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商务会员钢材特钢不锈炉料铁矿废钢煤焦铁合金有色化工水泥财经指数人才会展钢厂海外研究统计数据手机期货论坛百科搜索导航短信English
登录 注册

按字母顺序浏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热门关键字: 螺纹钢 铁矿石 电炉 炼钢 合金钢 转炉 结构钢
钢铁百科 - 钢之家

蒙牛集团发表评论(0)编辑词条

蒙牛集团简介
  蒙牛乳业集团成立于1999年1月份,总部设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盛乐经济园区,总资产达76亿元,职工3万人,乳制品生产能力达400万吨/年。

  到目前,蒙牛集团在全国15个省市区建立生产基地20多个,拥有液态奶、冰淇淋、奶品三大系列200多个品项,产品以其优良的品质荣获“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免检”和消费者综合满意度第一等荣誉称号,产品覆盖国内市场,并出口到美国、加拿大、蒙古、东南亚及港澳等国家和地区。

  创业8年,该集团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蒙牛速度”和“蒙牛奇迹”。2006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62.46亿元,同比增长50.1%,年均递增138%;实现利润7.27亿元,同比增长59.21%,年均递增182%;完成税收7.8亿元,同比增长60.11%,年均递增158%;主要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达到35%以上;UHT牛奶销量全球第一,液体奶、冰淇淋和酸奶销量居全国第一;乳制品出口量、出口的国家和地区居全国第一。

  2006年9月份,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中国大企业集团首届竞争力500强”名单,蒙牛集团位居第11位,名列全区和全国同行业之首;在全国大企业集团500强中,蒙牛位居第238位,比2005年提高了56个位次。与此同时,在2006年首届“亚洲品牌500强排行榜”中,蒙牛集团位居亚洲乳制品企业第3位(前两名为日本企业)。

  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蒙牛已在生产基地的周边地区建立奶站3200多个,联系奶农200万,累计收购鲜奶800万吨,为农牧民累计发放奶款180亿元,仅2006年一年就发放奶款62亿元;目前,日均收奶量达到9500吨,位居行业第一,被誉为我国西部大开发以来“最大的造饭碗企业”。

  8年来,按照“立足自主开发,强化联合作业,培育核心产品,抢占技术高端”的工作思路,蒙牛累计投入科研资金上亿元,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自主创新道路——累计在国内外申请商标注册330件,申请国家专利340件(其中发明专利24件,实用新型专利4件,外观设计专利312件),建成我国第一个乳业生物技术平台,推出极品纯牛奶“奶爵6特乳”和“特仑苏纯牛奶”,自主研发了世界上第一款既能“吸收钙”又能“留住钙”的“蒙牛OMP牛奶”,突破世界乳业3项技术难题的乳品新秀——蒙牛真果粒成功上市,合作研制出符合国人体质的LABS益生菌群和高档婴幼儿配方奶粉,与达能公司合资开发酸奶产品,创建国际领先的乳制品研发中心,掌握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世界一流的奶牛性别控制技术,性控准确率达93%以上,对我国奶牛品种结构优化升级将起到决定性推动作用……

  2006年3月份,蒙牛获得“最具创造力的中国企业”称号,这也是我国唯一获此殊荣的食品制造企业。10月份,在第27届世界乳业大会上,蒙牛高端产品“特仑苏”从技术、品牌、品质、工艺等各方面特别是创新性上远远超越了其他竞争对手,最终捧回了“IDF产品开发奖”,实现了中国在世界乳业史上金牌“零的突破”,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争了光,为“中国乳都”添了彩。

  在社会公益事业上,2003年率先捐款、捐奶1200万元抗击非典;2004年为全国教师捐奶3000多万元;2005年出资1000万元参与呼和浩特奶牛风险基金的设立,董事长牛根生捐出全部个人股份设立“老牛专项基金”,成为“全球裸捐”的代表人物;2006年积极响应总理号召,率先向全国贫困地区500所小学捐赠牛奶一年,受益小学生达到6万多人,总价值达1.1亿元。同时,还与中国奶业协会、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国家学生奶办公室、国家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7家单位,联合启动了以“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为主题的“中国饮奶运动”。2007年,他们再度选择500所小学,继续开展免费送奶活动。不仅如此,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NBA关怀行动、联想、微软、新浪、华润万家、家乐福、利乐中国公司等还与上述7家单位联合发起“中国牛奶爱心行动”。现在,这项公益行动正在深入进行中。

  目前,蒙牛集团正按照既定目标,为“打造国际一流民族品牌,建设世界乳业中心,确保在2010年跻身世界乳业20强”而努力奋斗!

