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表评论(0)编辑词条
四川省简称川或蜀。位于我国西南地区、长江上游,在东经97°21′~108°31′,北纬26°03′~34°19′之间,以益利梓夔四路得名,全省总面积是48.5万多平方公里。属中国西南内陆,西有青藏高原相扼,东有三峡险峰重叠,北有巴山秦岭屏障,南有云贵高原拱卫,形成了闻名于世的四川盆地,地大物博,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行政区域
四川Sì chuān
川峡四路(梓夔四路),故名四川。即:益州路、利州路、梓州路和夔州路。
基本概况
四川省,汉末三国时为蜀国地。秦代置蜀郡。汉属益州。四川以益利梓夔四路得名。唐大部属剑南道和山南东、山南西道;宋设川峡路(注:非川陕路),后分设西川路和峡西路,再分西川路为益州路和利州路,分峡西路为梓州路和夔州路,合称四川,其间设四川制置使,为四川得名的开始,后改益州路为成都府路,改梓州路为潼川府路,分利州路为利州东、西路。元置四川省和四川行省和西蜀四川道;明置四川省,后改四川布政使司;清改四川省;建国初分为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四行署,后合并恢复四川省,定省会为成都市,除清兵入川时,南充市阆中县为四川临时省会十余年省名至今未变。截至2008年底,四川省辖18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43个市辖区、14个县级市、120个县、4个自治县;4544个乡镇、239个街道办事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中,社区居民委员会4822个,村民委员会50182个。
其中居住着彝族、藏族、回族、汉族、羌族等民族。“中国第二大藏区”、“唯一的羌族聚集区”、“最大的彝族聚集地”。全省总面积48.5万多平方公里。四川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历来有“天下山水在于蜀”之说,并有“峨眉天下秀,九寨天下奇,剑门天下险,青城天下幽”之誉。
四川省有贡嘎山(蜀山之王)、雅拉雪山、格聂神山、螺髻山、雪山梁子、天台山、青城山、千佛山、四姑娘山(蜀山皇后)、蒙顶山、峨眉山(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凌云山、夏衍山、西岭雪山、窦圌山、华蓥山等著名山峰,有横断山系的雀儿山、沙鲁里山、牟尼茫起山、大雪山、邛崃山、岷山,以及大凉山、小凉山、龙门山、米仓山、大巴山、龙泉山等大小山脉。
四川,在商周时期四川地区建立了两个国家:一个是川西地区以古蜀部落为中心建立的蜀国,一个是川东地区(今川东地区和重庆地区)以古巴部落为中心建立的巴国,所以四川古称“巴蜀”,是中国西南部的一个大省,2008年末常住人口8138万人。周边同重庆市、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青海省、陕西省接壤。
四川是全国的农产品供应大省,是国家最大的粮、油、猪生产基地之一。四川农业发达,号称“天府之国”,是我国小麦、水稻、油菜籽、黄红麻、甘蔗、桑蚕、水果的重要产区。川西高原、山地分别为本处重要牧区和林区。盛产林特产竹子、白蜡及中药材川贝、麋香、虫草等,银耳、生漆、毛竹等产品享誉全国。
四川也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本省是我国内地综合性工业基地。成都电器、量具刃上、攀枝花钢铁、川中油气田、自贡盐化工、内江制糖、泸州和宜宾等地的酿酒工业等都很有名,白酒业在中国举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号称川酒天下、“川酒云烟”之说。其中冶金、采矿、化工、机械、宇航、电子工业等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中航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公司、长虹集团、希望集团、中国第二重型装备厂、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包括东方电机、东方汽轮、东方锅炉)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闻名国内外。
四川气候
特点
四川气候总的特点是:区域表现差异显著,东部冬暖、春早、夏热、秋雨、多云雾、少日照、生长季长,西部则寒冷、冬长、基本无夏、日照充足、降水集中、干雨季分明;气候垂直变化大,气候类型多,有利于农、林、牧综合发展;气象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范围大,主要是干旱,暴雨、洪涝和低温等也经常发生。
由于受地理纬度和地貌的影响,气候的地带性和垂直方向变化十分明显,东部和西部的差异很大,高原山地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并存。根据水、热和光照条件的差异,大致可分为三大气候区:
一、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即四川盆地及周围山地。该区全年温暖湿润,年均温16~18℃,日温≥10℃的持续期240~280天,积温达到4000~6000℃,气温日较差小,年较差大,冬暖夏热,无霜期230~340天。盆地云量多,晴天少,全年日照时间较短,仅为1000~1400小时,比同纬度的长江流域下游地区少600~800小时。雨量充沛,年降水量达1000~1200毫米。
二、川西南山地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区。该区全年气温较高,年均温12~20℃,年较差小,日较差大,早寒午暖,四季不明显,但干湿季分明。降水量较少,全年有7个月为旱季,年降水量900~1200毫米,90%集中在5~10月。云量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年日照多为2000~2600小时。其河谷地区受焚风影响形成典型的干热河谷气候,山地形成显著的立体气候。
三、川西北高山高原高寒气候区。该区海拔高差大,气候立体变化明显,从河谷到山脊依次出现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亚寒带、寒带和永冻带。总体上以寒温带气候为主,河谷干暖,山地冷湿,冬寒夏凉,水热不足,年均温4~12℃,年降水量500~900毫米。天气晴朗,日照充足,年日照1600~2600小时。
日照
东部盆地全年日照900~1600小时,是全国日照最少的地区。在地域上由西向东递增:盆西900~1200小时,盆中1200~1400小时,盆东1400 ~1600小时。在时间上,春夏多于秋冬,盛夏最多。全年太阳总辐射量3100~4200兆焦尔/平方米,其时空分布与日照类似。 西部高原全年日照数为2000~2500小时,地区差异不大,仅龙门山区相对少,为1600~2000小时。全年太阳总辐射量多为5000~6800兆焦尔/平方米,属全国光能丰富区之列。 西南山地全年日照时数1200~2700小时,较东部盆地多一倍。空间上,由东北向西南部递增;时间上,干季多于雨季。全年太阳总辐射量4000~6200兆焦尔/平方米,除小凉山东侧外,光能资源大于东部盆地。
降水量
