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商务会员钢材特钢不锈炉料铁矿废钢煤焦铁合金有色化工水泥财经指数人才会展钢厂海外研究统计数据手机期货论坛百科搜索导航短信English
登录 注册

按字母顺序浏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热门关键字: 螺纹钢 铁矿石 电炉 炼钢 合金钢 转炉 结构钢
钢铁百科 - 钢之家

美国入侵巴拿马发表评论(0)编辑词条

美国入侵巴拿马
1989年12月至1990年2月,美国为保住在巴拿马运河的既得利益,对小国巴拿马发动了一场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按照1977年美巴签署的新运河条约,到1999年12月31日,被美国统治了96年的巴拿马运河区,将完全交由巴拿马管理。1989年12月,美国以迅雷不及掩耳的突然袭击,侵占了位于中美洲的巴拿马共和国,使这个只有200万人口、面积不足8万平方公里的小国遭到一场空前的大灾难。

目录

[显示全部]

起因编辑本段回目录

美国入侵巴拿马
美国入侵巴拿马
美国入侵巴拿马,归根结底是为了保住巴拿马运河的既得利益。1903年,美国强迫刚刚取得独立的巴拿马签订不平等条约,取得了开凿巴拿马运河的权利,并且永远租借运河和运河区。1914年巴拿马运河建成,使大西洋印度洋之间的航程,缩短了1万多公里。美国一直是运河的主要用户和受益者,每年运河总收入约3亿多美元,绝大部分为美国所得,巴拿马只能得到很少的零头。美国把运河西岸16.1公里范围划为运河区,设立美军南方司令部,不许巴拿马人入内,运河区就成了“国中之国”。几十年来,巴拿马人民不断地为收复巴拿马运河的主权而斗争,经过长期努力,两国终于在1977年签订了新的运河条约,新条约规定,1999年12月31日午时之后,运河完全交由巴拿马管理。从1990年起,运河区管理委员会的主任应由巴拿马人担任,(副主任由美国人担任)。美国的南方司令部也必须同时撤离运河区。对于美国来说,运河是它的生命线,失掉运河的管理权,会给它带来严重的政治、经济和战略后果。因此,美国必然要千方百计保留它在运河和运河区的利益。

美国为了保持在巴拿马运河区的利益,企图扶植一个俯首听命于美国的政权,去取代坚决主张收回运河主权的以铁腕人物诺列加为首的巴拿马现政权。为了迫使诺列加下台,美国政府使用了种种手段,对巴拿马采取了经济制裁、外交诱逼、军事威胁,支持巴拿马国内反对派掀起“倒诺浪潮”。1989年10月3日,巴拿马部分中下级军官发动军事政变失败后,美总统布什批准一项300万美元的拨款,专供中央情报局策动第二次军事政变。与此同时,美国秘密向巴拿马增兵4500人,空运了大量坦克装甲车武装直升机。美国直接入侵巴拿马的企图显露出来了。美国为了遮人耳目,欺骗舆论,处心积虑制造入侵巴拿马的借口。

美国找到的耸人听闻的借口之一,是“打击毒品走私”。毒品走私是80年代以来最容易引起公愤的国际问题。美国指责巴拿马政府首脑诺列加参与了国际毒品走私活动,同哥伦比亚贩毒团伙有牵连。1988年2月,里根政府就通过迈阿密联邦法院大陪审团,以“参与贩毒活动”为名,对诺列加提出正式起诉。这次,把“贩毒犯”“捉拿归案”,就成了出兵的重要的“理由”。美国出兵的另一个借口是为了“自卫”。12月16日晚9时,4名美国军官乘车经过巴拿马国防军司令部所在的大街时,与巴拿马国防军的士兵发生冲突,双方拔枪射击,美海军陆战队的一名军官被打死,巴拿马3人受伤。事发后,美国指责巴拿马挑起事端,巴拿马指责美国人首先开枪。美国的国防部为此发表声明,扬言为了保护“美国人的安全”要进行“自卫”,美国总统布什表示要对巴拿马采劝报复行动”。巴拿马外交部则向美国提出强烈抗议。这样,双方调兵遣将,处于警备状态。一个美国兵被打死这件事,就成了这场战争的导火线