[编辑]蒙牛标志释义
  蒙牛集团的标志是企业名称"蒙牛"的表意造型。以厚实飘逸的一抹横笔,象征内蒙古广袤肥沃的土地,独特的区域优势表明企业的发展条件尽得天时、地利。弯角坚挺如峰,表明牛的坚韧、勤劳,象征积极向上、稳健、奋进的企业理念。并喻意企业产品是清真食品。整个标志的白色、绿色构成,突出追求天然、远离污染的主题。

  企业以蒙牛为名,是将牛的勤劳、坚韧与奉献作为一种崇高的企业精神,唤起人们对牛的亲近、敬畏,也是对真、善、美,对一种积极向上的追求,更象征着孺子牛精神在企业的光大。

  产品以蒙牛命名,象征来自内蒙古大草原的牛,她吃的是青青绿草,挤出的是纯正鲜牛奶,这独特资源优势造就天然好品牌。

[编辑]蒙牛经策略
质量方针:钉是钉,一丝不苟;铆是铆,一票否决。
质量目标:产品出厂合格率达100%。
产品质量的好坏,就是人格品行的好坏。
没有人才的质量,就没有企业的质量,也就没有产品的质量。
股东投资求回报,银行注入图利息,合作伙伴要赚钱,员工参与为收入,父老乡亲等税收。
[编辑]蒙牛企业文化基本知识
  企业文化是怎样形成的?

  人类通过劳动创造了文化,这个文化作用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就形成了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劳动之中。

  企业文化的实质是什么?

  企业文化的实质就是“以人为本”,以文化引导为根本手段,以激发员工的自觉性为目的的独特的文化现象和管理思想。

  建立良好企业文化的意义?

有利于企业观念的更新;
有利于企业基本特征和个性的形成;
有利于企业员工心理形成统一的趋势;
有利于增强企业员工的理解能力;
有利于创造和谐平等的人际关系;
有利于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员工个人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
有利于增强企业员工的风险意识和竞争意识;
有利于发挥员工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
  我们应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企业文化?

  它应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核心,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灵魂,以建立社会与企业更加和谐的观念和社会主义道德为准则,以优越的企业环境为保证,以良好的企业形象为重点,以企业不断创新为动力的系统理念。以最充分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信任人。最大限度地培养人,发挥人的创造能力。积极适应当前经济的知识化、网络化、全球化的大趋势、不断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推动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立足国内、走向世界。

[编辑]蒙牛“赢”销之道
  成功的成长,离不开成功的营销!

  仅仅是短短的几年,蒙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竟然屹立于奶制品的华山之巅,凭什么?

  研究蒙牛的营销之道,能够带给我们很多关于营销和企业成长的有益思考。

  蒙牛营销,至少有两个成功的基础:

  第一, 是好产品

  好产品制造强大的营销力!

  今天的营销理论,五光十色,纷繁复杂,但是,身处企业,面对众多经营要求,使用众多营销手法,其出发点,首先要有一个好产品。

  我很认同国内一位资深营销人的观点,那就是,中国市场营销成功的首要因素,是产品。蒙牛的成功,正是首先推出了一个好产品。

  以广州市场为例,2000年的广州,并没有太强的喝奶习惯,本地也有燕塘、晨光等品牌,伊利、光明、达能等也早已进入。但是,在蒙牛之前,推广“鲜奶”、“酸奶”的很多,没有哪一个品牌强势推广“纯牛奶”!“纯牛奶”虽然只是一个概念,但是,它让消费者认为这种牛奶更有营养,比鲜奶更好。一个好的概念,使产品成功了一半,作为食品和日常消费品,如何实现反复购买,也是关键。蒙牛的纯牛奶,恰恰是口感特别香,浓浓的,不甜不腻,那种香浓的感觉,很容易让消费者认为这是好东西。正是有了这个好产品,蒙牛才能迅速征服消费者,侵略其他品牌。

  而今,很多品牌只是醉心于产品概念的攫取,却不去关注产品质量,导致尝试性购买很多,反复购买很少,企业难于长久,很难做大。蒙牛在营销中,既重视概念,又重视产品质量,值得众多以为炒作概念的品牌思考。

  纯牛奶成功之后,蒙牛进军冰淇淋市场,也是首先从好产品出发,一举成功。例如,其开发的“随变”冰淇淋,就是从大家经常说的口头禅寻找概念,“随变”这个名称,很容易记忆,很容易对话,如,吃什么冰淇淋?随便(随变)!通俗、幽默易传播。  

  第二, 是从企业能力和产品优势出发,执行切实可行的推广  

  蒙牛第一次把自己推广给消费者,靠的是有效推广! 

