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剂脱沥青发表评论(0)编辑词条
用萃取的方法,从原油蒸馏所得的减压渣油(有时也从常压渣油)中,除去胶质和沥青,以制取脱沥青油同时生产石油沥青的一种石油产品精制过程。脱沥青油可通过溶剂精制、溶剂脱蜡和加氢精制(或白土精制)制取高粘度润滑油基础油(残渣润滑油);也可作为催化裂化和加氢裂化的原料。第一套润滑油丙烷脱沥青装置建立于1934年,萃取过程在混合器、沉降罐内完成。以后建立的装置则改用逆流萃取操作。萃取塔以往采用填充塔,近年来则多采用转盘塔。中国的第一套丙烷脱沥青装置于1958年建成。
过程原理 在减压蒸馏的条件下,石蜡基或中间基原油(见原油评价)中的一些宝贵的高粘度润滑油组分,由于沸点很高不能气化而残留在减压渣油中,工业上是利用它们与其他物质(胶质和沥青)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别而进行分离的。常用的溶剂为丙烷、丁烷、戊烷、己烷或丙烷与丁烷的混合物。制取高粘度润滑油的基础油时,常用丙烷作溶剂。中国的丙烷脱沥青装置通常可生产两种脱沥青油,即残炭值较低的轻脱沥青油和残炭值较高的重脱沥青油,后者可作为润滑油料或催化裂化原料。
工艺流程 包括萃取和溶剂回收。萃取部分一般采取一段萃取流程,也可采取二段萃取流程。以丙烷脱沥青为例(见图),萃取塔顶压力一般为2.8~3.9MPa,塔顶温度54~82℃,溶剂比(体积)为6~10:1,最大为13:1。
沥青与重脱沥青油溶液中含丙烷少,采用一次蒸发及汽提回收丙烷,轻脱沥青油溶液中含丙烷较多,采用多效蒸发及汽提或临界回收及汽提回收丙烷,以减少能耗。
临界回收过程,是利用丙烷在接近临界温度和稍高于临界压力(丙烷的临界温度96.8℃、临界压力4.2MPa)的条件下,对油的溶解度接近于最小以及其密度也接近于最小的性质,使轻脱沥青油与大部分丙烷在临界塔内沉降、分离,从而避免了丙烷的蒸发冷凝过程,因而可较多地减少能耗。
近年来,各国致力于提高萃取效果,如改进溶剂回收流程和操作条件,并开展超临界萃取的研究。
过程原理 在减压蒸馏的条件下,石蜡基或中间基原油(见原油评价)中的一些宝贵的高粘度润滑油组分,由于沸点很高不能气化而残留在减压渣油中,工业上是利用它们与其他物质(胶质和沥青)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别而进行分离的。常用的溶剂为丙烷、丁烷、戊烷、己烷或丙烷与丁烷的混合物。制取高粘度润滑油的基础油时,常用丙烷作溶剂。中国的丙烷脱沥青装置通常可生产两种脱沥青油,即残炭值较低的轻脱沥青油和残炭值较高的重脱沥青油,后者可作为润滑油料或催化裂化原料。
工艺流程 包括萃取和溶剂回收。萃取部分一般采取一段萃取流程,也可采取二段萃取流程。以丙烷脱沥青为例(见图),萃取塔顶压力一般为2.8~3.9MPa,塔顶温度54~82℃,溶剂比(体积)为6~10:1,最大为13:1。
沥青与重脱沥青油溶液中含丙烷少,采用一次蒸发及汽提回收丙烷,轻脱沥青油溶液中含丙烷较多,采用多效蒸发及汽提或临界回收及汽提回收丙烷,以减少能耗。
临界回收过程,是利用丙烷在接近临界温度和稍高于临界压力(丙烷的临界温度96.8℃、临界压力4.2MPa)的条件下,对油的溶解度接近于最小以及其密度也接近于最小的性质,使轻脱沥青油与大部分丙烷在临界塔内沉降、分离,从而避免了丙烷的蒸发冷凝过程,因而可较多地减少能耗。
近年来,各国致力于提高萃取效果,如改进溶剂回收流程和操作条件,并开展超临界萃取的研究。
与“沥青,重脱沥青,减压蒸馏”相关的词条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