简介编辑本段回目录

美国入侵巴拿马
美国入侵巴拿马
1989年12月,美国为维护其在巴拿马运河区的殖民利益而对巴拿马发动的武装入侵。

1903年,美、巴政府签订开凿和永久租让巴拿马运河区的不平等条约。1914年运河通航后,美完全控制运河区,严重侵犯巴主权和领土完整。为收复运河区,巴拿马人民进行了长期斗争。1977年,美、巴签订新约规定,美国于1999年底将运河区主权归还巴拿马。1983年,M.A.诺列加少将任巴国防军司令后,要求美国提前归还运河区。为此,美多次想除掉诺列加,美巴关系更趋紧张。1989年12月,美、巴在提名运河管理委员会主任问题上再生争端,关系急剧恶化。15日,巴全国民众代表大会任命诺列加为政府首脑。16日,一名美军军官在与巴士兵冲突中丧生,美国随即以此为借口入侵巴拿马。侵巴美军共2.6万人,其中原驻巴美军1.3万人、派遣部队1.3万人,分编成5个特遣队。巴国防军总兵力2.34万人,包括警察、国民警卫队、空降分队、8个轻步兵连和民兵8000人。实际参战约8000人。

1989年12月20日凌晨1时,美F-117隐形轰炸机内华达州托诺帕基地起飞侵入巴领空,轰炸里奥阿托巴军高炮阵地。与此同时,美海军“海豹”小队一部袭击诺列加私人机场,炸毁其座机;另一部袭击诺列加专用船只卫兵并炸沉该船,切断诺列加从空中和海上转移的退路。随后,美军兵分五路向巴拿马各军事要地发动进攻。“红色特遣队”以空降和地面攻击占领巴拿马城附近托里霍斯国际机场,控制帕科拉河大桥;“尖刀特遣队”在炮火、坦克和直升机掩护下,攻占并烧毁巴国防军司令部大楼;“太平洋特遣队”乘20架C-141运输机分两批机降托里霍斯机场,支援“红色特遣队”扼守帕科拉河大桥,以阻止驻西马隆堡基地的巴军驰援巴拿马城;“永远忠实特遣队”抢占巴拿马运河上的泛美公路大桥,守卫运河区内的霍华德空军基地;“大西洋特遣队”攻打巴拿马第二大城市科隆,占领麦登大坝供电中心水电站等重要运河设施。战斗打响后,部分巴军进行顽强抵抗,但寡不敌众。美军突袭得逞,仅8个小时就击溃巴军有组织抵抗,15个小时摧毁巴军主要军事设施,控制巴军大部分兵营,并推翻了诺列加政府。诺列加本人由于错误估计形势,事先未作充分准备,最后被美军抓获。

经过编辑本段回目录

美国入侵巴拿马
美国入侵巴拿马
1989年12月20日凌晨1时,位于巴拿马首都西南的里奥阿托镇万籁俱寂。离该镇不远处驻扎着巴国防军第6、第7两个步兵连。虽然近几天巴军和驻巴美军之间发生过几起枪击事件,但在此时,这两个连的官兵却没有做好迎敌的准备。
  
就在这时,隐蔽在美国内华达州托帕诺空军试验基地的F一117A隐形战斗轰炸机,已潜入巴拿马里奥阿托镇上空。紧接着,两个椭圆形物直落而下,顷刻间发出了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气浪和烟雾吞噬了两个连队的营房。这时巴军才发觉美军发动了突然袭击。
  
这两枚炸弹是从F一117A隐形战斗轰炸机上投下的,每枚重2000磅。美军原打算轰炸驻里奥阿托的巴军高炮阵地,但炸弹未命中目标,却落在了兵营外的空地上。
  
与此同时,美海军“海豹”小队的部分队员袭击了诺列加的小型私人机场,炸毁了诺列加的座机。另一部分“海豹”队员袭击了守卫诺列加专用船的卫兵,并炸沉了船只,从而切断了诺列加的空中和海上逃路。接着,美军5支特遣队同时向巴军27个重要目标发动进攻。
  
