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F区铁液的结晶发表评论(0)编辑词条
LTF区铁液的结晶
在LTF区中残余铁液的结晶依熔液化学成分,核心状态及冷却条件(壁厚)的区别可呈现如下几种情况:
1.共晶团继续长大 共晶团中的石墨继续伸向LTF区,并在LTF区发生分枝;与此同时,奥氏体跟随推进,与相邻的共晶团以锯齿形相互穿插,构成共晶团外延生长,见图1。此后LTF区逐渐缩小,直至LTF区的液体全部被耗尽,在LTF区中没形成其他组织。
图1 共晶团在LTF区外延生长
2.析出石墨 如果LTF区体积分数较大,残余熔液中存在石墨核心,新的石墨晶核有可能在碳原子富集区形成与生长。石墨独自存在于LTF区(见图2);而生成的奥氏体则与共晶团中的奥氏体合成一体,不易区分。
图2 在LTF区析出石墨
3.奥氏体外延生长 当LTF区中熔液的碳量被耗尽或降低到较低数值时,石墨缺乏形核与生长条件,石墨停止生长。但奥氏体却继续外延,向残余熔体伸入,直至将熔液全部消耗为止。此时,共晶团周界较宽,容易清晰辨认,如图3所示。
4.析出碳化物 富集在LTF区的正偏析元素(如Cr、V、Ti)使共晶温度TEG-TEM间隔缩小(见图4),当这些元素含量偏高时,易促进晶界碳化物生成。此时,铸件厚度对碳化物在LTF区的形成似乎不产生明显的减轻作用,因为壁厚引起的慢冷加重偏析。不含Cr、V、Ti的厚壁铸件不会有晶界碳化物产生,因为慢冷时凝固终点S在TGM线以上。当
加快冷却速度,凝固过程加快,于是凝固终了温度TES很快降到TEM线以下,如图5所示,促使碳化物形成。
图3 奥氏体外延伸向LTF区
图4
图5
碳当量低、正偏析元素高的铁液在共晶团问容易生成共晶碳化物,如图6所示。
图6 碳化物分布在共晶团间
当合金元素含量大时,灰铸铁中的碳化物除分布在共晶团问外,有时还分布在共晶团内的蜂窝结构中,见图7。因为蜂窝内存在有残余液体,凝固较晚,这是由灰铸铁的共晶团内部结构特点所造成的。此外,也分布于奥氏体枝晶问(见图8)。所以,碳化物的分散程度比球墨铸铁大。
如果碳化物形成元素被推移到铸件中心,将在铸件断面中心部生成大量莱氏体,并分布于初生奥氏体枝晶中(见图9)。此时,在铸件内部形成白口凝固,常称为反白口现象。
5.析出磷共晶 P在奥氏体中的固溶度随碳量增加而急剧下降。在碳量高的铸铁中,磷几乎完全不溶于奥氏体。因此,在凝固过程中,磷完全不进入固体而全部残留在最后凝固的剩余液体中。随凝固的进行,磷的浓度越来越高,以至最后结晶出Fe3P或与Fe、C组成磷共晶。
Fe-C-P的相图存在介稳定系与稳定系两种,见图10如果在LTF区中出现Fe3C,
图7 碳化物分布在共晶团内的蜂窝结构中
图8 碳化物(白色小块)分布在奥氏体枝晶间
图9 灰铸铁的反白口组织
则生成介稳定Fe-Fe3C-Fe3P三元共晶;如有石墨析出便形成稳定的Fe-G-Fe3P三元共晶体。一旦LTF区不具备形成石墨(或Fe3C)的条件,此时直接凝固析出的磷共晶为二元磷共晶Fe-Fe3P。以往文献只将Fe-Fe3C-Fe3P称三元磷共晶,却将Fe-G-Fe3P列为二元磷共晶,把其中的石墨(G)划入共晶石墨。实际上,应该存在两种三元磷共晶:Fe-Fe3C-Fe3P及Fe-G-Fe3P。当LTF区的凝固条件利于碳化物及Fe3P同时形成时,即出现二元、三元复合磷共晶类犁。
图10 Fe-O-P液相平衡等温投影
a)介稳定系 b)稳定系
磷共晶常以网状分布在共晶团的周界上。含磷鲛高时,多呈连续网状,如图11。
图11 磷共晶在LTF区的连续网状分布(黑色)
富磷液体的熔点与含磷量的关系,可从图10得出。CL1UE1线和CL2UE1线分别表示Fe-C-P介稳定、稳定系的共晶线。L1, L2,是三相共晶点(温度最低),所对应的成分与温度为:
共晶点 三元共晶组分 成分(质量分数) 共晶温度
L1 Fe-Fe3C-Fe3P P=6.75%,C=1.9% 955℃
L2 Fe-G-Fe3P P=8%,C=1.7% 977℃
在凝固进程中,LTF区内的液体逐渐减少,磷的浓度不断升高,凝固温度便依图12逐渐下降。当达到L1 (或L2)之后重新回升。
图12 Fe-C-P稳定、介稳定系共晶线的垂直截面
(虚线加Te)
6.缩松 由于晶问最后凝固的铁液凝固时空缺的体积得不到补充,便在原位形成小孔洞,即缩松。对于碳当量低的亚共晶灰铸铁(如HT250、HT300),在铸件的热区部位易生成这种缺陷,精加工后于加工面上可看到分散分布的小黑点。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
标签: LTF区铁液的结晶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