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改革发表评论(0)编辑词条
内容叙述
西元1517年的宗教改革(religion reforming)背景,改革代表人物马丁路德、加尔文及慈运理等人,以及发展出来的新教教派。
宗教改革性质
宗教改革是资产阶级披着宗教外衣的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改革教的先锋
自使徒时代末期,教会逐渐堕落俗化,但后来也出现护教人士如犹大,后来较重要的还有“独一神观”者在三世纪-四世纪对抗主张“三位一体观”,最后虽失败,但他们为保存《圣经》真理的奋战精神,令人敬佩。又如马昂留斯与央登约翰等人合着“和平的保卫者”一书,主张灰复平信徒参与教会事工;孟他努倡导圣灵与灵恩,勉励信徒离弃奢靡生活,却因他本身言论渐趋偏激,陷入另一异端而功亏一篑。
七-八世纪又有忠于《圣经》的教士,反对教会如同异教的跪拜神像及抬举马里亚为女神的谬误。九世纪中叶,为要证明当时教皇所宣布的主权是早在数世纪前就实行的假文献“伪西多尔教令集”(Isidorian Decretals)出现时,许多有良知的主教曾群起反对这骗局,但终被压制。十二世纪又有法国的瓦勒度派 (Waldensians)主张教会应忽灰复纯以《圣经》为唯一真理,反对炼狱邪说,强调平信徒可上台讲道,教士的言论并非完全无误等,声势相当早浩大。虽遭到教皇视为异端,予以除名,改职和十字军的征伐,但他们至今仍然存在意大利阿尔卑斯山区,成为十二世纪以前改革教会进仅存硕果。
1376年英国 的勒得倭得教区长兼英王皇家神学顾问约翰・威克里夫(John Wycliff,主后1320-1384年) ,眼见教皇生活奢靡,教会因争竞逐财而腐化,便在牛津公开指责教会的主决者。世俗事务由神派政府管理,教皇不应干涉。他获得英国朝野的拥护,为被教皇捉办,继续推动改革,1377年又宣称圣经是信仰唯一根据,教会唯一律法。接著他将《圣经》译成白话英文 (1384年完成,1388年修订) ,结果销路意外广大。他又主张“平民主权”即教会应以平信徒为中心,而非教皇;但可有一人遵照圣经总揽相关事务,否则便是敌基督者。并要二人一组出外传道,但非终身职。英国黑死病流行时,他被保守派归咎拿办。他的追随者被称为罗拉德派(Lollards),后受英王亨利四世,五世摧毁殆尽,幸因查理二世娶波希米亚公主而再传入波希米亚。
约翰·胡斯(John Huss,1369-1415年)是波希米亚布拉格大学教区长,因阅读威克里夫的著作后深受感动,也开始作类似的言论,起初大受波希米亚朝野赞赏,后因严词指责出售赎罪券是违反圣经的可憎习行为,在1409年比萨会议被教皇定罪,1414年赴君士坦丁堡会议后被拘留,次年七月六日被处以火刑,引起波希米亚反教皇的革命战争,迄今改革火苗仍未熄灭。
欧洲宗教改革的社会历史背景
现实社会根源:14至16世纪,西欧社会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当时西欧所发生的社会变动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第一,经济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新兴的资本主义萌芽破土成长,封建生产方式开始瓦解;第二,政治上,资产阶级与新贵族开始形成,反对封建贵族的特权与分裂割据。英、法两国的封建君主在与资产阶级、新贵族联盟的基础上建立了政治集权的“新君主制”。他们加强政治集权,推行重商主义,奖励文化创造,有力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发展。但在意大利、德意志还存在着分裂割据,迫切需要政治统一;第三,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神权的文艺复兴运动。人文主义者批判中世纪教会的蒙昧、禁欲说教与封建的等级权制度,鼓吹个人的自由、平等与欲望,提倡竞争进取精神与科学求知的理论,极大地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与观念更新,构成了对天主教神权的巨大冲击。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16世纪西欧的宗教改革都把矛头对准罗马教会对欧洲的大一统神权统治,要求通过改革建立适应于民族国家发展的“民族教会”或适应于资产阶级兴起需要的“廉价教会”。