东部盆地大部年降水量900~1200毫米。但在地域上,盆周多于盆底,盆西缘山地是全省降雨最多之地,为1300~1800毫米;次为盆东北和东南缘山地,为1200~1400毫米;盆中丘陵区降雨最少,为800~1000毫米。在季节上,冬季(12月~2月)降水最少,占全年总雨量的3~5%,夏季(5月~10月)降水最多,占全年总雨量的80%,冬干夏雨,雨热同期。川西高原降雨少,年降水量大部为600~700毫米,金沙江河谷<400毫米。干雨季分明,6月~9月为雨季,降雨占全年总雨量的70~90%;11月~4月为干季,各月降水量小于10毫米。
川西南山地降水地区差异大,干湿季节分明。大部年降水800~1200毫米。木里以北与川西北高原接壤,年降水小于800毫米;安宁河东侧与东部盆地相当,年降水1000毫米左右。雨季(6月~9月)降水占全年总降水量的85~90%。
区域文化
四川主要由四个文化区域组成
巴文化区:
广元、巴中、达州、南充和广安(注意:完整的巴文化区还包括直辖市重庆,重庆简称渝,故重庆称巴渝,以及湖北省恩施州)
蜀文化区:
绵阳、自贡、遂宁、德阳、成都、雅安、眉山、资阳、乐山、宜宾、泸州和内江十二市(秦政府建立中国的第一个统一的政府之前,巴国和蜀国是中国古代西南仅有的两个文明国家)
攀西文化区:
攀枝花和凉山彝族自治州(凉山州首府西昌,所以常常统称为攀西)
川西高原: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甘孜藏族自治州(地处四川西部的高原区域)
划分依据:
巴文化区
西周时、巴、蜀、苴、氐先民在嘉陵江、白龙江合台地上,建立奴隶制式国家“昔阝”春秋为古巴国故地。
巴中近年越来越多的巴人遗迹被发现证明了该地是巴文化区,巴中的“巴”更是证明了与巴的密不可分。
南充下属的县级市阆中市曾经短暂的做过巴国的首都,后来因为与广元地区的蜀国诸侯国"苴''相接,出于安全考虑巴国很快把首都迁移出去。
广元一直是巴国和蜀国的争夺地,虽然蜀国在广元地区建立了侯国“苴”,但"苴”国的构成主要是巴民族,故为巴文化区。
巴中近年来修建的巴人广场,便是依靠浓郁的本地巴文化得来。达州市宣汉罗家坝的巴国遗迹,证明了达州是巴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广安被南充和重庆相包围,自然是巴文化区。
蜀文化区
《华阳国志》记载,当时巴蜀两国依嘉陵江天然屏障为两国边界。成都,蜀国的都城。
蜀国开明王朝并在今广元分封王室成员在那里建立“苴”这个侯国,以便于沟通和华夏文明之间的联系。蜀国开明王朝十二世在绵阳通往广元的方向修建了“石牛古道”打通了通往华夏文明的道路。著名的"五丁开山”的故事讲述的就是修建石牛道的故事,李白在《蜀道难》中提到。广元一直是巴国和蜀国的争夺地,虽然蜀国在广元地区建立了侯国“苴”,但“苴”国的构成主要是巴民族,故为巴文化区。
雅安和乐山一带的青衣羌国是蜀文明的一支,后来被蜀国合并。
自贡一带是蜀国的盐产地,盐使自贡、宜宾、内江和泸州一带成为蜀国的“私家重地”和沃野。德阳"三星堆”是蜀国的重要文明区域。
攀西文化区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是彝族文化区,攀枝花虽现在汉族人口占多数,但该地区一直是彝族文化的重要区域。
川西高原区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甘孜藏族自治州,以丰富的藏文化为主和部分羌文化为主。
历史沿革
200多万年前,四川便开始有了人类活动,距今25000年前开始出现文明,并形成了以三星堆文明为代表的高度发达的古蜀文明。秦王朝统治四川后,四川逐渐融入中原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古蜀文明
根据考古发现,200多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早期,四川便开始有了人类活动。四川境内有已被命名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四处。距今7~8千年的时候,四川地区逐渐进入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很广,目前已发现200多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广汉三星堆遗址、广元营盘梁遗址、西昌礼州遗址等。
约4~5千年前,四川地区进入上古传说时期,这一时期大约同中原的夏、商、周时期相当。此时的古史传说内容主要关于上古四川先王世系和活动,较著名的有大禹导江、杜宇化鹃等。尽管没有史料记载,但三星堆、金沙、十二桥等遗址的考古发掘和口头传说证明,最迟到商代,成都平原已经进入奴隶社会。
商周时期,在成都平原建立的奴隶制政权蜀国可能与古史传说中的“三代蜀王”——蚕丛、柏灌、鱼凫有关。大约在夏商之际,蜀人部落从今茂县一带迁徙至成都平原。“三代蜀王”之后,大约相当于中原西周时期,杜宇王朝建立,其间蜀国的都城迁至郫邑(今郫县),杜宇王朝采用君主世袭制,势力强大,其势力基本覆盖了整个四川盆地。大约相当于春秋早期,杜宇氏禅位于治水有功的蜀相鳖灵,鳖灵建立了开明王朝。
战国至三国
开明王朝定都于广都(今双流),起初国力强盛,大约在公元前4世纪,开明九世开始仿效华夏礼乐制度,并把都城从广都迁往成都,也就有了苌弘化碧的传说。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年),秦国为统一天下做准备,从石牛道讨伐蜀国。
秦攻占蜀国后,设蜀、汉中两郡。四川地区逐步实行秦国的制度,开始进入封建社会。秦昭襄王至秦庄襄王年间(前227年~前247年),李冰担任蜀郡太守,采取了许多开发蜀地的重大措施,比如修建都江堰,疏通检、郫二江(今南河、锦江),使成都平原日渐富饶,为秦始皇统一中国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证。
西汉以后四川地区社会、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繁华程度超过关中地区而被誉为“天府之国”,美称相沿至今。汉景帝年间,文翁出任蜀郡太守,在成都建立中国首个官办学堂“文翁石室”,从此蜀地学风大盛,可与齐鲁地区相媲美。西汉末,公孙述占据益州,国号“成家”,建都成都。
东汉末,益州又被刘焉刘璋父子割据(189年~214年)。后来,刘备在成都称帝,史称“蜀汉”(221年~263年)。蜀汉疆域包括今重庆、四川、云南大部,贵州全部,陕西和甘肃小部。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蜀汉丞相诸葛亮励精图治,使蜀国社会经济得到很大发展。
两晋至隋唐
蜀汉后主炎兴元年(263年),蜀国被魏国所灭。不久,司马炎建立晋朝。西晋后期,永兴三年(306年),李雄在成都称帝,国号“大成”。至东晋咸康四年(338年)时,李雄侄李寿又改国号为“汉”,历史上因之合称为“成汉”。成汉是“十六国”中最早建立的国家,其全盛时疆土覆盖四川盆地及周边部分地区。
东晋永和三年(347年)至隋开皇元年(581年)四川并入隋朝版图,四川地区先后受东晋,前秦,樵纵,南朝的宋、齐、梁,北朝的西魏、北周共8个政权的统治。由于政治动荡,战乱频繁,社会经济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隋唐时期,四川地区社会安定,经济进入全盛时期,有“扬(今江南地区)一益二”之说。安史之乱时,唐玄宗曾入蜀避难。之后又有多位唐朝君主入蜀避难,如唐德宗避朱砒之乱,唐僖宗避黄巢起义。
唐天佑四年(907年),唐朝被覆灭,王建、孟知祥先后在四川地区建立起前蜀、后蜀政权,分别历时18年、31年。前蜀、后蜀前期都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由于没被卷入中原争斗,四川一度成为全国最为繁荣的地区。北宋乾德三年(965年),宋军灭后蜀。
