韩愈《独孤府君墓志铭》:"宪公躬孝、践行、笃实,而辩于文。"励志:指集中心思致力于某种事业。班固《白虎通•谏诤》:"励志忘生,为君不避丧生。"《旧唐书•李渤传》:"渤耻其家污,坚苦不仕,励志于文学,隐于嵩山,以读书业文为事。" 校训旨在培养学生具有敦厚诚信的品德,吃苦耐劳、创新、实干的社会责任感,成就大事的志向。

  果毅力行 果毅:指果敢坚毅。《书•泰誓下》:"尔众士,其尚迪果毅,以登乃辟。"孔颖达疏:"果为果敢,毅为强决……

  皆言其心不犹豫也。"力行:一是指竭力而行。孔传:"行无法度,竭日不足,故曰力行"。二是指努力实践。《礼记庸》:"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论语》:"言必信,行必果。"信--诚实,言之有实;果--必行。儒家认为笃志力行、专心一意地去实践是与好学、知耻、诚实、守信相连的。校训旨在培养学生果断坚毅、言行一致的品德,包括敢于改革创新,敢于拼搏,敢做敢为,战胜困难,不怕曲折,锲而不舍,扎扎实实,兢兢业业的事业心。

  忠恕任事 忠恕:是儒家伦理道德的基本范畴。忠--尽心为人,尽力为人谋;恕--推己及人,如人之心。《论语•里仁》记载曾子评价孔子时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朱熹《集注》:"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程子曰:以己及物,仁也;推己及物,恕也,违道不远是也。"忠恕是以待自己的态度对待人,是"仁"的具体运用,作为贯通孔子学说的核心内容,忠恕成为儒家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一。任事:有多种解释,与校训贴切的解释有二:一是称职,胜任所担当的职责;二是顶事、顶用。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造酒法:用黍米。曲一斗,杀米一石。秫米令酒薄,不任事。"石声汉注:"任事,顶事。"

  校训旨在培养学生具有坦荡胸怀,尽心为人、仁者爱人的品德,具有自信心、责任心、竞争力、团队合作精神,树立为"民族得中兴"的人生观、价值观,以"为世界之光(为世界添光彩)"的业绩来证明自己能够胜任各种挑战性的工作。

  若从时间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可以看出,1933年校训"精勤,敦笃,果毅,忠恕"立足于教导"如何做人"。

  1937年校训在继承1933年校训"如何做人"的基础上,提出"求学,励志,力行,任事",增添了"如何做事"的内容。

  用稍后公布的《校歌》来注释《校训》,就是要求作为一名交大人,做人永远要谦虚勤勉,忠诚老实,果敢坚毅,宽厚爱人,心理健康,掌握与人相处的艺术;做事要永远"求学"不止,追求"真理之花"、"性灵泉源",炼就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通过不断积累"实学"来"培国本";要以"民族得中兴"、"为世界之光"的远大目标来"励志",既有世界眼光、国际意识,又能辨别是非,保护和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保持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要以"青年之模楷"、"鼓舞群伦(群伦:同类)"、"英俊济跄,经营四方"的理念,在科学、艺术、实业等领域,以实干、苦干、巧干的优异业绩来身体"力行"与"任事"。

 

【校歌徽旗】编辑本段回目录

  校歌

  2005年4月4日,西安交通大学决定启用校歌。这次启用的校歌,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歌词与曲谱保留了原貌。这反映了当代交大人充分肯定这首校歌的思想境界与文化价值,尊重历史,继往开来的务实态度。

  歌词分为两段:

  为世界之光

  “美哉吾校,真理之花,青年之模楷,邦国之荣华,

  校旗飘扬,与日俱长,为世界之光,为世界之光。

  美哉吾校,鼓舞群伦,启发我睿智,激励我热忱,

  英俊济跄,经营四方,为世界之光,为世界之光。”