思想渊源:宗教改革固然是社会现实变革的产物,但其思想源头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市民的宗教“异端”思想之中。中世纪的城市在11、12世纪兴起后,为了抵制封建贵族与教会的掠夺与控制,城市从经济、政治上支持王权,王权则赐给城市以自由贸易乃至自治的特权。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阶层也逐渐兴起,对教会的大一统神权与正统神学的统治极其不满,于是酝酿出反教会的市民“异端”思想。市民的“异端”思想,有力地冲击了天主教会神权的合法权威,反映了市民阶级建立“民族教会”或“廉价教会”的愿望,为16世纪西欧的宗教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历史遗产。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1)加尔文宗教改革
受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加尔文在瑞士日内瓦进行宗教改革。
(2)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改革后的英国基督教称为英国国教。英国国教会是英国民族教会,必须服从国王的意志和国家的法令,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3)宗教改革的影响
①政治上: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剥夺了教会在各国的政治、经济特权,各国王权得到加强,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发展。
②经济上:确立了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伦理规范和生活方式,夺取了大量原属教会的财产,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③精神文化上:
A、打破了天主教会精神垄断,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发展了人文主义。
B、发展本民族文化,各国普遍重视教育,兴办学校,增加包括自然科学在内的学习科目,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C、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旗帜。
(4)实质
是一场西欧资产阶级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教会的政治运动。
宗教改革的过程与重要人物
马丁路德 (1483-1546年)- 早在耳弗大学 (Erfurt)获文学硕士,又学半年法律。接着入修道院苦修,1507年获立为神父。1512年 获威登堡大学(Wittenburg)神学院博士,随即教授《圣经》。他是德国最早用德文对照新旧约原文授课的教授之一。然而他继续依然教会律法潜心苦修,但无论如何都不能得到内心的平安。直到有一天他在研读《圣经》时,看到“义人必因信得生”(罗马书1:17)时,突然觉醒到原来人的得救只是因为他对上帝的信仰以及上帝的恩赐,其他一切的律法都不能保证使人得以“称义”。他这信念也在获得同校一些教授的支持,加上亲眼看到人们受骗购买赎罪券的情形,又耳闻教会主教买卖圣职的丑事,他开始攻击教会出售赎罪券的作法。1517年10月31日他将所写对赎罪券的九十五条论纲看法,张贴在威登堡大学的教堂门口。由于当天恰巧是人们前往教堂朝掲所拜遗物的万圣节 ,自然很多人看到张贴的内容。虽然当印刷术才使用不久,但两周后传遍全德国;四周后各种译文传遍全西欧。教皇终于下令将他革除教籍,他原本只要改革教会一部分制度,从此他也不再承认教皇的权威,唯以《圣经》为权威。此后他所代表的教派总称国“更正教”或“新教”(Protestantism),与之相对的东,西方天主教,则成国旧教。他直接建立的教会成为“路德会”或“信义宗”。由于他个性保守,因此他改革的教会仍保留《圣经》没有明文禁止的旧教传统,如祭坛,蜡烛 ,基督画像,造解礼,周日礼拜与圣诞节等。