宋元至明清
宋、元时期在四川地区曾发生多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比如王小波、李顺起义。尽管如此,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四川地区仍较安定,使得社会经济继续发展,成为两宋抵抗金、蒙的大后方。元初四川地区长达半个世纪的战乱,使经济遭到巨大破坏。
明洪武四年(1371年),明朝发兵将四川地区并入明朝版图,辖区除现在的四川、重庆外,还包括今贵州省遵义和云南东北部及贵州西北部。明末张献忠农民起义军人川,在四川建立“大西”政权(1644年~1646年),以成都为西京,随后清军八旗屠川,康熙二十四年湖广填四川。清初的30多年间,四川一直处于战乱之中,直至康熙二十年(1681年)才进入稳定时期。嘉庆元年(1796年),四川爆发川楚陕白莲教大起义,历时9年清廷才将起义镇压下来。
宋末至清初,四川地区在空前的战乱下,人口锐减,经济调敝。于是,朝廷在明初与清初两次推行大规模的移民运动,历称“湖广填四川”。两次移民运动使人口缺乏的四川获得大批劳动力,社会经济得到迅速恢复。
近代
1840年,鸦片战争揭开中国近代史的序幕,但直至1895年,李鸿章和日本政府代表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其中规定增开四川的门户重庆为通商口岸,才算真正步入近代。四川社会自然经济逐步崩溃并且半殖民地化,民族资本主义在四川开始萌芽。
19世纪60年代,石达开入川,之后又爆发成都教案,以及义和团起义。在四川爆发的保路运动成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索。1911年,成都独立成立军政府;民国元年(1912),撤销道一级建置,改为省直辖府、州、厅、县。1913年袁世凯企图恢复帝制,实行“军民分治”,废省改道,将四川地区分为川西、上川南、下川南、川北、川东和边东、边西7道,后改盆地5道名为西川、建昌、永宁、嘉陵、东川。同时废府、州、厅建置,将县直隶于道。1914年,裁去边东、边西两道,划康定县以西30个县为川边特别区域(包括金沙江以西的昌都地区),受四川省节制。
民国时期,川内军阀混战,从1912年至1933年止,大小战争不下480多次。四川大小军阀各霸一方,各自为政。1935年,国民党中央军入川,为了“剿共”及严密监视地方的革命活动,仿效在鄂、豫、皖等省缩小政区的办法,把四川划分为18个行政督察区及西康行政督察区(原川边特别区),另设成都市(1928)和重庆市(1929)。1939年实行新县制,编组保甲,划分乡镇。同年,又将原西康行政督察区和四川所属第十七、十八行政督察区合并,设立西康省,实行川、康分治。同年,增设自贡市。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先后长征进入四川。红四方面军于1932年12月至1935年4月,在四川东北及与陕西接壤地区,建立了川陕革命根据地,面积约42,000多平方公里,人口达700万,是当时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
抗日战争爆发,中国沿海沿江的各类工矿企业、高等学校和文化团体也纷纷内迁至四川,四川再次成为中国的大后方。同时300万川军出川抗战,为抗日战争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1949年12月10日,蒋介石携其子蒋经国,从成都飞往台湾,随后四川和西康相继更换政权。
现代
1949年12月,四川地区解放。1950年1月,中央将四川、贵州、云南及西藏划为西南区,在重庆市设立中共中央西南局、西南军政委员会和西南军区,分别由邓小平同志任西南局书记、刘伯承同志任军政委员会主席、贺龙同志任军区司令员,统一领导西南区的工作。同时,将四川地区划分为川西、川东、川北、川南4个行署和重庆市及西康省,均直属大区领导。4个行署和西康省共辖21个专区、6个市、191个县。
1952年9月1日,中央决定撤销西南军政委员会和4个行署区,恢复四川省的建制,成立四川省人民政府,并将重庆由中央直辖市改为省辖市。同年10月,将“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更名为“区专员公署”。1954年2月,中共中央西南局撤销。
1955年1月,四川省人民政府更名为“四川省人民委员会”。同年5月,将各“区专员公署”更名为“专员公署”。10月,撤销西康省,将金沙江以东各县并入四川省,以西的昌都地区划归西藏自治区。
为了加强四川西部高原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建设,按照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精神,先后设立了西康藏族自治区(后改甘孜藏族自治州)、四川藏族自治州(后改为阿坝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及木里藏族自治县、盐源彝族自治县、茂汶羌族自治县、北川羌族自治县等一批自治州、县。为了加强三线建设,于1965年以攀枝花矿区为中心,设立了渡口市。
1997年3月14日,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批准设立重庆直辖市。管辖原重庆市、万县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区所辖行政区域,共计43个区县(市),总面积8.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002万人。川渝分治后,四川省的地级行政区降为19个,县及县级市、区179个,数量仍为全国第一。所幅员面积为4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5.1%,居第5位;人口8356.5万人,占全国的6.8%,居河南、山东、广东之后,列第4位。
行政区划
2007年底,四川省辖18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43个市辖区、14个县级市、120个县、4个自治县。
成都市:成华区、武侯区、青羊区、锦江区、金牛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县、郫县、大邑县、金堂县、蒲江县、新津县,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邛崃市;
自贡市:自流井区、贡井区、大安区、沿滩区,荣县、富顺县;
攀枝花市:东区、西区、仁和区,米易县、盐边县;
泸州市:江阳区、纳溪区、龙马潭区,泸县、合江县、叙永县、古蔺县;
德阳市:旌阳区,中江县、罗江县,广汉市、什邡市、绵竹市;
绵阳市:涪城区、游仙区,三台县、安县、平武县、梓潼县、盐亭县、北川羌族自治县,江油市;
广元市:利州区、元坝区、朝天区,旺苍县、青川县、剑阁县、苍溪县;
遂宁市:船山区、安居区,蓬溪县、大英县、射洪县;
内江市:市中区、东兴区,资中县、隆昌县、威远县;
乐山市:市中区、五通桥区、沙湾区、金口河区,犍为县、井研县、夹江县、沐川县,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峨眉山市
南充市:顺庆区、高坪区、嘉陵区,南部县、仪陇县、西充县、蓬安县、营山县,阆中市;
眉山市:东坡区,仁寿县、彭山县、洪雅县、丹棱县、青神县;
宜宾市:翠屏区,宜宾县、南溪县、江安县、长宁县、高县、珙县、筠连县、兴文县、屏山县;
