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电脑发表评论(0)编辑词条
英文名称为NoteBook,俗称笔记本电脑。笔记本电脑是台式PC的微缩与延伸,也是现代社会对电脑的一种需求。1982年11月,Compaq推出第一台IBM兼容手提计算机,重28磅约合14公斤),采用4.77Mhz的Intel 8088处理器,128KB RAM,一个320KB的软盘驱动器,一个9英寸的黑白显示器。而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笔记本电脑是由日本的东芝(TOSHIBA)公司于1985年推出一款名为T1100的产品。
介绍 编辑本段回目录
portable、laptop、notebook computer,简称NB,又称手提电脑或膝上型电脑,是一种小型、可携带的个人电脑,通常重1-3公斤。当前的发展趋势是体积越来越小,重量越来越轻,而功能却越发强大。为了缩小体积,笔记型电脑通常拥有液晶显示器(也称液晶屏LCD)。除了键盘以外,有些还装有触控板(touchpad)或触控点(pointing stick)作为定位设备(Pointing device)。
就现在来看,笔记本电脑从用途上一般可以分为4类:商务型、时尚型、多媒体应用、特殊用途。商务型笔记本电脑的特征一般可以概括为移动性强、(电池)续航时间长;时尚型外观特异也有适合商务使用的时尚型笔记本电脑;多媒体应用型的笔记本电脑是结合强大的图形及多媒体处理能力又兼有一定的移动性的综合体,市面上常见的多媒体笔记本电脑拥有独立的较为先进的显卡,较大的屏幕等特征;特殊用途的笔记本电脑是服务于专业人士,可以在酷暑、严寒、低气压、战争等恶劣环境下使用的机型,多较笨重。
与台式机电脑相比,尽管二者的基本构成是相同的(显示器、键盘/鼠标、CPU、内存和硬盘),但是笔记本电脑的优势还是非常明显的。便携性就是笔记本相对于台式机电脑最大的优势,一般的笔记本电脑的重量只有2公斤多一些,无论是外出工作还是外出旅游,都可以随身携带,非常的方便。
组成 编辑本段回目录
外壳:外壳除了美观外向对于台式计算机更起到对于内部器件的保护作用。较为流行的外壳材料有:工程塑料、镁铝合金、碳纤维复合材料(碳纤维复合塑料)。其中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外壳兼有工程塑料的低密度高延展及镁铝合金的刚度与屏蔽性,是较为优秀的外壳材料。一般硬件供应商所标示的外壳材料是指笔记本电脑的上表面材料,托手部分及底部一般习惯使用工程塑料。
液晶屏(LCD):笔记本电脑从诞生之初就开始使用液晶屏作为其标准输出设备,其分类大致有:STN、薄膜电晶体液晶显示器(TFT) 等。现今民用级别的液晶屏较为优秀的有夏普(SHARP)公司的“超黑晶”及东芝公司的“低温多晶硅”等,这两款都是薄膜电晶体液晶显示器(TFT)液晶屏。除了屏幕外液晶屏的发光设备也是非常的重要,质量较差的灯管会使得液晶屏的色温偏差非常的严重(主要是发黄或者发红)。
处理器:处理器是个人电脑的核心设备,笔记本电脑也不例外。和台式计算机不同,笔记本的处理器除了速度等性能指标外还要兼顾功耗。不但处理器本身便是能耗大户,由于处理器温度升高而升高的笔记本电脑的整体散热系统的能耗也不能忽视。
散热系统:笔记本电脑的散热系统由导热设备和散热设备组成,其基本原理是由导热设备(现在一般使用热管)将热量集中到散热设备(现在一般使用散热片及风扇,也有使用水冷系统的型号)散出。不为人知的散热设备还有键盘,在敲敲打打之间键盘也将散去大量的热量。
定位设备(Pointing device):笔记本电脑一般会在机身上搭载一套定位设备(相当于台式电脑的鼠标,也有搭载两套定位设备的型号),早期一般使用轨迹球 (Trackball)作为定位设备,现在较为流行的是触控板(Touchpad)与指点杆(Pointing Stick)。
硬盘:硬盘的性能对系统整体性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硬盘是不是越大越好呢?当然不是。因为硬盘越大,相对地搜寻资料的时间也越久。目前的主流笔记本电脑至少应该配备有10GB或者12GB容量的硬盘,可以保证移动办公有充足宽裕的空间。而需要经常移动上网的用户,为了存储大量的硬盘缓冲和下载的软件,这一容量的硬盘也应该足够了。但是,如果你是需要以笔记本电脑来代替台式电脑,又或者你没有任何备份设备的话,如CD-RW或ZIP等等 ,如果你是经常制作一些多媒体的演示文件的话,由于声音、图像动画等文件都需要占据大量的硬盘空间,这时,可以选择12GB或者20GB容量的硬盘。当然,如果你非常注重硬盘性能,可以选择IBM最新型的5200 r/min的30GB超大容量硬盘。
由于受发热量、耗电量和体积等因素的限制,笔记本电脑硬盘的转速、持续传输速度和随机传输速度都低于台式机硬盘。现在主流台式机的硬盘转速为7200rPm,而笔记本电脑的硬盘才刚刚达到4200rPm。目前最快的笔记本电脑用硬盘转速为4900rpm,而硬盘普遍转速平均为4200rpm左右。一般用户是不容易察觉它们的差别的。
现有的笔记本电脑用硬盘有四种厚度规格17mm、12.5mm、9.5mm和7mm。使用何种厚度的硬盘主要由笔记本电脑内部硬盘仓的空间决定。部分笔记本电脑在设计时留下的空间较大用17mm的硬盘一般来说可以使用17mm硬盘的全内置笔记本电脑由于整体厚度会较大因此现在较少使用。而目前12.5mm厚度的硬盘最大容量已达到18GB可以充分满足笔记本电脑用户的需求。目前多数笔记本电脑采用的驱动器方案是:硬盘通过专用插口可以方便地插入或取出,这点比台式机方便得多;有些高档笔记本电脑还可以同时插入第二块硬盘。
电池与台式电脑不同,电池不仅是笔记本电脑最重要的组成部件之一,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使用的方便性。对笔记本电脑来说,轻和薄的要求使得对电池的要求也非同一般。IDC的研究报告显示与重量、显示尺寸、背光等因素相比笔记本电脑的电池使用时间是用户最为关心的问题。
笔记本电脑上普遍使用的是可充电电池,同时也提供对一般民用交流电的支持,这样就等于为电脑提供了一台性能极其优良的UPS。但是能否与民用交流电共用,这就要看电池的种类了。现在能够见到的电池种类大致有三种。
一种是较为少见的镍镉电池,这种电池具有记忆效应,即每次必须将电池彻底用完后再单独充电,充电也必须一次充满才能使用。如果每次充放电不充分,充电不满或放电不净都会导致电池容量减少;
第二种是镍氢电池,这种电池基本上没有记忆效应,充放电比较随意,因此在使用时,可以在将笔记本电脑所配的电源适配器接入交流电的同时使用电脑。此时如果电池处于不足状态,就可以一边充电一边使用电脑,如果交流电停电,电池可以自动供电。以上两种电池的单独供电时间标称一般不会超过2个小时,实际使用时间一般在1个小时左右。价格方面这两种电池相差不大。
第三种锂电池是目前的主流产品,特点是高电压、低重量、高能量,没有记忆效应,也可以随时充电;在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同样重量的锂离子电池比镍氢电池的供电时间延长5%,一般在2个小时以上,有的甚至能达4个小时,采用最新技术的超长时间锂电池单电可以高达6至7.5小时,如果采用第二块电池,还可支持3小时共同使用可长达9至11小时,视使用情况而定,可满足全天移动办公的需要。中高档笔记本电脑都配备这种电池。
除了电池自身的容量和质量之外,笔记本电脑的电源管理能力也是用户必须考虑的。目前几乎所有的笔记本电脑都支持ACPI电源管理特性,主板的控制芯片组也可以通过控制内存的时钟,将内存设置于低电状态来减少能耗。Intel SpeedStep技术通过降低处理器速度来延长电池使用时间。另外一个和电池相关的是电源适配器,最好具有当电池充满后就自动停止充电而仅向主机供电的功能,这样可以有效防止电池过分充电,有利于延长电池的寿命。同时,一些高端笔记本电脑在电路设计时大量采用低功率的电子元件其耗电量相对会降低许多。
声卡和显卡:目前笔记本电脑普遍都使用16位的声卡,也有32位的。但它们音响效果的区别不是普通人耳朵能够听出来的。因此16位声卡的笔记本电脑完全可以适于一般办公和娱乐。
一般的笔记本电脑里没有独立的显卡,而是把显示芯片集成在了主板上。如同CPU一样,笔记本电脑显示芯片的制造和设计也采用了比台式电脑显示芯片更高的工艺水平。目前台式电脑显示芯片的工艺水平普遍是0.25微米工艺,而笔记本显示芯片也采用了更为先进的0.18微米工艺。
一般显示芯片足以满足常用办公软件的需要。但随着3D多媒体软件的应用和专业制作的需要,以及Pentium Ⅱ/Ⅲ处理器对多媒体和AGP的良好支持,笔记本电脑显示芯片的3D显示性能变得日益风行,各厂商也纷纷推出了支持AGP显示、带有3D加速功能的笔记本电脑。 目前在笔记本电脑的显示芯片方面,Ati公司的产品很好,尤其是Ati公司推出Rage LT Pro芯片开始,一直到后来的Rage Mobility-P、Rage Mobility M1以及最新的Rage Mobility 128,日益巩固了在高端笔记本电脑显示芯片市场的地位。此外,诸如Trident Cyber9525DVD和Silicon Motion Lynx3DM的产品使得笔记本显示芯片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竞争。
基本常识编辑本段回目录
移动处理器:
笔记本的处理器有别于台式机的处理器,它考虑到功耗因此采用了更先进的制造工艺和技术,以达到在降低功耗的同时尽量达到高性能。而且不同的移动处理器都有各自的节能技术(电源管理技术)可以随处理器的工作状况调整处理器的频率或者电压降低运行的功耗。目前主流的移动处理器——Pentium M、Celeron M、Pentium 4-M、Athlon XP-M以及全美达Crusoe,而像Pentium III-M、K6-3、C3等移动处理器都已属于过气已久产品,用户在选择时可以不需要考虑了。
Pentium M处理器具有低功耗、高性能的特点,是Intel完全针对笔记本电脑设计开发的,让笔记本一次质的飞跃,但是作为一款全新的产品,因此采用这款处理器的笔记本都是中高端的产品,价格比较贵,这是一款较全能的产品,因此各种定位的笔记本中都会见到它的身影,它也让超轻薄笔记本大幅提升了性能。
Celeron M处理器就是Pentium M处理器的简化版,和Pentium M采用了相同的核心,针对中低端市场。因此Celeron M的上市,让很多原来的Pentium M版本的中高端笔记本电脑也有了相应的廉价型号,同样机型采用Celeron M处理器的产品较Pentium M的产品普遍便宜了2000元左右,而其性能也完全能够满足一般用户的需求,因此学生、家庭、商业用户对性能要求不苛刻的可以考虑采用Celeron M的机型。
Pentium 4-M处理器是一款由台式机处理器改进而来的移动处理器,由于其价格较低、性能也不错,所以一直还有它的市场定位,它最大的缺点就是功耗较高。但是由于频率很高,而且最新的版本还支持超线程技术,因此在多媒体处理方面还有它的表现之处,因此它目前还广泛被采用在多媒体笔记本、台式机代替品型笔记本中,如果你完全是要选购一台在家庭中使用的笔记本电脑,采用Pentium 4-M的产品也是不错的选择,毕竟目前的这部分机型性价比都很高。
Athlon XP-M是AMD针对Pentium M推出的一款全新的移动处理器,它的性能表现出色、价格便宜,但是相对来说发热量和耗电量依旧好无法和Pentium M抗衡,但是由于价格便宜、性能也不错,因此在很多中低端的14寸以上的机型中被采用。多学生来说,价格便宜量又足的Athlon XP-M笔记本是不错的选择。
全美达的Crusoe是一款超低功耗的移动处理器,有如采用了软件模拟硬件的处理算法,因此大大减少了晶体管的数量,让功耗控制的很低,但是相应的性能也就不高了,但是它却在很多迷你型的笔记本电脑中被采用,这类笔记本有5.6寸的、8.9寸的,它不是要求性能的产品,超级便携才是它的追求,因此他也有它的一部分市场。此外,全美达最新的Efficeon处理器即将发布,我们期望这款超低功耗的移动处理器在性能上有所改进。
芯片组:
主板芯片组也是与笔记本电脑很重要的部件,无论是性能的表现,还是整体功耗的控制上,都和芯片组是息息相关的。在笔记本电脑上综合性能最好的非Intel移动芯片组莫属,无论是内存、磁盘性能,还是电源管理方面都是最出色的,其他竞争对手在这领域还无法与抗衡,这也是Intel在笔记本领域遥遥领先的原因之一。此外,在笔记本电脑芯片组上常见的还有SiS、Ali和Ati北桥+ Ali南桥,其他的还有VIA,但一般出现在使用AMD处理器的笔记本电脑中,这些芯片虽然存在于市场中,但是在实际产品中的占有率少之又少,往往出现在一些低价笔记本当中。