慈运理(Ulrich Zwingli)(1484~1531)生在瑞士的威德赫斯城(Wildhaus),在巴塞尔(Basel)、伯恩(Bern),及维也纳(Vienna)受教育。慈运理在维也纳就读大学,当时候的维也纳大学正在推行大学改革。当时在人文主义者采尔蒂斯等人的领导下,促使大学接受了人文主义者的改革。随后,他又在巴赛尔大学内,深受人文主义的影响,强化了他对人文主义的立场。于瑞士东部接受区牧的职务,在1519年成为苏黎世教会的牧师。慈运理在语言上是很有能力的,他可以将无论是希伯来文、希腊文或是拉丁文翻译成苏黎世的当地语言,后来,苏黎世市议会决定了圣经改革方案,成为官方政策。在 1525年苏黎世市议会废止弥撒,改由慈运理的圣餐版本替代。改教的主题是教会内道德的重整,他开始攻击赎罪券,且是有计划性的攻击。在圣礼上他更有自己的主张:圣餐是一项纪念主的仪式,仅是象征性;基督不在圣餐之中。这点与路德有很大的不同。
在教改运动的早期,慈运理在瑞士尤以东部,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在1531年的一次战役中阵亡。
加尔文(1509-1564年) – 生长巴黎,在巴黎大学研究神学三年,后又到外地学习律法。1536年,他出版《基督教原理》一书,随即到日内瓦。但他的改革教会提案未被接纳,且被以“异端”身份驱逐出境。1541年,支持宗教改革的一派掌握了政权,加尔文受其邀请再返日内瓦,得到欢迎,并治理当地教会二十三年,使它成为新教的中心。加尔文主张“先定论”,即人得救与否完全是神所预定的,但又不赞同宿命论;相反的,他认为虔诚的信仰与完美的德行是每一个将要得救的基督徒的义务,他们应该在世间努力工作以荣神益人。加尔文的教义受到许多工商业者欢迎,成为新教主流,其中以长老会发展又多又快。长老制是共和式的,由议会选举产生,独立行使教会司法权;规定市议会负责世俗事务,教会负责宗教信仰和道德生活,但实际两者结为一体,加尔文实际成为这一政教合一的政权的领袖。
英国国王亨利八世(1509-1547年)– 原反对马丁路德和更正教,后为要与王后凯瑟琳(Catherine)离婚,受拒于罗马皇帝,因此1534年与更正教合作并共同通过“最高治权法案” (Act of Supremacy)宣布创立英国国教 (Anglican church),又称圣公会 ,与罗马旧教的教义仪式并无二致,只是英国王代替罗马教皇成为政教权威。
宗教改革的余波
天主教的革新。
宗教自决和宗教迫害 - 1555年,奉行新旧教两派的国家终于签订奥斯堡和约,协议由各国统治者全权决定该国人民所信仰的教派不能接受者只有迁居他国。1598年法国皇帝亨利四世颁布南特诏议 (Edict of Nantes)准予人民自由信仰新教。但新教却各派互不兼容,他们本着个人可以直接与上帝交通,产生《圣经》不同的见解。这种“自以为是”的结果演变成宗教迫害。原先罗马天主教就是“异端裁判所”,现在连新教都迫害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人。
宗教战争 – 欧洲各改教运动历经许多流血战事,如1610年亨利四世被刺杀,法国再度内战,新教信徒大量逃亡。1618年德国路德派因不满奥斯堡和约被毁,由瑞典国王亚道夫 (Gustavus Adolphus)领导,与国内罗马天主教徒交战了三十年,1648年签订韦斯特发里亚和约(Peace of Westphalia),双方重获和平相处。又如1568年荷兰北部的加尔文派信徒因反旧教与其统治者西班牙国王对战,到1609年终获独立建国与信仰自由。
英国在宗教改革后的国教还带着不少旧教色彩,许多受加尔文派影响而被称为清教徒 (Puritans)的人,想再加以改革,使成更合乎《圣经》的信仰,却受到欲恢复旧教的国王查理一世逼迫残害,于是许多人逃至新大陆,即后来独立的美国 ,并爆发1640 -1649年的内战,史称“清教徒改革”。清教徒获胜后,新教团体获相当自由的发展,直到1685年新国王詹姆斯二世又想恢复旧教及专制政治,人心大愤,再经1688年没有流血的“光荣革命”,终于使英国新教徒在此年获得欧洲第一个获大量信仰自由的结局。至此我们也看出各国的宗教战争中,常夹杂经济和政治利益等的争执。从十六世纪中期到十七世纪 中期的百年纷扰,欧洲人口大量减少,经济衰退,各国终于地逐渐体认久战俱伤的教训,才开始采取宗教宽容的政策。
印刷术的影响
在宗教改革的运动中,由于印刷术的发明,使得此一运动的推动带来了重大的影响。宗教改革的起因当中有一个原因,即是圣经只能由圣职人员阅读。一般信徒无法阅读到圣经。然而在1456年古腾堡(Johann Gutenberg)在美茵兹(Mainz)的印刷厂印刷了一本拉丁文圣经。印刷术的发明帮助改善了,抄写文本因而产生错误的情形;另外,只要将所印刷的作品排好,即可大量印刷。只要付得出买书的钱,就可以有机会阅读。因此,当马丁路德要传递他的宗教改革理念时,只要透过印刷和贸易路线的发达,他不需要跑到遥远的英格兰就可以传播他的思想了。