“红色特遣队”兵分两路,西路利用隐形战斗轰炸机的轰炸效果,在150米的高度迅速实施低空伞降,并以扇形队形包抄巴军第6、第7连。与此同时,被炸弹轰醒的巴军第6、第7连官兵仓促迎战,顽强抵抗,但终因寡不敌众,美军初战得手。巴军大部趁夜暗撤离战场,250人被俘。东路别动队员迅速空降到托里霍斯国际机场,包围了巴军航空队,解除其武装,夺占了机场,封锁了横跨帕科拉河的大桥。
  
“尖刀特遣队”在火炮、坦克和武装直升机的掩护下,直扑首都老城乔里约区的巴国防军司令部和驻阿马多堡的巴军第5连,试图捉拿诺列加。美军四面包围了巴国防军司令部。经过激战,美军攻占了巴军司令部大楼和巴军第5连兵营,控制了巴拿马城的交通要道。美军冲入司令部大楼却没有发现诺列加的踪迹,遂放火烧毁大楼。该特遣队的行动,达成了控制驻阿马多堡巴军和保卫城内美军设施的预期目的。
  
“太平洋特遣队”在“红色特遣队”东路部队夺占机场后,分两批乘20架C一141型运输机降落在托里霍斯机场,增援封锁帕科拉河大桥的别动部队,阻止驻西马龙堡基地的“2000年营”(巴军精税部队)和其他巴军入城增援。当该部扑向西马龙堡时,“2000年营”早已不见踪影。
  
永远忠实特遣队”在其他特遣队行动的同时,一举抢占了横跨巴拿马运河的泛美公路大桥,并负责保卫运河区内的霍华德空军基地。
  
“太平洋特遣队”在特种作战部队的支援下,攻打巴拿马第2大城市科隆,一举击溃巴军第8连和沿海警卫队,攻占了麦登大坝、供电中心、水电站等重要运河设施。此外,该部还攻击了位于甘博亚的监狱,释放了48名曾参与1989年10月3日军事政变的要犯。
  
战斗打响后,巴拿马政府通过电台呼吁全国军民拿起枪,坚决抵抗美军。当晚8时,诺列加也在广播中发表了简短讲话,要求全体巴拿马人“绝不后退一步”。
  
当日傍晚,美军在巴拿马城、科隆、里奥阿托和西部其他地区受到“尊严营”民兵的抵抗。在当地居民的帮助下,“尊严营”民兵分散突袭了若干美军分队,从而产生了引发游击战的可能性。
  
在这种情况下,美军指挥部决定增调后续部队。从12月20~21日开始至22日傍晚,美军向巴拿马增调了第7轻步兵师第2旅和第16宪兵旅的若干心理战分队以及后勤和医疗保障分队。
  
21日凌晨,尽管巴国防军所有当地驻军都停止了反抗,但“尊严营”民兵和居民袭击美军的事件仍接连发生。美军南方司令部只好对巴首都实行戒严。  

正当美军穷于应付之时,“尊严营”民兵进行了一次规模较大的袭击。12月22日下午2时30分,“尊严营”民兵约1ooo人突然袭击驻巴美军南方司令部。美军被打得措手不及,慌忙调集第193步兵旅、第7轻步兵师第2旅和第82空降师近1个营的兵力,在Ac一130等战斗直升机和炮兵的支援下,向巴民兵发动反击。巴民兵虽然最后被驱散,但这次袭击却迫使美国不得不再次向巴拿马增兵2000人,以迅速肃清巴抵抗力量。
  
次日拂晓,美军又对里奥阿托和奇里基省的巴抵抗力量集结地进行炮击。与此同时,第82空降师和第7轻步兵师实施空中机动作战,包围了巴拿马西部地区的“尊严营”的民兵。到12月23日,巴拿马各地的民兵都被美军解除了武装,抵抗活动基本停止。
  