要注意的是某些超低价笔记本在芯片组、处理器和内存都采用的是台式机的配件,虽然这样成本低、价格便宜,但是整体的稳定性令人怀疑,而且内部设计以及散热方面令人担忧,而且没有笔记本很重要的扩展插槽——PC卡插槽,从严格意义上讲不能算作一部笔记本电脑,用户购买低价笔记本电脑时要注意这一点。
内存:
笔记本电脑的内存也是和台式机内存完全不同的规格,价格也较一般台式机的内存贵很多,但是体积小,有利于笔记本电脑内部的设计。目前的笔记本内存也普遍采用DDRAM,SDRAM基本也已经过时,只有旧型的电脑升级才会用到,因此我们选购笔记本电脑时的内存一般都为DDRAM规格的,一种为较常见的SO DIMM笔记本内存;一种为Micro-Dimm内存。Micro-Dimm内存一般用在超轻薄笔记本当中,比标准的SO DIMM内存小了一半,价格也十分昂贵。笔记本内存对速度的要求并不高,它追求的稳定的运行,因此目前笔记本电脑支持的最高规格的笔记本内存也只达到 DDR333,但是由于笔记本硬盘速度的限制,笔记本电脑对内存的依赖是很大的,适当的配置高容量的内存对提升笔记本的整体速度会有很明显的帮助。
硬盘:
笔记本电脑的硬盘可以说是笔记本电脑中发展最慢的部件,长期以来速度都没有质的飞跃,目前普遍采用的还是4200转的规格,5400转的开始在一些高端型号的笔记本产品中出现,7200转的笔记本硬盘虽然已经发布,但是由于考虑到技术的成熟度,目前还很少有笔记本电脑采用。而目前的笔记本硬盘的大小分为 2.5寸和1.8寸两种,2.5寸的笔记本硬盘最大已经达到160GB的容量,也是通常笔记本电脑中普遍采用的;而1.8寸的笔记本硬盘最大容量达到80GB,转速最高也只有4200转,被某些极限轻薄的笔记本电脑所采用(例如:TOSHIBA R100、SONY X505等极端轻薄的产品),价格昂贵,升级也较困难。
移动显示芯片:
随着笔记本电脑性能越来越强,游戏也成为了笔记本电脑的一种娱乐功能。移动显卡领域还依旧是ATi的天下,虽然后起之秀nVidia奋起直追,但是在整体的功耗和性能方面要稍落后于ATi。目前最强的移动显卡当属ATI Mobility Radeon 9700和nVidia Geforce FX Go5650,这两种显卡虽然性能强劲,但是功耗也都不小,一般用在移动多媒体影音中心型的笔记本电脑或者台式机代替品型电脑中,对于玩游戏的用户当然是最佳选择。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独立显卡也都有较强的3D性能,Mobility Radeon 9600、Mobility Radeon 9000、Geforce FX Go5200、Geforce 4 Go440都是不错的移动显示芯片,其性能排列:Mobility Radeon 9600>Geforce Go5200> Mobility Radeon 9000>Geforce Go440>Mobility Radeon,其功耗一般都和性能成反比,因此他们都出现在不同定位的机型中。
此外,笔记本显示领域还有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就是集成显卡,他们的功耗最低,而且有不错的2D显示效果,因此在商务笔记本、轻薄笔记本中普遍出现,甚至可以说是移动显示领域的绝对主力。目前主流集成的显示芯片的芯片组的性能排序:Intel 855GME芯片组>ATI IGP7000系列整合芯片组>Intel 855GM芯片组>ATI IGP300系列整合芯片组>Intel 852MG芯片组>SIS650M>Intel 830MG芯片组。英特尔最新发布的855GME芯片组集成的显示芯片,性能相当于ATI Mobility Radeon 7500的水平,是目前最为出色的集成显示芯片的芯片组。此外还要注意显存,集成的显示芯片都是通过共享主内存作为显存工作的,在使用时要考虑设置的显存的大小,太小影响显示性能,太大会占用主内存导致主内存过小影响整体性能。
网络设备:
笔记本电脑的网络设备已经成为笔记本电脑最终要的一个配置,迅驰就是大力宣传了其“无线的无限”(标被无线网卡),而红极一时,目前笔记本都标配了V92的调制解调器和 10/100M自适应以太网卡,这是目前笔记本最低要求的网络设备标准,用户购买时一定要注意这两个设备是否齐全,否则日后使用可能带来很多不便。另外,随着迅驰的普及,标配无线网卡也成了笔记本电脑的一个特征,目前大部分的中高端笔记本电脑都配置了无线网卡,这给用户可以带来很大的方便,随着无线网络的铺设,很多公共场合都覆盖了无线局域网,这对带有无线网卡的笔记本带来的巨大的便利,当然标配无线网卡会给整机价格带来提升,但是对于日后升级的费用,标配无线网卡还是更加合算的。
显示屏:
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屏可以说是最重要的部件之一,显示屏的尺寸直接影响了笔记本电脑体积的大小,目前的笔记本类型可以分为:8.9寸的迷你型笔记本、10.6寸的超轻薄型笔记本、12.1寸的轻薄笔记本电脑、14.1 寸的全尺寸型笔记本、15寸和17寸的台式机代替品型笔记本电脑。因此,屏幕的大小也是用户选购笔记本电脑的一个重要因素,看你需要什么类型的笔记本。而显示屏还是笔记本电脑的耗电大户,它的功耗也决定了笔记本的使用时间,而它的画面质量直接影响着笔记本使用者的心情,因此一款出色的显示屏是用户选购笔记本电脑时要十分注意的。
名词解释编辑本段回目录
1. 1394接口
1394接口,全称IEEE 1394接口,也称火线接口(Firewire),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计算机,通信以及家庭数字娱乐的高速低成本的数字接口。IEEE 1394接口最早是由美国苹果公司开发的Firewire用于网络互联,后由IEEE标准化组织进行标准化而形成现行标准。
2. 3D Sound
3D即数字混响、数字录音和数字制作。3D SOUND是指采用数码技术进行混响、录音和制作,用以保证能够充分发挥多媒体音响的3D环绕立体声技术。 全面采用带有3D SOUND立体声的声卡,将家电的技术引入高科技的计算机领域,使笔记本声音表现更加逼真。
3. AC Adapter
即AC适配器。AC是Alternating Current,的缩写,即交流电。按照规律性的时间间隔改变其流动方向的电流。AC适配器用来将外部交流电的电压转化为IT设备中工作所需的额定电压以供应设备电力需要。
4. Accupoint I
Accupoint I,是传统鼠标指点杆Accupoint的升级,它在原鼠标左右键的上方添加了两个键以支持滚屏功能。滚屏功能主要用于,当页面一屏显示不完时,不用点击屏幕右侧的滚动条,可以直接用滚动键实现滚动功能。
5. ACPI
ACPI(Advanced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是1997年由INTEL/MICROSOFT/TOSHIBA提出的新型电源管理规范,意图是让系统而不是BIOS来全面控制电源管理,使系统更加省电。 其特点主要有:提供立刻开机功能,即开机后可立即恢复到上次关机时的状态,光驱、软驱和硬盘在未使用时会自动关掉电源,使用时再打开;支持在开电状态下既插即拔,随时更换功能。 ACPI主要支持三种节电方式,1、(suspend即挂起)显示屏自动断电;只是主机通电。这时敲任意键即可恢复原来状态。2、(save to ram 或suspend to ram 即挂起到内存)系统把当前信息储存在内存中,只有内存等几个关键部件通电,这时计算机处在高度节电状态,按任意键后,计算机从内存中读取信息很快恢复到原来状态。3、(save to disk或suspend to disk即挂起到硬盘)计算机自动关机,关机前将当前数据存储在硬盘上,用户下次按开关键开机时计算机将无须启动系统,直接从硬盘读取数据,恢复原来状态。
6. AGP
Accelerated Graphics Port的缩写,即“加速图形端口”,是英特尔开发的新一代局部图形总线技术。AGP技术的两个核心内容是:一、使用PC的主内存作为显存的扩展延伸,这样就大大增加了显存的潜在容量;二、使用更高的总线频率66MHz、133HZ甚至266MHz,极大地提高数据传输率。AGP总线是一种专用的显示总线,并且将显示卡从POI:上独立出去,使得PCI声卡、SCSI设备、网络设备、I/S设备等的工作效率随之得到提高。从AGP中受益最大的是以3D游戏为主的一些3D程序。 其发展已经经历了AGP 1×,AGP 2×,AGP 4×,AGP 8×几个阶段。
7. All-In-One
即全内置设计。1997年开始流行的一种新的笔记本设计标准,软盘、硬盘、光驱、调制解调器等部件均可同时内置在A4纸张大小的超薄主机结构中,不需抽换或外接,功能齐全直逼台式机型。唯一的缺点就是比较重,维护升级不是很方便,若有一个配件有问题可能要整台送修。
8. BB,本本
这是笔记本电脑爱好者对笔记本电脑的爱称。
9. BIOS
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是PC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在计算机开机后微处理器启动计算机使用的一种程序。它还负责管理计算机操作系统与外设之间的数据传输。
10. 笔记本电脑电池
目前一般笔记本电脑电池使用约2-4小时,若长时间使用可选择具有省电功能设计或准备备份电池,即可有效延长电池的使用时间。电池可分为镍镉(NI-Cd)电池、镍氢(Ni-Mh)电池、锂(Li)电池,Ni-Cd 有严重的记忆效应,Ni-Mh电池改善很多,而Li电池则没有记忆效应。目前市面上常见笔记本电脑型号多采用智能型镍氢电池或锂离子电池,可正确显示电池剩余容量,连续使用时间也比较持久。
11. 笔记本电脑内存
笔记本电脑所使用的内存与台式机的内存是不一样的,价位上也比台式机要高一些,有些机型的笔记本电脑机器内已经有On Board RAM用来满足用户扩充内存的需要,一般机器上有一个到两个的插槽。有些笔记本电脑所使用的内存是专用的,所以价位上会比通用的SDRAM内存高很多,所以购买时要问清楚经销商。
12. 笔记本电脑显示器
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目前绝大部分是TFT-LCD,以分辨率作为主要技术指标来划分,主要有以下几种:
VGA:英文全称是Video Graphics Array,这种屏幕现在一般在本本里面已经绝迹了,是很古老的本本使用的屏幕,支持最大像素为640×480,但现在仍有一些小的便携设备还在 使用这种屏幕。
SVGA:全称Super Video Graphics Array,属于VGA屏幕的替代品,最大支持800×600像素,屏幕大小为12.1英寸,现在仍有部分本本还在使用。
XGA:全称Extended Graphics Array,现在最常见的本本屏幕,80百分号以上的本本采用这种屏幕,支持最大1024×768像素,屏幕大小有10.4英寸、11.3英寸、12.1英寸、13.3英寸和14.1英寸。其升级版本为SXGA,即Super XGA,支持最大1400×1050像素。
UVGA:全称Ultra Video Graphics Array,也有被称作UXGA(Ultra Extended Graphics Arry),这种屏幕应用在15英寸的屏幕的本本上,支持最大1600×1200像素,价格也是比较昂贵。
WXGA:全称Wide Extended Graphics Array,按16:10比例的加宽本本屏幕,适合于DVD影片的长宽比,所以看DVD时不会有图象变形或两边图象显示不出来的问题,这种屏幕支持1280×800和1680×1050两种像素的15.4英寸的屏幕,现在大多数宽屏幕的本本采用这种屏幕。
13. 笔记本电脑硬盘
笔记本电脑所使用的硬盘是2.5英寸,而台式机为3.5英寸,价格上也比台式机高一些。由于应用程序越来越庞大,硬盘容量也有愈来愈高的趋势,因此在选购机器时,硬盘的容量应有一个扩展的考虑。硬盘是笔记本电脑最脆弱、最易坏的部件,平时使用中要格外注意防震防摔,多做备份。对于笔记本电脑的硬盘来说,不但要求其容量大,还要求其体积小。为解决这个矛盾,笔记本电脑的硬盘普遍采用了磁阻磁头(MR)技术或扩展磁阻磁头(MRX)技术,MR磁头以极高的密度记录数据,从而增加了磁盘容量、提高数据吞吐率,同时还能减少磁头数目和磁盘空间,提高磁盘的可*性和抗干扰、震动性能。
