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商务会员钢材特钢不锈炉料铁矿废钢煤焦铁合金有色化工水泥财经指数人才会展钢厂海外研究统计数据手机期货论坛百科搜索导航短信English
登录 注册

按字母顺序浏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热门关键字: 螺纹钢 铁矿石 电炉 炼钢 合金钢 转炉 结构钢
钢铁百科 - 钢之家

张温发表评论(0)编辑词条

张温
张温
张温(吴国),[公元一九三年至二三0年]字惠恕,吴郡人。生于汉献帝初平四年,卒于吴黄龙二年,年三十八岁。年少的时候就有很好的品行和修养,容貌非常的伟岸。把钱财看得很轻而很重视士族,在州郡名声显赫。官至太子太傅。曾经出使蜀国,称赞他很有才华。回来以后他夸赞蜀国的政治,又因为他名声太大,以致于孙权想找机会中伤他。后来受暨艳事件牵连被罢官,六年后病死。有文集六卷,(《唐书经籍志》作五卷,此依《隋书》)传于世。

注:正史的记载和是小说《三国演义》对张温的记载是有很大出入的,要注意区分。

目录

[显示全部]

张温编辑本段回目录

字:惠恕

容貌:容貌奇伟

籍贯:扬州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

官职:辅义中郎将

家庭成员:父张允  兄弟姐妹 张祗张白

相关人物:孙权 刘基 顾雍 张昭 虞俊 诸葛亮 暨艳 徐彪 骆统

曾效力过的势力:吴

人物概况编辑本段回目录

张温
张温
(一)、历史概况

吴辅义中郎将。父允,以轻财重士,名显州郡,为孙权东曹掾,卒。温少脩节操,容貌奇伟。权闻之,以问公卿曰:“温当今与谁为比?”大司农刘基以全琮比之。太常顾雍以为温当今无辈。徵到延见,文辞占对,观者倾竦,权改容加礼。罢出,张昭执其手曰:“老夫讬意,君宜明之。”拜议郎、选曹尚书,徙太子太傅,甚见信重。时年三十二,以辅义中郎将使蜀。蜀亦甚贵其才。后权既阴衔温称美蜀政,又嫌其声名大盛,众庶炫惑,恐终不为己用,思有以中伤之,会暨艳事起,遂因此发举。骆统上表求赦,不准。后六年,温病卒。二弟祗、白,亦有才名,与温俱废。

(二)、演义概况

吴中郎将。蜀遣邓芝通好东吴,吴遣温为使答礼。后主聚文武于丹墀,令邓芝、张温入。温自以为得志,昂然上殿,见后主施礼。诸葛亮设宴招待,酒至半酣,张温喜笑自若,颇有傲慢之意。后秦宓大醉而入,温欲以才学难之,反被宓驳得无语,因而服之。

秦宓巧答张温编辑本段回目录

张温秦宓辨天
秦宓辨天
三国时,蜀国国主刘备死后,吴、蜀两国重新修好,二度结盟。于是孙权派中郎将张温入蜀出使。张温素以能言善辩著称,自号为“吴国第一嘴”。他入蜀后,自以为才气无双,伶牙无二,态度十分傲慢。在诸葛亮为他举行的饯行宴会上,他当众羞辱蜀国学士秦宓,说秦宓“名称学士,而心中未曾‘学事’”。秦宓不卑不亢回敬:“先生差矣,本人天文地理、古今兴废、三教九流、诸子百家无所不能。”

张温认为秦宓吹牛,便提出一些怪癖荒诞问题为难秦宓。张温说:“先生既然夸下海口,说自己天文地理无所不知,那就让我以‘天’为题来请教你吧!”说完,便问:“天有头吗?”秦宓知他要让自己难堪,但凭自己渊博学识,自不肯让他难倒。于是便答:“有头。”张温又笑问:“你说天有头,那头在哪一方?”秦宓说:“在西方。《诗经·大雅·皇矣》篇中说:上帝‘乃眷西顾’,据此推论天的头在西方。”张温接着又问:“天有耳吗?”秦宓说:“上天居高而听低。《诗经·小雅·鹤鸣》篇说:‘鹤鸣于九泉,声闻于天。’天若是没有耳朵怎么能听见鹤叫?”张温又问:“天有脚吗?”秦宓说:“有脚。《诗经·小雅·白华》篇说:‘天步艰难’。没有脚怎么能行步?”张温又问:“天有姓吗?”秦宓说:“怎么能没有姓!”张温说:“姓什么?”秦宓回答说:“姓刘。”张温显出惊讶之色问:“你怎么知道的?”秦宓说:“天子姓刘,据此知道。”张温见这些问题没难倒秦宓,就又突然问道:“太阳是出在东方吧?”秦宓答道:“太阳是出在东方,可到西方就落下去了。”张温见没难倒秦宓,红着脸不再作声了。

张温秦宓
秦宓
这场论辩,张温歪问,秦宓歪答。不仅将《诗经》中涉及“天”的句子信手拈来,而且寸步不让,抢占主动地位。当张温问及“天姓什么”的时候,他当即答“姓刘”,“天子姓刘,据此知道。”这看似谈“天”,实际是抬高蜀国的地位,因蜀国皇帝是刘姓。这就等于明着告诉张温,只有我们蜀主才是主宰天下的王,你还威风什么?然而,张温也非等闲之辈,他的“太阳出自东方”一问,其实也是贬低蜀国。因为吴国居东,蜀国位西。不料,秦宓反唇相讥:“虽然出自东方,可到西方就落下去了。”这场论辩以张温的失败、秦宓的胜利而告终,秦宓以雄辩的口才、渊博的知识,灭了对方的威风,长了本国志气,也为后世留下一段佳话。

