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商务会员钢材特钢不锈炉料铁矿废钢煤焦铁合金有色化工水泥财经指数人才会展钢厂海外研究统计数据手机期货论坛百科搜索导航短信English
登录 注册

按字母顺序浏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热门关键字: 螺纹钢 铁矿石 电炉 炼钢 合金钢 转炉 结构钢
钢铁百科 - 钢之家

南社发表评论(0)编辑词条

南社-概况       

    南社是辛亥革命时期的文学团体,社名取“操南音,不忘其旧”之意。南社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学社团。该团体于1909年11月13日在苏州成立,发起人为同盟会会员陈去病、高旭和柳亚子。南社的前身可以溯源到陈去病等人于1906年成立的“黄社”、1907年成立的“神交社”、1908年成立的“匡社”以及“秋社”。1911年,绍兴、 沈阳、 广州、南京等地又分别成立“越社”、“辽社”、“广南社”和“淮南社”等分社,南社社员人数达1180余人。1917年,因对“同光体”的评价发生争论,南社内部开始分裂。1923年,南社解体。

    《南社丛刻》是南社主办的刊物。自1910年1月至1923年12月,共出版22集。此外,1910年10月11日(重阳节),周实等在南京凭吊明孝陵,事后刊行《白门悲秋集》;1917年,出版《南社小说集》;二者均为《南社丛刻》的增刊。1923年,柳亚子等激进派南社社员在上海成立了“新南社”,其中已有共产党人参加。1924年,傅熊湘等传统派南社社员成立了“南社湘聚”。1943年,朱剑芒在福建永安成立了“南社闽集”。

南社-历史       
    南社1909年11月13日成立,活动中心在上海。社员总数1180余人。1923年解体,以后又有新南社和南社湘集、闽集等组织。前后延续30余年。南社历史可分为四个阶段:
    反清阶段

    南社成员大多属于新起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阶层。不少人是革命派文化宣传队伍中的积极分子。1903年,高旭在松江发刊综合性杂志《觉民》。1904年,陈去病在上海任《警钟日报》主笔,创办《二十世纪大舞台》,提倡戏剧改良。1905年,高旭在日本发刊《醒狮》,次年,在上海建立同盟会江苏分会机关,创办健行公学,与柳亚子等共同发刊《复报》。1907年,陈去病在上海主持国学保存会,编辑《国粹学报》。在上述过程中,陆续联络了一批具有革命思想的文化界人士,为南社的建立打下基础。

    1907年8月15日(旧历七月七日),陈去病与吴梅、刘季平等11人于上海愚园集会,组织神交社。1908年1月,柳亚子与陈去病、高旭等在上海决定成立南社。1909年11月13日,南社在苏州虎丘张国维祠举行第一次雅集,陈去病、柳亚子、朱锡梁、庞树柏、陈陶遗、沈砺、朱少屏、诸宗元、景耀月、林之夏、胡颖之、黄宾虹、蔡守等17人出席,其中14人为同盟会会员。会议宣告南社成立,选举陈去病为文选编辑员,高旭为诗选编辑员,庞树柏为词选编辑员,柳亚子为书记员,朱少屏为会计员。1911年,绍兴、 沈阳、广州、南京等地相继成立越社、辽社、广南社和淮南社。年轻的鲁迅参加了越社。

    南社成员欢欣鼓舞地迎接武昌起义。淮南社发起人周实、阮式等在故乡淮安率众响应,被以清政府知县为首的封建势力杀害。南社立即集会追悼,要求惩办凶手。当时,南京临时政府已在和袁世凯“议和”,柳亚子等以上海《天铎报》为据点,撰文和南京临时政府机关报《民立报》论战,反对妥协,主张北伐,彻底推翻清朝政府。这一阶段是南社最有光彩的时期。
    反袁阶段
    民国初建,南社得到了顺利发展的条件,社员遍布于全国各地的许多报馆。陈去病、宋教仁等先后在杭州、北京设立南社通讯处和事务所。1912年10月27日,南社于上海举行第七次雅集,柳亚子建议改编辑员三头制为一头制,并自荐。这一建议遭到否决,柳亚子愤而宣布“出社”。1914年3月29日,南社第十次雅集,决定接受柳亚子的意见,采取主任制。鉴于有少数社员依附袁世凯,会议通过的条例中特别规定:“本社以研究文学,提倡气节为宗旨。”(《南社纪略》)会后,柳亚子重行加入南社。同年10月,在通讯选举中被选为南社主任。