自入侵开始,美特种作战部队就开始执行捉拿诺列加的任务。当他们扑向巴国防军司令部大楼捉拿诺列加的企图落空之后,当晚便出重金100万美元悬赏捉拿诺列加。美军在出重金悬赏缉拿诺列加的同时,还采取紧急措施,在巴拿马全国布下了更大的天罗地网。首先,美军封锁了巴拿马通往哥斯达黎加等邻国的主要通道,切断诺列加由陆路潜往国外的退路。第二,包围或暗中监视尼加拉瓜古巴利比亚秘鲁等国驻巴使馆,防止诺列加溜进这些使馆,寻求政治避难。第三,将经过专门训练的第7步兵师以及第82空降师的部分部队,从城市移到乡村,配合驻巴美军的搜捕行动。第四,从本土紧急抽调高级电子侦察机赴巴,从空中协助地面部队捕捉诺列加的行踪。这种电子侦察机性能先进,只要诺列加用电台同巴军或国外联络,哪怕功率再小,也逃不过它的信号接收器。但是,曾在美陆军泛美军事学院受过训的诺列加,既不使用电台,也不随大部队活动,而是与他的卫队长一起躲在隐蔽处,通过“耳目”摸清美军动向,再采取相应对策。
  
24日下午,精疲力竭的诺列加听说他的心腹、奇里基省的巴军司令路易斯·德尔·西德已向美军投降,顿时心情沮丧,失去了全部信心。在两名保镖的陪同下,他驾车来到“奶场皇后”冰淇淋商店,拨通了梵蒂冈大使馆的电话,向塞瓦斯蒂安·拉沃亚大使请求政治避难。不久,一辆梵蒂冈使馆的轿车到冰淇淋商店接回了诺列加。
  
诺列加躲进梵蒂冈使馆的消息传出后,美军旋即派出500多名士兵和10多辆装甲车包围了梵蒂冈大使馆,并要求梵蒂冈大使交出诺列加。美军的要求被拒绝后,美国开始向罗马教皇施加压力。与此同时,美军特种作战部队在梵蒂冈使馆外架起高音喇叭,反复播放抨击诺列加的新闻和刺耳的摇滚音乐,其中一首的曲名为“无处可逃”。
  

美国入侵巴拿马
 美军占领巴拿马政府
诺列加进入梵蒂冈使馆后,即交出了自己的武器,随后一直呆在一间小屋里,不得随便与外人接触。使馆外,10多辆装甲车把使馆团团包围,直升机在空中盘旋,高音喇叭在狂吼,数千名巴拿马人在举行游行示威,要求把诺列加交给他们。使馆内,美军南方司令部司令瑟曼和美国官员同梵蒂冈官员紧张地进行了一轮又一轮谈判。在美军的心理战攻势下,诺列加身心受到巨大打击,惶惶不可终日,只能祈求上帝保佑。他原以为罗马教皇能保佑他逢凶化吉,但却万万没想到,梵蒂冈最后终于屈服于美国的压力,改变了初衷,于1月3日向他下了最后通牒,要他必须在1月4日中午之前离开使馆,向美军投降,否则便请巴拿马新政府来人把他带走。在美、巴、梵三方的种种压力下,诺列加被迫作出了“自愿投降”的选择。
  
1990年1月3日晚8点48分,美军驻巴陆军司令马克·西斯内罗斯少将接受了诺列加的投降。随后,诺列加被带上“黑鹰”直升机飞往霍华德空军基地。从那里,他被送往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法院。至此,巴拿马的头号人物变成了迈阿密联邦法院的第41586号囚犯。

评析编辑本段回目录

美国入侵巴拿马空投
空投
美军侵巴作战的主要特点 美军在侵巴作战中,采取了兵分5路、各自为战、同时突袭、抢占要点、封锁要道、切断逃路、分割包围、各个歼敌的战法。综观作战全过程,此次入侵有以下几个主要作战特点。  