  “美哉吾校,性灵泉源,科学之奥府,艺术之林园,

  实业扩张,进步无疆,为世界之光,为世界之光。

  美哉吾校,灿烂文明,实学培国本,民族得中兴,

  宇土茫茫,山高水长,为世界之光,为世界之光。”

  《校歌》的主题思想可概括为三点:

  (1)交大以培养追求真理、振兴国家的优秀青年为教育目标,要求交大学子能担负起鼓舞同类(群伦:同类),启发民族睿智的责任,激励热忱,英俊济跄(济跄:仪容敬慎貌。语出《诗经•小雅•鼓钟》:"济济跄跄,絜尔牛羊。"),经营四方,为推动世界文明而大放异彩;

  (2)交大以振兴中国的科学、艺术、实业为办学方向,旨在成为民族性灵的泉源、原始创新的基地,依靠"实学"或厚重的专业知识来夯实国家的基础,复兴中华民族,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而大放异彩;

  (3)一代代交大学子,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以母校为美,以母校为荣,校旗飘扬,山高水长(比喻品格高洁,流传久远),交大历史与交大传统将与日俱长,进步无疆。无疑,以上思想与我国当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是一致的。

  《校歌》的曲作者--萧友梅(1884~1940),字思鹤,广东中山(原香山)县人。他是我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作曲家。1927年与蔡元培等人在上海创办中国第一所专业音乐学院--上海国立音乐学院,任教务主任。他致力于音乐教育事业,为创立和发展中国近代专业音乐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生前还创作了许多表达爱国思想的歌曲,其论著已辑成《萧友梅音乐集》。

  公布《校歌》时只署名作曲者而缺失作词者,显然另有隐情。分析零星文献,《校歌》的歌词很可能出自该校国文系主任陈柱之手。因为同期由萧友梅作曲、陈柱作词的《上海市吴淞中学校歌》,其歌词与该校《校歌》有惊人的类似之处。《上海市吴淞中学校歌》的歌词是:"江海之旁,城镇之乡,黉(hong)宇峨峨,多士跄跄,几经变乱,终焉见臧。永矢勿懈,为我校之光,为学术之光,为民族之光……"可见,两首校歌的韵脚相同,歌词均以四字句见长,而"为世界之光"与"为民族之光"句式相似,前者以贡献全人类为己任,更符合一所知名大学的实际地位。陈柱,字柱尊,广西北流人,是著名的国学家。他1912年毕业于南洋大学堂(即交通大学前身)附属中学,是唐文治的得意门生,稍后肄业于交通大学电机科,1929年任交大预科国文教员,1930~1939年担任交大国文系主任、教授,为南社社员。陈柱以诗词擅长在我校各种刊物及校外报刊上经常发表诗词作品,时常与名人唱和,为他人诗集撰写序跋,著有《待焚文稿》一集、二集等,国内颇具影响。

  在校歌的鼓舞下,交大坚韧不拔地履行着"鼓舞群伦"、"灿烂文明"、"英俊济跄,经营四方"、"实学培国本,民族得中兴"、"为世界之光"的神圣职责。交大学子以校歌中"青年之模楷,邦国之荣华"为鞭策,努力实践着自己的宏伟理想与抱负。"美哉吾校",也深得历届校友的认同、爱戴与呵护,1943年9月,交通大学同学会通过响应"为母校献金运动",纷纷慷慨解囊,共捐款689700余元,远远超过了原定筹款40万元的目标。值得一提是,台湾新竹交通大学的校歌迄今沿用萧友梅的曲谱,而歌词作了较大的改动,其歌词是:"美哉中华,诞育异葩,吾校启新运,灿烂若朝霞,济济跄跄,沪渝平唐,为经世之学,夺天工之长。开物成务,播化明伦,乘桴兴宝岛,击楫复神京,作教上庠,理工管航,为经世之学,夺天工之长。"歌词除"为经世之学,夺天工之长"包含攀登科学高峰的寓意外,"美哉吾校"改为"美哉中华",内涵了一个中国的宗旨,而"沪渝平唐",其中"沪"指"沪校","渝"即抗战时以"渝校"为交通大学本部,"平"指北平(京)学校,亦可兼指抗战时迁至贵州平越的交通大学分