广安市:广安区,岳池县、武胜县、邻水县,华蓥市;
达州市:通川区,达县、宣汉县、开江县、大竹县、渠县,万源市;
雅安市:雨城区,芦山县、名山县、天全县、荥经县、宝兴县、汉源县、石棉县;
巴中市:巴州区,通江县、南江县、平昌县;
资阳市:雁江区,安岳县、乐至县、简阳市;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理县、茂县、松潘县、金川县、黑水县、马尔康县、壤塘县、阿坝县、若尔盖县、红原县、九寨沟县、小金县;
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丹巴县、炉霍县、九龙县、甘孜县、雅江县、新龙县、道孚县、白玉县、理塘县、德格县、乡城县、石渠县、稻城县、色达县、巴塘县、泸定县、得荣县;
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盐源县、德昌县、会理县、会东县、宁南县、普格县、布拖县、金阳县、昭觉县、喜德县、冕宁县、越西县、甘洛县、美姑县、雷波县,木里藏族自治县。
各市、州面积表
市、州 成都 自贡 攀枝花 泸州 绵阳 德阳 广元 南充 遂宁 内江 资阳
面积(万平方千里) 1.24 0.44 0.74 1.22 2.02 0.6 1.63 1.25 0.53 0.54 0.8
市、州 乐山 眉山 宜宾 巴中 广安 达州 雅安 凉山 甘孜 阿坝 合计
面积(万平方千里) 1.28 0.72 1.33 1.23 0.63 1.66 1.53 6.01 15.37 8.42 48.5
四川人口
2008年全年出生人口77.6万人,人口出生率9.54‰,比上年上升0.3个千分点;死亡人口58.2万人,人口死亡率7.15‰;人口自然增长率2.39‰。年末常住人口813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万人,增长0.1%。全省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3043.6万人,乡村人口5094.4万人,人口城镇化率为37.4%,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
经济发展
2009年四川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14151.3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40.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6711.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198.8亿元。 2009年,该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突破万亿大关,增幅比上年提高28.3个百分点,比全国高20个百分点。
2008年四川全省GDP总量为12506.3亿元,较2007年增长9.5%。其中,成都当之无愧占据第一位置,2008年GDP为3900.99亿元,增长12.1%。此外,排名第二到第九位的市州与2007年相比并无变化,分别是绵阳、德阳、宜宾、达州、南充、乐山、凉山和泸州。排名较2007年出现变化的市州共有6个,自贡和内江、巴中和雅安、甘孜和阿坝的位置分别出现了对调。 从GDP增速来看,大多数城市的GDP增长保持在14%~16%之间,增速最快的是凉山州,达到15.2%。由于受到地震影响,绵阳、德阳、广元的增速明显放缓至个位数,阿坝州则出现了35.7%的负增长。
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经国家统计局初步审定,2008年全省生产总值12506.3亿元,比上年增长9.5%,增速比上年回落4.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66.2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5790.1亿元,增长12.9%;第三产业增加值4350.0亿元,增长8.3%。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2%、61.9%和32.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5378元,增长9.7%。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从上年的19.3:44.2:36.5调整为18.9:46.3:34.8。
种植业实现增产。全年粮食产量3500万吨,比上年增产108万吨,增长3.2%。其中:小麦产量563.8万吨,增长0.7%;水稻产量1511.8万吨,增长4.4%;玉米产量667.7万吨,增长4.7%;洋芋产量229.8万吨,增长8.1%;红苕产量344.7万吨,下降1.8%。
工业经济较快增长。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58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达11946户;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939.3亿元,增长17.9%。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581.2亿元,增长29.5%。
消费品市场增长较快。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00.8亿元,增长19.6%。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33.4亿美元,增长66.1%。
外贸进出口总额220.4亿美元,居全国第13位、西部首位,增长53.3%。其中,出口131.1亿美元,增长52.3%;进口89.3亿美元,增长54.7%。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41.8亿元,增长18.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965.2亿元,增长68.6%。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8661.0亿元,比年初增加4710.5亿元,增长33.8%。
截至2008年12月末,我省共有境内外上市公司72家,其中H股公司6家、A股67家(东方电气同时在沪港两地上市),居全国第8位、中西部第1位。
全年出生人口77.6万人,人口出生率9.54‰,比上年上升0.3个千分点;死亡人口58.2万人,人口死亡率7.15‰;人口自然增长率2.39‰。年末常住人口813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万人,增长0.1%。全省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3043.6万人,乡村人口5094.4万人,人口城镇化率为37.4%,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33元,增长13.8%,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121.2元,增收574.5元,增长16.2%。
