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商务会员钢材特钢不锈炉料铁矿废钢煤焦铁合金有色化工水泥财经指数人才会展钢厂海外研究统计数据手机期货论坛百科搜索导航短信English
登录 注册

按字母顺序浏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热门关键字: 螺纹钢 铁矿石 电炉 炼钢 合金钢 转炉 结构钢
钢铁百科 - 钢之家

全琮发表评论(0)编辑词条

全琮
全琮
全琮(?—249),字子璜,三国钱唐(今杭州)人。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全琮是个十分次要的人物,很难引起读者的视线。事实上只要史料上有记载的三国人物都不简单,全琮出身于官宦世家,重士轻财,在江东很有名气。后来又参与策划了很多有名的战役,他不仅仅是一个将才,执政的能力也很强,把管辖的区域治理得很好。可以说全琮是一个文武全才

目录

[显示全部]

演义概况编辑本段回目录

全琮,字子璜。于演义中第九十六回登场。其时魏都督曹休意欲攻打东吴,鄱阳太守周鲂暗陈七事,诈降魏国,要诱战曹休。孙权陆逊为大将,命其接应周鲂,就行其计。全琮时任绥南将军,陆逊保其为军中右都督,助破曹休。后曹休果中周鲂之计,全琮引军抄到魏寨后方,撞入薛乔阵里,大败薛乔;魏兵大损,奔回本寨。全琮又与朱桓随后掩杀,成就大功。全氏一族,于东吴是亲贵重臣。全琮子全怿全端等,奉命救诸葛诞于寿春,却出城降魏;同宗全尚欲为主除凶,却反为孙綝所灭。

全琮生平编辑本段回目录

全琮《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全琮(?—249),字子璜,三国钱唐(今杭州)人。孙权为车骑将军时,以琮父柔为长史,任桂阳太守。一次,全柔派全琮携米数千斛到吴地出售,琮全部散发一空,救济贫民。柔大怒,琮说:我以为市易并非急事,而士大夫有燃眉之急,所以不及启报就赈济散给了。柔顿感惊异。当时中州士人避乱江南,依附全琮者达数百人。琮竭尽家资给予救济,共享有无,因此名闻遐迩。后,孙权命琮为奋威校尉,授兵数千,征讨山越。琮招募精兵万余,出屯牛渚,因功升偏将军。建安二十四年(219),以上表献策擒关羽、破襄樊功,封阳华亭侯。黄初元年(220),琮伏击魏军于洞口,杀其将尹卢,以功迁绥南将军,进封为钱唐侯。四年,领九江太守。七年,琮与辅国将军陆逊联合击败曹休军于石亭。当时,丹阳、吴、会稽郡山民起事,攻克属县,孙权分三郡险地,设置东安郡,治富春(今富阳),命全琮为太守。在任期间,赏罚分明,招诱降附,得万余人,境内遂安。黄龙元年(229),迁卫将军、右护军、徐州牧。嘉禾二年(233),率步骑兵5万出征六安,百姓逃散,部下有分兵追捕以邀功请赏之议,被琮拒绝。赤乌九年(246),迁右大司马、左军师。十二年卒。

详述编辑本段回目录

【公元219年】东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

刘备部将关羽进围樊城、襄阳,全琮便上疏奏议讨伐关羽之计,但当时孙权已与吕蒙暗议袭取荆州,唯恐事泄,因此对全琮之表寝而不答。后擒关羽,孙权置酒宴于公安,向全琮说道:「你先前曾有言及此,孤虽不相答,但今日之捷,亦是你的功劳。」于是封全琮为阳华亭侯。

【公元222年】吴大帝黄武元年

魏国使曹休领舟军大出洞口,孙权使吕范督诸将相拒,两阵军营相望。敌方数次以轻船钞击,因此全琮常带甲仗兵,伺候不休。不久,敌兵数千人出于江中,全琮与徐盛击破之,杀魏将尹卢,枭其首。全琮迁为绥南将军,进封钱唐侯。

全琮三国形势图
三国形势图
【公元225年】吴大帝黄武四年

全琮假节领九江太守。

【公元228年】吴大帝黄武七年

孙权到皖城,使全琮与辅国将军陆逊合击曹休,破之于石亭。其时丹杨、吴郡、会稽的山民复为寇贼,攻没属县,全琮时治富春,孙权遂分三郡险地为东安郡,以全琮领太守。全琮至时,明于赏罚,招诱降附,数年中,共收得万余人。孙权于是召全琮回牛渚,罢东安郡。《江表传》曰:「琮还,经过钱唐,修祭坟墓,麾幢节盖,曜于旧里,请会邑人平生知旧、宗族六亲,施散惠与,千有余万,本土以为荣。」

【公元229年】吴大帝黄龙元年

全琮后迁卫将军、左护军、徐州牧,尚公主孙鲁班。《吴书》曰:「全琮为将十分勇决,当敌临难,奋不顾身。及作督帅时,有威严持重,每次御军,常任用计策,不好营小利。」《江表传》曰:「孙权使子孙注销征,既已出军,至于安乐,群臣莫敢谏。全琮密表道:『古来太子未尝偏征,从队时称为抚军,防守时称为监国。如今太子东出,已违古制,臣窃忧疑。』孙权即从之,命孙登回军,自此人皆称全琮有大臣之节。」