但是笔记本硬盘的性能目前跟台式机硬盘的性能差距仍然是巨大的,在台式机硬盘已经达到7200转的主流转速时,笔记本硬盘仍然是只有4200转的主流转速,硬盘成为了绝大多数的笔记本的性能瓶颈。为了追求更加的轻薄,已经有1.8英寸的笔记本硬盘出现了,东芝的Portege R100正是采用了这种硬盘才实现了极限的轻薄,但是1.8寸硬盘的性能更加惨不忍睹。
14. 笔记本电脑主板
笔记本电脑的主板与台式机不同,笔记本电脑采用All-in-One设计, 只有一块主板,集中安装了CPU、显示控制器、软硬盘控制器、输入输出控制器等一系列部件。它与笔记本专用CPU一起,通过高性能散热技术,保证笔记本电脑的正常运转。
15. Bluetooth
即蓝牙技术,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遵循IEEE 802.x标准,最大传输速度为1Mb/s,传输距离为10米,使用增益天线可扩大为100米。利用蓝牙技术,能够有效地简化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和移动电话手机等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也能够成功地简化以上这些设备与Internet之间的通信,从而使这些现代通信设备与因特网之间的数据传输变得更加迅速高效,为无线通信拓宽道路。
16. BNC
局域网中同轴电缆接口,但只有在10M网中才用,现100M网只用RJ45接口。目前绝大多数局域网都是使用RJ45接口,BNC极少被使用。
17. BTO
Build To Order,即产品按照客户订单生产,按照用户的需求制作。这是由Intel领头的一个大规模的计划,这种便携式系统通常允许系统集成商根据客户的要求,加入处理器、内存和硬盘以实现按需求生产,可以升级,可以定制,并且以后还将过渡到机型外壳和颜色也自由选择。整款机器将是完全在Intel构架上组装完成,使用Intel的Mobile移动处理器、使用Intel的芯片组主板。
18. Cache
即高速缓冲存储器,是位于CPU与主内存间的一种容量较小但速度很高的存储器。由于CPU的速度远高于主内存,CPU直接从内存中存取数据要等待一定时间周期,Cache中保存着CPU刚用过或循环使用的一部分数据,当CPU再次使用该部分数据时可从Cache中直接调用,这样就减少了CPU的等待时间,提高了系统的效率。Cache又分为一级Cache(L1 Cache)和二级Cache(L2 Cache),L1 Cache集成在CPU内部,L2 Cache早期一般是焊在主板上,现在也都集成在CPU内部,常见的容量有256KB或512KB L2 Cache。
19. CardBus
一种32位个人计算机卡的工业标准总线。它允许用户通过32位接口使用FastEtherent和高速SCSI及图像捕捉等技术。Cardbus可使32位PCI设备包装成16位PC卡形式,以插进PC卡插槽。Cardbus在33MHz总线上达到132M/s的传输速率。16位PC卡接口提供的modem和10MbDsLAN连接不能适应快速以太网技术。Cardbus插槽使用3.3V技术,以提高笔记本电池的使用寿命。
20. CD-ROM/CD-R/CD-RW
CD-ROM是只读光盘是一种能够存储大量数据的外部存储媒体,一张压缩光盘的直径大约是4.5英寸,1/8英寸厚,能容纳约660兆字节的数据。所有的CD-ROM盘都是用一张母盘压制而成,然后封装到聚碳酸酯的保护外壳里。记录在母盘上的数据呈螺旋状,由中心向外散开,磁盘表面有许许多多微小的坑,那就是记录的数字信息。读CD-ROM上的数据时,是利用激光束扫描光盘,根据激光在小坑上的反射变化得到数字信息。CD-ROM驱动器的速率以“X倍速”表示,其速率的标准有2倍速,4倍速,8倍速等,目前可达到52倍速。但CD-ROM已经趋于淘汰,逐渐被DVD-ROM所代替。
CD-R即可写入式CD光盘,可以对其进行写入操作,但不能擦写已写入的内容;CD-RW则既可以写入,又可以擦写,但可擦写的次数是有限的。对CD-RW进行写入和擦写操作需要使用CD-RW驱动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CD刻录机。刻录机也可以写入CD-R盘片。
21. CDMA无线上网卡
CDMA是码分多址(Code-DivisionMultiple Access)技术的缩写,是近年来在数字移动通信进程中出现的一种先进的无线扩频通信技术。CDMA无线上网卡类似于GPRS无线上网卡,采用PC卡接口,可以插入笔记本电脑实现无线Internet接入。在一般环境下最快的可达153K,几乎是GPRS速度的四倍。虽然CDMA 1X比GPRS快了数倍,但目前由于国内CDMA 1X网络尚不是很成熟,往往达不到这个速度。
22. Centrino Mobile Technology
即迅驰移动技术。2003年1月9日,英特尔正式宣布即将推出的无线移动计算技术的品牌名称:迅驰移动计算技术。这一全新品牌代表了英特尔为笔记本电脑提供的最佳技术,基于全新移动处理器微架构和无线连接功能,并在电池寿命、轻薄外形和移动性能方面具有增强特性。
迅驰并非是一款CPU,而是一整套的技术,包括三大组成部分:
一个微处理器:代号Banias,没有采用传统的P-3,P-4的标记,而是直接被称为Pentium-M,主频从1.3GHz起,目前最高的为1.7GHz。
与P-M处理器配套的Intel I855芯片组
Intel Pro/Wireless LAN无线网卡
以上三者欠缺或修改了任何一项都不能被称为迅驰笔记本。迅驰品牌是英特尔首次将一系列技术用一个名字来命名。
23. 触摸屏
为了操作方便,人们用触摸屏代替鼠标或键盘,根据手指触摸的图标或菜单位置来定位选择信息输入。触摸屏由触摸检测部件和触摸屏控制器组成;触摸检测部件安装在显示器屏幕前面,用于检测用户触摸位置,接受后送触摸屏控制器,然后把接受的信息送主机。目前,在高级PDA(如PALM和PPC)上,已经几乎全部使用触摸屏作为显示和输入设备,在少部分DV和DC上,也可以找到触摸屏的身影。
24. CMOS
指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一种大规模应用于集成电路芯片制造的原料。有时人们会把CMOS和BIOS混称,其实CMOS是主板上的一块可读写RAM芯片,是用来保存BIOS的硬件配置和用户对某些参数的设定。CMOS可由主板的电池供电,即使系统掉电,信息也不会丢失。CMOS RAM本身只是一块存储器,只有数据保存功能。而对BIOS中各项参数的设定要通过专门的程序。BIOS设置程序一般都被厂商整合在芯片中,在开机时通过特定的按键就可进入BIOS设置程序,方便地对系统进行设置。因此BIOS设置有时也被叫做CMOS设置。
25. COMBO光驱
COMBO是结合体的意思,COMBO光驱是结合了CD-ROM,CD-R,CD-RW,DVD-ROM等多种功能的新型光驱,目前在中高端笔记本电脑中常见这种光驱。
26. 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是电脑中的核心,中央处理器在计算机的功能就如同人的大脑。在笔记本电脑内部产生热量的大户,除了硬盘之外就是CPU了,而使用低电压工作的CPU所产生的热量比较少,计算机也比较稳定,所以虽然都同为Pentium IV的CPU,但台式机与笔记本电脑所用的中央处理器是不同的。笔记本电脑所使用的是低电压的CPU。有些高档机型使用的是专为笔记本电脑设计的Pentium-M中央处理器。
27. CPU主频
处理器主频以每秒处理器周期可运行的百万次计算。通常,带有较高MHz或GHz的处理器能够提高电脑运行创新、娱乐、通信和生产力应用的性能。但主频只是影响系统整体性能的一个方面,并非越高的主频就一定带来越高的机器整体性能。
28. DC 电源
直流电,即使用各类电池为数码设备供电。
29. DDR SDRAM
DDR(Dual Data Rate SDRSM)是最新的内存标准之一,在系统时钟触发沿的上、下沿都能进行数据传输,因此即使在133MHz的总线频率下,带宽也能达到约2.1GB/S,为SDRAM的两倍左右,因此也被称为双速SDRAM,DDR-SDRAM还降低了能耗,因此是笔记本电脑的理想之选。
30. 电源管理
指如何将电源有效分配给系统的不同组件。电源管理对于依赖电池电源的移动式设备至关重要。通过降低组件闲置时的能耗,优秀的电源管理系统能够将电池寿命延长两倍或三倍。
31. 读卡器
读卡器是一种专用设备。有插槽可以插入存储卡,有端口可以联接到计算机。把适合的存储卡插入插槽,端口与计算机相连并安装所需的驱动程序之后,计算机就把存储卡当作一个可移动存储器,从而可以通过读卡器读写存储卡。读卡器分为专用读卡器和复合型读卡器,专用读卡器只能读写某种特定存储卡,而复合型读卡器可以读写多种存储卡。目前,已经有8合一的读卡器。
32. DVD光驱
指读取DVD光盘的设备。DVD盘片的容量为4.7GB,相当于CD-ROM光盘的七倍,可以存储133分钟电影,包含七个杜比数字化环绕音轨。DVD盘片可分为:DVD-ROM、DVD-R(可一次写入)、DVD-RAM(可多次写入)和DVD-RW(读和重写)。 目前的DVD光驱多采用EIDE接口,能像CD-ROM光驱一样连接到IDE1或IDE2口上。
33. DVD刻录机
DVD刻录机是指能够对可擦写式DVD盘片进行写入和擦写操作的驱动器。目前DVD刻录的标准尚未统一,存在以下三种:DVD-RW规格,DVD+RW规格,以及同时兼容两种规格的DVD l刻录机。两大规格的产品在读取、存储方式及系统韧体等诸多方面互不兼容,不过它们刻录而成的光盘都可以在DVD光驱上读取。
34. Enhanced Port Replicator II/III
增强型端口转接器II/III。一种接口设备,使到许多外设的一点连接成为可能,并提供附加的端口和插槽。
35. 分辨率
分辨率是指构成一个图像的像素﹝Pixels﹞总数。对于显示设备,如电脑显示器,PDA的LCD显示屏,我们以X*Y的格式表示其显示分辨率,1024*768即表示显示设备的长边上有1024个像素,而宽边上有768个像素,总像素数为1024*768。以640* 480为例,即将整个屏幕分为640个水平点乘以480个垂直点。若以800 * 600来看,可将整屏分为800个水平点乘以600个垂直点。由上例可知分辨率愈高,我们可看到的图像愈细腻。
36. Fn-esse
可让你将笔记本电脑的某项功能赋予热键的东芝实用程序。目前其他厂商也都有类似的程序。
37. Function Keys
功能键。标有F1到F12的键,用于通知计算机执行某项功能。如一般的,F1键用于打开应用程序中的帮助文件。
38. GPRS
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是一个无线通信标准,其传输速率为115Kbps;而目前的全球通(GSM)系统的传输速率仅为9.6Kbps。GPRS是专门为了在更大地区内发送数据而设计的。目前一些专门为笔记本电脑设计的GPRS无线上网卡可以使得笔记本电脑具有在只要有GSM手机信号的地方都能实现Internet接入的功能。
39. 光软互换机型
“光软互换”是光驱和软驱是可以互换使用的,用机器上的同一个插槽,
40. 光软外挂机型
“光软外挂”是光驱和软驱均通过接口和机器相连,使用时均须外接。
41. Hot dock/undock
热插/拔。在计算机的电源为开启状态时连接或断开一个设备。
42. Hotkey
热键。笔记本电脑上最常见的热键组合即Fn键加其他键(能够与Fn进行组合使用的键多被用特殊颜色标记,并以图示或文字显示其功能在键帽上)的组合,可被用来设定系统参数,如扬声器音量。
43. Hotspot
即无线热点,是指在公共场所提供无线局域网(Wi Fi)接入Internet服务的地点。这类地点多数是咖啡馆、机场、商务酒店、高等院校、大型展览会馆等。这些热点有的是收费的提供无线宽带接入服务,有的则是免费的。在无线热点覆盖的地区,用户可以通过使用装有内置或外置无线网卡的笔记本电脑和PDA,来实现对Internet的接入。
44. Intel SpeedStep Technology