    在反袁斗争中,南社社员牺牲的除宋教仁外,还有宁调元、杨德邻、范光启、程家檉、吴鼐、仇亮、陈以义、陈其美、陈子范等。南社积极搜集他们的文稿、诗稿,为他们作传,借以表彰革命精神。当时资产阶级革命派已经全军溃散,南社社员看不到出路。1915年旧历中秋节,顾无咎、柳亚子等人结酒社,顾自号“神州酒帝”。他们天天狂歌痛饮,反映出极端苦闷消沉的情绪。  
    解体阶段
    1917年,正当张勋复辟前后,南社内部因对“同光体”的评价而发生争论。姚锡钧、胡先骕、闻宥、朱玺等吹捧陈三立、郑孝胥等遗老诗人,柳亚子、吴虞则持激烈的批判态度。争论中,朱玺由为“同光体”辩护发展为对柳亚子进行谩骂和人身攻击。8月1日,柳亚子以南社主任名义发表紧急布告,宣布驱逐朱玺出社。随后,又驱逐了支持朱玺的成舍我。同月,成舍我与广东分社的蔡守结合起来,成立“南社临时通讯处”,号召打倒柳亚子,恢复原来的三头制,并提名高燮等出任文选、诗选和词选主任。陈去病、姚光、王德钟等支持柳亚子。自8月14日至9月15日,先后有社员8批200余人次在《民国日报》发表启事,声明“驱逐败类,所以维持风骚;抵制亚子,实为摧毁南社”。同年10月,进行南社改选,在收到的432票中,柳亚子以385票继续当选。

    由于这次内讧,柳亚子受到刺激,心灰意懒。1918年10月,劝社友改选姚光为主任。此后南社即每况愈下,社务逐渐停顿。1923年10月,北京国会选举总统,曹锟以每票5000元的价格收买议员,高旭等19名社员收贿投票。此事敲响了南社的丧钟。10月29日,陈去病、柳亚子等13人发表《旧南社社友启事》,宣布不承认高旭等人的社友资格。
    另建阶段
    1923年5月,柳亚子与叶楚伧、邵力子、陈望道等8人发起组织新南社。其中邵、陈当时是共产党员。这是柳亚子和旧南社分裂,支持新文化运动的一个勇敢的行动。10月14日,新南社于上海召开成立大会,选举柳亚子为社长,邵力子等为编辑主任。柳亚子宣布:“新南社的精神,是鼓吹三民主义,提倡民众文学,而归结到社会主义的实行,对于妇女问题、劳动问题,更情愿加以忠实的研究。”(《新南社成立布告》)次年1月,傅專在长沙发起组织南社湘集,声称与新南社宗旨“稍异”,目的在于“保存南社旧观”(《南社湘集导言》)。1925年后,柳亚子全力投入改组国民党的工作。新南社活动停顿,南社湘集则一直活动到抗战前夜。1943年,朱剑芒在福建永安成立南社闽集,活动过一、二年。

南社-文化主张       

    南社成立时,即企图领导文坛,开一代风气。高旭在《南社启》中明确宣称:“欲一洗前代结社之弊,作海内文学之导师。”他们重视文学的社会作用,普遍要求通过文学阐扬“国魂”,激发群众的“爱种保国”之念,反对清朝政府的专制统治,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服务。但是,在具体的文学主张上,却很不一致。

    柳亚子等提倡“唐音”,推崇辛弃疾和明末陈子龙、夏完淳、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等人的作品,反对在晚清文坛占统治地位的同光体、常州词派和桐城派。1911年,柳亚子在《胡寄尘诗序》中声言:“余与同人倡南社,思振唐音以斥伧楚。”1917年,柳亚子又表示,民国时代,应有民国之诗,决不能让亡国士大夫再做诗坛的头领,排斥同光体是为了给“民国骚坛树先声”(《磨剑室拉杂话》)。晚清同光体的代表诗人大都拥护清政府,反对民主革命,辛亥后又大都以遗老自居,因而,“唐音”和“宋派”(即主张模仿宋诗的同光体诗派)的分歧,既反映了两派诗人在政治上的对立,也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艺术上的新陈代谢的要求。柳亚子等在词、散文方面的推崇和排斥,也具有同样的性质。

