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商务会员钢材特钢不锈炉料铁矿废钢煤焦铁合金有色化工水泥财经指数人才会展钢厂海外研究统计数据手机期货论坛百科搜索导航短信English
登录 注册

按字母顺序浏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热门关键字: 螺纹钢 铁矿石 电炉 炼钢 合金钢 转炉 结构钢
钢铁百科 - 钢之家

三氯乙烯发表评论(0)编辑词条

    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乙烯分子中3个氢原子被氯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分子ClCHCCl2。无色液体。熔点-73℃,沸点87℃,相对密度1.4642(20/4℃)。难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不能燃烧。三氯乙烯于80~90℃在三氯化铁催化下与氯气反应,可得五氯乙烷。与其他亲电试剂(例如硫酸)也可以进行加成反应,生成硫酸酯CH2ClCCl2OSO3H,再经水解则得氯乙酸ClCH2COOH 。三氯乙烯在强碱作用下可脱去一分子氯化氢,生成易爆炸的二氯乙炔ClCCCl。四氯乙烷在100℃与石灰乳作用,或在   230~320℃ 用吸附在木炭上的氯化钡作催化剂,都可脱去氯化氢生成三氯乙烯。三氯乙烯曾用作镇痛药和金属脱脂剂,可用作萃取剂、杀菌剂和制冷剂,以及衣服干洗剂。长期接触可引起三叉神经麻痹等病症。

三氯乙烯-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三氯乙烯。

    英文名称:Trichloroethylene。

    别名:乙炔化三氯。

    CAS No.:79-01-6。

    分子式:C2HCl3;Cl2CCHCl。

    分子量:131.39。

    危险标记:14(有毒品)。

    包装方法:小开口钢桶;安瓿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                  

三氯乙烯-理化性质   
    主要成分:纯品。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似氯仿的气味。

    熔点(℃):-87.1。

    沸点(℃):87.1。

    相对密度(水=1):1.46。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4.53。

    蒸气压(kPa):13.33(32℃)。

    燃烧热(kJ/mol):961.4。

    辛醇-水分配系数(KOW):2.4。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稳定。

    禁配物: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强碱、铝、镁。

    避免接触的条件:光照。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受紫外光照射或在燃烧或加热时分解产生有毒的光气和腐蚀性的盐酸烟雾。

    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可混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三氯乙烯-生产方法   
    工业上三氯乙烯主要是由二氯乙烷在氯化铜或氯化铁、三氯化铝催化剂的作用下,先氯化制得四氯乙烷(1,1,1,2-四氯乙烷和均四氯乙烷的混合物),再经热解脱去氯化氢而制得。为了有效利用氯气,也可使二氯乙烷与氯和氧经氧化氯化,生成三氯乙烯,总反应式为:3ClCH2CH2Cl+2Cl2+5/2O2─→2Cl2C=CHCl+Cl2C=CCl2+5H2O

    反应所得的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的比例,可由二氯乙烷与氯的用量比来控制。

    1905年,德国康索蒂姆斯公司曾建厂实现由乙炔制三氯乙烯的工业化生产,并由其制成一系列氯化烃。该法是将乙炔和氯在氯化铁催化剂存在下,液相反应生成四氯乙烷,再经氢氧化钙皂化脱氯化氢制得三氯乙烯。现在只有少数工厂仍采用此法生产。

三氯乙烯-应急处置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予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循环式氧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氧气呼吸器。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三氯乙烯-管理信息   
    操作的管理: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金属粉末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的管理: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25℃,相对湿度不超过75%。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金属粉末、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不宜大量储存或久存。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运输的管理: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酸类、氧化剂、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

    废弃的管理:用焚烧法处置。与燃料混合后,再焚烧。焚烧炉排出的卤化氢通过酸洗涤器除去。

三氯乙烯-毒理学简介   
    急性毒性:LD50:2402 mg/kg(小鼠经口),4920 mg/kg(大鼠经口)。LC50:45292 mg/m3,4 h(小鼠吸入);137752 mg/m3,1 h(大鼠吸入)。人吸入6.89 g/m3×6 min,黏膜刺激;人吸入5.38 g/m3×120 min,视力减退;人吸入400 ppm嗅到有气味,轻微眼刺激;人吸入2000 ppm,极强烈的气味,不能耐受。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吸入0.54 g/m3,5 h/d,5 d/周,3个月,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代谢:三氯乙烯(Tri)的吸收和排出,随其脂溶度、水溶度、空气中浓度和机体通气量等因素而定。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吸收。通常有50%~60%的Tri储留在体内,4 d后血中仅存微量,10%~20%未经代谢的Tri经肺排出,随尿排出的两种主要代谢物三氯乙醇(TCE)及三氯乙酸(TCA)约占Tri吸收量的80%~90%。TCE大部分在24 h内排出。TCA排出较慢,一次接触后,大部分2~3 d后排除;每日接触则持续上升,可达第一天的7~12倍,至周末达最高浓度。

    中毒机理:三氯乙烯属蓄积性麻醉剂,其麻醉作用仅次于氯仿,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强烈的抑制作用,亦可累及周围神经系统和心、肝、肾等实质脏器,能提高交感神经反应性,并使其递质生成增加,从而使心脏对刺激的敏感性增高,给予肾上腺素可引起心室颤动。一般来讲,Tri对心、肝、肾的损害较少见。

    刺激性:液态Tri对皮肤有刺激作用,Tri蒸气对呼吸道及眼睛有刺激性。

    家兔经眼:20 mg/24 h,中度刺激。家兔经皮:500 mg/24 h,重度刺激。

    致癌性:IARC致癌性评论:动物阳性,人类不明确。

    致突变性:DNA抑制:人淋巴细胞5 mg/L。姊妹染色单体交换:人淋巴细胞178 mg/L。

    环境危害:该物质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应特别注意对空气、水环境及水源的污染。在对人类重要食物链中,特别是在水生生物体中发生生物蓄积。