张温、暨艳事件浅析编辑本段回目录

张温,吴郡吴县人,父允,以轻财重士,名显州郡,为孙权东曹椽。温少修节操,“英才卓跞冠群”。孙权闻之,问公卿曰:“温当今与谁为比?”大臣顾雍以为“温当今无辈”。孙权“征到延见,文辞占对,观者倾竦,权改容加礼……拜议郎、选曹尚书,徙太子太傅,甚见信重”。吴主孙权黄武三年(224年),张温年三十二时,以辅义中郎将使蜀,权谓温曰:“卿不宜远出,恐诸葛孔明不知吾所以与曹氏通意,故屈卿行。”温到蜀后,“蜀甚贵其才”。连随员殷礼都受到诸葛亮的器重。诸葛亮还同温“结金兰之好”。可是,从这时起,孙权对张温的看法却急遽变坏,“权既阴衔温称美蜀政,又嫌其声名大盛,众庶炫惑,恐终不为己用,思有以中伤之”。恰好这时,发生了暨艳试图改革选官中一些弊病的事件。事件的原由是:张温推荐吴郡人暨艳为选曹郎,至尚书,担任选用官吏的要职。暨艳为人狷直自负,不肯随俗浮沉,喜为清议,品评人物,企图改革当时选用人才不分贤愚、徇私舞弊、清浊混淆的种种恶习,于是“弹射百僚,核选三署,率皆贬高就下,降损数等,其守故者,十未能一,其居位贪鄙、志节汗卑者,皆以为军吏,置营府以处之”。结果招致了许多人的反对,他们用各种手法在孙权面前告状,“竞言艳及选曹郎涂彪,专用私情,爱憎不由公理。艳、彪皆坐自杀”。

张温《三国志》
《三国志》
由于暨艳是张温推荐的,所以案件成为孙权加罪于张温的借口。孙权以“温宿与艳、彪同意,数交书疏”为理由,将温下狱。孙权还下令说:

昔令召张温,虚己待之,既至显授,有过旧臣,何图凶醜,专挟异心……艳所进退,皆温所为头角,更相表裹,共为腹背,非温之党,即就疵瑕,为之生论……专衒贾国恩,为己形势,揆其奸心,无所不为。不忍暴于市朝,今斥还本郡,以给厮吏,呜呼温也,免罪为幸!

将军骆统对孙权这样处理张温,颇为不平,上表为温申理,把孙权所加给张温的罪名,一一辨驳。做为一个大臣,在专制君主面前陈述自己的意见,自然不敢虚妄,何况骆统是德才兼备的人呢?我们可以相信骆统的辨驳有其根据,而孙权所怪罪张温的事则是占不住脚的。据《张温传》注引《会稽典录》言:“诸葛亮初闻温败,未知其故,思之数日,曰:‘吾已得之矣,其人于清浊太明,善恶太分’”。陈寿在《张温传》评曰:“张温才藻俊茂,而智防未备,用致艰患”。可见张温的失败,并非他做的不对,只缘他敢同不良现象作斗争,所以引起了力量大、人数多的保守派的反对。至于暨艳锐意改革的失败,也是同样情况。当暨艳不计个人得失,毅然要沙汰贪鄙时,著名大臣陆逊、朱据、陆瑁等都曾劝阻,认为事情办不通,且会招致祸患。陆逊等是从改革是否可能和个人利益两方面考虑。暨艳则只从刷新政风考虑,而不顾个人安危得失。所以张、暨的失败只能说明:(1)孙权统治集团暮气已深,虽志于改革之士亦无法有为;(2)《三国志》卷55《陈表传》言:“后艳遇罪,时人咸自营护,信厚言薄,表独不然,士以此重之”。可知暨艳不仅不是坏人,并且还为正人君子所同情;(3)张温、暨艳之遇祸,再次说明到了孙权统治的后期,孙权在用人方面的优点已逐渐由缺点所代替。

历史评价:编辑本段回目录

张温《三国志》
《三国志》
孙权:“昔令召张温,虚己待之,既至显授,有过旧臣,何图凶丑,专挟异心。”

骆统:“温虽智非从横,武非虓虎,然其弘雅之素,英秀之德,文章之采,论议之辨,卓跞冠群,炜晔曜世,世人未有及之者也。”

虞俊:“惠恕才多智少,华而不实。”

诸葛亮:“其人於清浊太明,善恶太分。”

裴松之:“臣松之以为庄周云“名者公器也,不可以多取”,张温之废,岂其取名之多乎!多之为弊,古贤既知之矣。是以远见之士,退藏於密,不使名浮於德,不以华伤其实,既不能被褐韫宝,挫廉逃誉,使才映一世,声盖人上,冲用之道,庸可暂替!温则反之,能无败乎?权既疾温名盛,而骆统方骤言其美,至云“卓跞冠群,炜晔曜世,世人未有及之者也”。斯何异燎之方盛,又捴膏以炽之哉!”

《三国志·张温传》:“张温才藻俊茂,而智防未备,用致艰患。”

相关词条编辑本段回目录

相关资料编辑本段回目录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张温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您希望联系哪位客服?(单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