    和柳亚子等不同,马君武主张“唐宋元明都不管,自成模范铸诗才”(《寄南社同人》),高旭主张“漫追魏晋隋唐体,自抱文周屈宋思”(《钝根未与元夕南社雅集,以诗见寄,步其韵以答之》)。但是,他们的影响不大。南社中还有些人是同光体、常州词派和桐城派的崇拜者,他们人数不多,但是习染很深,形成顽强的反主流势力。

    南社文学以诗歌为主,大体以辛亥革命为分界线。此前,主题多为批判清朝统治,倾诉爱国热情,呼唤民主,谴责专制,号召人们为祖国的独立富强而斗争,风格慷慨豪壮。此后,主题转为批判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抒发理想破灭的悲哀,斥责袁世凯的称帝丑剧,风格愤郁低沉,有些甚至流为靡靡之音。

    南社建立期间,国粹主义思潮正在革命派内部流行,南社作家大都不同程度地接受过影响。他们要求光大民族文化,反对帝国主义文化侵略,但是,却不能正确处理继承与革新、吸收外来进步文化和发扬本民族优良传统之间的关系,笼统地号召保存国学。其结果,既不能继续推进改良派所倡导的文学改良运动,也不能扶掖在文学实践中所出现的新芽。“五四”时期,不少人成为白话文运动的反对者。

南社-作家及刊物       

    南社的主要作家有柳亚子、陈去病、高旭、苏曼殊、马君武、宁调元、周实、吴梅、黄节等。

    南社的机关刊物为《南社丛刻》,简称《南社》,发表社员的诗、古文、词创作。线装,不定期。自1910年1月至1923年12月,共出版22集。此外,1910年10月11日(夏历重九)周实等在南京凭吊明孝陵,事后刊行《白门悲秋集》,1917年,出版《南社小说集》,二者均为《南社丛刻》的增刊。

    南社的各分支组织均曾计划出版刊物。其中,越社的机关刊物为《越社丛刊》,仅出1集,1912年2月出版。鲁迅编。

    新南社成立后,于1924年5月出版《新南社社刊》,发表沈玄庐、邵元冲、吕志伊、刘大白等人著作多种,一律采用白话,仅出1期,同年出版的《南社湘集》则一律采用文言,共出8集。胡朴安于1924年刊行《南社丛选》。1936年,柳亚子又将《南社丛刻》上全部诗、词以人为类,重新编排,出版《南社诗集》、《南社词集》2种,共8册。

    记述南社历史的著作有1940年柳亚子写成的《南社纪略》。1980年,北京中华书局出版了杨天石、刘彦成所著《南社》。1981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又出版了郑逸梅的《南社丛谈》。

南社-历史影响       
    南社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大规模革命文化团体,1909年,同盟会会员陈去病﹑高旭和柳亚子在苏州虎丘张公祠发起成立。南社以研究文学、提倡气节为宗旨,弘扬爱国热情,光大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时有“文有南社,武有黄埔”之盛誉。

    南社可谓是“人人握灵蛇之珠,家家抱荆山之玉”,风靡云蒸,阵容整齐,如今,南社后裔精英遍布海内外。最近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光纤之父”高锟就是南社后裔。

    从南社的酝酿、发展、高潮,直至余绪,都有吴江人参与。南社发起者陈去病、柳亚子和高天梅三人,吴江人占了二席。陈去病是南社成立的主要奠基人,柳亚子是南社的主帅,实际领导者,当时就有“没有柳亚子就没有南社”的说法。当时吴江县的南社社员人数在全国也居第一,达一百三十九人。

    2009年,在“百年南社”文化节期间,吴江举办了由南社百年历史回顾、南社社员书画作品和“南社故里、吴江新韵”三部分组成的两岸三地展览,该展览在香港引起了强烈反响。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柳亚子》在香港凤凰卫视播出也得到了各方好评。另外《南社百杰》、《不可磨灭的记忆——百年南社·后裔寻访》等纪念书刊和纪念邮册也陆续发行。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南社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您希望联系哪位客服?(单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