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646.8亿元,增长29.5%。其中,活期储蓄存款余额3076.7亿元,增长26.9%;定期储蓄存款余额6570.1亿元,增长30.7%。
高等教育
重点院校(5所)
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
普通院校(26所)
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南石油大学、西华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成都医学院、成都体育学院、四川音乐学院、成都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川北医学院、四川文理学院、四川理工学院、西南科技大学、绵阳师范学院、内江师范学院、乐山师范学院、四川民族学院、四川警察学院、泸州医学院、中国民航飞行学院、西昌学院、宜宾学院、攀枝花学院、成都广播电视大学、中国五冶职工大学
独立学院(13所)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四川大学锦江学院、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银杏酒店管理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高职、高专院校(48所)
公办专科(37所)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四川商务职业学院、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四川管理职业学院、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内江职业技术学院、绵阳职业技术学院、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眉山职业技术学院、泸州职业技术学院、乐山职业技术学院、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民办专科(11所)
成都艺术职业学院、成都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四川天一学院、四川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四川科技职业学院、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四川警安职业学院、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军校(1所)
武警成都指挥学院
注:[3]高校名单根据教育部网站:2009年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名单
文化艺术
川剧形式活泼,曲调多样,浅显易懂,语言诙谐,表演程式多样化,一些特技如变脸、旋舞、喷火等,有强烈艺术效果。四川扬琴、四川清音等为主要曲艺形式。相书由一人在幔后表演, 能模拟各种声音,惟妙惟肖。 谐剧寓壮于谐,能及时反映生活现实。
变脸是运用在川剧艺术中塑造人物的一种特技。是揭示剧中人物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浪漫主义手法。
相传“变脸”是古代人类面对凶猛的野兽,为了生存把自己脸部用不同的方式勾画出不同形态,以吓唬入侵的野兽。川剧把“变脸”搬上舞台,用绝妙的技巧使它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
民族概况
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一个多民族的大省,有55个少数民族,其中世居的14个少数民族按在省内人口的多少依次为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四川少数民族人口415万人。已建立凉山彝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3个自治州。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及木里藏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峨边彝族自治县、北川羌族自治县。四川民族地区幅员辽阔,面积30.2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60.14%。凉山彝族自治州有彝族人口181万人,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藏族人口122万人,是全国第二大藏区;羌族人口30万人,是全国惟一的羌族聚居区。此外,省内有18个市为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2006年底,散杂居少数民族人口达80多万人,这里有6个享受民族地区待遇的县(区)和92个民族乡。
彝族是四川境内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大小凉山与安宁河流域。彝族是一个古老且具有独特文化的民族,男女老少幼都喜欢披一件羊皮毡,俗称“擦耳瓦”。彝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历法。农历六月二十四是彝族人民最盛大的节日—火把节。
交通概况
古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说,经过建国后40多年的建设,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一个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综合发展的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成了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
铁路是四川沟通省内外运输的大动脉。目前,四川省铁路已形成包括宝鸡-成都等5条铁路干线、8条铁路支线和4条地方铁路组成的铁路网。宝成复线电气化铁路连接陇海线,是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襄渝铁路与达成铁路连接,是四川与湖北间的重要通道。成渝铁路沟通巴蜀,同是也是四川通往贵州及华南地区的重要通道。成昆铁路南接南昆线,是成都至北海、至海边最近的铁路线。正在修建的内江至昆明、遂宁至重庆、达州至万州、达州至巴中铁路将继续完善四川与邻省市的铁路交通状况。同时,成兰、成贵、成渝、成西高速铁路已经动工或即将动工开建。
全省公路以成都为中心,干、支线公路呈辐射状分布,同时,又辅以东西、南北线路的相互交织。主要的公路干线有:川藏公路、川青公路、川陇公路、川陕公路、川渝公路、川云东路、川云中路、川云西路及川滇路等。成都汽车中心客运站是四川最大的公路客运枢纽站。四川第一条高速公路——成渝高速公路是四川省与重庆直辖市之间的公路交通大动脉。它全长340.2公里,于1995年全线开通。此外,成都——都江堰、成都——绵阳、成都——乐山——峨眉山、成都——雅安以及内江——自贡——宜宾、达州——重庆等高速公路也在四川的公路交通中发挥着日益巨大的作用。