英特尔SpeedStep技术使您能够在您的笔记本电脑上定制高性能计算。当笔记本电脑连接到AC输出口时,移动式电脑能够运行最为复杂的商业和 互联网应用,同时速度可以达到台式机系统的水平。当采用电池供电时,处理器频率将自动降低(通过改变总线速率),同时能耗也相应降低,从而在保持高性能的同时延长电池寿命。手动设置能够使您在采用电池时将频率调整到最高。
Enhanced Intel SpeedStep technology ,即增强型英特尔SpeedStep技术,是SpeedStep技术的升级版本,能够根据处理器需要在两种性能模式之间实时进行电压和频率的动态切换。这主要是通过切换系统总线比率、内核工作电压以及核心处理器的速度而无需重新设置系统实现的。
45. I/O
输入/输出(I/O)是指向计算机或外设之间发送或接收数据的任何程序、您好您好作或设备。每次输入同时都伴随着输出。某些设备,如键盘和鼠标则只具有输入功能;而另一些设备,如打印机则只具备输出功能。处理器、内存、扩展插槽和主板之间的数据传输也称作I/O。
46. IrDA
IrDA是一种利用红外线进行通信的点对点通信的技术。这个无线协议是由红外线数据标准协会制订的无线协议(红外线数据标准协会成立于1993年)。IrDA也经历了一段不短的发展时间,传输速率已经从开始时候的FIR的4Mbps上升为现在最新的VFIR的16Mbps。接收角度也由传统的30度扩展到了120度。
47. 扩展坞/扩展底座
一些轻薄机型的特有装备,可以安装在机器底部,用以扩展因小巧的体积而缺失的各类接口以及软驱,光驱等。
48. LAN & WAN
局域网(LAN)是分布于一个相对较小的区域内的用以连接工作站和个人计算机的计算机网络。它使用户能够相互通信、共享数据或访问设备,如激光打印机等。当几个LAN通过电话线或无线电波连接在一起时,就成为我们熟知的广域网(WAN)。支持LAN的新兴无线网络标准是 IEEE 802.11a ,其数据传输速率可达到54Mbps,另一标准IEEE802.11b的数据速率可达到11Mbps。 802.11a能够同时支持更多无线用户和增强的移动多媒体应用,如数据流视频。此外,802.11a标准在无阻塞的5GHz频带上运行,从而减少了与无绳电话之间的干扰。
49. 蓝色快车
IBM笔记本电脑的服务品牌,是高质量快速度IT服务的代表。
50. LCD
Liquid Crystal Display,中文多称“液晶平面显示器”或“液晶显示器”。其工作原理就是利用液晶的物理特性:通电时排列变得有序,使光线容易通过;不通电时排列混乱,阻止光线通过,说简单点就是让液晶如闸门般地阻隔或让光线穿透。常见的液晶显示器按物理结构分为四种:
(1)扭曲向列型(TN-Twisted Nematic);
(2)超扭曲向列型(STN-Super TN);
(3)双层超扭曲向列型(DSTN-Dual Scan Tortuosity Nomograph);
(4)薄膜晶体管型(TFT-Thin Film Transistor)。
而目前市面上的LCD液晶显示器主要有两类:DSTN(dual-scan twisted nematic,双扫描交错液晶显示)和TFT(thin film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显示),也就是被动矩阵(无源矩阵)和主动矩阵(有源矩阵)两种。
51. LPT口
打印口,一般打印机用LTP1口,打印接口模式可在BIOS下调动,有EPP,ECP等模式。但现在越来越多的打印机采用了USB接口,LPT口已经逐渐被淘汰。
52. Memory Stick
即记忆棒,是索尼公司单独研发的新一代移动存储介质,体积为50mm×21.5mm×2.8 mm,净重4克,使用10针接口。索尼公司的全线产品,包括大屏幕特丽珑彩电、VAIO笔记本、CLIE掌上电脑、Net Walkman、DC、DV等,几乎都配备了记忆棒插槽。记忆棒有两种版本,一种是普通的蓝条,简称“蓝棒”;另一种是具备版权保护功能(即使用了MagicGate版权保护技术)的白条,简称“白棒”,一般用于索尼公司的数码随身听。
53. Memory Stick Duo
Memory Stick Duo存储卡体积比传统的记忆棒更小,是专为小型便携式装置设计的产品,每张卡的重量仅2克。Memory Stick Duo的尺寸为20×31×1.6毫米,其长度只有传统Memory Stick的60百分号左右,体积为其33百分号左右。
54. Memory Stick Pro
Memory Stick的升级版本,突破了128MB的容量限制,且不向下兼容Memory Stick。
55. OLED
OLED 全名叫做有机发光二极管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与 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是完全不同类型的产品。国外又有称 OLED 为有机电激光显示 (Organic Electroluminesence Display, OELD)。OLED的特性是自己发光,不像 TFT LCD 需要背光,因此可视度和亮度均高,其次是电压需求低且省电效率高,加上反应快、重量轻、厚度薄,构造简单,成本低等,被视为 21世纪最具前途的产品之一。
56. PCI
英特尔开发的外设组件互连(PCI)是一个本地总线标准。总线是用于传输往返(输入/输出)于计算机和外设间的数据的通道。大多数电脑通常都采用32位PCI总线,主频为33MHz,吞吐率可达到133MBps。
57. PCMCIA
Personal Computer Memory Card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个人计算机存储卡协会又称PC card。有Type I、Type II Typelll三种标准,分别规定了所用PC卡的尺寸及相应的电路等。在扩展卡标准出台前,许多外设都是专用的,不能与其他厂家产品互换。因而我们需要一种通用的扩展方案,以便对计算机的扩展能力标准化,PCMCIA应运而生。它规定了内存卡的物理设计方案、计算机插槽设计方案、电器接口及相关软件,并一直推动现在被称为“PC”卡的标准。PC卡现已应用于多种场合,包括几种类型的RAM内存、预编程ROM卡、Modem卡、声卡、软盘控制器、硬盘控制器、CDROM和SCSI控制器、全球定位系统(GPS)、数据采集卡等。目前有三种PC卡标准:TYPE I 、II、III,TYPE I 最薄,厚3.3mm,TYPE III最厚,为10.3mm,TYPE I以前几乎是在内存中应用,但现在Modem和其他设备也开始用TYPE I标准。TYPE II是当今主流的一种标准,用于大多数设备。TYPE III主要用于硬盘驱动器。
58. Pixels
即像素,是构成一个图像的最小显示单元。
59. PS/2接口
很多老式的品牌机上采用PS/2口来连接鼠标和键盘。PS/2接口与更老的串行键盘接口除了在接口外型、引脚有不同外,在数据传送格式上是相同的。目前PS/2接口已经逐渐被淘汰,在新出的笔记本电脑上,我们已经很难再发现这种接口。
60. RJ11接口
标准的电话线接口。
61. RJ45接口
局域网中双绞线接口,是目前局域网中最常用的网卡接口。
62. SDRAM
DRAM是动态存储器(Dynamic RAM)的缩写SDRAM是英文SynchronousDRAM的缩写,译成中文就是同步动态存储器的意思。从技术角度上讲,同步动态存储器(SDRAM)是在现有的标准动态存储器中加入同步控制逻辑(一个状态机),利用一个单一的系统时钟同步所有的地址数据和控制信号。使用SDRAM不但能提高系统表现,还能简化设计、提供高速的数据传输。在功能上,它类似常规的DRAM,且也需时钟进行刷新。可以说,SDRAM是一种改善了结构的增强型DRAM。目前的SDRAM有10ns和8ns。
63. S/PDIF
S/PDIF(Sony/Philips Digital InterFace索尼和飞利浦数字接口的英文缩写)是由SONY公司与PHILIPS公司联合制定的一种数字音频输出接口。广泛应用在CD,声卡及家用电器等方面。其主要作用就是改善CD音质,给我们更纯正的听觉效果。
S/PDIF有输入与输出两种端口,其中输入接口比较少见。在一些强调多媒体性能的笔记本电脑上,一般配有一个S/PDIF输出端口。通过这个端口,配合以支持S/PDIF音效的播放软件(如PowerDVD),可以获得更加真实震撼的的声音输出效果。
64. S-Video
一种视频输出接口,即S端子。实际上是一种五芯接口,由两路视频亮度信号、两路视频色度信号和一路公共屏蔽地线共五条芯线组成(实际上还有与其配套的亮度、色度分离器)。采用S端子的亮度和色度分离输出可以提高画面质量,这就是为什么有人将其称为“高清晰度输出”的缘故。
65. TCP
TCP是指主板自动散热技术,可根据CPU工作的快慢来自动调节散热,满足主板散热的特殊需要。 电脑性能越好,对散热的要求就越高。散热技术是实现奔腾笔记本电脑的关键技术,1994年东芝宣布了世界第一台采用TCP技术的奔腾笔记本电脑T4900。TCP是指主板自动散热技术,可根据CPU工作的快慢来自动调节散热的需要。东芝公司还发明了一种新的散热方法--冷板方法,比大多数PC厂商使用的方法散热效率提高6.5倍,1995年5月第一次将冷板方法用于Portege650。目前,东芝笔记本电脑的散热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所以东芝最新推出的Satellite系列全内置结构笔记本电脑,既没有增加重量,同时也很好地延长了笔记本电脑的使用寿命。
66. Touch PAD
即触摸板,是笔记本电脑上的标准配置。由一块能够感应手指运行轨迹的压感板和两个按钮组成,两个按钮相当于标准鼠标的左右键。触摸板的是没有机械磨损,控制精度也不错,使用起来很方便,初学者很容易上手。
67. Track Point
指点杆,是由IBM发明的,目前常见于IBM和Toshiba的笔记本电脑中,它有一个小按钮位于键盘的G、B、H三键之间,在空白键下方还有两个大按钮,其中小按钮能够感应手指推力的大小和方向,并由此来控制鼠标的移动轨迹,而大按钮相当于标准鼠标的左右键。
68. TV-OUT
即TV信号直接输出接口。TV输出(TV out)是一种相对新的多媒体功能,它使PC用户能够在家用电视机而不是显示器上显示PC的内容。
69. USB
Universal Serial Bus,即通用串行总线。但这不是一种新型的总线标准,而是电脑系统接驳外围设备(如键盘、鼠标、打印机等)的输入/输出接口标准。USB使用一个四针的插头作为标准插头,采用菊花链形式可以把所有的外设连接起来。
USB接口广泛应用于连接各种电脑外设,是当今个人电脑的必配的接口之一。第一代的USB 1.0/1.1的最大传输速率为12Mbps,而第二代的USB 2.0的最大传输速率高达480Mbps。USB 1.0/1.1与USB 2.0的接口是相互兼容的。
迅驰技术编辑本段回目录
2003年3月英特尔正式发布了迅驰移动计算技术,英特尔的迅驰移动计算技术并非以往的处理器、芯片组等单一产品形式,其代表了一整套移动计算解决方案,迅驰的构成分为三个部分:奔腾M处理器、855/915系列芯片组和英特尔PRO无线网上,三项缺一不可共同组成了迅驰移动计算技术。
奔腾M首次改版叫Dothan
在两年多时间里,迅驰技术经历了一次改版和一次换代。初期迅驰中奔腾M处理器的核心代号为Bannis,采用130纳米工艺,1MB高速二级缓存,400MHz前端总线。迅驰首次改版是在2004年5月,采用90纳米工艺Dothan核心的奔腾M处理器出现,其二级缓存容量提供到2MB,前端总线仍为400MHz,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Dothan迅驰。首次改版后,Dothan核心的奔腾M处理器迅速占领市场,Bannis核心产品逐渐退出主流。虽然市场中流行着将Dothan核心称之为迅驰二代,但英特尔官方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仍然叫做迅驰。也就是在Dothan奔腾M推出的同时,英特尔更改了以主频定义处理器编号的惯例,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数字,例如:奔腾M 715/725等,它们分别对应1.5GHz和1.6GHz主频。首次改版中,原802.11b无线网卡也改为了支持802.11b/g规范,网络传输从11Mbps提供至14Mbps.
