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商务会员钢材特钢不锈炉料铁矿废钢煤焦铁合金有色化工水泥财经指数人才会展钢厂海外研究统计数据手机期货论坛百科搜索导航短信English
登录 注册

按字母顺序浏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热门关键字: 螺纹钢 铁矿石 电炉 炼钢 合金钢 转炉 结构钢
钢铁百科 - 钢之家

易心莹发表评论(0)编辑词条

    易心莹,道号理伦,俗名良德,宇综乾。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九月二十六日生于四川遂宁县老池乡双河口一农民家庭。兄弟6人,行次居末。自幼体弱多病,因常闻长辈讲道家有强身保国之术,遂锐意向道,于公元1913年弃家,只身至青城山天师洞为道徒,拜全真龙门派碧洞宗魏甚龄道长为师,时年17岁。道观中行师徒传承子孙制,诸老道长见他过于浑噩忠厚,讷讷寡语,皆不欲收为弟子,因而留庙劳作。年余,家中探知其踪迹所在,其兄到青城山促同返家,心莹行自半途私遁,到成都青阳宫二仙庵蚕桑传习所作杂工,又历年余。1917年,常道观(即天师洞)魏松遐道长去二仙庵,见心莹不辞劳苦,坚志学道,感其虔诚,将其带回天师洞,收为弟子,心莹自始遂为道教全真龙门派第二十二代道十。时"常道观"住持为彭椿仙大师,方图振兴教务,鉴于道众文化素质太低,乃命心莹束修往本山朝阳庵投拜吴君可门下读书。吴君可固儒而深于道者,心莹锐进不已,得涉猪经史,茅寒顿开,旋回观作导游。1926年成都名翰林颜楷游青城,住天师洞,见心莹勤学好问,益加奖掖;住持彭椿仙道长复以文化培植相付托,心莹遂得投拜于颜翰林之门下。同年夏随颜翰林至成都,入颜崇德书屋深造。越3年,颜病故,而心莹荷其裁成,自是学业亦因之猛进。心莹回天师洞后,道众推任知客,接待四方来山参访之羽客及社会名流。在职3年,彭椿仙监院以其矢志弘扬道教、培养教徒为务,乃另选人充任知客,俾心莹专作道教学术研究。自1931至1942年共经10年,心莹潜心治学,以其伏案所得,著《老子通义》、《老子道义学系统表》、《道教系统表》(即老子应化图说),并作《青城风景导览》、《青城指南》、《道学课本》、《道教三字经》等书。又辑《女子道教丛书》以及道教炼丹、养生有关书籍,且多在观中刊行。心莹之弟子及学生甚多(现四川博物馆王家祜研究员即其弟子之一),皆赞颂其师"中年笃守儒师与道家学理,谦恭勤苦以全忠,博学养志以立心;讲学以常道为纲,慈俭为事;主循天之道,知奇守正,师万物、顺自然,治学孜孜不倦,出言讷讷若拙。"盖皆深知其师而实录也。

    易心莹深好典篇,广蓄道书,今天师洞所藏《正统道藏》、《二十四史》、《道藏辑要》、《太平御览》、《太平广记》及诸子百家、搜神志怪、稗官小说等罕见书籍甚丰,多为其平日节衣缩食所购进庋藏,以供阅览。他耕读之外,还曾先后往来三台、潼川、大足各地,考察蜀中道教历史遗迹,以增阅历。尤于并世学者更虚心求教,如上海《扬善半月刊》、《仙道月报》主编、著名仙道养生学家陈撄宁先生,西南联大道教文献研究专家、外丹学家陈国符教授,四川大学道教史专家蒙文通教授,皆常有书翰往来,商榷学术,其事多见于上述3人所著书中。如陈国符《道藏源流考·历代道书目及道藏之纂修与镂版》中说:"国符尝访道观多处,其道士率皆不学,曾见《道藏》者鲜。……仅四川尚有道士,熟谈《道藏》。通常道士所述,多不可信","易道士熟读《道藏》,与通常道士迥然不同。"陈国符常托易心莹觅录道经资料,心莹皆亲往详检,不辞艰苦,事见《道教源流考》。陈国符教授每谓"四川道士则颇能读道书;且有能著书者",指的便是易心莹道长。

    公元1942年7月,天师洞监院彭椿仙羽化,以心莹继任监院,以后一直便一方面率道众致力农业生产,一方面从事道教义理研究,成绩斐然,在四川及全国道教界中产誉甚高。1953年当选为灌县人民代表会议代表,1954年连选为县人大代表及县政协委员。1956年赴北京参与筹备成立中国道教协会,同年并当选为四川省人民政协委员。1957年4月赴北京参加第一届全国道教徒代表会议,当选为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兼副秘书长,讲学于中国道协所办之道教徒学习班。1961年连选为第二届中国道协副会长,1962年又当选为四川省道教协会会长。

    易心莹自建国以来,荣膺多职,激发其志趣,益肆力撰述,其编纂之《四川省道教史》,广征博采,反复易稿,多次请教于蒙文通教授,亦见其治学态度之严谨,用功之深也。惜该文稿在“文革”遭劫散失,今残存于四川省社科院及天师洞稿,乃初草之稿,而非最后定稿。故其病笃易箦之际,以未能收回定稿而垂涕叹恨耳!

    易心莹平日束身俭朴,他担任中国道协副会长后,薪资较为宽裕,但他却不改常度,欣然与观中道众同甘共苦,坚持劳作。

    中国道协曾多次请他留住北京白云观,但他均推辞不就,仍回山常住。“文革”期间,所谓"破四旧"之风猖獗,心莹深虑观中之宝贵文物被毁,几率众费时数日夜,竭力将观中所有文字处皆用纸裱糊覆盖,并大书"革命口号"以为掩饰。及“红卫兵”汹汹冲来,亦未敢扯毁“革命口号”而砸毁文物,相继悻悻离去。如今青城山所有宫观之文物完好,实易心莹道长巧计掩护之功也。1957年,灌县成立青城山文物管理所,当时竟不顾国家宗教信仰政策,强行接管全山宫观并掠夺道教协会金部资金,连易心莹道长私人之生活积蓄数千元亦被夺去,无法无天,莫此为过。时易心莹方寝疾,对此既惊骇而又迷惑不解,病情加剧,哀哀而殁。他死后,有些人仍未放松掠夺,竟将其私人藏书尽数抢走。一代道教学者,落此凄凉境地,骨灰瘗白云观溪旁、河道亭下,闻者、凭吊者能不伤感乎?其友李启明居士以《洞仙歌》用东坡韵悼之曰:“遗书塞屋,付收藏牛汗。留得人间姓名满。只伤心一点,垂老相要辜付托,断稿愈悲零乱。辛勤终不泯,‘ 文物同珍’,解识斯言未河汉。阿堵竟如何,闻道雏孙,悬望眼,泪珠盈转。盼化鹤归来,细评量,甚桑里桑田,眼中频换?”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易心莹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您希望联系哪位客服?(单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