西元1517年的宗教改革(religion reforming)背景,改革代表人物马丁路德、加尔文及慈运理等人,以及发展出来的新教教派。
宗教改革性质
宗教改革是资产阶级披着宗教外衣的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改革教的先锋
自使徒时代末期,教会逐渐堕落俗化,但后来也出现护教人士如犹大,后来较重要的还有“独一神观”者在三世纪-四世纪对抗主张“三位一体观”,最后虽失败,但他们为保存《圣经》真理的奋战精神,令人敬佩。又如马昂留斯与央登约翰等人合着“和平的保卫者”一书,主张灰复平信徒参与教会事工;孟他努倡导圣灵与灵恩,勉励信徒离弃奢靡生活,却因他本身言论渐趋偏激,陷入另一异端而功亏一篑。
七-八世纪又有忠于《圣经》的教士,反对教会如同异教的跪拜神像及抬举马里亚为女神的谬误。九世纪中叶,为要证明当时教皇所宣布的主权是早在数世纪前就实行的假文献“伪西多尔教令集”(Isidorian Decretals)出现时,许多有良知的主教曾群起反对这骗局,但终被压制。十二世纪又有法国的瓦勒度派 (Waldensians)主张教会应忽灰复纯以《圣经》为唯一真理,反对炼狱邪说,强调平信徒可上台讲道,教士的言论并非完全无误等,声势相当早浩大。虽遭到教皇视为异端,予以除名,改职和十字军的征伐,但他们至今仍然存在意大利阿尔卑斯山区,成为十二世纪以前改革教会进仅存硕果。
1376年英国 的勒得倭得教区长兼英王皇家神学顾问约翰・威克里夫(John Wycliff,主后1320-1384年) ,眼见教皇生活奢靡,教会因争竞逐财而腐化,便在牛津公开指责教会的主决者。世俗事务由神派政府管理,教皇不应干涉。他获得英国朝野的拥护,为被教皇捉办,继续推动改革,1377年又宣称圣经是信仰唯一根据,教会唯一律法。接著他将《圣经》译成白话英文 (1384年完成,1388年修订) ,结果销路意外广大。他又主张“平民主权”即教会应以平信徒为中心,而非教皇;但可有一人遵照圣经总揽相关事务,否则便是敌基督者。并要二人一组出外传道,但非终身职。英国黑死病流行时,他被保守派归咎拿办。他的追随者被称为罗拉德派(Lollards),后受英王亨利四世,五世摧毁殆尽,幸因查理二世娶波希米亚公主而再传入波希米亚。
约翰·胡斯(John Huss,1369-1415年)是波希米亚布拉格大学教区长,因阅读威克里夫的著作后深受感动,也开始作类似的言论,起初大受波希米亚朝野赞赏,后因严词指责出售赎罪券是违反圣经的可憎习行为,在1409年比萨会议被教皇定罪,1414年赴君士坦丁堡会议后被拘留,次年七月六日被处以火刑,引起波希米亚反教皇的革命战争,迄今改革火苗仍未熄灭。
欧洲宗教改革的社会历史背景
现实社会根源:14至16世纪,西欧社会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当时西欧所发生的社会变动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第一,经济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新兴的资本主义萌芽破土成长,封建生产方式开始瓦解;第二,政治上,资产阶级与新贵族开始形成,反对封建贵族的特权与分裂割据。英、法两国的封建君主在与资产阶级、新贵族联盟的基础上建立了政治集权的“新君主制”。他们加强政治集权,推行重商主义,奖励文化创造,有力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发展。但在意大利、德意志还存在着分裂割据,迫切需要政治统一;第三,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神权的文艺复兴运动。人文主义者批判中世纪教会的蒙昧、禁欲说教与封建的等级权制度,鼓吹个人的自由、平等与欲望,提倡竞争进取精神与科学求知的理论,极大地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与观念更新,构成了对天主教神权的巨大冲击。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16世纪西欧的宗教改革都把矛头对准罗马教会对欧洲的大一统神权统治,要求通过改革建立适应于民族国家发展的“民族教会”或适应于资产阶级兴起需要的“廉价教会”。