新一代迅驰Sonoma
迅驰的换代是2005年1月19日,英特尔正式发布基于Sonoma平台的新一代迅驰移动计算技术,其构成组件中,奔腾M处理器升级为Dothan核心、90纳米工艺、533MHz前端总线和2MB高速二级缓存,处理器编号由奔腾M 730—770,主频由1.60GHz起,最高2.13GHz。915GM/PM芯片组让迅驰进入了PCI-E时代,其中915GM整合了英特尔GMA900图形引擎,让非独立显卡笔记本在多媒体性能上有了较大提高。915PM/GM还支持单通道DDR333或双通道DDR2 400/533MHz内存,性能提供同时也降低了部分功耗。目前Sonoma平台的新一代迅驰渐渐成为市场主流。
迅驰二代
全新英特尔迅驰移动计算技术平台(代号为Sonoma),该平台由90nm制程的Dothan核心(2MB L2缓存,533MHz FSB)的PentiumM处理器、全新Aviso芯片组、新的无线模组Calexico2(英特尔PRO/无线2915ABG或2200BG无线局域网组件)三个主要部件组成。
增加的新技术:全新英特尔图形媒体加速器900显卡内核、节能型533MHz前端总线、以及双通道DDR2内存支持,有助于采用配备集成显卡的移动式英特尔915GM高速芯片组的系统,获得双倍的显卡性能提升。此外,全新英特尔迅驰移动计算技术还支持最新PCI Express图形接口,可为采用独立显卡的高端系统提供最高达4倍的图形带宽。在系统制造商的支持下,还可获得诸如电视调谐器、支持Dolby Digital和7.1环绕声的英特尔高清晰度音频、个人录像机和遥控等选件,同时继续享有英特尔迅驰移动技术计算具备的耐久电池使用时间优势。可帮助制造商实现耐久电池使用时间的特性包括:显示节能技术2.0、低功耗DDR2内存支持、以及增强型英特尔SpeedStep技术等。
1.全新的PentiumM处理器:Dothan处理器在Banias的基础上引入了较为成熟的NetBurst构架中的诸多特点,并增加了Enhanced Data Prefecher(高级数据预取)和Enhanced Register Data Retrieval(高级记录数据重获)两项新技术。
同Banias内核产品相比,Dothan处理器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变化。首先生产工艺从0.13微米提升到了全新的90纳米,可制造出更小更快的晶体管,因此Dothan处理器在比Banias增加了一倍Cache的情况下,体积和耗电基本保持不变。其次Dothan采用了新的“应变硅”材料技术。据Intel测试,应变硅中的电子流动速度比当前的其他硅材料的电子快很多,使Dothan的主频得到了较大提升,目前最高已达到了2.13G。此外Dothan二级缓存提升到2MB,在保持能耗大致相同的情况下,相对于原先的同频Banias Pentium-M处理器性能提升了20%左右。Dothan CPU从多方面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其二级缓存采用了8路联合的运行模式,而每路又被分割成为4个功耗区域,由于在处理器工作过程中同一时间只能使用其中的一个功耗区域,所以在专用的堆栈管理技术控制下关闭当前不能被使用到的功耗区域,从而大大降低了二级缓存的功耗。除此之外,Dothan CPU支持新的Enhanced SpeedStep节能技术,这一技术完全由处理器的电压调整机制来完成,而与芯片组关系不大。在这些模式间切换的操作,全部是自动的,完全根据处理器当时的负荷,这样就会使能耗情况得到精确的控制,达到更加节能的目的。
2.全新Aviso芯片组:Sonoma平台的核心除了Dothan CPU,更关键是Alviso(915PM/915GM)芯片组,包含了很多最新的技术,除了支持PCI Express总线架构,还包括支持低功耗的DDR-2内存以及全新的EG3图形核心,此外,Alviso芯片组还搭配代号为ICH6-M的移动南桥芯片,可以提供四个串行ATA硬盘接口,并整合了新一代Azalia音效芯片与全新的ExpressCard外部扩展接口。“Sonoma”作为“迅驰(Centrino)”的替代产品,其无线、显示及音频功能得到了进一步完善,计算速度也提高了30%左右。
PCI Express总线在Alviso芯片组上将会全面取代AGP总线和PCI总线。这是最让人欣喜的进步,以后不必再为数据传输的瓶颈而感到困扰了。带宽的巨大提升对于视频处理、多媒体制作带来不容忽视的作用。 PCI Express总线还同时具备了低功耗的特点,对于笔记本来说也是相当关键的。同时新系统还将搭配高性能、低功耗的DDRII内存,且支持双通道,将能提供最大8.4G/s的带宽,这样能满足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处理器的发展需求,同时对集成显卡性能的提升也大有好处。伴随Sonoma平台,Intel将会推出“Extreme Graphics 3”整合显示芯片,硬件支持PS 2.0和VS 2.0以及DirectX 9,同时还使用了特殊的电源管理技术以降低功耗,能让用户在性能与功耗之间进行自由的选择。而新的显存整合封装模式,把显示核心与显存做在了同一块基板上,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提高显存同核心之间的数据交换速度,并有效减小体积。
在Sonoma移动平台上所集成的“Azalia”音效技术,最大优势就是具备出色的性能,即并行处理功能和标准化架构。Azalia技术最高支持32bit/192kHz的音频采样率,和7.1声道输出。此外,Azalia会使用统一总线驱动进行控制,因为任何Azalia音频设备都可以使用相同的驱动。Azalia音效技术将会为笔记本电脑带来前所未有的音频效果,配合性能越来越强劲移动显示技术,将使得用笔记本玩游戏成为一种享受。
在Sonoma移动平台上,延用了多年的PCMCIA Card也会有很大的变化。随着高带宽的视频和网络应用的普及,传统PCMCIA PC Card越来越不适应这样的形势了。迫切需要有一种新型的技术来替代。ExpressCard就是这样的技术,将比传统的PC Card技术更轻、更薄、更快、更易用。除了针对笔记本电脑的ExpressCard34以外,还有针对桌面电脑的ExpressCard54,从而在笔记本和台式机之间架起又一座桥梁。由于ExpressCard在外形尺寸、性能、可靠性、适应性、热插拔和自动设置等多种特性之间达到了更理想的平衡,因此很有可能取代沿用多年的PC Card。
3.新的无线模组Calexico2:移动计算一个最重要的发展趋势就是大规模推广无线局域网(Wi-Fi)的应用。对无线连接的支持 Intel 迅驰技术的核心内容之一。不过相比较Dothan处理器和Alviso芯片组而言,Calexico2无线模块的技术创新程度明显不足,因为同样的技术实际上早在两年前就有独立的产品出现,Intel只是将其整合进Sonoma移动平台中,并将其命名为Calexico2 而已。
在Sonoma移动平台上,作为迅驰技术重要部分的无线通讯模块,将配置最新的Calexico2无线通讯模块,在支持IEEE 802.11b的基础之上添加了对IEEE 802.11a/g两项无线技术的支持。其中IEEE802.11a工作在5.0GHz频段下,可以轻松避免来自2.4GHz频段的干扰。除了频段不同以外,IEEE 802.11a采用了改进的信息编码方式,这样使得传输速度可以达到54Mbps。而IEEE 802.11g技术既具有IEEE 802.11a的特征,也具有IEEE 802.11b的特征。IEEE 802.11g工作在2.4GHz频段下,这样便实现了与IEEE 802.11b兼容的目的,但是IEEE 802.11g采用了与IEEE 802.11a相同的信息编码方式,同样使得传输频率达到54Mbps。
迅驰三代
Napa是Intel第三代移动技术平台的名称,它由Intel 945系列芯片组、Yonah Pentium M处理器、Intel 3945ABG无线网卡模块组成的整合平台,相对于第二代迅驰Sonoma平台最大的技术提升有,系统总线速率提升到667MHz,Yonah处理器推出单、双核技术并且采用65nm制程,IntelPro/Wireless 3945ABG无线模块则开始兼容802.11a/b/g三种网络环境。其中,Yonah Pentium M处理器开始引入双核技术,是这次Napa的一项重点技术。
诞生 编辑本段回目录
对于这个问题,业界有着不同的解答。
1996年,美国《电脑杂志》提到康柏于1982年11月推出了一款手提电脑,重28磅(约合14公斤),这应该算是最早的笔记本电脑雏形。但IBM却拒绝接受这个说法,坚持认为它在1985年开发的一台名为PC Convertible的膝上电脑才是笔记本电脑真正意义上的“开山鼻祖”。
美国人争吵不休,大洋那边的日本人也不乐意了。因为他们认定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笔记本电脑是东芝公司的T1000,这款于1985年推出的产品采用Intel 8086 CPU,512KB RAM,并带有9英寸的单色显示屏,没有硬盘,可以运行MS-DOS操作系统。
实际上,之所以会发生“谁制造了第一台笔记本电脑”的争执,关键在于日本人和美国人对笔记本电脑前身的理解不同。上世纪80年代初,IBM开发出个人PC后,人们梦想着开发出一种能够随身携带的PC产品。1983年,《国家电子》杂志首度提出了“手提电脑”的概念,后来这个概念又演变为“膝上型电脑”,当时包括苹果、IBM和康柏等公司都推出了这种产品。在美国人看来,正是“膝上型电脑”的发展催促了笔记本电脑的诞生。
而在同时期的日本,东芝、松下和索尼等厂商则热衷于开发一种被称为“移动PC”的产品,“移动PC”基于IBM PS/2系统,使用外接电源。严格来讲,当时日本人所开发的“移动PC”更接近于今天的笔记本电脑。尤其是日本厂商在开发“移动PC”的过程中强调便携性,这与美国人设计那种笨重得需要扛起来才能移动的“膝上型电脑”形成鲜明对比。更为关键的是,正是在东芝T1000推出之后,笔记本电脑相关的各种新技术、新产品才纷纷出现,市场开始全面快速的发展。
2001年,《美国计算机协会学报》在纪念PC诞生20周年的一篇报道中写了“1985年,东芝推出T1000,第一次给人们带来了‘笔记本电脑’的概念。”
发展历程编辑本段回目录
以下就笔记本电脑投入商用以来的技术,作一简要的回顾与介绍。
1982年11月,Compaq推出第一台IBM兼容手提计算机,重28磅,采用4.77Mhz的Intel8088处理器,128K RAM,一个320K的软盘驱动器,一个9英寸的黑白显示器。
1985年Toshiba推出第一台商用笔记本电脑T1000。它是一台使用8086为CPU的笔记本。
1992年,386笔记本开始进入市场。
1993年,486SX和486DX笔记本进入市场。之后有486DX2,主频高达50Mhz;之后再有486DX4,最高主频曾经达到过75Mhz。
1995年,ThinkPad的701C推出,这是一款只有4磅重的笔记本,采用可伸展的TrackWrite键盘,内置了一个14.4Kbps的MODEM,486DX2-50Mhz的CPU,8M的RAM,540M硬盘。
1995年,ThinkPad 760问世,首次采用12.1寸SVGA显示屏,一个Pentium 90Mhz处理器,它还是前后各一个红外口中,打开显示屏时键盘会自动向上倾斜一个角度,1.2G硬盘和16M的RAM和一个当时最先进的四倍速CDROM。
1996年,VGA显示屏已经几乎不再采用,SVGA的显示屏被大量采用,同时已经开始有XGA的显示屏出现。同年,Intel正式开始留意笔记本专用CPU的研制,所有75Mhz以上的Pentium CPU都采用了Intel的SL技术,它允许CPU在不被使用时关掉CPU时钟,并在可能的情况可允许CPU的某些部分完全关掉,因为这将减少对电能的消耗。另外,Intel还使用了VRT技术,允许75Mhz,90Mhz和120Mhz的笔记本用CPU内部以2.9V运行,在外部则以3.3V运行。Intel同时还开始了笔记本CPU的封装技术的应用,当时有标准的陶瓷和TCP两种封装技术,后者的体积更小且更省电。当时台式机的CPU都是采用0.8微米制造工艺生产的,笔记本CPU就是在这个时候采用了0.35微米制造工艺生产,电压也因为VRT技术而降到3.3V,也是从这时开始笔记本的CPU才真正地与台式机CPU划清了界限,因为在这之前笔记本都是和台式机使用同一种CPU的。这个技术一直发展到150,166Mhz的CPU。由于CPU制造工艺的限制,其时笔记本制造商还是在主板上自行配置L2缓存的,有的厂商为了节省成本或延长电池使用时间,就没有采用L2缓存,结果性能就打了很大的折扣。也是从1996年开始,CDROM开始大量装备到笔记本上。