【公元233年】吴大帝嘉禾二年

全琮督步骑五万征六安,六安人民皆四处散走,诸将欲分兵捕擒。全琮道:「所为乘危以侥幸,举不百全,这不是国家的大体。如今分兵捕民,得失相半,岂可谓全呢?纵有所获,亦不足以弱化敌人而副于国家威望。如或有甚差池,亏损非小,与其获罪,我宁愿以身受之,也不敢侥功以负国。」

【公元234年】吴大帝嘉禾三年

孙权与蜀国约期举兵,孙权自向新城,全琮与朱然各受斧钺,为左右督。后因吏士疾病,故未攻而退。

【公元237年】吴大帝嘉禾六年

冬十月,卫将军全琮袭六安,不能克。魏庐江主簿吕习自请入降吴军,意欲开门为内应。全琮与朱桓俱陈兵相迎。吕习既至,其计败露,吴军亦引还。其时全琮为督,孙权又令偏将军胡综宣传诏命,参与军事。全琮以为大军出而无所获,议欲部令诸将,要进行掩袭。朱桓乃往见全琮,问此行之意,竟尔发怒,要与全琮计较。全琮欲自解,便说:「主上令胡综为督,胡综意以为应该如此。」朱桓愈加恚恨。

【公元239年】吴大帝赤乌二年

周瑜次子周胤先以罪过徙至庐陵郡。诸葛瑾步骘连名上疏,全琮及朱然俱上言陈乞,求免周胤,孙权许其请,然而周胤已经病死。全琮又表用周瑜兄长之孙周护为将。孙权以周护为人「性行危险」,不肯任用。

【公元240年】吴大帝赤乌三年

全琮时为大都督,与魏将王凌战于芍陂,形势不利,魏兵乘胜陷没五营将秦晃(秦儿)军,顾谭顾承与张休本俱北征寿春,见魏军陷阵,便奋击之。顾承与张休遂遏止住魏师。时全琮群子全绪、全端亦并为将,见敌军停下,便进而追击,王凌军遂退。论功行赏,朝廷以为驻敌之功大,退敌之功小,于是张休、顾承并为杂号将军,而全绪、全端等人只为偏裨而已。全琮、全寄父子殊恨。《吴录》曰:全琮父子屡言芍陂之役中,是典军陈恂伪增张休、顾承之功,而张、顾二人又与陈恂通情。结果张休、顾承遭徙。

全琮
全琮
【公元241年】吴大帝赤乌四年

夏四月,卫将军全琮起兵攻淮南芍陂,烧安城邸阁,收其人民。

【公元246年】吴大帝赤乌九年

全琮迁右大司马、左军师。为人恭顺,善于承颜纳规,言辞未尝忤人之怒。初时,孙权将欲遣军围珠崖及夷州,先以之问全琮,全琮道:「以圣朝之威,何向而不克?然而殊方异域,隔绝障海,水土气毒,自古皆有,兵入民出之间,必易生疾病,转相传染,去的人但惧不能反,军获又何能多致呢?要亏损江岸之兵,以求得万一之微利,愚臣有所不安。」孙权不听。结果军行经年,士众疾疫死者十有八九,孙权为此深感后悔。后来孙权言及此事,全琮便道:「当是之时,群臣有不谏者,臣以为其人不忠。」全琮既见亲重,宗族子弟亦并蒙宠贵,赐累千金,虽然如此,全琮却仍然谦虚接士,貌无骄色。

【公元249年】吴大帝赤乌十二年

全琮逝世(《吴主传》云琮十年卒),其子全怿嗣任。全怿袭业领兵,奉命救诸葛诞于寿春,却出城先降,魏以全怿为平东将军,封临湘侯。全怿兄子全祎全仪全静等亦降魏,皆历郡守列侯。

历史评价编辑本段回目录

全琮《三国志》
《三国志》
庞统谓全琮曰:「卿好施慕名,有似汝南樊子昭。虽智力不多,亦一时之佳也。」(《三国志蜀书七庞统传》)

「全琮有当世之才,贵重于时,然不检奸子,获讥毁名云。」(《三国志吴书十五贺全吕周钟离传》)

裴松之曰:「琮辄散父财,诚非子道,然士类县命,忧在朝夕,权其轻重,以先人急,斯亦冯暖市义、汲黯振救之类。」(《三国志吴书十五全琮传》裴注)

「琮为将甚勇决,当敌临难,奋不顾身。及作督帅,养威持重,每御军,常任计策,不营小利。」(《三国志吴书十五全琮传》引《吴书》)

孙登临终疏曰:「诸葛瑾、步骘、朱然、全琮……忠于为国,通达治体。」(《三国志吴书十四孙登传》)

相关词条编辑本段回目录

相关资料编辑本段回目录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全琮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您希望联系哪位客服?(单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