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宁变法发表评论(0)编辑词条
熙宁变法,又名王安石变法,指北宋时期,大臣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革北宋建国以来积弊的一场改革。新法立意虽好,但并未处理好具体实行的问题以及与与反对者的关系,于是与反对者间长期反覆地争斗,大至处于被批评的局面,但是一些具体措施还是保留了下来。
背景
北宋中叶以後,内部方面,政府官员数目持续膨胀激涨,真宗景德年间(1004—1007年)内外官已达一万多人,仁宗皇祐年间(1049—1053年)达两万多人,“十倍于国初”,导致冗官、冗费激增,执政大臣多“榻茸常材,斗筲小器”,保守主义盛行,不得不与豪强地主妥协,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土地兼并迫使农民转职军旅,使得军队人数激增。北宋初年给予军、公人员极大优惠和特权,可免除差役和赋税。对外方面,对辽、西夏等国的战争,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年)军队人数是一百二十五万九千人,使得军事费用增加,“养兵之费,在天下据七八。”将不专兵和军纪不明使宋军严重缺乏训练,终日“游戏于廛市间,以鬻巧诱画为业,衣服举措不类军兵”“卫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给粮不自荷而雇人荷之。”。使得北宋的国库空虚,人民生活压力更加沈重。
歳入・歳出表 (单位:匹贯石両) 年 岁入 岁出
1021(天禧五年) 150,850,100 126,775,200
1048(庆历八年) 103,596,400 89,383,700
1049(皇祐元年) 126,251,964 126,251,964
1065(治平二年) 116,138,405 131,864,452
熙宁元年(1068年),新即位的宋神宗问王安石:“当今治国之道,当以何为先?”王安石答:“以择术为始。”[6]熙宁二年,宋神宗问王安石:“不知卿所施设,以何为先?”王安石答:“变风俗,立法度,方今所急也。凡欲美风俗,在长君子,消小人,以礼义廉耻由君子出故也……”[7]熙宁二年(1069年)二月,王安石开始推行新法,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翰林学士范镇认为实行「青苗法」是变富人之多取而少取之,然「少取与多取,犹五十步与百步」,七八月间范纯仁上书皇上,公开指责安石「掊克财利」,舍「尧舜知人安民之道」,御史中丞吕诲上书劾王安石巧诈,说他:「置诸宰辅,天下必受其祸」。一次宋神宗和文彦博讨论变法之事,神宗说:「更张法制,于士大夫诚多不悦,然与百姓何所不便?」文彦博说:「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第二年,司马光给王安石写了三封长信——《与(王)介甫书》责难王安石“财利不以委三司而自治之,更立制置三司条例司”,“又置提举常平广惠仓使者”,“今介甫为政,尽变更祖宗旧法,先者后之,上者下之,右者左之,成者毁灭之,弃者取之,矻矻焉穷日力,继之以夜不得息。……”,“今介甫为政,首建制置条例司,大讲财利之事,又命薛向行均输法於江,淮,欲尽夺商贾之利,又分遣使者散青苗钱于天下而收其息,使人愁痛,你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或所见小异,微言新令之便者,介甫辄艴然加怒,或诟骂 以辱之,或言於上而逐之,不待其辞之毕也。明主宽容如此,而介甫拒谏乃尔,无乃不足於恕乎!” ;列举实施新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等弊端,要求王安石废弃新法,恢复旧制。王安石则写了〈答司马谏议书〉回覆:「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後来两人完全绝裂,司马光跟皇帝辞职,隐居洛阳专心撰写《资治通鉴》。
神宗继位这年,是治平四年,也就是公元1066年,神宗继位的首件事,是遣孙坦送告给辽国,并以先帝的名义赐诏书给西夏和吐蕃国,但三国并没有来朝贺新主即位。这一年过得十分艰辛,五月遭遇大旱,六月河北出现大批流民,神宗认为,这是农民在躲避徭役的表现,因此当前的徭役必定有不合理的地方,遂诏告天下,向官员收集关于徭役的利弊意见,王安石借着这机会,以知江知府的身份,慨然上书,要求变法,神宗看到王安石变法书,似有所悟,但不置可否。