思想渊源:宗教改革固然是社会现实变革的产物,但其思想源头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市民的宗教“异端”思想之中。中世纪的城市在11、12世纪兴起后,为了抵制封建贵族与教会的掠夺与控制,城市从经济、政治上支持王权,王权则赐给城市以自由贸易乃至自治的特权。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阶层也逐渐兴起,对教会的大一统神权与正统神学的统治极其不满,于是酝酿出反教会的市民“异端”思想。市民的“异端”思想,有力地冲击了天主教会神权的合法权威,反映了市民阶级建立“民族教会”或“廉价教会”的愿望,为16世纪西欧的宗教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历史遗产。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1)加尔文宗教改革
受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加尔文在瑞士日内瓦进行宗教改革。
(2)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改革后的英国基督教称为英国国教。英国国教会是英国民族教会,必须服从国王的意志和国家的法令,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3)宗教改革的影响
①政治上: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剥夺了教会在各国的政治、经济特权,各国王权得到加强,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发展。
②经济上:确立了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伦理规范和生活方式,夺取了大量原属教会的财产,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③精神文化上:
A、打破了天主教会精神垄断,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发展了人文主义。
B、发展本民族文化,各国普遍重视教育,兴办学校,增加包括自然科学在内的学习科目,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C、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旗帜。
(4)实质
是一场西欧资产阶级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教会的政治运动。
宗教改革的过程与重要人物
马丁路德 (1483-1546年)- 早在耳弗大学 (Erfurt)获文学硕士,又学半年法律。接着入修道院苦修,1507年获立为神父。1512年 获威登堡大学(Wittenburg)神学院博士,随即教授《圣经》。他是德国最早用德文对照新旧约原文授课的教授之一。然而他继续依然教会律法潜心苦修,但无论如何都不能得到内心的平安。直到有一天他在研读《圣经》时,看到“义人必因信得生”(罗马书1:17)时,突然觉醒到原来人的得救只是因为他对上帝的信仰以及上帝的恩赐,其他一切的律法都不能保证使人得以“称义”。他这信念也在获得同校一些教授的支持,加上亲眼看到人们受骗购买赎罪券的情形,又耳闻教会主教买卖圣职的丑事,他开始攻击教会出售赎罪券的作法。1517年10月31日他将所写对赎罪券的九十五条论纲看法,张贴在威登堡大学的教堂门口。由于当天恰巧是人们前往教堂朝掲所拜遗物的万圣节 ,自然很多人看到张贴的内容。虽然当印刷术才使用不久,但两周后传遍全德国;四周后各种译文传遍全西欧。教皇终于下令将他革除教籍,他原本只要改革教会一部分制度,从此他也不再承认教皇的权威,唯以《圣经》为权威。此后他所代表的教派总称国“更正教”或“新教”(Protestantism),与之相对的东,西方天主教,则成国旧教。他直接建立的教会成为“路德会”或“信义宗”。由于他个性保守,因此他改革的教会仍保留《圣经》没有明文禁止的旧教传统,如祭坛,蜡烛 ,基督画像,造解礼,周日礼拜与圣诞节等。
慈运理(Ulrich Zwingli)(1484~1531)生在瑞士的威德赫斯城(Wildhaus),在巴塞尔(Basel)、伯恩(Bern),及维也纳(Vienna)受教育。慈运理在维也纳就读大学,当时候的维也纳大学正在推行大学改革。当时在人文主义者采尔蒂斯等人的领导下,促使大学接受了人文主义者的改革。随后,他又在巴赛尔大学内,深受人文主义的影响,强化了他对人文主义的立场。于瑞士东部接受区牧的职务,在1519年成为苏黎世教会的牧师。慈运理在语言上是很有能力的,他可以将无论是希伯来文、希腊文或是拉丁文翻译成苏黎世的当地语言,后来,苏黎世市议会决定了圣经改革方案,成为官方政策。在 1525年苏黎世市议会废止弥撒,改由慈运理的圣餐版本替代。改教的主题是教会内道德的重整,他开始攻击赎罪券,且是有计划性的攻击。在圣礼上他更有自己的主张:圣餐是一项纪念主的仪式,仅是象征性;基督不在圣餐之中。这点与路德有很大的不同。