预有准备,计划周密 美军侵巴蓄谋已久,战前曾作种种准备:1.在人事方面,前总统里根曾打算对诺列加诉诸武力,但因前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克劳上将和南方司令部司令沃纳上将表示反对,未能得逞。有鉴于此,布什总统趁1989年9月30日克劳沃纳任满之机,专门挑选了同意对诺列加使用武力的鲍威尔上将和马克斯韦尔·瑟曼上将分别接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和美军南方司令部司令之职。鲍威尔和瑟曼就任新职后,即着手入侵巴拿马准备工作。2.在兵力方面,早在1989年5月,布什就以“保护美国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巴拿马运河条约的完整性”为借口,向巴拿马增兵4500人,使驻巴美军总兵力达1.3万人。11月下旬,美又将6架AH一64“阿帕奇”式直升机偷偷运进巴拿马。入侵前几天,美军先后运进巴拿马的直升机还有特种作战部队的20架MH一6、AH一6等侦察与攻击直升机,空军的HH一53“海马”式和MH一60“海鹰”式直升机,都藏在驻巴美军的机库中。入侵前2天,五角大楼又以例行演习为借口,向巴增派近1.2万人。从而使参战部队达2.5万人。此外,美军还利用驻巴的便利条件,根据侵巴作战方案反复进行了现场演练,使参战部队熟练掌握了作战地形、环境和应该采取的战术。3.在作战计划方面,1989年以来,美军曾三易侵巴作战计划。早在1989年春,五角大楼就拟定过侵巴行动计划。当年夏天,又对计划作了进一步修改。10月3日巴军事政变失败后,瑟曼专程飞回华盛顿与鲍威尔一起再次修订入侵计划,使其臻于完善。该计划共提出3种作战方案:一是利用驻巴的1.3万名美军突然袭击巴拿马城内的巴军,占领巴国防军司令部,捉拿诺列加。但缺点是,这样做不会使驻城外巴军受到损失,他们可能进行持久战,威胁巴拿马运河的正常运营。二是利用得到驻巴美军支援的特种作战部队发动突袭,设法捉拿诺列加。但这需要有关诺列加下落的准确情报,而情报机构却很难做到这一点。三是对巴进行大规模入侵,不管能否抓到诺列加,都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使巴军丧失抵抗力。布什同几位内阁要员共同讨论了每一种方案,最后选定了第3种方案。

注意隐蔽,严格保密 为达成入侵的突然性,美军采取了一系列欺骗手段:1.为增兵寻找借口。美军为实现其侵巴计划,千方百计寻找或制造向巴拿马增兵的借口,以增强驻巴美军实力。1989年5月,巴拿马因诺列加宣布民主选举无效而一时出现混乱局面。美国便乘机以保护在巴美国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借口,公然向巴增派4500名美军和大批军事装备。入侵前两天,大型军用运输机多架次在霍华德空军基地降落,一片战前准备景象。为不引起诺列加的警觉,五角大楼发言人立即宣布,美军是在进行例行性军事演习。2.分批疏散美军眷属和雇员。驻巴美国非军事人员约3.5万人,其中大部分是美军眷属、美国防部和国务院雇员。要减少美国人在侵巴战争中的伤亡,就必须在战前把他们撤走:为了不引起巴方的猜疑,瑟曼密令缩短美国旅游者的旅游期限,并以少量多批的方式把大部分美军眷属和雇员悄悄撤出巴拿马,只允许500名重要人员携眷留巴。3.严守秘密,不露风声。美军侵巴计划几经修改,入侵准备长达数月,然而竟没有走漏风声。究其原因,一是布什只允许少数几名内阁要员和直接有关的人插手此事,不让他人问津。二是布什老谋深算,善于伪装。12月19日晚,也就是在入侵前几个小时,布什还若无其事地在白宫举行盛大的圣诞晚会,根本没有一点重大军事行动前的紧张气氛。这无疑会给诺列加这样一信息:布什是不会在这种时候采取行动的。 

使用优势兵力,选择有利战机 此次侵巴战争中,美方投入陆、海、空军共2.7081万人。巴方有陆、海、空军共1.54万人,加上“尊严营”民兵8000人,总兵力达2.34万人,但实际参战约8000人。这样,美巴双方参战兵力对比约为3.5:1。美军不仅在数量上占优势,质量上也远远超过巴军。_般地说,只用驻巴的1.3万美军就足以对付训练素质差、装备落后的巴拿马国防军。但是,美军仍然决定使用优势兵力。原因是,重兵压境具有巨大的震撼作用,可从心理上瓦解巴军斗志;优势兵力便于速战速决,避免陷入持久战和游击战;此次入侵采用的是多路出击、同时抢占多个要点的战术,没有足够的兵力,难以奏效。
  
