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物质的理化常数: 中文名称 碳化铝 英文名称 aluminium Carbide 别 名 三碳化四铝 分子式 Al4C3 外观与性状 黄色或绿灰色结[阅读全文]
摘要: 中文名称:氮化钛 英文名称:titanium nitride 密度:5.43 熔点(℃):2950 性状:有二氮化二钛(Ti2N2)和四氮化三钛(Ti3N4)两种。二氮化二钛为黄色固体。溶于[阅读全文]
摘要: 中文名称:氮化铝 拼音:dàn huà lǚ 英文名称:alumin(i)um nitride 氮化铝分子式:AlN 分子量:40.99 密度:3.235g/cm3 说明:AlN是原子晶[阅读全文]
摘要: 化学名称:氢氧化镁 分 子 式:Mg(OH)2 分子量: 58.32 英文名: Magnesium hydroxide 物理性质:无色六方柱晶体,密度2.36,不溶于水 化学性质: 在35[阅读全文]
摘要:二氧化硅概述 SiO2又称硅石。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如石英、石英砂等。白色或无色,含铁量较高的是淡黄色。密度2.2 ~2.66.熔点1670℃(鳞石英);1710℃(方石英)。沸点2230℃,相对介电常[阅读全文]
摘要: 诺贝尔博物馆里的富勒烯模型球碳,原名富勒烯(Fullerene,又译作福乐烯),又名巴基球或巴克球(Buckyball),是于1985年发现的继金刚石和石墨之后碳元素的第三种晶体形态,又一类碳的同素[阅读全文]
摘要: 卡拜(Carbyne)是拥有三个自由电子的电中性单价碳活性中间体HC及其衍生物(如EtO2C-C)的统称。卡拜可通过很多方法获得。它可以短寿命的活性中间体存在于气相中。 卡拜可以与金属离子结合形成[阅读全文]
摘要: 刚玉是一种由氧化铝(Al2O3)的结晶形成的宝石。掺有金属铬的刚玉颜色鲜红,一般称之为红宝石;而蓝色或没有色的刚玉,普遍都会被归入蓝宝石的类别。 刚玉在摩氏硬度表中位列第9级。比重为4.00,有六[阅读全文]
摘要: 超硬材料(Superhard Material)是指硬度特别高的材料,可分为天然以及人造两种,前者主要包括天然的钻石(金刚石),后者则包括人造聚晶金刚石(PCD)、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CVDD),以[阅读全文]
摘要: 超导临界温度(Superconductor critical temperature): 这是超导体从正常态转变为超导态(0电阻)时的温度。实际上也就是把Cooper电子解体开来的温度。对于转变[阅读全文]
摘要:临界温度 英文名:Critical temperature (1)定义或解释 ①物质处于临界状态时的温度。 ②物质以液态形式出现的最高温度。 ③温度不超过某一数值,对气体进行加压,可以使气体液[阅读全文]
摘要: 20世纪60年代,材料王国里出现了能储存氢的金属和合金,统称为储氢合金(hydrogen storage metal),这些金属或合金具有很强的捕捉氢的能力,它可以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氢分子在[阅读全文]
摘要: 在纳米材料的研究还没有热起来的时候,纳米晶被称为微晶,例如,微晶硅或氢化微晶硅,对结晶相的比例大小未加区分。 现在,人们将结晶相体积比低于45%的纳米材料称作微晶,比例较高的材料称作纳米晶。[阅读全文]
摘要: 准晶是具有准周期平移格子构造的固体,其中的原子常呈定向有序排列,但不作周期性平移重复,其对称要素包含与晶体空间格子不相容的对称(如5次对称轴)。 直至20世纪80年代,人们把固体材料分为两大类,一[阅读全文]
摘要: metal matrix composite 以金属或合金为基体,并以纤维、晶须、颗粒等为增强体的复合材料。按所用的基体金属的不同,使用温度范围为350~120℃。其特点在力学方面为横向及剪切强[阅读全文]
摘要: X光吸收光谱(X-ray absorption spectroscopy,XAS)是目前广泛应用于取得气态、分子及凝体中,目标原子之区域(原子尺度)结构资讯及电子状态的一种技术。光源 X光吸收光谱[阅读全文]
摘要: 包申格效应(Bauschinger effect,又译包辛格效应或包兴格效应)是某些塑性材料的一种力学性质,表现为当材料受到某一方向的载荷作用(如拉伸)进入塑性变形阶段后,若接着施加相反方向的载荷([阅读全文]
摘要: 张孝文,教授。浙江宁波人。195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制造系。历任清华大学副教授、教授、化学与化工系主任、理学院副院长、副校长。从事陶瓷材料的显微结构及其表征方法、电子陶瓷的缺陷化学的研究,在铁电畴[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