  记得,第一次看到蒙牛,是几年前。在广州我居住的小区附近,几个女孩子,在做液态奶的促销。她们穿着有点不伦不类的蒙古族传统服装,请人们品尝“蒙牛”这个新品牌,并打出了优惠的POP。纯粹是出于职业习惯,我去品尝了,并从方便的角度,买了一箱。

  那是2000年的秋天,当时的广州,并不流行喝奶。但是,当我喝了蒙牛之后,顿觉这个新生品牌的牛奶,“味道好极了”,又浓又香,口感远胜于我曾经习惯的品牌。于是,我认定,如果这个品牌能坚持下去不死掉,坚持推广,一定能赢得市场的认同。

  于是,我成了蒙牛的消费者。慢慢的,我发现越来越多的同事,他们的早餐牛奶也开始喝蒙牛了(原来很多人早上不喝牛奶的),而且,大家会相互交流,共同赞赏这个新品牌“真的味道很香啊!”

  没有太多广告,蒙牛通过推广,走出了“赢”销第一部。  

  根据经济学的观点,资源总是稀缺的!蒙牛起步之初,虽然有所家底,但是,肯定不宽裕。一个刚刚起步的企业,如何踏出市场推广的第一步,如何利用有限而宝贵的资源,去赢取第一场胜利?蒙牛提供了很好的案例。那就是,坚决根据企业的资源能力,从踏实的点对点的推广开始!

  但是,坚实、艰苦的点对点的推广,并不是无可奈何之举,而是相对合理的资源发挥。想想蒙牛当年,没有品牌号召力,如果仅仅是做拉动营销,比较困难,投入大,风险大。但是,蒙牛好在哪里呢?如前文所述,蒙牛是一个好产品,是一个概念超前、口味香浓的好牛奶!作为一个好喝的牛奶,你反复通过广告说,不如让消费者尝一尝!所以,从营销的角度,从节省资源推广的角度,实地推广,推进市场对新品牌的接受,是蒙牛经济而有效的举措。

  而市场上,太多奢望一喊成名的品牌,迷信广告一喊,市场开花。其实,每一个成功的品牌,每一个拉动市场的广告,都有其背后的基础,广告不过是其中的催化剂。每一个投广告的老板,在产品和营销政策都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每一个企图通过广告一喊成功的品牌,都要慎重。  

  在切入市场成功之后,蒙牛开始大踏步前进,开始更强的侵略和超越。  

  近年,中国奶制品市场,风起云涌,先是光明在全国自得其乐,各地都有自己的土品牌,突然,从内蒙古冒出一个“伊利”,搅得全国的奶品牌都竖起耳朵,警觉地看着市场;再突然,从内蒙古,从伊利卧榻之旁,又冒出个蒙牛,呼呼剌剌地侵略着大家的领地,甚至把伊利都甩在后边,成长为液态奶领先者。于是,液态奶市场,竞争空前激烈!  

  在竞争和成长中,我们依然看到蒙牛的睿智和犀利!

  首先,还是产品。

  蒙牛的产品概念开始宽泛,开始围绕生活需求,开发纯牛奶之外的众多产品。特浓奶、酸牛奶、甜牛奶、鲜奶干吃片等层出不穷。

  在产品规格上,蒙牛敏锐地捕捉着消费者的心态,不断推出250ml、500ml和1L的单支装。

  更令人欣赏的是,为了扩大超市的整箱销售,蒙牛很早就推出了12盒装的小箱包装。这样,就解决了很多家庭妇女采购时搬不动大箱的难题,在超市里大受欢迎。

  其次,是终端的推广

  当蒙牛发展起来后,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蒙牛几乎没有停顿过促销活动!每逢周末或节假日,总能看到大堆大堆的蒙牛堆头促销,极具声势,赢得了很多的随机购买机会。

  蒙牛的这种经常到几乎是常态的促销,甚至令我怀疑,蒙牛的定价策略很高明。那就是促销价就是其实际期望的零售价,但是,当他在商场报高了零售价之后,为自己经常性的促销赢得了条件,可以经常搞促销,经常带给消费者心动和惊喜。如果是这样,蒙牛的终端销售,棋高一着