美军把进攻发起时间选在20日凌晨1时,也对美军十分有利。原因是:15日诺列加宣布与美处于“战争状态”,16日发生巴军打死美国军官事件。这些事件激怒了驻巴美军,使他们普遍存在报复心理;15、16日事件后,美国即开动宣传机器,大造在巴美国人生命财产受到威胁的舆论。在这种情况下,采取军事行动较易得到美国国会和公众的支持;此时正是巴军警惕性开始松懈之时。巴军枪击美军官后,以为美军一定要报复,马上做好了迎战准备。可是一连3天过去了,美军非但没有发动攻击,局势反而趋于“缓和”,巴军放松了警惕;凌晨1时最易达成突然性;夜战便于美军以己之长击敌之短。美军不仅熟悉夜间作战,而且头戴夜视镜,可以清楚地看见敌人、瞄准目标,能够有效地使用各种武器。而巴军一无夜战经验,二无夜视器材。此外,夜间流动人员少,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伤亡,有利于缓解巴拿马人民的反美情绪。
  
多路同时出击,行动迅速突然具体做法:一是先确定进攻目标:1.攻打科隆,抢占麦登大坝、供电中心和甘博亚监狱。2.攻打巴国防军司令部,抢占诺列加私人机场和专用船只停泊处,控制城内要道。3.攻打里奥阿托(忠于诺列加的第6、第7连驻地)和西马龙堡(巴精锐部队“2000年营”驻地)。4.攻打托里霍斯国际机场,抢占泛美大桥和帕科拉河大桥。二是根据任务,编成上述5支特遣队,明确规定各特遣队的任务,只求它们完成各自的任务,不必互相协同或支援。这样,既可避免由于通信不畅影响整个行动,又可避免由于不能有效协同而打乱仗。三是多路同时出击,力求速战速决。美军5支特遣队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同时向巴军27个要点发动猛烈袭击,从而不会给任何一支巴军部队留有准备反击的时间,不仅达成了行动的突然性,而且缩短了交战时间,取得了速战速决的效果。
  
发挥空运优势,快速部署部队 美军在侵巴战争中充分发挥了空中优势,无论是向巴派遣部队,还是发起攻击,大多采用空中机动手段。别动队、第82空降师和第7步兵师的部队,都是通过伞降或机降快速投入战斗的。为保障空运,美军军事空运司令部从20个联队(现役9个、后备役11个)和2个国民警卫队军事空运大队中抽调了大批的C一141、C一5A和C一130等大型运输机;从14个空军基地中抽调了26个空中加油机中队。12月20,--~28日,这支空运部队共执行300多次空运任务,空运人员1.6万人,物资9000吨。空中加油机中队共执行任务160多次,加油1000万磅。由于依靠空运输送部队,使美军在布什总统12月17日作出入侵巴拿马的决定后不到53个小时,就将分驻美本土4个基地(其中一个远离战场3500多英里)的应急地面部队快速部署到了预定位置,从而保证了入侵行动的隐蔽性和突然性。
  
精简指挥层次,提高指挥效率 以前,美军的作战程序一般是由参谋长联席会议所属的联合参谋部拟制具体的作战计划;作战中采用多层次、多军种的庞大而复杂的指挥系统。入侵格林纳达的作战实践表明,这种做法失误颇多。此次侵巴作战中,美军一改以前的做法,将拟制具体作战计划与实施一线指挥的权力下放,统一由美军南方司令部司令瑟曼和第18空降军军长卡尔·斯廷纳将军负责。战前,第18空降军专门抽调了一批素质好的参谋人员在巴拿马开设了战地指挥部,并规定,各军种的一切行动统一由斯廷纳的指挥部指挥,参谋长联席会议不直接干预。由于明确了指挥权限,减少了指挥层次,大大提高了作战指挥效率。
  