1997年,4M速率的FIR红外开始装备笔记本,较之前的115.2K的红外要快得多。同时Intel发布代码为P55C的MMX笔记本CPU,这是采用MMO封装技术的CPU,集成了部分芯片集和L2高速缓存,使笔记本上播放VCD效果真正流畅起来,多媒体性能也得到迅速的提高。下半年,Intel发布了代号为Tillamook的CPU,它首次采用0.25微米技术工艺制造,内部运行电压为1.8V,外部运行电压为2.5V,大幅度地延长了电池使用时间,并且首次内置了512K L2缓存(只能以内存同速的66Mhz访问)。硬盘方面开始迈进过G级的台槛,高档机型已经装备达3G的硬盘了。13.3寸的显示屏也正式开始装备笔记本,XGA分辨率渐渐成为高档机型的主流。
1998年, 四月份,代号为Deschutes的PII CPU正式装备笔记本,从233Mhz起跳,年底推出的300Mhz版更开始了笔记本中支持AGP接口的历史。0.25微米工艺生产的PII,共有750万个晶体管,集成了PII内核,512K半速缓存,443BX北桥芯片组,采用MMC1模式封装,内部电压1.7V,外部电压1.8V。ThinkPad成为业界首部装备14.1寸XGA显示屏的机型,并且装备了当时最高容量的8.1G硬盘。ThinkPad 600系列正式推出。
1999年,IBM推出14.1G的4900转笔记本硬盘。14.寸显示屏成为高档笔记本的主流,而NeoMagic的MagicMedia 265AV显卡则成为当时显示系统的老大。ACPI和APM电源管理规范正式装备在笔记本上。Intel正式发布0.18微米技术生产的PII400 CPU,集成了2700万个晶体管,256K二级全速缓存,核心电压只有1.5V,采用MicroPGA或BGA封装方式。
2000年,Intel推出代号为Coppermine的PIII笔记本用CPU,同样还是0.18微米技术生产,不过前端总线速度就提高到100Mhz,集成了256K全速的二级缓存,支持SpeedStep节能技术使得600,650Mhz的CPU在使用电池时以500Mhz的速率运行,而切换时间只需不到1/2000秒,这几乎是用户觉察不到的。ThinkPad分离成A,T,X和I几个系列。
2001年,代号为Tualatin的PIII-M笔记本用CPU发布,10月8日更是达到1.2Ghz,采用0.13微米技术生产,运行133Mhz的系统总线,集成了512K全速二级缓存,增强的SpeedStep技术,可以根据CPU在应用程序中的使用情况自动在最佳性能和最长电池使用时间之间平稳切换,核心电压0.95V-1.4V(使用电池优化模式时在0.95-1.15V之间,使用性能优化模式时在1.1-1.4V之间),采用FCPGA或PCBGA封装。830M(830MP支持外部显示,830MG集成3D显示芯片)芯片组正式装备笔记本,使用PC133的SDRAM,最高支持多达1G的SDRAM,支持AGP4X,改进过的内存存取控制器,更高效和快速的访问内存,改进了i/o控制的传输带宽,高达266MB/s,是440BX的两倍,支持6个usb接口,是440BX的3倍。笔记本正式进入高性能的3D时代,nVidia公司推出的Geforce 2 Go显示芯片使笔记本可以显示更加流畅的3D效果,耗电量只有大约0.5W,体积比台式机的减少了大约一半,支持硬件的多边形转换、光影计算和3D渲染能力,内存带宽为2.6GB每秒;而业界显示芯片老大ATi也不示弱,推出了Radeon,不过先期版本3D性能就比Geforce2Go差了不少,虽然比前者更省电,但ATi计划即将推出的Mobility Radeon 7500性能有大的突破,而且使用了跟Intel的SpeedStep的PowerPlay节能技术,能够根据实际图形应用的需求不断地高速图形处事器的电压和时钟频率。ThinkPad T23首次装备PIII-M。A30P发布。X22系列发布。
发展趋势编辑本段回目录
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价格的进一步下降,笔记本电脑已经放下了多年来阳春白雪的架子,开始步入寻常百姓家。现在成功的商务人士和很多爱好者、发烧友大多会在选择电脑时把目前由原来的P4台式机转向笔记本电脑市场,携带方面、性能稳定、模样酷酷、无害无污,所有这些特点都是笔记本电脑之所以越来越被用户青睐的原因。
趋势之一,节能CPU渐成主流
CPU方面,预计今月第二季度以后,PIII将全部占据当前笔记本电脑市场主流,在低端市场上仍然会是Celeron CPU居主导地位,AMD占有的极小市场份额将很难有较大起色。PIII CPU流行目前已成必然,IBM、康佰、DELL、联宝、联想昭阳、SONY、松下、夏普等主流厂商均推出了自己高端的PIII机型,从PIII600到1G,大量的PIII新品开始批量上市。
从技术上来讲,最耀眼的当属SpeedStep电源管理技术,它唯有对于笔记本电脑才有意义。SpeedStep属于电源管理的技术范畴,具有SpeedStep技术的CPU可自动检测笔记本电脑的用电状态。当笔记本电脑使用外接电源时,CPU则全速运行,为系统提供最佳的性能,当笔记本电脑使用电池电源时,CPU会自动降频,使系统达成一种省电/性能最佳比状态。SpeedStep的意义在于为笔记本电脑的电源管理提供了更选进的手段,为更长时间的电池使用时间从另一方面提供了可能。当前市场上几乎所有的PIII笔记本电脑机型都可以支持SpeedStep技术。
趋势之二,内存越多越好
内存方面,2001年128M内存基本已经成为标准配置,256M则是高端机型的必然选择。更大容量的内存仅在少数拥有技术优势的厂商的产品中运用,如IBM、SONY、联想昭阳、COMPAQ、DELL等。如IBM的X20超薄机型已经将内存扩到350M,SONY的主流机也大多都可以扩展到350M以上,内存的容量不断提升带来的自然是系统的不断增强,这也就是实力厂商抢夺高端市场的明证。8条内存连续数据流优化处理指令将提升移动计算的整体表现。通过采用新的数据预存取技术,减少CPU处理连续数据流的中间环节,大大提高CPU处理连续数据流的效率。典型的连续数据流如音频数据流、视频数据流、数据库访问、图片处理等。简单的说就是可以使视频、音频处理时速度更快、质量更好,视频播放更流畅、可以得到更清晰的画面、更艳丽的色彩和更完美的音质。
趋势之三,硬盘嘴大吃八方
硬盘方面,今年以来6G以上硬盘已经成为最低的标准选择,而10G以上的大容量硬盘则普遍出现在10000元以上的中高端机型中。20G甚至更高容量的硬盘也可以散见于诸多主流机型。像IBM的X、A、T系列机型目前大多数都采用的20G的大硬盘,SONY公司的505等新款系列机也突破了原来12G容量的标准,达到了20G,相信到年底前20G硬盘的配备将成为高端商用机型的主流。
经典回顾编辑本段回目录
在我们享受新酷睿时代更多惊喜的时候,也无不感叹笔记本电脑的进化速度之快,从奔腾时代开始笔记本就奠定了它的“移动”精髓:高度集成、便携以及随时随地的计算。未来的个人计算市场将会是笔记本的天下,但是推动着移动市场不停进步的动力除了技术的不断完善的前进之外,充满创意的设计也是其中之一,在我们展望未来的同时不妨回顾一下史上以及当前笔记本发市场上一些公认的经典机型。
■第一台笔记本
1985,由日本东芝公司生产的第一款笔记本电脑T1100正式问世,这款笔记本电脑目前为止是媒体公认的第一款笔记本,不过很遗憾的是它也需要依靠外接电源运行,可能是它的屏幕开合设计和轻巧的体积,给他带来了世界第一的美誉。东芝的这款笔记本电脑采用了Intel 80C86(4.77MHz)微处理器,256K内存,选用3.5寸或者5.25寸磁盘驱动器。这款笔记本的液晶屏幕分辨率为640 X 200,重量为4.1公斤。
但是,笔记本是从手提式产品改进开始的。1982年11月,Compaq推出第一台IBM兼容手提计算机,重约14公斤,中央处理器为Intel 8088处理器,主频为4.77Mhz,128KB内存,一个320KB的软盘驱动器,9英寸的单色显示器;应该算一台便携电脑,因为它并没有配置电池。
第一台以ThinkPad命名的笔记本
ThinkPad,在众多商业用户和发烧友眼中,ThinkPad就是笔记本的代名词,就是最可靠的伙伴,全球ThinkPad Fans数以百万计,可见一个成功品牌的号召力是如此之大。
1992年,IBM推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ThinkPad 700C这是IBM第一台以ThinkPad命名的笔记本电脑,ThinkPad 700C的屏幕率先采用了当时最大的10.4英寸彩色TFT面板,同时搭载了当时最大的120MB的硬盘。ThinkPad领导移动计算技术发展的历程从此开始。
黑色(外观设计)和红点(TrackPoint)自此成为ThinkPad的独特象征。ThinkPad 700C获得过无数荣誉,其中包括《PC Magazine》1992年技术卓越奖和最佳系统、《商业周刊》1992年最佳产品、《PC Computing》1992年最有价值产品奖和最佳笔记本等。
■苹果IBOOK 贝壳机
这款产品曾经被不少人嘲笑,因为它的设计实在是太花哨了,至少在当时看来,虽然说独特的外观设计是产品的卖点,但是这种花哨在今天看来依然是存在的。
IBOOK 贝壳机配备了防撞击的多元碳纤塑胶外壳,和其他iBook机型一样拥有时尚而又简洁的外表以及可以在别人面前炫耀一下的优越感,不过在当时笔记本依然是专业用户的选择对象,相信也没有多少人愿意在工作的时候被看作是小孩子,直到今天大部分笔记本产品依然选择了沉稳的外观设计风格,iBook多种色彩的花哨外观设计加上过大的外观尺寸以及非常令人不满的电池效能使得这款产品被很多人戏称为洗手间的彩色马桶。
■蝴蝶机——ThinkPad 701c
这是一款划时代的杰作,作为IBM笔记本电脑的10周年纪念作品,于1995年上市。拥有可伸缩键盘,打开屏幕后键盘完全伸展开来,而合上顶盖后,又会完全收缩到机器内部。就像蝴蝶展开翅膀那样,因此被誉为“蝴蝶机”。
ThinkPad 701C体现了蓝色巨人的独特创新意识,被永久收藏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它的代表配置为:10.4英寸TFT 彩色显示器、486DX 75MHz处理器、8/24MB内存、540MB硬盘,重2.0kg。
■SONY 505系列
1997年11月14日,日本Sony公司推出了一款让业界惊叹的笔记本电脑新品,这款笔记本电脑产品厚度为23.9毫米,重量为1.35公斤,虽然这个标准放到现在来看并不是特别出众,但是在那个时候已经创造了笔记本业界的奇迹,整个世界为之惊叹。这款产品采用了当时业界最高端的处理器产品Pentium133MHzMMX设计,标配32MB内存(可扩容至64MB)1.1GB硬盘;10.4寸液晶屏幕,在当时这样的设计甚至超过了很多用户的台式机配置标准。在外观设计上这款笔记本产品采用全金属外壳设计,紫色涂层相当抢眼,在当时黑白相间的业界同类笔记本产品中简直就是创造了一个难以想象的概念,无论是跳跃的紫色还是夸张的全金属外壳都堪称业界独创,在这样的标准下Sony居然能达到1.35公斤的重量标准,这就是Sony的威力,也是Sony的魅力,这款创造奇迹的笔记本产品型号为PCG-505。
说到SONY的505系列就不得不提R505 AXC它可以说是VAIO的典范样板产品了。它的大致配置如下:移动PIII 850、256M内存、40G硬盘、815EM芯片组、集成显卡 声卡、12.1液晶屏、MODEM/LAN、CD-ROM/DVD/CDRW一体光驱。重量为1.7公斤,含底座是2.7公斤。
由于是815EM芯片组,所以3D图形性能强差人意。而且面对PCG-GRX等最新产品线的不断丰富,我们为什么要推荐这款已经几乎要退出主流战线的产品呢,无它,经典!而且VAIO的最大特点就是超级时尚!在讲究便携时尚的眩酷一族的眼中,追求与台式机无异的性能简直就是怪物。
■Compaq TC1000平板电脑
只是采用全美达Transmeta Crusoe 5800的处理器的产品现在二手竟然平均售价在3000~4000元之多!(Transmeta公司的这款Crusoe处理器是针对整合系统和笔记本电脑而设计的低功耗处理器,被低功耗的笔记本广泛采用)究竟是一件什么样产品能有如此顽强的保值功能呢?