八月,京师附近出现地震,神宗将英宗皇帝改葬到永厚陵,九月,神宗诏告减税,不久,潮州地震,这个月,王安石新升任翰林学士,同在翰林院任职的,还有他与他日后最强劲的政敌司马光,其人彼时又兼任御史中丞,负责刑狱诉讼。十月,漳州、泉州、建州、邵武等地方相继发生地震,地方上水深火热,但朝中又无人可用,神宗忧心如焚,他多次让亲近的大臣举荐有才有德的人,并让考课院负责勘察各州呈递的县令业绩报告,发现有为官不当的,立刻予以治罪。
次年,天空出现日食,神宗因此改元,称熙宁元年,二月间,开仓放粮给河东饥民,七月,恩州、冀州黄河发水,淹没粮田无数,京师再次发生地震,且大雨滂沱,这次地震从京师一直波及到紧靠辽国的河朔地区,神宗深感忧虑,命令沿边的安抚司,时刻留意辽人的动静,担心其人趁火打劫,到了八月,京东出现大批河北流民,而地震断断续续一直持续到十二月底。
皇帝在次年的正月,想到了王安石。他对这个人并不陌生,他十岁这年,这个人已经写了万言书给他的祖父仁宗皇帝,说明社会贫困的根源,法制变革的重要,但仁宗没有采纳他的意见,他十九岁这年,开始对这个人有些认同感,现在,他已经二十五岁了,他再次翻开这个人的建议书,见他写道:要改变当前积贫积弱的局面,就要善于理财,要抵御西夏、辽国、吐蕃的威胁,就要整军,而社会资源有限,如何有效的利用是关键。皇帝怦然心动,在他短短的一年任职期内,国家先后遭遇了旱灾、水灾、地震,原本已经不甚富裕的平民生活更是雪上加霜,国库空虚,流民还在增加,土地渐次荒芜,而在河朔和西北,辽国、西夏正在日益强盛,各国在和中原往来朝贺礼节上也开始怠慢,这已经成为年轻皇帝的心结。
他将王安石诏来,想听他仔细的阐述,王安石这年四十八岁,从三十七岁第一次上书仁宗皇帝到现在,整整十一年过去,他比以往更加成熟,但见解没有更圆融,反而更尖锐,他提出四条计策,来解决当前皇帝的难题:
一、想办法刺激农民耕作的热情。
二、让特权人士纳税。
三、训练农民打仗。
四、培养实干的读书人做官。
最后,他说,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神宗深受震撼,二月的庚子日这天,王安石出任参政知事,和陈升平一起,议行新法,史称熙宁变法。
王安石出生在小官吏家庭,其父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他从小受到较好的教育,并随父亲宦游南北,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登杨镇榜进士第四名,开始漫长的仕途生涯,他先后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地方官吏,看他的官职就知道,他早年仕途平平,他站得不高,许是因为这原因,他深刻知道草根阶层的悲辛,不过他本质上并不是平民,他是读书人、士大夫,所以他最终成了改革家,而不是义军领袖,他同情农民,但并不替农民代言,说起来,他反而是地主的师爷,农民在他眼里,是生财工具,他针对特权人士,但并不憎恨他们,他只是认为,特权人士也应该为国家的富强做些贡献,他也不甚喜欢功名,变法后期,神宗皇帝因为顶不住太皇太后的压力,左右摇摆不定,他发现变法已经引起严峻的宫斗,遂提出辞官,挂冠而去,全不恋栈,归根结底,他就是一个有抱负、有才华的读书人,他想要做一些事,让国家富强起来。
失败原因总结:
失败原因:
大的角度看,当时的政治体制是一个根结。后宫的掣肘是当时神宗难以言说的痛。“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这种家天下政治制度下的局面是熙宁改革失败的基点。
其二,改革前的宣传鼓动教育工作至关重要,这点,熙宁改革中做得很不充分,以至于保守派如文彦博、苏轼、司马光等国之重臣名流纷纷反对。尽管,介甫之前已曾料到改革阻力会很大,也动足脑筋先坚定神宗意志,但还是没能在整个朝廷和社会上营造一种改革的氛围,以至于改革遭受不少流言暗箭,进而阻力重重。
其三,改革中要团结重要力量,说服大多数人,并让他们一定程度地参与改革,而不是将他们简单地划为对立面。介甫选熙宁八使,使其进行独立调查,而孤立各地方官。又使得朝野纷扰。可以适当减缓改革步伐,弱化改革对一些旧有势力的冲击,以减少阻力。或者可以采取集中力量,各个击破,巩固成果。
