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雪方程式发表评论(0)编辑词条
费雪方程式:是传统货币数量论的方程式之一。20世纪初,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在《货币的购买力》一书中提出了交易方程式,也被称为费雪方程式。
这一方程式为:
MV=PT
M—货币的数量;
V—货币流通速度;
P—物价水平;
T—各类商品的交易总量。
根据这一方程式,P的值取决于M,V,T3个变量。费雪分析,在这3个经济变量中,M是一个由模型之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外生变量;V是由制度因素决定的,而制度因素变化缓慢,因而可视为常数;T与产出水平保持一定的比例,也是大体稳定的。因此,只有P和M的关系最重要,所以P的值特别是取决于M数量的变化。
交易方程式虽然主要说明M决定P,但当把P视为既定的价格水平时,则:
M=PT/V
这说明,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总交易量与所需要的名义货币量具有一定的比例关系,这个比例就是1/V。换言之,要使价格保持既定水平,只有当货币量与总交易量保持一定比例关系才能实现。
剑桥方程式与费雪方程式的关系:
剑桥方程式与费雪方程式两者在形式上基本相同,但二者在研究方法上、内容上却有本质的区别;
(1)对货币需求分析的侧重点不同。费雪方程式强调货币的交易手段职能,侧重于商品交易量对货币的需求;剑桥方程式强调货币作为一种资产的职能,侧重于收入y的需求。
(2)费雪方程式侧重于货币流量分析,剑桥方程式侧重于货币存量分析;
(3)两个方程式对货币需求的分析角度和所强调的决定货币需求因素有所不同。费雪方程式是对货币需求的宏观分析,剑桥方程式是从微观角度对货币需求进行分析。
马歇尔和庇古不仅仅将交易水平和影响人们交易方式的制度作为研究人们持有货币的关键要素,还探讨了货币作为财富的一种被人们选择所持有的原因和对货币需求量的影响。既然货币被人们选择所持有,就不能排除利率的影响。但总体来说,剑桥方程式和费雪方程式差异很小,体现了货币中性论,即经济中的实物经济和货币经济的“二分法”思想。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费雪方程式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