四川的航空事业发展很快,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已成为中国四大航空港之一。全国民用航空机场已发展到11个(成都、绵阳、泸州、宜宾、达州、西昌、南充、广元、攀枝花、康定、九寨沟)。目前使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的航空公司有16家,航线140多条,可以直飞国内外众多城市。目前,有中国国航西南分公司、四川航空公司和成都航空公司三家航空公司总部设在四川成都,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也是这三家公司的基地机场。
四川是全国水运发达的省份之一,长江横贯全省,是水路运输的干线,并与岷江、金沙江等支线沟通,在境内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水路运输网络。四川水路主要有金沙江段、长江段、沱江和嘉陵江水系水域。其中,金沙江新市镇以下,岷江乐山以下,嘉陵江阆中以下常年可通轮船,乐山、宜宾、泸州是水路干道上的重要城市。
四川车牌号:
川O—四川省公安厅车辆管理所
川A—成都市 川B—绵阳市(原为四川省重庆市代码,重庆直辖后改挂)
川C—自贡市 川D—攀枝花市 川E—泸州市 川F—德阳市
川G—原为绵阳市代码,现空缺 川H—广元市 川J—遂宁市
川K—内江市 川L—乐山市 川M—资阳市(原为四川省万州市代码,重庆直辖后改挂)
川N—原为四川省涪陵市代码,重庆直辖后空缺 川P—原为四川省黔江地区代码,重庆直辖后空缺
川Q—宜宾市 川R—南充市 川S—达州市 川T—雅安市
川U—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川V—甘孜藏族自治州 川W—凉山彝族自治州
川X—广安市 川Y—巴中市 川Z—眉山市
四川各地区号及邮政编码
·城市 区号 邮政编码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0837 624000
·巴中市 0827 636000
·成都市 028 610000
·达州市 0818 635000
·德阳市 0838 618000
·甘孜藏族自治州 0836 626000
·广安市 0826 638000
·广元市 0839 628000
·乐山市 0833 614000
·凉山彝族自治州 0834 615000
·泸州市 0830 646000
·眉山市 028 620000
·绵阳市 0816 621000
·内江市 0832 641000
·南充市 0817 637000
·攀枝花市 0812 617000
·遂宁市 0825 629000
·雅安市 0835 625000
·宜宾市 0831 644000
·资阳市 028 641300
·自贡市 0813 643000
旅游产业
四川历史悠久,至今已有4500余年文明史,号称“天府之国”。现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都、自贡、乐山、宜宾、泸州、阆中、都江堰等7座城市,数量仅次于江苏省、河南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镇)24座。从古代水利工程、古镇民居到名人故居,从寺庙道观、石刻壁画到现代艺术博物馆,从史前遗址到现代建设风貌,应有尽有。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四川旅游业蓬勃发展,作为四川旅游中心的成都已成为中国西部最繁华的一座现代化城市。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是我国四大空港之一,现有国内国际航线160余条,也是高原航线的传统门户。可直飞新加坡、泰国、香港等地,开通了到吉隆坡、莫斯科、伊尔库克茨、尼泊尔、加德满都、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的直航包机。以成都为中心的宝成、成昆、成渝、达成等八条铁路干线横贯东西;成都至重庆、内江至自贡高速公路和成都至都江堰、德阳经成都至乐山大件公路、成都至九寨沟旅游环线已建成通车,成都至雅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来川旅游交通十分便捷。省内主要城市和风景区国际直接电话可达世界200个国家和地区。全省现有涉外旅游饭店140余家,其中星级的达百家;有国际国内旅行社190余家;综合性的国际展览中心会议中心、体育中心、艺术中心拔地而起,古老而神奇的巴蜀大地正张开她热情的怀抱,恭迎四方嘉宾来四川旅游观光。
[6]四川是我国拥有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最多的省区,九寨沟、黄龙、乐山大佛、峨嵋山、都江堰、青城山、卧龙、四姑娘山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和“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都江堰--青城山、剑门蜀道、贡嘎山、蜀南竹海、四姑娘山、西岭雪山等9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另外,四川还有国家森林公园11处、自然保护区40处、省级风景名胜区44处,从高原、山地、峡谷到盆地、丘陵、平原,从江河湖泊到温泉瀑布,从岩溶地区到丹霞地貌,一应俱全,素有"风景省"的美称。尤其是我国三大林区、五大牧场之一的川西横断山区,雪峰卓立,林海苍茫,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汹涌澎湃,奔流其间,形成了许多神秘、险峻的旷世奇观,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
四川旅游资源丰富多样,许多景观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是独有或罕见的。贡嘎山,海拔7556米,不愧为蜀山之王;四姑娘山海拔6250米,称为“蜀山皇后”;西岭雪山雄峻美丽;若尔盖、阿坝、红原大草原广袤无垠;“峨嵋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剑门天下雄、夔门天下险”久享盛名;安岳石刻、乐山大佛、都江堰等人文景观中外驰名;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的九寨沟、黄龙寺更比作“童话世界”“天上瑶池”。四川不仅有以大熊猫为主的各类珍稀动植物自然保护区,还有众多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活动,川菜、川酒享誉海内外,川菜是四大菜系之一,是中国最民间的菜系;川酒有“川酒云烟”、“川酒天下”之说,拥有全国最高的白酒产量和品牌最集中的白酒集群。四川已成为中外旅游者瞩目的旅游胜地。来过四川的游客,一定会为四川雄、奇、险、秀、幽、野、古、绝的自然风光所倾倒。
四川习俗
汉族习俗
以下是汉族除各地共有的习俗外,四川等地区特有的!限于时间,点到为止,希望有兴趣者完善充实
社会习俗
摆龙门阵(聊天/拉家常/侃大山…)
赶场(赶集)
扯火闪(骂街/骂山/零对象发泄,一般有成套成顺口溜的下流或搞笑厥词)
绝架(绝交/断绝亲缘关系的吵架)
作酒/祝酒(办酒席)
吃酒/吃喜(赴宴,一般指婚宴或寿宴等)
走人户(走亲戚/赴宴/串门)
拜褓褓/保保(认干爹干妈)