  第三,是陈列

  蒙牛在终端,毫无疑问是推崇整箱陈列。除了单支陈列外,蒙牛借助其促销,大量进行货架上的整箱陈列。对于很多家庭来说,整箱购买,习以为常,而蒙牛的这种陈列方式,恰恰扩大了单次购买量,自身销量无疑增加很多。

  第四、是有效的广告和推广

  当蒙牛成为领先品牌时,我们可以看到,蒙牛开始设立品牌区隔,开始强化广告拉动,开始重视事件营销,而不是保守。我们看到,近期,蒙牛的广告量很大,而且重视中央台的投放,借助中央台,树立领先品牌的权威形象。借助中国载人航天的壮举,蒙牛投巨资赞助,投巨资推广,从电视广告、路牌到终端,统一传播,形成了极大的品牌冲击和提升。

  当品牌领先时,不保守,充满锐气,是蒙牛带给我们的重要借鉴。  

  以上,是从纯粹营销的角度,考察了蒙牛成功的原因。从企业经营和成长的角度,蒙牛的成功还有以下原因:

  第一是人。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要忽略,蒙牛背后的团队。蒙牛的经营团队,曾经是天下第一的伊利的“当家花旦”,蒙牛的策划人,曾经是成功的伊利的策划人。这个团队,就像当初的步步高一样,决不是简单的几个人,而是经营精英的集合,是智慧、经验的集合,是社会资源的爆发点。

  第二是蒙牛所处地方政府的支持

  第三是蒙牛的战略伙伴。据悉,利乐公司,对蒙牛的发展至关重要

  第四是蒙牛的成功融资。在企业高速发展过程中,蒙牛得到了各方资金的支持,包括股市融资。

  第五是蒙牛的机制。好的机制,能缔造强大的生产力。从各方披露的信息来看,蒙牛建立一个能够有效发挥人力资源能力的良好机制,企业运行在高效、积极、主动的状态下。

  第六是区位优势。蒙牛做牛奶生意,有一个天然优势,就是能蒙古大草原。大草原、无污染、奶源好、口味香、营养好,这很容易让人接受。  

  成功自有道!

  蒙牛的成功,是智慧和勤奋的结果,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也是同行迟钝、缺乏作为的结果。

  从营销的角度,祝愿大家都从蒙牛的成功中汲取营养。

  从国民健康和我自己健康的角度,期望蒙牛做一个对社会负责任的企业,香浓的牛奶里,不要进行太多的增稠剂和香味剂的添加。

  对社会负责,奉献健康的产品,才能建设长久健康的企业。  

[编辑]蒙牛高速成长奥秘
  2006年初春的塞外,乍暖还寒,而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南郊和林格尔蒙牛集团生产基地里却温暖如春,在液态奶生产线车间里,全自动流水线一刻不停地转动,一袋袋新鲜的牛奶从这里“转”出。而在液态奶生产线几公里外的蒙牛国际牧场,号称“五星级”温暖的奶舍里,从澳大利亚引进的黑白花奶牛,有的在晒太阳,有的在蹭痒机旁蹭痒痒,有的躺在暖暖的“沙床”上半闭着眼睛休憩,一片塞外田园景象。

  回顾7年前的蒙牛集团,处于“三无”(无市场、无奶源、无厂房)状态,在全国1000多家的乳品企业中排名最后;经过6年的发展,蒙牛的销售收入从3700万元飞速增长到超过100亿元。在全国同业排名由第1116位上升至第2位。说起蒙牛的发展历程,孙先红是一个怎么都绕不开的人物。从中国乳都、申奥助威、蒙牛上天,孙先红制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的经典营销案例。他率领蒙牛营销团队策划的中国乳都、申奥助威、中国航天员专用产品、中国运动员专用产品、超级女声等多项策划成为中国营销界的经典。他和同事张治国所写的《蒙牛内幕》盗版比正版印得多。

  “蒙牛奇迹”是属偶然,还是市场的必然?蒙牛在6年间快速成长奇迹背后的动因何在?有媒体称“事件营销成就了蒙牛增长奇迹”,是不是事实?带着上述疑问,和蒙牛集团副总裁孙先红先生有过一次关于蒙牛成长模式的对话。