三氯乙烯-应急医疗   
    诊断要点:

    1.明确的三氯乙烯接触史,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可为非直接操作工种(如车间技术管理、门卫等)

    2.急性中毒

    (1)潜伏期一般为数十分钟至数小时,吸入极高浓度可迅速出现昏迷而无前驱症状。

    (2)中枢神经系统表现:可出现头晕、头痛、乏力、恶心、呕吐、欣快感、步态不稳、易激动、意识障碍等麻醉前期表现。症状加重时,可出现幻觉、谵妄、抽搐及昏迷等。严重时,可很快发生呼吸麻醉、循环衰竭而导致死亡。

    (3)周围神经损害:呈多发性脑神经麻痹。常见三叉神经受累,感觉受累尤为明显。其次,Ⅰ、Ⅱ、Ⅲ、Ⅳ、Ⅴ、Ⅵ脑神经也可受累。

    (4)肝、肾及心脏损害:可有肝大、肝功能异常及黄疸等中毒性肝病症状。肾受累时可出现蛋白尿、血尿、管型尿及肾功能异常,甚至急性肾衰竭。心脏受累时,可出现心律失学、心电图ST-T改变等。严重时可发生心室纤颤而猝死。

    (5)口服中毒者,吞服后口腔和咽部有烧灼感,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症状明显,肝、肾损害也较突出。

    3.药疹样皮炎

    近十年来,国内外均有报道三氯乙烯引起药疹性皮炎,认为可能是由于三氯乙烯引起的变应性皮炎。其临床表现一般先有发热,后出皮疹伴浅表淋巴结肿大和严重肝损害,部分还可伴有心、肾损害。皮疹呈剥脱性皮炎,部分为多形红斑、重症多形红斑(TtevensJohnson Syndrome)或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来势凶猛,病情严重。其发病特点:①有明确三氯乙烯接触史,但剂量-效应关系不明显;②一般于接触本品2~4周发病,也有短至6 d者;③呈散发性,同车间仅有1~2人发病;④再接触再发病;⑤部分患者作皮肤斑贴试验,显示对本品和/或三氯乙醇、三氯乙酸呈阳性反应;⑥激素治疗效果良好。皮疹酷似解热镇痛药、抗生素等药物所致“药疹”及猩红热、麻疹等传染病,诊断时须注意鉴别。

    4.实验室检查

    (1)尿中三氯乙酸含量测定,WHO建议50 mg/L(0.20 mmol/L)以上有诊断意义。正常值<20 mg/L(0.08 mmol/L)。

    (2)皮肤斑贴试验,可有助于三氯乙烯疹样皮炎的病因确定。

    (3)血ALT、AST、TBA、胆红素升高。

    (4)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但与皮疹消长可不一致。

    处理原则:

    1.急性中毒

    目前尚无特效解毒剂。主要采取一般急救措施及对症治疗。有呼吸、心跳停止者,应迅速心肺脑复苏。吸入患者应立即脱离现场,脱去被污染衣物,应用清水或肥皂水彻底清洗被污染部位。对有意识障碍及心、肝、肾损害者,应尽早积极对症处理。出现三叉神经症状者,可口服卡马西平、苯巴比妥或针灸治疗。重症患者可适当给予糖皮质激素。忌用肾上腺素及含乙醇药物。

    2.药疹样皮炎

    (1)正确使用激素治疗,注意早期、足量和适量维持,一般可用甲泼尼龙40~120 mg或地塞米松10~20 mg,静脉滴注,每天一次,后视皮疹及全身情况,酌情调整剂量及维持时间,要注意减量过程中的反跳现象。

    (2)注意合理用药,用药要小心谨慎,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尽量不用,避免交叉过敏。

    (3)积极保护肝、肾(尤其要注意防治肝功能不全),防止感染。

    (4)做好皮肤护理治疗。

    3.重症患者、药疹样皮炎患者治愈后不宜再从事三氯乙烯工作

    预防措施:

    加强工作场所中生产设备的密闭及通风排气。最好以其他低毒物质来代替本品用作金属脱脂剂。防止本品与火焰接触,以免产生剧毒的光气。降低温度以减少本品的蒸发。加强个人防护和安全教育。禁忌饮酒。

三氯乙烯-主要用途   
    三氯乙烯是C2有机氯溶剂中溶解力最强的一种,是最佳的金属脱脂洗剂,主要用于彩电、电冰箱、汽车、空调、精密机械、微电子等行业作金属部件、电子元件的清洗剂,其主要优点是脱脂彻底。用在化工原料上可生产氯乙酸、二氯乙酰氯、八氯二丙醚、六氯乙烷等产品,还可以用作溶剂和萃取剂,在农药和医药行业也有一定用途。三氯乙烯还可用于生产氯氟烃的替代品:HFC-134a、HFC-100、HCFC-123、HCFC-124、HCFC-125,并取代1.1.1-TCA的大部分用途。

三氯乙烯-监测方法   
    1.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1)气体检测管法;便携式气相色谱法;水质检测管法。

    (2)直接进水样气相色谱法(1,1,2-三氯乙烯)。

    (3)气体速测管(北京劳保所产品、德国德尔格公司产品)。

    2.实验室监测方法

三氯乙烯-国家标准   
    1.中国职业接触限值(GBZ 2—2002)

    2.环境标准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1

标签: 三氯乙烯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您希望联系哪位客服?(单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