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化作用与水化膜发表评论(0)编辑词条
水化作用与水化膜(hydration and hydrated films)
在浮选过程中,矿浆里的矿物表面与极性水分子发生的作用为矿物表面的水化作用。水化作用的强弱取决于矿物表面不饱和键的性质或极性的强弱。水化作用的结果是水分子在矿物表面产生定向排列,从而形成水化层,即水化膜(见图)。研究水化作用和水化膜的性质对认识矿粒附着于气泡的基本行为有指导意义。在亲水性矿物表面,不饱和键是强的极性键,矿物表面和极性水分子之间产生定向效应,使水分子在矿物表面的定向排列延续得很厚,有时可达几千到几万个水分子厚度;而疏水性矿物表面为非极性,与水分子的作用能力比较弱。由于诱导效应和分散效应,也可以使水分子在非极性矿物表面产生弱的定向排列。由于水分子的定向效应远远强于诱导效应和分散效应,故极性矿物表面的水化作用远远大于非极性矿物表面的水化作用,极性矿物表面的水化膜厚度远远大于非极性矿物表面的水化膜厚度。水化膜内的水分子受表面力场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欲破坏水化膜需外加一定能量。水化膜内的水具有较高的粘度,且具有扩散的结构,即水化膜内水分子的定向排列程度随着距矿物表面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弱,到一定距离后则与普通水性质相同。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水化作用与水化膜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