  只有淡季市场没有淡季思想

  蒙牛的超速成长是属偶然成功,还是市场的必然选择?孙先红对此的解释是,对蒙牛发展史不能从6年来认识,他认为确切地讲至少是15年以上的。实际上,蒙牛的整个高层管理团队,做乳业的平均年龄都是在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包括中层的一些干部在乳业的工作年限也都在五六年以上,整个团队基本上都是从伊利过来的。实际上这种乳业经验的积累造就了整个团队对消费者心理的把握及对消费者心理的研究,以及对乳品行业大的发展趋势、生产质量的控制、渠道的建设、甚至渠道的管控,这个能力实际上不是6年的时间。

  蒙牛的发展战略目标是否始终如一呢?孙先红对此的回答是,一个企业真正要想发展,它必须从始至终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坚定的目标。这样的话,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才能抵御很多诱惑,集所有的人、财、资金精力沿着一个目标,沿着一个方向去“使劲”。企业的发展战略从蒙牛的一些策略上也可以看出来,例如,蒙牛的广告定位从1999年就很清晰,所有的广告,哪怕是5秒的广告,后面结尾的时候都是“蒙牛乳业”。这样做主要是向消费者传递的信息是蒙牛就是专业做乳制品的一个企业,反映了蒙牛从整个战略上来讲,从一开始要做成百年老店就不会离开乳业,企业发展的强烈愿景对于企业未来的成长至关重要。

[编辑]蒙牛品牌的比附定位
  蒙牛演绎了一段传奇,让人震惊的传奇。

  1999年初,蒙牛奶制品公司成立时,凑了1300余万资金,开始了市场运作。当年,蒙牛的销售额就达到了0.44亿元,到2002年,公司销售额飙升至21亿元,增长了48.6倍;以1947.31%的成长速度在“中国成长企业百强”中荣登榜首,并连续三年创造中国乳业“第一速度”,在中国乳制品企业中的排名由第1116位上升为第4位,创造了在诞生1000余天里平均一天超越一个乳品企业的营销奇迹!“蒙牛现象”被称为“西部企业,深圳速度”。

  蒙牛创造的奇迹,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在蒙牛的品牌战略中,其品牌定位策略在蒙牛发展过程中起了关键的作用,那就是比附定位策略的运用,堪称经典之作。

  品牌的比附定位

  比附定位就是攀附名牌的定位策略。企业通过各种方法和同行中的知名品牌建立一种内在联系,使自己的品牌迅速进入消费者的心智,占领一个牢固的位置,借名牌之光而使自己的品牌生辉。比附定位一般有三种形式:

  1、甘居“第二”,就是明确承认同类中另有最负盛名的品牌,自己只不过是第二而已。这种策略会使人们对公司产生一种谦虚诚恳的印象,相信公司所说是真实可靠的,同时迎合了人们同情弱者的心理,这样较容易使消费者记住这个通常难以进入人们心智的序位。如美国阿维斯出租汽车公司定位为“我们是老二,我们要进一步努力”之后,品牌知名度迅速上升,赢得了更多忠诚的客户。

  2、攀龙附凤,其切入点亦如上所述,首先是承认同类中已卓有成就的品牌,本品牌虽自愧弗如,但在某地区或在某一方面还可与这些最受消费者欢迎和信赖的品牌并驾齐驱,平分秋色。如内蒙古的宁城老窖,宣称是“宁城老窑——塞外茅台”。

  3、高级俱乐部,公司如果不能取得第一名或攀附第二名,便退而采用此策略,借助群体的声望和模糊数学的手法,打出人会限制严格的俱乐部式的高级团体牌子,强调自己是这一高级群体的一员,从而提高自己的地位形象。如可宣称自己是хх行业的三大公司之一,50家大公司之一;10家驰名商标之一等等。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宣布自己是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之一”,使消费者感到克莱斯勒和第一、第二一样都是知名轿车了,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蒙牛的品牌定位

  蒙牛从产品的推广宣传开始就与伊利联系在一起,从蒙牛的广告和宣传册上可以解读出蒙牛的品牌定位是一种比附定位策略,如蒙牛的第一块广告牌子上写的是“做内蒙古第二品牌”;宣传册上闪耀着“千里草原腾起伊利集团、蒙牛乳业……我们为内蒙古喝彩”;在冰激凌的包装上,蒙牛打出了“为民族工业争气,向伊利学习”的字样,这与阿维斯出租汽车公司强调“我们是老二,我们要进一步努力”的定位策略是一致的。蒙牛利用伊利的知名度,无形中将蒙牛的品牌打了出去,提高了品牌的知名度。而且,蒙牛这种谦逊的态度、宽广的胸怀,让人尊敬、信赖,获得了口碑。