其四,神宗是本次改革的砥柱,必须以各种方式不断坚定其意志。介甫罢相,司马光全面废弃新法,即是得到上主颔首的。
背景
北宋中叶以後,内部方面,政府官员数目持续膨胀激涨,真宗景德年间(1004—1007年)内外官已达一万多人,仁宗皇祐年间(1049—1053年)达两万多人,“十倍于国初”,导致冗官、冗费激增,执政大臣多“榻茸常材,斗筲小器”,保守主义盛行,不得不与豪强地主妥协,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土地兼并迫使农民转职军旅,使得军队人数激增。北宋初年给予军、公人员极大优惠和特权,可免除差役和赋税。对外方面,对辽、西夏等国的战争,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年)军队人数是一百二十五万九千人,使得军事费用增加,“养兵之费,在天下据七八。”将不专兵和军纪不明使宋军严重缺乏训练,终日“游戏于廛市间,以鬻巧诱画为业,衣服举措不类军兵”“卫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给粮不自荷而雇人荷之。”。使得北宋的国库空虚,人民生活压力更加沈重。
歳入・歳出表 (单位:匹贯石両) 年 岁入 岁出
1021(天禧五年) 150,850,100 126,775,200
1048(庆历八年) 103,596,400 89,383,700
1049(皇祐元年) 126,251,964 126,251,964
1065(治平二年) 116,138,405 131,864,452
熙宁元年(1068年),新即位的宋神宗问王安石:“当今治国之道,当以何为先?”王安石答:“以择术为始。”[6]熙宁二年,宋神宗问王安石:“不知卿所施设,以何为先?”王安石答:“变风俗,立法度,方今所急也。凡欲美风俗,在长君子,消小人,以礼义廉耻由君子出故也……”[7]熙宁二年(1069年)二月,王安石开始推行新法,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翰林学士范镇认为实行「青苗法」是变富人之多取而少取之,然「少取与多取,犹五十步与百步」,七八月间范纯仁上书皇上,公开指责安石「掊克财利」,舍「尧舜知人安民之道」,御史中丞吕诲上书劾王安石巧诈,说他:「置诸宰辅,天下必受其祸」。一次宋神宗和文彦博讨论变法之事,神宗说:「更张法制,于士大夫诚多不悦,然与百姓何所不便?」文彦博说:「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第二年,司马光给王安石写了三封长信——《与(王)介甫书》责难王安石“财利不以委三司而自治之,更立制置三司条例司”,“又置提举常平广惠仓使者”,“今介甫为政,尽变更祖宗旧法,先者后之,上者下之,右者左之,成者毁灭之,弃者取之,矻矻焉穷日力,继之以夜不得息。……”,“今介甫为政,首建制置条例司,大讲财利之事,又命薛向行均输法於江,淮,欲尽夺商贾之利,又分遣使者散青苗钱于天下而收其息,使人愁痛,你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或所见小异,微言新令之便者,介甫辄艴然加怒,或诟骂 以辱之,或言於上而逐之,不待其辞之毕也。明主宽容如此,而介甫拒谏乃尔,无乃不足於恕乎!” ;列举实施新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等弊端,要求王安石废弃新法,恢复旧制。王安石则写了〈答司马谏议书〉回覆:「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後来两人完全绝裂,司马光跟皇帝辞职,隐居洛阳专心撰写《资治通鉴》。
神宗继位这年,是治平四年,也就是公元1066年,神宗继位的首件事,是遣孙坦送告给辽国,并以先帝的名义赐诏书给西夏和吐蕃国,但三国并没有来朝贺新主即位。这一年过得十分艰辛,五月遭遇大旱,六月河北出现大批流民,神宗认为,这是农民在躲避徭役的表现,因此当前的徭役必定有不合理的地方,遂诏告天下,向官员收集关于徭役的利弊意见,王安石借着这机会,以知江知府的身份,慨然上书,要求变法,神宗看到王安石变法书,似有所悟,但不置可否。
