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商务会员钢材特钢不锈炉料铁矿废钢煤焦铁合金有色化工水泥财经指数人才会展钢厂海外研究统计数据手机期货论坛百科搜索导航短信English
登录 注册

按字母顺序浏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热门关键字: 螺纹钢 铁矿石 电炉 炼钢 合金钢 转炉 结构钢
钢铁百科 - 钢之家

十段锦法发表评论(0)编辑词条

简介
  明代中叶在江南地区实行的赋役改革。全名为十段锦册法﹐又名十段册法﹑十段田法﹑十段丁田﹑十段粮米﹑十段均徭﹑均徭提编﹑均平提编或提编﹐名称因地而异。始行于福建﹐有确切记载的是宪宗成化年间(1465~1487)邵武知府盛颙所进行的改革。嘉靖四十四年(1565)推行于江南。一条鞭法行后渐废﹐惟云南一直延续到万历朝。这一改革对稳定封建秩序﹐发展农业生产有一定影响。
历史
  明代中叶﹐江南地区土地兼并剧烈﹐里甲之间户等相同而贫富悬殊﹐兼以官绅优免﹐在赋役方面出现丁粮多者役轻﹐丁粮少者役重的现象﹐贫苦民户力不能支﹐每每破产逃亡。地方官府因此而推行十段锦法﹐以整顿役法﹐改革均徭﹐并清理田赋。其法仍保持明初轮役制﹐只是在编审之时打破以户为编审单位的界限﹐而将一州一县应役丁粮分作十段(间有分为五段者)﹐每段丁粮(田)大致相等。一州一县之均徭里甲等役﹐逐年按段编派﹐每十年一轮。各府﹑州﹑县在具体执行上也有区别﹐福建按原额丁粮分作十段﹐江苏常州府将一县田地分作十段﹐浙江衢州将各县粮米均作十段﹐云南各州县按丁田分作十段。编审之年﹐有的将田折丁﹐但更多的是将丁折田核算。应役之年﹐将全县银力两差共需银额﹐编派于一县之丁田﹐以应力役。轮役之年﹐此段有余则留供下段﹔此段不足则预从下段补足。
因素
  以此法编审徭役虽人田并计﹐丁粮兼派﹐但尤重于田粮﹐人丁之负担较轻﹐已具有摊丁入地因素。因各地丁粮﹑丁田折率不同﹐人丁徭役负担也有差异。如邵武府各县每丁折粮一石﹐人丁负担约占全部徭役的20%﹔武进县(今江苏常州)每丁折田一亩﹐人丁负担占全部徭役的8.5%。在力差改折银两及按丁粮分别编征徭银方面﹐十段锦的编审方法与一条鞭法略同﹐只是尚未与田赋合并征收。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十段锦法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您希望联系哪位客服?(单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