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光体转变发表评论(0)编辑词条
钢中过冷奥氏体在接近平衡态,即过冷度不大的条件下发生的共析转变。产物由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通常呈片层状组织,称为珠光体(见铁碳合金)。珠光体转变是金属热处理时相和组织转变的基本类型之一。
产物的组织形态典型的片状珠光体金相组织如图1所示。片层的厚度和完整性皆取决于过冷度;在连续冷却的条件下,取决于冷却速度(见过冷奥氏体转变)。片层间距(相叠的铁素体和渗碳体厚度之和)S=8.02/ΔT*10△T为过冷度,即转变温度与平衡态共析转变温度A,(见铁碳合金)之差。此类共析产物按分散度之大小又分为三种:珠光体、索氏体和屈氏体。S=(1500~4500)×10μm,用光学显微镜可分辨出片层的,称为珠光体这一名词又是上述三种共忻产物的统称);S=(800~1500)×10μm,称为索氏体(又称淬火索氏体);S=(300~800)×10μm,称为屈氏体(又称淬火屈氏体,还译为托氏体、淬火托氏体)。三种珠光体类产物的组织形态亦不相同,随片层减薄,渗碳体片变弯曲,并破碎为小块,这些都进一步加大了组织的分散度。由一个珠光体核长大所形成的实体,称为珠光体团,它相当于单相转变时的一个新相晶粒。自由生长的珠光体因外形趋向于等轴(图2),团的表面与母相奥氏体是非共格的。在团内,铁素体和渗碳体虽呈极其复杂的交织状,但各自属于同一一晶粒,或具有很相近的晶体位向,故每一个团又可称为一个珠光体双晶粒。在双晶粒内,两相保持一定的晶体学位向关系,但和被长入的奥氏体晶粒之间不存在固定的位向关系。
在特定条件下,钢中奥氏体共析分解产物中渗碳体可以成为颗粒状,分布在铁素体基体上,完全失去片层组织的特征,称为粒状(球状)珠光体(见球化退火)。
形核与生长当过冷度不很大时,珠光体核一般在奥氏体晶粒界上形成。渗碳体或铁素体都可领先形核。图3示出渗碳体作为领先相在晶界形核并长到一定尺寸的情形。此类晶界形核一般为局部共格,即与某侧晶粒(γ1)具有共格界面(平直),另一侧(γ2)为非共格界面。新相只能由非共格界面的推移而发生长大。当渗碳体长到一定尺寸时,周围奥氏体中碳浓度将下降到足以促进形成低碳的铁素体核。图3表示在渗碳体(领先相)一奥氏体相界面上铁素体形核并长到一定尺寸。当然,它的外侧又可能形成渗碳体核,这就意味着两相混合的珠光体核已形成。由于上述相同的原因,珠光体核中两相虽然都是晶界形核,但都只向非共格界面(γ2)晶粒方面生长。生长的机制,一般认为有纵向和横向两种。纵向机制是以非共格相界面向奥氏体中推移的方式,生长方向与片层面平行。横向机制是以两相交替在外侧形核并生长到一定尺寸的方式,增加片层数,其生长方向与片层面垂直。通过对纵、横向生长速度的适当调整,可使共析体的外形趋于球团状。另一种生长机制是所谓分枝机制。如图3d所示,在生长最快的前沿,渗碳体(或铁素体)片可发生分枝,以调节前沿各方向的生长速度,保持共析体球团状的外形。
产物的组织形态典型的片状珠光体金相组织如图1所示。片层的厚度和完整性皆取决于过冷度;在连续冷却的条件下,取决于冷却速度(见过冷奥氏体转变)。片层间距(相叠的铁素体和渗碳体厚度之和)S=8.02/ΔT*10△T为过冷度,即转变温度与平衡态共析转变温度A,(见铁碳合金)之差。此类共析产物按分散度之大小又分为三种:珠光体、索氏体和屈氏体。S=(1500~4500)×10μm,用光学显微镜可分辨出片层的,称为珠光体这一名词又是上述三种共忻产物的统称);S=(800~1500)×10μm,称为索氏体(又称淬火索氏体);S=(300~800)×10μm,称为屈氏体(又称淬火屈氏体,还译为托氏体、淬火托氏体)。三种珠光体类产物的组织形态亦不相同,随片层减薄,渗碳体片变弯曲,并破碎为小块,这些都进一步加大了组织的分散度。由一个珠光体核长大所形成的实体,称为珠光体团,它相当于单相转变时的一个新相晶粒。自由生长的珠光体因外形趋向于等轴(图2),团的表面与母相奥氏体是非共格的。在团内,铁素体和渗碳体虽呈极其复杂的交织状,但各自属于同一一晶粒,或具有很相近的晶体位向,故每一个团又可称为一个珠光体双晶粒。在双晶粒内,两相保持一定的晶体学位向关系,但和被长入的奥氏体晶粒之间不存在固定的位向关系。
在特定条件下,钢中奥氏体共析分解产物中渗碳体可以成为颗粒状,分布在铁素体基体上,完全失去片层组织的特征,称为粒状(球状)珠光体(见球化退火)。
形核与生长当过冷度不很大时,珠光体核一般在奥氏体晶粒界上形成。渗碳体或铁素体都可领先形核。图3示出渗碳体作为领先相在晶界形核并长到一定尺寸的情形。此类晶界形核一般为局部共格,即与某侧晶粒(γ1)具有共格界面(平直),另一侧(γ2)为非共格界面。新相只能由非共格界面的推移而发生长大。当渗碳体长到一定尺寸时,周围奥氏体中碳浓度将下降到足以促进形成低碳的铁素体核。图3表示在渗碳体(领先相)一奥氏体相界面上铁素体形核并长到一定尺寸。当然,它的外侧又可能形成渗碳体核,这就意味着两相混合的珠光体核已形成。由于上述相同的原因,珠光体核中两相虽然都是晶界形核,但都只向非共格界面(γ2)晶粒方面生长。生长的机制,一般认为有纵向和横向两种。纵向机制是以非共格相界面向奥氏体中推移的方式,生长方向与片层面平行。横向机制是以两相交替在外侧形核并生长到一定尺寸的方式,增加片层数,其生长方向与片层面垂直。通过对纵、横向生长速度的适当调整,可使共析体的外形趋于球团状。另一种生长机制是所谓分枝机制。如图3d所示,在生长最快的前沿,渗碳体(或铁素体)片可发生分枝,以调节前沿各方向的生长速度,保持共析体球团状的外形。
与“金属学,材料”相关的词条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