打老根/拜把子(结拜兄弟)
挂红(偶遇倒霉事/晦气事时向当事人索赔或其他)
说好话(某家有婚丧寿年等红白喜事时,当众奉上成套顺口的恭维美言良语以获得报酬/小费,但并非乞讨)
赌咒(双方多方遇到矛盾/猜疑/误解/不清事实…时,在祖堂或特定地点举行的正式的打赌/下诅咒语仪式)
跪香阖/香龛(孩子犯错后让他跪在祖先灵位前默想,即面壁思过)
迷信活动及节日习俗
做道场(人死后按规矩做奇数天的内容繁复的道法仪式以让灵魂安顿,其中有:送终,净身,续火,陪魂,哭丧,走神,跪经,歃血,破地狱,画族谱,办丧宴,扯白布,斋戒,买路,开路,开棺,闭棺,守灯,回煞等等,其中最隆重的就是破地狱仪式)
吃斋/赶斋(参加丧事宴会)
哭丧/喊冤/叫冤)(人死后做道场的几天,为营造哀伤气氛,有职业性的老妇人用手绢盖脸伪装夸张的嚎哭)
问香/请仙娘(家中遇到晦事/不顺事/病事/故事等时,请巫婆(仙娘)到家解惑/作法/下阴等迷信活动)
送鬼(家中遇到晦事/不顺事/病事/故事等时,深夜时将米饭等食物倒在田郊野外或大路上,并烧纸作法,望将晦气转移他人,第二清早谁第一个看见或路过,就被转移到他/她身上)
供菩萨/请菩萨/烧纸(特定日子或普通日子或做了特餐开始吃饭之前,将筷子架在碗上,然后在香阖前烧纸钱,主人念几句成套的引语,假设主人姓李,最简单的就可以念成“李氏门宗的老祖公老祖婆,今天我们吃鱼吃鸡,请你们慢慢享用”,如果着急更可简念成“李氏门宗,所有都请”过几十秒或一两分钟就可取筷)
打扬尘/送灶王(腊月廿三的大扫除,为了廿四灶王爷上天汇报做表现)
转坟/打青(即扫墓,在大年初一或前夕以及清明时节,青,即插在坟头的白纸做的小旗)
回家娘屋里(正月初二回娘家)
婚嫁习俗
看人户(相亲)
提猪脑壳(做媒/牵红线)
抱子/送子(领养/寄养)
打亲家(因子女婚嫁结为亲家)
娃娃亲(指腹为婚)
扁担亲(无偿交叉婚姻,一家兄妹或姐弟与另一家兄妹或姐弟通婚成亲上亲)
接新姑娘(娶媳妇/当伴娘/扮新人未来的小孩)
上门(招女婿/倒插门)
桌上习俗
(内容繁杂有趣,暂不详述)
如:等八人,让上席,磕(搁)筷子,请第一筷,敬酒/翻酒杯,喝转酒,举筷道毕,横筷下桌,道谢慢走…
农作习俗
(内容繁杂丰富,暂不详述)
走人户
汉族社会习俗。流行于四川各地。民间凡遇年节或婚嫁、新居落成 等情况。都要到亲戚家串门探望,称为走人户。届时,一般要带上猪肉、 点心、酒等礼物,穿上平时舍不得的衣服前往。主人家割肉买酒,热情 款待。 春倌说春 汉族社会习俗。流行于四川各地。时间在春节前后。旧时的春倌头 戴乌纱帽,身着官服,左手执木刻春牛,右手拿春棒;现在的春倌,装 束与普通人一样,不同的是身背一根放牛鞭子。他们爬山涉水,走乡串 户,每到一地,便编一些吉利的歌谣演唱。说唱完毕,将一张红纸印制 的检牛图送给主人家。说检结束后,户主要送些钱币给检倌,以作报酬。
拜把子
旧时汉族社会交际习俗。又称结盟、结拜、换帖等。流行于四川各 地。基于共同利益的个人或集团,以磕头换帖、同饮血酒、对天盟誓的 方式结为兄弟,以共同的信仰和誓言来约束和维护共同的利益关系。
送节礼
汉族交际习俗。流行于四川和地。民间凡遇春节、端午、中秋等重大节日,嫁出去的女儿携女婿,分家另过的儿子携媳妇,带上礼物回家拜望父母。亲朋好友之间也在上述节日期间互相拜节送礼。该习俗现仍流行,只是所送礼物随时代发展已有变化。
学三年跟三年
汉族社会习俗。流行于四川各地。旧时投师学艺一般需三年时间。按习俗,三年之中,师傅只管徒弟伙食,会给少量衣鞋钱和剃头钱,不 给工钱,徒弟出工得的工钱也归师傅。三年期满后,许多徒弟还要跟三年才能独立谋生。这三年里,徒弟相当于半个工人,有一定收入。
办出师酒
汉族社会习俗。流行于四川各地。技师学艺满三年后,如果所学技术已过关,征得师傅同意,便可“出师”。届时,徒弟要大办“出师酒”, 请行内有名气的人来参加,祭祀行业祖师神,酬谢师傅的教艺之恩。徒弟给师傅叩头,送给师傅衣帽鞋袜;师傅退还投师文约,对徒弟说此些 祝愿的话。按规矩,无钱谢师、未办出师酒的,不能算出师。隔代同姓 汉族社会习俗。流行于犍为县罗城、定文、寿保等乡镇。这一带张 姓和吴姓中,保留着隔代同姓的习俗。为了使香火不断,便采取了隔代 同姓的办法。
其他民族习俗
蒙格
彝族社会习俗,家支作出重大决定的会议。一般一年召开一次,如无重大事件发生,可几年召开一次。有传统的会址,开会多选在家闲时的虎月和免月。 生活中一但发生人命纠纷等事件,受害者家属便带上一坛酒到本支系中信得过德谷(有威望的人)家中陈述情况和要求。这个德谷又带上酒到其他德谷那里陈述,表明自己的看法。最后,由家支中最有影响的德谷们互相协商,决定是否召开家支大会。届时,全体家支成员,不分男女老少、贵贱贤愚,一律带上干粮,自行赶到集会地点。每个支系由 德谷带领坐在一起,支系之间留出一条通道,以便人员进出,也便于区分。按习惯,会议由家支中最有威信的德谷或头人主持。他讲完主要议程后,所有成员都可以发表意见。接着,各支系分组计论,然后各支系 德谷集中起来开小会,统一意见。最后,主持人公布会议作出决定,宣 布会议结束。蒙格人出的决定,家支成员有执行的义务。
牵牲见客
彝族交际习俗。彝族待客,根据客人在社会上的地们而分别宰杀不同的牲口:贵客杀牛,次者杀猪羊,一般客人杀鸡。不管宰杀什么牲口, 都一定要等客人进门后,将牲口牵致客人面前让客人看过然后才宰杀, 以表明牲口绝非死物或偷来的。
俄加
彝语音译,意为分家仪式。同一男性祖先的血缘纽带组成的若干房, 经过十代左右的繁衍,可分衍成互相攀亲的独立血族团体,即家支。家支独立时,需举行此仪式。届时,须请巫师念经作法,宰牲祭祖,并将 分出的支系祖先的灵牌从原来的岩洞中供奉。 相帮 彝族社会习俗。凡遇造房盖屋、婚丧嫁娶等情况,亲朋好友和左邻 右舍千都乐于从人力物力上予以帮助、接济,有的甚至不请自到,不计报酬。主人家一般只供饭食,不付工钱。
吉缩
彝族交际习俗。彝语音译,意为回避。按传统习惯,媳妇和公公、大伯及丈夫的叔叔、伯伯之间都要回避,以示互相尊重。凡需相互回避 的人,平时坐、立、行走都要保持一定距离,不能面对面坐在一起,不能使用粗俗语言,身体各个部位不能有任何接触,即使身上的披毡也不能挨擦着。双方在路上相遇,媳妇应恭敬地站在一旁,等对方走后再走。 如其中一方正忙着,没有发现另一方正走来,另一方应远远绕开。实在绕不开时,应咳嗽一声,以引起都对方注意,及时回避。媳妇不能当着 应回避的人梳头,如果在梳头,突然发现对方走来,应赶紧用披毡把头 蒙住,否则就是失礼。
缩尔
彝族交际习俗。为彝语音译,意为解除回避。如媳妇与需要回避的 长辈没能回避开被视为失礼。一旦失礼,须于当晚举行此仪式解除回避。 届时,媳妇要带上酒到长辈家中,在至亲好友的见证下,恭敬地给长辈敬一碗酒,电报声明自己绝非有意失礼,以求得谅解和安抚。同时,当众宣布解除回避,从此双方可不再回避。
钻牛皮
彝族社会习俗。旧时在冤家械斗后和解、两支以上家支联合对敌、 订立彝汉互保条约等场合举行的一种盟誓仪式。该仪式十分隆重重,常有成千上万的人参加。 饮鸡血酒 彝族交际习俗。把酒倒进碗里,将一只大公鸡当场杀死,将血滴入碗中,双方或多方一齐举碗发誓,一饮而尽。据说,饮了此酒,便必须 信守誓言,否则将受到神灵的惩罚。
献哈达
藏族交际习俗。哈达,藏语音译,是一种象征吉祥的白色麻纱巾。藏族人每遇朝拜佛像、婚丧节庆、拜会尊长、朋友相见或分别时,都要敬献 哈达。根据对象和场合的不同,敬献哈达的方式也不同。向客人献哈达时,必须用双手捧着,将双叠楞边对着客人:向大活佛献哈达时,必须弯腰低 头90度,双手将哈达捧过头顶,献于大活佛的座前;向长辈和一般活佛献 哈达时,同向大活佛献哈达相似,但弯腰不必那么低;向同辈人献哈达,只须将哈达送到对方手中或腕上即可;对小辈或下属,可将哈达搭在对方 肩上。敬献哈达常常是双方的行为,后献哈达一方也可将收到的哈达回敬 给对方。
扎西德勒