既重视高技术,又重视心理战 美军在侵巴战争中,武器技术先进是其取胜的重要因素。像F一117A隐形战斗轰机和AH一64“阿帕奇”式攻击直升机等都是首次应用于实战。机组人员都装备有最现代化的ANVIs一6式航空夜视系统。从而使美军航空部队具有强大的夜战能力,不仅能在夜暗条件下分清地面上的敌军和友军,而且能在闭灯驾驶的情况下规避城市上空的输电线和电杆之类的天然和人工障碍,有效地向地面部队提供了空中支援。
  
但是,美军并未因此而放弃传统的战法——心理战。在侵巴作战的第1天,美军联合心理战特遣队就通过占领的巴拿马电视2台向巴军民播放了事先录制好的西班牙语劝降书,告诉巴拿马市民如何撤离作战区。心理战特遣队还印制了50多万份传单和劝降书,用直升机向巴军占领区散发。在大规模作战行动基本结束、胜利已成定局后,美军心理战特遣队又赶印了亲美传单和搜捕部分忠于诺列加官员的通缉令,向城镇和农村散发,以瓦解诺列加部队的士气。
  
美军侵巴作战中的失误 尽管美陆军前参谋长爱德华·迈耶上将认为侵巴作战”可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设计得最好的军事行动”,但它仍然有不少失误之处。首先,美军由于没有做好侦察、情报工作,不仅使最初捉拿诺列加的计划落空,而且使部分部队遭受了损失。其次,发起进攻后,美军未能抢占所有的电台(只占领了电视2台),致使当日主要战斗结束后,巴前总统和诺列加还利用电台号召巴拿马军民“拿起武器,反抗侵略者”。第三,忽视了对本土的天气预报,致使一些部队未能按时投入战斗。例如,美军原计划在波普空军基地和特拉维斯空军基地登机的第82空降师和第7步兵师,由于遇上冰雹和大雾,不得不转移到别的基地登机。结果,行动比原计划推迟了5个小时,增加了人损的伤亡和飞机的损伤。第四,对城市居民地作战中可能造成的混乱状况估计不足,未能有效而及时地控制混乱局面,致使巴拿马城内抢劫活动猖獗,使许多居民的生命财产蒙受损失。
  

美国入侵巴拿马作战地图
作战地图
美军侵巴作战获胜的原因 美军侵巴作战之所以能以亡23人、伤324人、毁直升机4架、伤各型飞机55架的较小代价,在15个小时内就摧毁了巴军有组织的抵抗,推翻了诺列加政权,在15天内就基本结束了战争,除了美军训练有素,拥有优势兵力和先进装备等显而易见的原因之外,还有下列一些重要原因:
  
1.美军在巴驻有军队1.3万人,建有14个陆、空军事基地,占有地利。因此,美军战前的准备工作不易被察觉。
  
2.美军长驻巴拿马,培训过许多巴军军官,对巴军的作战能力、设防情况和军事设施了如指掌,为美军制定具体的作战计划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美军侵巴部队是从全军精心挑选的、作战技能较高的部队,加之许多部队又在巴进行过实地演练,就更为速胜打下了基础。
  
4.美空军部队和陆军航空兵密切配合,协调一致,为地面部队提供了精确的直接支援火力、夜间监视和导航,使地面部队始终掌握着战场主动权。
  
5.巴军没有防空系统,美空军和陆军航空兵可自由行动。
  
6.诺列加错误地估计了形势。战前,诺列加口头上虽然宣布与美处于“战争状态”,但内心深处却认为布什不敢采取军事行动,明知美军战前活动频繁,却认为美军是故作姿态,根本不把美军的异常动向放在心上。在美军入侵的头天晚上,即12月19日晚,诺列加还在军官俱乐部寻欢作乐。
  
在侵巴作战中,美国虽然在军事上取得了胜利,但在政治上却陷入了被动,其侵略行径遭到了世界上许多爱好和平和主持正义的国家的强烈谴责。美国此次入侵巴拿马,使全世界人民更清楚地认识到,美国虽然极力把自己装扮成主持正义和维护世界和平的世界警察,但实际上却在推行强权政治,肆意践踏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成为世界不稳定的主要因素。

相关词条编辑本段回目录

参考资料编辑本段回目录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美国入侵巴拿马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您希望联系哪位客服?(单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