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镨发表评论(0)编辑词条
氧化镨
元素符号: Pr 英文名: Praseodymi 中文名: 镨
相对原子质量: 140.908 常见化合价: +3 电负性: 1.13
外围电子排布: 4f3 6s2 核外电子排布: 2,8,18,21,8,2
同位素及放射线: Pr-141 Pr-142[19.12h] Pr-143[13.57d] Pr-144[17.28m] Pr-145[7.2m]
电子亲合和能: 0 KJ·mol-1
第一电离能: 523 KJ·mol-1 第二电离能: 1018 KJ·mol-1 第三电离能: 0 KJ·mol-1
单质密度: 6.77 g/cm3 单质熔点: 935.0 ℃ 单质沸点: 3127.0 ℃
原子半径: 2.67 埃 离子半径: 1.13(+3) 埃 共价半径: 1.65 埃
常见化合物: 未知
发现人: 威斯巴赫 时间: 1885 地点: 奥地利
名称由来:
希腊文:prasios和didymos(与绿共生),源于其各种绿色的盐。
元素描述:
有延展性的银白色金属,较为柔软。
元素来源:
与钕一样,取自其卤化物。
元素用途:
与钕共同用来制造玻璃吹制工的护目镜,滤去玻璃吹制过程中产生的黄光。与镁熔合制成飞机发动机用的高强度合金。Mich金属中也含有5%的镨。
元素符号: Pr 英文名: Praseodymi 中文名: 镨
相对原子质量: 140.908 常见化合价: +3 电负性: 1.13
外围电子排布: 4f3 6s2 核外电子排布: 2,8,18,21,8,2
同位素及放射线: Pr-141 Pr-142[19.12h] Pr-143[13.57d] Pr-144[17.28m] Pr-145[7.2m]
电子亲合和能: 0 KJ·mol-1
第一电离能: 523 KJ·mol-1 第二电离能: 1018 KJ·mol-1 第三电离能: 0 KJ·mol-1
单质密度: 6.77 g/cm3 单质熔点: 935.0 ℃ 单质沸点: 3127.0 ℃
原子半径: 2.67 埃 离子半径: 1.13(+3) 埃 共价半径: 1.65 埃
常见化合物: 未知
发现人: 威斯巴赫 时间: 1885 地点: 奥地利
名称由来:
希腊文:prasios和didymos(与绿共生),源于其各种绿色的盐。
元素描述:
有延展性的银白色金属,较为柔软。
元素来源:
与钕一样,取自其卤化物。
元素用途:
与钕共同用来制造玻璃吹制工的护目镜,滤去玻璃吹制过程中产生的黄光。与镁熔合制成飞机发动机用的高强度合金。Mich金属中也含有5%的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氧化镨
收藏到: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