藏族交际习俗。藏语音译,意为吉祥如意。每逢重大节日或喜庆场合, 男女老少见面,都要互道“扎西德勒”以示祝贺。 打转 藏族交际习俗。意为互相交换。人们常用自己多余的东西,如牧区百 姓与农区百姓之间便常交换酥油和粮食。旧时在一些地方,该习俗被头人利用来剥削百姓,他们将一些小东西送至百姓家,强迫百姓回送大量的粮食和牛羊等。
缺日
藏族社会习俗。又称凶日。藏族人习惯以日分吉凶,每月一、三、十五等日为不祥之日,在历书中将其列为凶日削去不列,故称。每逢缺日, 不婚嫁,不外出朝山拜佛,许多事情都不能做。 相见先问姓 苗族交际习俗。青年男女之间第一次见面,按规矩首先应问清对方的姓。若双方同姓,以兄妹、姐弟相称,以礼相待,不能戏谑、对歌和跳舞。 若不同姓,可以戏谑和唱歌跳舞。但如要考虑向对方求爱,末修眉才可用 言语歌声探情示爱。
打转
苗族交社会俗。苗族男子喜欢佩刀。生下男孩后,父母和亲友要准备 一块与孩子体重相等的铁埋于地下。以后,男孩的每年生日,将铁挖起来锻打一次。孩子长到16岁时,将此铁打成苗刀,佩在身上。 母系家庭 摩梭人社会习俗。流行于盐源县泸洒湖畔。家庭以女性为中心组成,包 括外祖母及其兄弟姐妹、母亲及其兄弟姐妹、兄弟姐妹及姨兄弟姐妹、姐妹 们的子女等,一般二至四代。男子在家里的身份是舅祖、舅舅、兄弟、母亲 的儿子或舅舅的外甥。家长由年长或能干的妇女担任,妇女在生产、生活中 起支配作用。
四川地震
汶川大地震
地震参数
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0秒
纬度:31.0°N
经度:103.4°E
深度:33km
震级:里氏8.0
烈度:11度
震中位置:四川省汶川县
都江堰市西21km(26.7°) 崇州市西北48km(32.7°)
大邑县西北48km(34.6°) 成都西北75km(30.2°)
历史背景:汶川地震是中国自我国建国以来最为强烈的一次地震,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10万平方公里
影响范围
包括震中50km范围内的县城和200km范围内的大中城市。北京、上海、天津、宁夏、甘肃、青海、陕西、山西、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湖北、湖南、重庆、贵州、云南、内蒙古、广西、西藏、江苏、浙江、辽宁等地等全国多个省市有明显震感。中国除黑龙江、吉林、新疆外均有不同程度的震感。其中以陕甘川三省震情最为严重。甚至泰国首都曼谷,越南首都河内等地均有震感。
地震灾区产业带
四川将把地震重灾区建成高新产业密集区,在成德绵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基础上,建设和延伸为“广元—绵阳—德阳—成都—阿坝—雅安—乐山”高新技术产业带。
四川广元、绵阳、德阳、成都、阿坝、雅安6个地区是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区域,也是“5•12”地震中损失最大的地区。虽然地震对这些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造成较大损失,但是发展基础尚未动摇,发展态势仍然良好。
根据灾后恢复重建及四川省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需要,四川将按照各个开发区、园区、基地的功能划分、差异性配置、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以园区和基地为载体,恢复重建基础设施、仪器装备,研发与制造能力,把地震重灾区建成全新的高新技术产业带。
新的高新技术产业带将聚集起2个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成都高新技术开发区、绵阳高新技术开发区)、1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雅安现代生物农业科技园)、2个国家级科技产业化示范基地(广元国家电子装备军民融合产业化示范基地、成都阿坝国家中药现代科技产业基地)、1个特色材料基地(乐山硅材料高端开发与副产物循环利用产业化基地),形成全省新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布局,打造全国一流高新产业技术带。
其他地震信息
北京时间2008-05-12 14:28 在四川汶川县(北纬31.0,东经103.5) 发生8.0级地震。
北京时间2008-05-12 19:10 在四川汶川县(北纬31.4,东经103.6) 发生6.0级地震。
北京时间2008-05-25 16:21 在四川青川县(北纬32.6,东经105.4) 发生6.4级地震。
北京时间2008-07-24 15:09 在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交界(北纬32.8,东经105.5) 发生6.0级地震。
北京时间2008-08-01 16:32 在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北川羌族自治县交界(北纬32.1,东经104.7) 发生6.1级地震。
北京时间2008-08-05 17:49 在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北纬32.8,东经105.5) 发生6.1级地震。
北京时间2008-08-30 16:30 在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交界(北纬26.2,东经101.9) 发生6.1级地震。
北京时间2009-06-30 02:03 在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北纬31.4,东经104.1) 发生5.6级地震。
四川小吃
四川小吃之所以深受人们喜爱,是因其自身特点所决定的。一是风味突出。它同川菜一样,不仅选用多种调味品和复合调味品,并且十分小奖章调味的技巧,形成了多种风格。二是善于用汤。成都风味小吃中用的汤,是用多种原料和调料精心熬制的,汤浓味美。三是注重质量。无论哪种小吃,都特别讲究原材料和调味料的质量。四是承受时令翻新花样。承受着一年四季变化,选用应时原料制成的成都风味小吃,不断变化翻新,应时应景。此外,小吃在经营上随意方便,经济实惠,也是受到人们普遍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四川名小吃中较为著名的有夫妻肺片、赖汤元、龙抄手、钟水饺、钵钵鸡、串串香、麻辣烫、肥肠粉、担担面、宜宾燃面、绵阳米粉、罗江豆鸡、水煮牛肉、火鞭子牛肉、三大炮、灯影牛肉,川北凉粉,奶汤面,炖鸡面,梓潼酥饼,火边子牛肉,鱼皮花生,白橙糖,鳝鱼鸡蛋卷,桃米炒蛋,樱桃蜜饯,窝丝糖,酥心脆糖,寿星桔蜜饯,平都牛肉松,蜜橙皮,榨榨面,等。
四川特产
自贡:自贡红橘
雅安:汉源贡椒,蒙顶茶,汉源大樱桃
(多。希望浏览着帮着编辑)
川菜简介
川菜作为我国四大菜系之一,在我国烹饪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取材广泛,调味多变,菜式多样,口味清鲜醇浓并重,以善用麻辣著称,并以其别具一格的烹调方法和浓郁的地方风味,融会了东南西北各方的特点,博采众家之长,善于吸收,善于创新,享誉中外。
川菜的派系
上河帮(涪派,以绵阳和乐山菜为主);其特点是小吃,亲民为主.比较清淡.传统菜品较多.
下河帮(渝派;以重庆和达州菜为主);其特点是家常菜,亲民;比较麻辣;多创新
小河帮(盐帮菜;以自贡和内江为主);其特点是大气,怪异.高端(其原因是盐商)
与“四川,旅游,中国省”相关的词条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