  校(主要由唐院、平院组成),"唐"指唐山学校,四个字概括了交通大学分分合合、颠沛流离、饱经沧桑的校史沿革。惟愿台湾校友,能够化"击楫复神京"为凝聚力,两岸携手,变干戈为玉帛,为促进与实现中国的完全统一作出积极的贡献。

  记住历史是为了启迪未来。《校歌》是学校文化精髓的集中体现,是学校优良传统与办学特色的象征。2005年全球隆重纪念反法西斯战争与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也是我校110周年校庆的前夕,学校决定启用抗日战争时期的《校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就像国歌仍沿用义勇军进行曲一样。让我们永存忧患意识,自强不息,励精图治,高唱《校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世界之光,向着创建世界知名大学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校徽

  历史1926年1月23日,凌鸿勋校长通告公布校徽。云:“为通告事,校徽所以表扬学校性质,与精神关系至重。上年以本校校徽,丞应明定,曾经征求式样,并交由教务会议推定委员会审查。兹经参照原式,重行制定,合丞公布,作为本校校徽。下学期起,一律采用,特此通告。”当年2月5日,校徽呈部备案获准。至今校徽图案基本未变。校徽意义校徽图案中心为铁砧、铁锤,砧上置中西书籍若干册,表示工程教育工读并用之意;砧座有阿拉伯数码1896四字,表示本校创办之年份。砧外为齿轮,外框像车轮,皆寓工程与交通之意。校徽应用在校徽图形直径60厘米以下的应用中,使用18齿和24齿的图形标准;在校徽图形直径60厘米以上的应用。


 

  校旗

  2005年10月,学校确定了西安交通大学中、英文校旗样式。校旗中部为乳白色,象征知识殿堂的圣洁;学校名称及校旗上部、下部为蓝色,象征科学知识如浩瀚深邃的海洋,并寓意学校创建于东海之滨--上海;校徽为代表金属色泽的黄色,象征百年交大传承中华文明之光和现代科技之光,不断创造着辉煌,并寓意学校迁校至黄土高原之川古都西安。

 

【教育特色】编辑本段回目录

  学校设有19个学院(部)和3个临床教学医院。西安交通大学建校110余年来,经过几代人的辛勤耕耘,形成了兴学强国、艰苦创业、崇德尚实、严谨治学的优良

传统和爱国爱校、饮水思源的品格,坚持“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的办学特色,不断开拓创新,精勤育人。近年来,学校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实现了办学模式的全方位改革,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学校积极推进基于通识教育、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2+4+X”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新模式,实现从知识传授型向探索研究型教育的转变。

  2007年,学校创办“钱学森实验班”,因材施教,培养拔尖人才;创办“宗濂实验班”,探索符合医学教育规律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实行“书院制”教育,把中国的传统教育精神和现代的“大学之道”融入其中,营造育人新环境。迁校50余年来,西安交通大学为国家输送了大批的各类专门人才,毕业生在社会各界享有良好的声誉。学校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全校有各类学生社团组织一百余个。

  2001年9月,第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在我校成功举行。2002年5月,在英国伦敦举行的国际英语演讲比赛中,我校代表荣获“非英语

国家”选手一等奖;2004年参加“飞豹杯”全国首届空中机器人大赛,荣获固定翼组冠军;2005年参加全国首届学生艺术展活动,获得金奖;在全国第三届“爱迪生杯”技术创新竞赛中获得一等奖2名,连续三年总成绩第一;2006年在全国第五届“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中夺得金奖;2006年和2007年学生机器人队连续两年获得CCTV杯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电视大赛冠军,2007年又在河内举办的国际大赛中夺冠,这是中国首次在此项赛事中获得冠军。2007年在第十届“挑战杯”飞利浦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特等奖。

与“西安交通大学,社会历史”相关的词条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西安交通大学 社会历史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您希望联系哪位客服?(单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