这款产品就是 HP Compaq TC1000平板电脑, Compaq TC1000在市场中已经出现了很长一段时间了,不过一直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但是其超前的设计理念,以及键盘与机身可以完全分离的设计,在业内被公认为真正意义的平板电脑。并且其姐妹机型TC1100采用迅驰平台,上市时售价达20000余元,目前的二手市场平均价格还在1W2~1W3之间,可见这款电脑的保值程度。
一直以来平板电脑都分为“可变换型”和“纯平板型”两种外观,可变换型类似于普通的笔记本电脑,屏幕可以旋转后覆盖到键盘上,但重量就不尽如人意;而纯平板型需要外接键盘,但是可以做得更轻薄。HP的TC1100和TC 1000在两者之间做了一个平衡,并且既具备了PDA良好的手写和演示功能也具满足了UMPC体积过小的遗憾,作为一款个人辅助型电脑最为合适,这就是经典机型的价值体现。
■平板电脑雏形——TransNote
早在1993年,IBM提出了“more time thinking and less time typing”的概念。并为 此设计了ThinkPad 750P/360P型计算机。ThinkPad 750P/360P创造性的提出了手写屏幕的概念,开创了平板电脑的先河。
更具代表的是2001年3月,IBM 推出了具备手写板和触摸屏的革命性产品TransNote ,这台机器后来获得了2001年的《商业周刊》评选的全球工业设计金奖和2001年秋季Intel创新PC奖得主,世界好评如潮。
IBM的 TransNote,这款当时被誉为颠覆思维的外观的笔记本电脑,曾经是多少Fans心目中的珍藏对象。
TransNote 的 Filp Touch显示屏 ,可以指头或stylus来触 控 ,而在旁边称之为 ThinkScribe的 digital notepad 中所写的 ,亦可即时显示在显示器上。IBM当时的超前意识无不让所有笔记本生产厂家折服。
■最薄、最小和最酷的笔记本
日系厂商的带领下笔记本的工业设计和造型早已天翻地覆,甚至违背了笔记本最主要的实用性。
亲身感受过X505轻薄的人,都会为索尼工程师的高超工艺所折服,但是实际使用起来的时候你就会感到这台本是用来看的,而不是用的。
X505机身最薄处仅有9.7mm,即使关上顶盖也只有M55手机的二分之一厚度。整机重量835g,相信自己的眼睛,您绝对没有看错。可是超薄的机身也来带来了手机按键般的感觉,在上面长时间打字是不可能的。
X505为了追求良好触键感觉,将按键单独安装,没有一个是相连的,间距达到17mm,由于键盘下方并没有安放设备,因此即使是最薄的地方只能容得下1.5mm长的键程。
此外,这款X505还有特点就是昂贵和灼热。
■最酷的笔记本:
日系本机中SONY是个典型的例子,其设计的产品中还有两款不得不提到那就是GT1和UX系列。
GT1其采用了10倍变焦的蔡司镜头和68万像素,清晰度与功能绝对不必今天的主流摄像机差。买本本和DV的人会选它吗?
而最小的笔记本VAIO UX系列为超便携笔记本电脑,4.5英寸WSVGA TFT宽屏,处理器为英特尔超低电压赛扬M423(1.06GHz)或酷睿单核U1400(1.2GHz),30GB硬盘或16GB闪存,512MB内存,GMA950显示核心,内置802.11a/b/g无线网卡及蓝牙。带有双摄像头和触控笔,最大重量517g,预装XP家庭版。当时看来这两款产品可能是移动办公的终极解决方案。
■20寸怪兽本本,戴尔M2010
XPS 3代中最牛哄哄的电脑采用20寸宽屏的XPS M2010却并没有出现在我们中国消费者的视线中。
Dell在屏幕与机身的连接部位设计可以让你轻松改变显示屏所处的位置。这样,你既可以让它保持一台笔记本的完整外观(能看到显示器,机身,以及键盘部分),也可以让它变成一台强大的液晶一体机(只能看到显示器跟键盘部分)。下面再让我们仔细看看M2010是如何完成变身的。
我们可以看到,能让M1710变身最重要的设计就是液晶屏的支撑杆,液晶屏可以根据需要上下变换角度。最多与键盘保持90度的垂直,也可向上仰起65度。不过起始重量达8.3kg,这台机器的售价约合45000元人民币。
■最炫的笔记本电脑
Ferrari 3200笔记本是宏基精心打造的“红色法拉利”,自上市以来受到了消费者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它的设计思想来源于法拉利跑车,以热情的红色作为整机的主色调,给人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并且当时凡是以17800元购买Ferrari 3200笔记本的用户,您都可以免费得到一辆印有舒马赫名字的红色法拉利跑车模型。
Ferrari 3200的具体配置为:15.1英寸SXGA LCD标准分辨率1400x1050、Mobile Athlon64 2800 处理器、VIA K8T800芯片组、128MB ATi Mobility Radeon9700显卡、512MB DDR内存、80GB硬盘和DVD刻录光驱。
将顶级移动科技与令世人赞叹的跑车设计完美融合,将成就怎样的经典?年初华硕兰博基尼VX1的惊艳亮相,给予了人们对于笔记本风尚新的想象空间。近日,其正式面市。融合两大品牌的精髓,VX1将华硕笔记本的优秀特色与兰博基尼独具匠心的设计进行了完美对接,协同当前笔记本顶级配置,打造出绝对的经典,为注重品位的您提供了独一无二的选择。
华硕VX1几乎集成了当前市场最顶级的配置,包括Intel Core Duo T2600处理器、2G DDRII内存,160G 5400转硬盘、128M nVIDIA GeForce Go 7400 超级独显并可通过Turbocache 技术达到512M显存、15寸绚丽屏等,打造出无与伦比的数字图形处理与娱乐性能!
笔记本与跑车品牌的联合,华硕不是第一家,但是在实现跑车元素与最新移动科技的融合上,华硕无疑是做的最深的,在VX1身上,从外表到内涵,都可以看到华硕与兰博基尼两大品牌特质的交汇,这使其成为一件真正的珠联璧合之作。而以科技 速度的强劲冲击力,华硕VX1在为注重个性的用户提供经典选择的同时,无疑也将激起移动新时尚的浪潮。具并且全部兰博基尼VX1都将在机身上刻有独一无二的编号。
■松下Toughbook三防
松下的Toughbook三防本机系列适用于户外使用,是一款能够承受严酷环境的耐用机型,其适应的行业有:军队、警察、交通、石油、勘探、船舶、煤炭等。在美国,经历过911的纽约,大多数警车均配备松下坚固型笔记本,而在南极科考中所配备的笔记本也是松下的Toughbook。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松下在这一领域的老大地位。
松下TOUGHBOOK CF-29和其他同类的可以在严酷环境下使用的笔记本产品一样,第一眼看上去就非常的笨重,如果以现代笔记本设计的眼光去看这样的笔记本,基本上这个笔记本就和“砖头”差不多了。但是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承受在90厘米的高度情况下摔下还能保证整机完好,同时还支持抗震动和防水的特性。
不带电源时整机重量为3.6Kg,加上电源后为4.2Kg,不过长达7小时的待机时间也不会随身携带电源了。
■联想天逸 F20纪念版
F20纪念版笔记本电脑,全球限量发售2000套。这两款纪念版F20的A面与迪斯尼、可口可乐合作,进行了特殊处理。
F20 小熊维尼版 |
其他方面,其外形尺寸为296x216x22/25mm,全重约1.4公斤(含3cell电池的重量),预装Windows XP Home中文版,随即赠送笔记本软包,媒体价为13499元。
简约、可爱的小熊维尼,印有16国不同语言的可口可乐标示,都增加了这款产品的收藏价值。
■最贵的笔记本——Tulip E-Go
荷兰郁金香电脑公司去年发布了以皮革和布料为表面装饰材料的时尚笔记本电脑E-Go系列,E-Go经过荷兰著名设计公司精心的外观设计,一反传统笔记本中规中矩的外观设计思路,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冲击力和时尚感。 郁金香电脑公司已从去年10月在欧洲市场开始销售E-Go笔记本电脑,今年一月后在北美和亚洲市场开始销售。 从EGO笔记本的时尚漂亮的设计来看,无疑特为女性用户设计。近日,Tulip也透露了其价格,Tulip EGO笔记本电脑售400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32500元)。而早前发布的价高达28万3000欧元的世界最贵笔记本电脑则是一款珍藏版。
采用AMD Turion 64处理器,拥有1MB二级缓存,ATI Radeon XPRESS 200M芯片组,12.1英寸WXGA防反射宽屏,分辨率为1280×800,1GB So-Dimm DDR内存 ,吸入式DVD -RW光驱,80GB SATA硬盘,内置801.11 a/b/g WiFi功能 ,内置蓝牙功能。 接口和部分功能包括: 内置DVBT模块并有天线(数字和模拟电视)可选 ,日程表、通讯录、Outlook、互联网、DVD/CD播放以及系统恢复快捷键,内置摄像头 ,采用Microsoft Windows XP Media Center Edition操作系统,支持32和64位运算 ,S-Video、1个Type II PC卡插槽、3个USB 2.0、100MBIt RJ45、VGA、Microphone/line-in、4合1读卡器:支持SD、MMC、MS、MS Duo,支持S/PDIF的耳机接口、1个迷你USB 2.0接口,续航时间为3.5小时,重2.6公斤(含电池),尺寸:36(长)×28(宽)×6(厚)cm。
这款笔记本的配置情况一般,但外形设计却十分抢眼,贵就贵在机器外壳还镶嵌了名贵的钻石。
购买误区编辑本段回目录
误区1:过于看重处理器的二级缓存
热门笔记本处理器详细参数及效能对比 |
众所周知,一款处理器的效能高低是由多项参数共同决定的。根据我们的测试经验,这些参数对处理器效能的重要性从高到低排列依次是:内核架构>核心频率>二级缓存>前端总线。
现在占据主流市场的都是65纳米双核处理器(从赛扬双核到酷睿2双核T7000系列),它们有着完全相同的内核架构——代号为Merom的酷睿微架构。主要区别在于:中低端双核处理器在二级缓存和前端总线方面有所精简。
以奔腾双核T2000系列为例,许多人都会主观上认定:“它的二级缓存只有酷睿2双核T5000系列的一半,其效能肯定远远低于酷睿2”,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实际上,由于它们的内核架构完全相同,此时核心频率将会起到决定性作用。
根据测试经验,在主频相等的前提下,奔腾双核的效能会落后酷睿2双核T5000系列大约5%~10%。因此,高频版的奔腾双核效能将会超越低频版的酷睿2双核,比如,T2370(1.73GHz)的效能就比T5250(1.50GHz)更好。
看到这里您可能会问:“T2370这么强的话,T5250还怎么卖啊?”这里就要谈到英特尔的产品更新换代策略了。简单地说,就是英特尔会定期推出主频更高的新型号来取代老型号,因此当T2370取代T2330的同时,T5250早就被T5450、T5550取代了,从而保持着酷睿2对奔腾双核的优势。
AMD方面,由于炫龙TL系列及速龙TK系列的内核架构都相对较老,因此在主频相同的前提下,其效能会稍微落后于英特尔处理器,不过在中低价位下,它们的性价比还是不错的。
误区2:新款显卡肯定比老款更强?
热门笔记本显卡详细参数及效能对比 |
比如GeForce 8400M取代了GeForce Go 7400,再比如HD 2400取代了X1400。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既能保证全面的产品线布局,也便于消费者推断新一代显卡的大致效能水平。
因此,显卡型号中的第一位数字仅代表它的推出时间,意味着它采用了相对较新的技术;但要想了解其效能高低,主要还是看型号中的第二位数字。举例而言,GeForce 9300M的游戏效能其实不如GeForce 8600M,只不过比8400M稍强一点。
AMD新一代的HD 3000系列显卡已经将制程更新为55nm,拥有更低的功耗和发热量。NVIDIA新款的GeForce 9000M暂时还沿用着上一代的80nm核心,不过相信很快也会过渡到65nm制程。
另外,“显存容量越大越好”这种观点也是片面的——还要考虑到“显存位宽”这个参数才行。测试数据表明,对目前的主流笔记本来说,当显存容量达到显存位宽的两倍时,更多的显存对整体性能的提升就已经不明显了。比如,8400M GS的显存位宽仅为64bit,此时显存容量从128MB升级至256MB其实并没有太大意义。
即使同一型号的显卡,根据后缀的不同,其效能也会存在较大差异。比如和8400M GS相比,8400M G的流处理器数量从16条减为8条,也取消了PureVideo HD高清视频加速技术,在游戏效能和高清播放等方面的表现都会大打折扣。另外,8600M GT有32条流处理器,是8600M GS的两倍,游戏性能也有显著提升。
而连后缀都完全相同的显卡,其实际性能还要看它搭载的显存类型。通常GDDR3显存的频率都会达到上表中的标称值(1000MHz~1400MHz);而有些厂商为了节省成本,仅搭载DDR2显存(800MHz)的话,必然会在造成显卡性能的下降。
关于高清视频解码,我们想补充一点:即使没有显卡加速技术的协助,酷睿2双核T5450以上级别的处理器也完全可以独立进行绝大多数1080p高清视频的流畅播放,因此处理器配置较高的用户不必苛求其显卡具备高清加速功能。
另外,和台式机不同的是,笔记本中的集成显卡绝非一无是处,它们会为本本带来较长的电池续航时间以及较低的发热量。性能方面,它们虽然比独显要弱的多,但随着硬件的高速发展,现在的集成显卡同样可以流畅运行一些网络游戏(魔兽世界)和较老的单机游戏(实况足球10)。
双通道内存对集成显卡的效能提升十分显著 |
这种观点是不够准确的。根据我们的测试经验,从512MB升级为1GB,效能提升幅度确实相当显著;但从1GB升级为2GB,在简单日常应用中就已经感觉不到有明显改善,这是因为1GB对普通程序来说已经够用了;当然,考虑到目前内存价格十分便宜,升级至2GB还是很划算的。不过我们认为对多数用户而言,近两三年内都没必要将内存升级到3GB甚至4GB。
如果您的本本采用的是集成显卡(比如GMA X3100),那么我们强烈建议您为其配备双通道内存(就是两条规格相同的内存),这将充分挖掘出集显的潜在效能——由于集成显卡需调用物理内存作为显存,因此双通道内存就意味着双倍的显存位宽。
举例而言,如果您现有的集显本标配了单条1GB内存,那么再添加一条1GB后,游戏效能将会获得大幅提升(约50%)。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双通道内存对独显本几乎没什么帮助。
误区4:非要4965AGN的无线模块不可?