在教改运动的早期,慈运理在瑞士尤以东部,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在1531年的一次战役中阵亡。
加尔文(1509-1564年) – 生长巴黎,在巴黎大学研究神学三年,后又到外地学习律法。1536年,他出版《基督教原理》一书,随即到日内瓦。但他的改革教会提案未被接纳,且被以“异端”身份驱逐出境。1541年,支持宗教改革的一派掌握了政权,加尔文受其邀请再返日内瓦,得到欢迎,并治理当地教会二十三年,使它成为新教的中心。加尔文主张“先定论”,即人得救与否完全是神所预定的,但又不赞同宿命论;相反的,他认为虔诚的信仰与完美的德行是每一个将要得救的基督徒的义务,他们应该在世间努力工作以荣神益人。加尔文的教义受到许多工商业者欢迎,成为新教主流,其中以长老会发展又多又快。长老制是共和式的,由议会选举产生,独立行使教会司法权;规定市议会负责世俗事务,教会负责宗教信仰和道德生活,但实际两者结为一体,加尔文实际成为这一政教合一的政权的领袖。
英国国王亨利八世(1509-1547年)– 原反对马丁路德和更正教,后为要与王后凯瑟琳(Catherine)离婚,受拒于罗马皇帝,因此1534年与更正教合作并共同通过“最高治权法案” (Act of Supremacy)宣布创立英国国教 (Anglican church),又称圣公会 ,与罗马旧教的教义仪式并无二致,只是英国王代替罗马教皇成为政教权威。
宗教改革的余波
天主教的革新。
宗教自决和宗教迫害 - 1555年,奉行新旧教两派的国家终于签订奥斯堡和约,协议由各国统治者全权决定该国人民所信仰的教派不能接受者只有迁居他国。1598年法国皇帝亨利四世颁布南特诏议 (Edict of Nantes)准予人民自由信仰新教。但新教却各派互不兼容,他们本着个人可以直接与上帝交通,产生《圣经》不同的见解。这种“自以为是”的结果演变成宗教迫害。原先罗马天主教就是“异端裁判所”,现在连新教都迫害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人。
宗教战争 – 欧洲各改教运动历经许多流血战事,如1610年亨利四世被刺杀,法国再度内战,新教信徒大量逃亡。1618年德国路德派因不满奥斯堡和约被毁,由瑞典国王亚道夫 (Gustavus Adolphus)领导,与国内罗马天主教徒交战了三十年,1648年签订韦斯特发里亚和约(Peace of Westphalia),双方重获和平相处。又如1568年荷兰北部的加尔文派信徒因反旧教与其统治者西班牙国王对战,到1609年终获独立建国与信仰自由。
英国在宗教改革后的国教还带着不少旧教色彩,许多受加尔文派影响而被称为清教徒 (Puritans)的人,想再加以改革,使成更合乎《圣经》的信仰,却受到欲恢复旧教的国王查理一世逼迫残害,于是许多人逃至新大陆,即后来独立的美国 ,并爆发1640 -1649年的内战,史称“清教徒改革”。清教徒获胜后,新教团体获相当自由的发展,直到1685年新国王詹姆斯二世又想恢复旧教及专制政治,人心大愤,再经1688年没有流血的“光荣革命”,终于使英国新教徒在此年获得欧洲第一个获大量信仰自由的结局。至此我们也看出各国的宗教战争中,常夹杂经济和政治利益等的争执。从十六世纪中期到十七世纪 中期的百年纷扰,欧洲人口大量减少,经济衰退,各国终于地逐渐体认久战俱伤的教训,才开始采取宗教宽容的政策。
印刷术的影响
在宗教改革的运动中,由于印刷术的发明,使得此一运动的推动带来了重大的影响。宗教改革的起因当中有一个原因,即是圣经只能由圣职人员阅读。一般信徒无法阅读到圣经。然而在1456年古腾堡(Johann Gutenberg)在美茵兹(Mainz)的印刷厂印刷了一本拉丁文圣经。印刷术的发明帮助改善了,抄写文本因而产生错误的情形;另外,只要将所印刷的作品排好,即可大量印刷。只要付得出买书的钱,就可以有机会阅读。因此,当马丁路德要传递他的宗教改革理念时,只要透过印刷和贸易路线的发达,他不需要跑到遥远的英格兰就可以传播他的思想了。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宗教改革
收藏到: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