八月,京师附近出现地震,神宗将英宗皇帝改葬到永厚陵,九月,神宗诏告减税,不久,潮州地震,这个月,王安石新升任翰林学士,同在翰林院任职的,还有他与他日后最强劲的政敌司马光,其人彼时又兼任御史中丞,负责刑狱诉讼。十月,漳州、泉州、建州、邵武等地方相继发生地震,地方上水深火热,但朝中又无人可用,神宗忧心如焚,他多次让亲近的大臣举荐有才有德的人,并让考课院负责勘察各州呈递的县令业绩报告,发现有为官不当的,立刻予以治罪。
次年,天空出现日食,神宗因此改元,称熙宁元年,二月间,开仓放粮给河东饥民,七月,恩州、冀州黄河发水,淹没粮田无数,京师再次发生地震,且大雨滂沱,这次地震从京师一直波及到紧靠辽国的河朔地区,神宗深感忧虑,命令沿边的安抚司,时刻留意辽人的动静,担心其人趁火打劫,到了八月,京东出现大批河北流民,而地震断断续续一直持续到十二月底。
皇帝在次年的正月,想到了王安石。他对这个人并不陌生,他十岁这年,这个人已经写了万言书给他的祖父仁宗皇帝,说明社会贫困的根源,法制变革的重要,但仁宗没有采纳他的意见,他十九岁这年,开始对这个人有些认同感,现在,他已经二十五岁了,他再次翻开这个人的建议书,见他写道:要改变当前积贫积弱的局面,就要善于理财,要抵御西夏、辽国、吐蕃的威胁,就要整军,而社会资源有限,如何有效的利用是关键。皇帝怦然心动,在他短短的一年任职期内,国家先后遭遇了旱灾、水灾、地震,原本已经不甚富裕的平民生活更是雪上加霜,国库空虚,流民还在增加,土地渐次荒芜,而在河朔和西北,辽国、西夏正在日益强盛,各国在和中原往来朝贺礼节上也开始怠慢,这已经成为年轻皇帝的心结。
他将王安石诏来,想听他仔细的阐述,王安石这年四十八岁,从三十七岁第一次上书仁宗皇帝到现在,整整十一年过去,他比以往更加成熟,但见解没有更圆融,反而更尖锐,他提出四条计策,来解决当前皇帝的难题:
一、想办法刺激农民耕作的热情。
二、让特权人士纳税。
三、训练农民打仗。
四、培养实干的读书人做官。
最后,他说,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神宗深受震撼,二月的庚子日这天,王安石出任参政知事,和陈升平一起,议行新法,史称熙宁变法。
王安石出生在小官吏家庭,其父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他从小受到较好的教育,并随父亲宦游南北,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登杨镇榜进士第四名,开始漫长的仕途生涯,他先后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地方官吏,看他的官职就知道,他早年仕途平平,他站得不高,许是因为这原因,他深刻知道草根阶层的悲辛,不过他本质上并不是平民,他是读书人、士大夫,所以他最终成了改革家,而不是义军领袖,他同情农民,但并不替农民代言,说起来,他反而是地主的师爷,农民在他眼里,是生财工具,他针对特权人士,但并不憎恨他们,他只是认为,特权人士也应该为国家的富强做些贡献,他也不甚喜欢功名,变法后期,神宗皇帝因为顶不住太皇太后的压力,左右摇摆不定,他发现变法已经引起严峻的宫斗,遂提出辞官,挂冠而去,全不恋栈,归根结底,他就是一个有抱负、有才华的读书人,他想要做一些事,让国家富强起来。
失败原因总结:
失败原因:
大的角度看,当时的政治体制是一个根结。后宫的掣肘是当时神宗难以言说的痛。“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这种家天下政治制度下的局面是熙宁改革失败的基点。
其二,改革前的宣传鼓动教育工作至关重要,这点,熙宁改革中做得很不充分,以至于保守派如文彦博、苏轼、司马光等国之重臣名流纷纷反对。尽管,介甫之前已曾料到改革阻力会很大,也动足脑筋先坚定神宗意志,但还是没能在整个朝廷和社会上营造一种改革的氛围,以至于改革遭受不少流言暗箭,进而阻力重重。
其三,改革中要团结重要力量,说服大多数人,并让他们一定程度地参与改革,而不是将他们简单地划为对立面。介甫选熙宁八使,使其进行独立调查,而孤立各地方官。又使得朝野纷扰。可以适当减缓改革步伐,弱化改革对一些旧有势力的冲击,以减少阻力。或者可以采取集中力量,各个击破,巩固成果。
其四,神宗是本次改革的砥柱,必须以各种方式不断坚定其意志。介甫罢相,司马光全面废弃新法,即是得到上主颔首的。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熙宁变法
收藏到: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