我们发现在论坛中,许多网友纷纷指责采用3945ABG无线模块的笔记本是“假迅驰4”,实际上,无论配备3945ABG还是4965AGN,都属于迅驰4的标准组件。
新一代的4965AGN在802.11n无线网络环境中,能够提供更快的传输速度和更远的传输距离,但由于802.11n标准迟迟无法统一,再加上国内无线网络的普及速度较慢,使得4965AGN基本处于“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尴尬境地。因此,沿用3945ABG对绝大多数用户来说完全没有任何影响,价格还能便宜些,对厂商和消费者来说都是更为合适的。
误区5:液晶面板是两三年前的存货?
许多消费者将本本买回去用Everest检测时发现,其液晶面板是06年甚至05年生产的,就以为自己“被骗了”。实际上,在我们评测过的本本中,绝大多数都采用的是两三年前的液晶面板,因此这是正常现象,大家不必感到困扰。
误区6:CUP的标称主频不是决定笔记本整体性能的关键
在各大购物导航和购物门户中,笔记本的CPU标称主频一般都显示在显著的位置,但这个参数不是决定笔记本整体性能的关键参数;关键参数是“前端总线”----这个参数是笔记本数据传输的通道,如果这个通道狭窄就会形成“瓶颈”从而使CPU在降频的环境下运行,因此在选购时内存频率等于前段总线频率是最佳的匹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CPU的运算能力。
小结:
我们将自己在评测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大家做了分享,希望能够帮助您买到称心如意又实惠的本本。当然,选本时需要注意的问题还有很多,我们以后会推出更多此类文章。
不过, 对大部分消费者来说,选定了自己中意的笔记本,都只能算是成功了一半——另外一半就是实际的购买过程。别小看了这短短的几个小时,如果我们没有一些必要的经验和心理准备,就很可能落入JS(奸商)的陷阱。
如何保养编辑本段回目录
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
许多用户都在抱怨:新买的笔记本没用多久,运行速度就慢得像乌龟一样。而与此同时,另一部分用户还在用几年前的老本本,但运行速度依然“嗖嗖的”,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和用户的日常使用习惯有很大关系,电脑就像人一样,需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期洗澡和体检,才能长时间地保持健康和活力。
这方面的文章大家可以在网上找到很多,其中不乏十分精辟的观点和实用的经验,对包括我在内的许多用户都有着莫大的帮助。今天我写这篇文章,仅仅是和大家分享我这些年来使用电脑的一些浅薄的经验和技巧,希望能够对电脑初学者们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要明白:对笔记本电脑而言,并不是配置越高越好,需要综合考虑细节做工、散热能力以及操作舒适度等因素。当然,还应该养成良好的日常使用习惯。
重装系统前需要注意的问题
无论是新买的笔记本,还是已经用了较长时间,许多用户都会考虑这样两个问题:“我是否需要重装系统?装Vista还是XP?”
笔者的观点是:如果新买的本本已经预装了正版Vista系统,同时标配的内存容量达到1GB或更高,那么可以先试着用一段时间,尤其是对初学者而言,随机预装的各种软件和快捷键功能还是比较实用的,重装系统往往意味着这些功能也失效了。
但客观地说,Vista除了比XP的界面好看些以外,并没有太多特别明显的优势,反倒是对资源的占用大大增加了,开关机速度也慢了不少,给人一种“臃肿”的感觉。
因此,尽管厂商送来的笔记本我们都在Vista系统下进行测试,但我单位和家里的两台电脑仍然是Windows XP SP2。
如果您感觉自己的爱本运行速度变慢了,可以先试着进行系统优化(具体方法参考本文最后一页),通常都会有不错的效果。倘若您希望它“洗心革面,重新做本”,重装系统其实也并不麻烦。
切记,在将系统安装盘放进本本光驱前,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要做——备份系统盘内的重要数据(通常都是C盘)。
许多用户都习惯将常用的文档资料放在系统的“桌面”上,但您是否知道,这些文件的存储位置都属于系统盘?如果直接格式化C盘并重装系统,那么这些数据就全部丢失了。
此外,C盘中的“收藏夹”(您长期上网好不容易积累下来的喜欢的网址)以及各种Cookies也是需要备份的重点对象,如果您的U盘或移动硬盘还有充裕的剩余空间,建议直接备份C盘下的“Documents and Settings”文件夹(它包括了以上各项文档数据),省时又省力。
通常情况下,其它分区中的数据不用进行备份,重装系统仅仅是对C盘进行操作,不会对其它分区造成影响。不过如果您准备用Ghost来安装系统,那么要小心中间有一个步骤很容易不小心将整个硬盘的数据全部删除,关于这方面我们会在后文中详细介绍。
系统安装及硬盘分区须知
以Windows XP系统为例,通常有三种比较常见的安装方法,即Ghost盘安装、番茄花园安装以及XP原版盘安装。
相对而言,Ghost盘的优点是安装速度更快,而且是无人值守方式的,即安装开始后我们可以去做别的事情,20分钟后回来系统就已经装好了,而且不少Ghost盘还集成了必要的驱动程序。
但最早的Ghost操作界面是纯英文的,不少用户在初次使用时都会感到头疼,尤其是在选择将iso镜像拷贝到“Disk(整个硬盘)”还是“Partition(分区)”这一关键步骤时,一旦用户错选了Disk,则意味着其它分区中的数据也全部被清空了,我们的学习资料、下载的电影和游戏都灰飞烟灭,令人痛心不已。
于是另一种便捷的系统安装方式:“番茄花园”便悄然普及开来,它的优点是安装界面人性化,装好后的系统界面非常漂亮、而且有很多种风格可供选择,充分满足了用户(尤其是年轻人)对个性化的追求。
不过,有些版本的番茄花园系统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偶尔可能会出现一些兼容性问题。因此,我们建议您安装随机附赠光盘中的驱动程序,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此类情况的发生。
对笔者个人而言,我更喜欢用XP原版盘来安装系统,因为它代表着最好的稳定性和可塑性。无论您选择哪一种安装方式都是可以的,总之适合自己就好。
下面我们来简单谈谈硬盘的分区问题。分区的目的是帮助我们分类不同的数据资料,便于保存和查找,我们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区。
笔者认为,对大部分普通用户来说,分3~4个区就可以了,过多的分区不但容易记混,反而容易在硬盘快装满时出现“两个分区都还有一点剩余空间,但都装不下一个大体积的文件(比如高清电影或游戏)”这样的情况。
以笔者个人为例,单位的80GB硬盘(实际容量75GB)分为三个区:系统(C:)--10GB(XP系统),工具软件(D:)--20GB,文件资料(E:)--45GB(用于测试的高清电影和3D游戏往往体积巨大)。
家里的320GB硬盘(实际容量300GB)则分为四个区:系统(C:)--30GB,工具软件(D:)--30GB,游戏(E:)--60GB,电影(F:)--180GB(对几十部舍不得删的经典电影+经典电视剧+高清视频来说,180GB一点都不嫌多)。
对广大的大学生朋友而言,如果您的本本容量为160GB(实际容量150GB),我建议您这样分区:系统(C:)--20GB(适合XP系统,Vista的话最好30GB),工具软件(D:)--20GB,学习(E:)--30GB(包括设计类专业制图所需的软件和模型),娱乐(F:)--80GB(男生可创建两个文件夹分别放电影和游戏)。
细心的朋友可能已经注意到,无论怎么分区,我都建议大家最好有一个工具软件(D:)盘。这是因为我们应当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C盘只装系统和驱动,其它所有软件都装到D盘中去。从而保证操作系统“轻装上阵”,避免因C盘文件过于臃肿而出现系统运行变慢的情况发生。
因此,我们在安装任何软件时,不要一味地点击“下一步”,应牢记在指定安装路径界面时,将默认的“C:Program Files...”改成“D:Program Files...”,改第一个字母即可,十分简单。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部分软件的安装程序会附带一些我们不需要的插件(比如“百度搜霸”、“eBay易趣”等等),默认情况下它们被勾选安装的,我们只需将前面的对勾取消掉即可。(注:制作工具软件的高人大多都没什么经济来源,因此不得不靠附带插件的方式来换口饭吃,对此我们应当给予足够的理解)。
防患未然:系统备份其实很简单
在装好系统、驱动和常用软件后,我们就可以正常使用了。但如果您希望让系统尽可能长时间保持健康的状态,那么接下来还有几件事需要做。
首先,我们建议您安装“一键Ghost”这款非常实用的小软件,并在装好后立刻对C盘进行备份。备份操作极其简单,点一下“备份”即可,接下来它会自动将C盘做成镜像保存到最后一个分区中并隐藏起来。
至此,以后我们可以很长时间都不用重装系统和驱动了,一旦系统出现崩溃或不稳定情况,我们在开机时出现的选项中选择“一键Ghost”即可将系统恢复到最近一次备份的状态,省时省力。当然,定期备份也是很好的习惯,一般每个月备份一次即可,反正操作如此简单,我们只需等待10分钟即可。
有时系统出现了不稳定或其它什么莫名其妙的故障,您又刚好有一段时间没有备份了,还有没有其它的系统恢复方法呢?当然有。
这就是Windows自带的“系统还原”工具,我们点击屏幕左下角的“开始”--“所有程序”--“附件”--“系统工具”就能找到它。好几次笔者的电脑出现棘手的小毛病,又没严重到需要重装系统的地步时,都是这个小工具帮我解决了问题:
尽管我从未在“系统还原”中创建过还原点,却惊喜的发现前一天或前几天系统自动创建了一个名为“系统检查点”的还原点,真是雪中送炭啊,我试着用那个点还原系统,结果刚才那个棘手的小毛病果然消失了。
在另外一次事例中,虽然上一个“系统检查点”没有解决问题,但上上个终于还是解决了,帮助我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同时将数据丢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可见,当系统出现问题时,重装系统是下策、一键Ghost是中策、系统还原功能往往能够出奇制胜成为上策。
当然,比起以上几种“治理”方法,做好“预防”工作无疑更为重要。安装优秀的防火墙和杀毒软件,就是预防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比较常见的这类软件包括瑞星、金山、江民、卡巴斯基、诺顿、趋势以及Mcafee等等。
我单位用的是卡巴斯基、家里用的是瑞星(04年88元买的正版软件到现在都还能升级--真爽),以前同学们也有用金山的,感觉都还不错,大家装哪个都可以(当然支持国产软件是最好的)。
定期维护,令系统永葆青春
以上我们介绍的,都是在系统安装前后需要注意的问题,但在使用几个月以后,系统多多少少都会出现运行变慢的情况,这是因为注册表中积累了大量垃圾文件以及随开机启动的无用程序过多的缘故。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步骤让系统“恢复健康”:
首先是“附件”--“系统工具”里面的“磁盘清理”和“磁盘碎片整理”两大功能。其中磁盘清理能够删除掉硬盘中所有无用的文件,让系统“轻装上阵”的同时也腾出了更多的可用硬盘空间。
由于虚拟内存和数据的反复读写,硬盘数据的储存位置渐渐会变得凌乱,磁头在查找数据时会消耗更多的时间(严重时还会影响硬盘的寿命),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磁盘碎片化”。因此,我们需要定期用系统自带的磁盘碎片整理功能来对凌乱的硬盘数据进行整理,就好像我们将书柜中随意堆叠的书籍分类放好一样。
另外,大家还可以考虑使用一些专用的工具软件来对系统进行优化,比如“系统优化大师”、“超级兔子”等等,它们都有简单直观的界面,完成系统优化只需点几下鼠标即可,十分方便。
当然,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自己对注册表进行修改,或是在“运行”窗口中输入“msconfig”,从而关闭不常用的“启动项”和“服务”,这对加快系统启动和运行速度也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优化大师也带有这项功能)。
需要补充的是,当您在使用过程中希望调整分区的容量、或是创建新的分区时,可以使用“分区魔术师”这个实用的小软件。而当您不小心删除了某些重要的数据,则可以使用“EasyRecovery”这个数据回复软件。总之,合理使用这些工具软件,会帮助我们操作系统更为得心应手,同时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最后,我们希望大家在日常使用中不但要养成良好的系统维护习惯,而且更要培养和延续可贵的DIY精神,遇到问题首先自己想办法解决,充分利用网络这个最好的老师,这对我们的成长和今后的工作都是大有裨益的。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同义词: NoteBook,笔记本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