  蒙牛认为,一个品牌并不单单是一种产品的问题,而是一个地域的问题,内蒙古就是一个大品牌。因而蒙牛没有把目光局限在自身的成长上,而是高瞻远瞩,根据呼和浩特人均牛奶拥有量全国第一、牛奶增速全国第一的状况,提出了“建设我们共同的品牌——中国乳都·呼和浩特”的倡议。从2000年9月起,蒙牛投资100多万元,投放了300多幅灯箱广告,广告正面主题为《为内蒙古喝彩》,下书:“千里草原腾起伊利集团、兴发集团、蒙牛乳业;塞外明珠辉照宁城集团、仕奇集团;河套峥嵘蒙古王;高原独秀鄂尔多斯……我们为内蒙古喝彩,让内蒙古腾飞。”背面的主题为《我们共同的品牌———中国乳都·呼和浩特》。蒙牛把自己和内蒙古的一些著名企业放在一起,提出共建中国乳都,这与“高级俱乐部策略”的思想是一致的。其实,蒙牛当时无论从历史、地位、和规模上都不足以和这些著名品牌相提并论,然而蒙牛把自己和他们放在一起,是想让消费者认为,蒙牛和它们一样,也是名牌。而且“建设中国乳都”、“为内蒙古喝采”这样的宽广视野和高尚情操又体现出蒙牛的博大胸怀,为内蒙古积聚了巨大的无形资产,不仅不会招致反对,反而会提高人们对蒙牛的好感,提升了品牌的美誉度。

  蒙牛运用比附定位策略的思考

  蒙牛的比附定位策略是非常成功的,透过蒙牛的成功,可以折射出三个层面的思考。

  思考一:比附定位策略有利于品牌的迅速成长,更适应品牌成长初期。蒙牛认识到,中国大部分奶制品企业采用的都是国际一流设备,生产水平不相上下,产品同质化。面对有极高潜力的市场和加入WTO后与国外企业的激烈竞争,最紧迫的事莫过于搞好品牌建设,因而对于要创名牌的蒙牛来说,在创业初期使用这种策略是适宜的,可借伊利的名气提高自身品牌的影响。但当品牌成长到一点程度后,一般不适宜再用。蒙牛的品牌战略是“三步走”:第一步,做“内蒙古牛”;第二步,做“中国牛”;第三步,做“世界牛”。显然,蒙牛走完第一步后,不宜再采用同样的策略。

  思考二:比附定位有利于避免受到攻击,防止失败。蒙牛采用比附定位策略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保护自己。蒙牛刚启动市场时只有1300多万元,在伊利、草原兴发这两个资本大鳄面前显得非常弱小,从竞争层面上看,兴发和伊利联手干掉蒙牛,是完全可能的。即使伊利只跺跺脚,蒙牛也可能东倒西歪,而事实上也出现过蒙牛的奶车被拦截的事情。蒙牛名为伊利和兴发免费做广告,实为自己的做法是非常明智的,壮大了自身,防止了两败俱伤。而且蒙牛有一句口号:提倡全民喝奶,但你不一定喝蒙牛奶,只要你喝奶就行。蒙牛明白,只有把这个行业的市场做大了,大家才都有饭吃。伊利和兴发看到蒙牛如此“大度”,不仅为自己,还为别人,又怎能忍心去“扼杀”它呢?如果蒙牛只顾自己的广告轰炸,则完全有可能遇到更多刁难甚至重创。

  思考三:比附定位策略并非真正的谦虚,体现了实在风格。蒙牛将“向伊利学习”、“争创内蒙乳业第二品牌”打在产品包装上,给人一种谦虚的印象,并非是纯粹的营销策略,而是蒙牛的缔造者牛根生的“感情用事”。牛根生在伊利干了16年,从一个刷瓶子的小工干到伊利副总的位置,完全是伊利一手栽培的结果。提起伊利总裁郑俊怀,牛根生言必称“领导”,牛根生是感恩的,不管他和郑俊怀之间有什么恩怨,牛根生都对郑俊怀、对伊利怀着一股感激之情,在牛根生看来,伊利仍是蒙牛的榜样,应该向它学习;而事实上,从蒙牛的实际情况来看,也应该是这样。正如牛根生自己说:“蒙牛要和伊利竞争?我们不配!”所以,蒙牛是现实的,真实的,蒙牛的比附定位策略并不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谦虚。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蒙牛集团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您希望联系哪位客服?(单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